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课堂中贯穿生活教育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 留下的宝贵财富。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它的社会生活性非常突出,这就更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源于生活,与生 活同在。我们就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使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 这一片沃土,使之发芽、开花、结果。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 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实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层岀不穷,创新教育理念、 探究性学习理念、合作型学习理念等已经深化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践 中。新理念为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起到了动力保障,目标定向,操作指向等作 用。正当我们如火如
2、荼地深化改革,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 论,一切以儿童为中心,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等,让每一个学陶的语文 教师明白了老师应该怎样去教语文,学生该怎样去学语文,师生又该怎样去用 语文。一、以生活教育理论,构建大语文教学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使 每位语文教师明白了语文教学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是在开放 的、无限的时空中实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连的,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放眼于社会生活,以大角度来建构语 文教学观。1.小学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陶行知先生的儿童中心的课程取向认为教育
3、的真正中心不是学校,不是书 本,也不是教师,而是儿童。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有独特的生活世界,不能 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他们。语文教学耍与儿童的生活沟通,教学内容不能超出 儿童的经验和范围,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还原生活,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屮学习语文知识。特别是低 年级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如果脱离了生活背景去进行语文教学的话, 往往事倍功半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或实物,再现生活情景,从 而激活在学生头脑中积累的生活信息组块,这样的话,语文知识就通俗易懂了。 比如在教“菠萝”这个词语时,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菠萝”是一种水果,又香 又甜,
4、外形怎样,与其讲得头头是道,还不如把课桌变成餐桌,让每一位学生 看看菠萝这种水果,闻闻、削削皮、尝一尝,再认识“菠萝”这个词语,让学 生在品尝水果大餐中积累了生活经验,学到了知识。又如,老师在讲华山的险 峻时,单纯从语言文字屮感受华山的险是不够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 华山天下第一险,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华山的险。由此可以看岀,小学语 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构建语文教学生活化、 情境化的观念。2.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相联系。根据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 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 的唯
5、一途径,利用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又是一个新途径。教师尽 可能创设条件,突破时空,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动 手体验,动脑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写作时,闭门造车是写不出优秀的作文的, 如写我的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都是写作的素材,都是形象 化、直观化的,外化的文字符号。老师应该带着学生走上繁华的街市,走进繁 忙的工厂,走在广阔的田野通过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把形象可视的 事物变成抽象可想的文字,这样的文章才是情境交融,形象生动,有血有肉的。 所以学生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通过课堂的学习与课外的自学来积累文化知识, 还要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积累
6、生活素材。社会生活的文化知识、思想情感对学生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随处可见的广 告语、宣传语,乘公交车吋看到的“爱心座位”这样的新鲜词语,烧水吋见到 的沸腾,打扫卫生时见到的一尘不染社会生活中,不管是显性的知识还是 隐性的知识,都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师要构建“大语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学要跳出书本、跨出 课堂、走出校园;学生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耍学社会生活知识,这正体现了陶 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二、以创造论构建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教学观。陶行知说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手脑合用,才算开天辟地大好佬!他把培养人的创新精
7、神与实践能力作为改革 传统教育的核心,他还一针见血地讲道:“仿我者亡,创我者昌。”陶行知把 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作为教育的宗旨,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不是 旧时代的继承者。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号召,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值得借鉴和发扬的。1 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布必须撕下 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让学生会联想和想象,一幅好画,其绝妙处, 往往在无画处皆成妙境;一篇好文章,其感人处,往往不在字里而在“弦外之 音”一一无字句处有华章。要品味空白处的意境和神韵,只有通过学生的想象 去品悟。同时,由于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文学作品常常
8、通过暗 示性的语言来激发读者的想象,有意识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艺术空白,催促读 者发挥想象力来加以填充,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的“象外缘”、“景外之 景”、“外之旨”等。小学课本屮精心选用的课文屮,有很多给小读者留下了 想象的空白,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往往会消耗学生想象的时间,这 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去多读,养成边读边想象的习惯。比如 在教西湖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老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再造想 象,让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生活经验相匹配,重构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 学生通过想象,同样也可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效 果,使文学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于学生
