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的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201224467》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的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201224467》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的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201224467》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的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201224467》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的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20122446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4“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的制取与性质”练习题一、选择题1.依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密度比空气大            b. 不能燃烧            c. 不支持燃烧       

2、     d. 能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2.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其中甲中的液体具有吸收水的作用,乙中小花为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晒干的纸花。实验过程:关闭、打开;关闭、打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紫色小花不变红                     

3、60;       b. 实验过程中紫色小花变红c. 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d.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

4、点有(   )都具有氧化性都具有还原性都易溶于水都能跟碳反应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都是氧化物都可用于灭火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                         b.            &

5、#160;            c.                         d. 4.将某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可能是(    ) a.&#

6、160;co2                                       b. o2        &

7、#160;                              c. n2                 

8、60;                     d. co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二氧化碳                    

9、0;          b. 加热液体    c. 闻气体气味                                 &

10、#160; d. 熄灭酒精灯 6.在实验室里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 o2                                     

11、;  b. co2                                       c. h2     &#

12、160;                                 d. so27.某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13、0;              b. 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取出,再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c. 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在水下用玻璃片光滑面盖上, 取出         d. 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8.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油锅中的油

14、着火用锅盖盖灭                                b.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c. 在煤矿中采煤用火把照明          

15、60;                         d. 厨房内煤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9.某种黑色粉末在不同条件下分别与氧气反应,生成甲、乙两种气体,此粉末是(   ) a. 氧化铜          &#

16、160;                  b. 木炭粉                             c.&

17、#160;二氧化锰                             d. 四氧化三铁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有毒         &

18、#160;                                           b.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19、60;                                         d. 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c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d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足量铁粉并过滤a. a                                  &#

21、160;        b. b                                        

22、;   c. c                                           d. d12.氨气

23、(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装置是() a.                   b.                   

24、;c.                   d. 1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验二氧化碳                      

25、          b. 检查气密性   c. 干燥气体                                 

26、;   d. 过滤液体14.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排水集气法              b. 向上排空气法        &

27、#160;  c. 向下排空气法              d.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1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

28、#160;            b.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d. 稀有气体霓虹灯

29、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二、填空题16.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请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化学方程式表示)。 17.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在金刚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2)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的_性脱色制白糖;(3)co2与h2o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_;(4)炼铁时高炉内发生如下反应:co2+c2co,其中_ 发生氧化反应 18.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_色、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 19.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化学式

30、,以下相同)_;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_;能与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 20.在检验某气体中是否含有h2o和co2时,应先检验_,后检验_。 2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根据示例完成下表内容。物质性质用途例:co2(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热做制冷剂或人工降雨_22.在实验室中常用_、_(或_)制取二氧化碳。 23.如图所示:在木块上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开口的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然后用导管(先伸至石灰水后提到木块表面)向钟罩内通入二氧化碳。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现象和出现的原因是_ 。 24.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今有四种