9、的心灵。所以语文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 想象时空,应该创设想象的场,让学生口由地在想象王国中遨游。小学语文老 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语文知识是一样重要的。2解放儿竜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双手要接受头脑的命令。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眼睛、嘴巴、耳朵、大脑使用比较多,而双手仅仅是 举手而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的双手也能真正地参与 到语文学习上来呢?这要教师要根据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动起手来,通过动 手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比如上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教师往往采用边 读边想或者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课文。如果让学生动手体验, 那收到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以小组为单位,
10、分成三组,给第一组的同学半瓶 水,细石子;给第二组同学也是半瓶水,粗石子;给第三组同学小半瓶水,细 石子,然后让学生学乌鸦的样子,把石子一粒一粒地放进瓶子里,然后去观察 瓶屮的水有什么变化。第一组的同学发现水升高了,第二组的同学发现水没有 升高,第三组的同学发现水是升高了一点点。大家通过动手实验发现,聪明的 乌鸦不仅想到了朝小瓶里叼石头使水位升高,让自己喝到了水。更令人意想不 到的是,乌鸦知道石子的大小与能喝到水有密切的关系。乌鸦懂得只有叼细石 子才能使水位提升而喝到水,如果叼粗石子的话只能徒劳无获,无功而返。它 还知道水瓶里的水太少,即使叼细石子,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及的。教师这样有 意识地安排
11、学生动手实验,得到的收获远远比讲、读、想来得多。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在语文课上动起手来,往往能起到“它山之石可 攻玉”的教学效果。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不戴上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儿童的眼睛是纯真的,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双去伪求真的眼睛。在语 文教学中,教师耍积极营造求真务实的语文课堂氛围,不能膜拜教师,迷信教 材。当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老师的板书有错别字时,应该让他们大胆地提出。教 师不能顾及自己的尊严去呵斥他们,应该对大胆提出错误的同学加以表扬,使 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要善于 观察、善于发现。教师要鼓励学生擦亮眼睛,实事求是地看。我在教
12、别董大 这一首古诗时,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地看图画,然后让他们说说画意。苴中有 一位同学提出了异议,他说诗句中讲到诗人与董大离别时,开始下大雪了,可 图上没有见到雪花的影子,而且一般下雪时,风不会太大;如果是刮大风,天 上的大雁就不会飞得那么有序、那么轻松了。这位学生提岀的质疑,真是一石 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已见,纷纷提出了改正的建议。这位学生鉴别真伪不仅 是体现他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而且让每一位同学摘掉了有色眼镜,懂得辨别 真伪、美丑、善恶,勇于追求直理。这时教师顺水推舟,鼓励同学们用求真的 眼睛去学习语文。4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谈,特别有“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o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13、,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说的机会多了,口语交际提高了学 生说话的能力。但课堂上学生问的机会并不多。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善于问的习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浓墨金彩地讲到了怎样让学生 质疑问难。生活教育理论捉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陶行知讲道: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他将杜威提出的问题教法分为五步:学生意识到问题与困难一在 情境中分析,界定问题获得资料与提示推论提示,作出假设通过 活动验证假设、结论。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借鉴发扬。(1) 在语文教学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爱因斯坦说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耍。语文教学中,老师耍把问的 权力给学生,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14、。读的归宿点是解 决问题,那么读的出发点就是提出问题。以往我们把提出问题的权力交给老师, 把解决问题的任务交给学主,常常形成老师满堂问,学生被动答的情形。现在, 我们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勤思好问、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当一 个学生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时,老师毫不吝啬地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 问题比解决i个有价值的问题更重要。”老师的激励和表扬会提高学生提问的 兴趣,使他们养成爱提问的习惯。(2)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主质疑问难的方法。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在读课题吋提出问题,课题是提纲挈领的,抓住课题的 中心词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读懂课文内容时,引
15、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语句来提出问题;当学生的思维与 文本内容碰撞阻塞时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生成屮对产生的疑难提出问题等等。当然,教师要控制满堂问的弊病,不能无病呻吟。提岀的问题要有一定的 深度,要有思考的价值,不能问题一大堆,只要一读课文就什么都解决了。要 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懂得什么时候问?问什么?懂得“读 而不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读思不明则问”。5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在大自然、在社会里扩大眼界,获取丰富的 学问。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囿干课堂,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走出课 堂来丰富语文知识。比如上语文实践活动课时,就应该让他们在大自然、在社 会里扩大认识的眼界,取
16、得丰富的学问。春天的时候,带领学生到大口然中去 观察;带领学生到街上、商店前的广告标语中找出错别字;带领学生去春游、 秋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6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干一点他们高兴的事。学习语文要讲究劳逸结合。老师上课要讲究效率。特别是语文课,教学任 务和教学时间很难合理安排,很容易拖课;常常延长一些时间,造成学生课间 休息不充分,影响上下一堂课。午饭过后,有些语文教师为了加深理解课堂上 教的语文知识,常常出了一黑板的语文作业,再加上英语、数学作业,学生的 午间休息成了编外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解放儿童的时间,关键是老师 要注重课堂效率。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简明生动,教材的重点要突出,难 点要突破。整个一堂语文课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语文的课堂教学切忌随意 性、无目的性、头重脚轻;课内不足课外补。只有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属于 儿童的空闲时间才能得到保障。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使学生失去调节、消 化的机会,更谈不上去思考,去创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的思想是多么明智,多么令人深思,对小学语 文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陶行知先生的创造论着眼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这种创 造精神的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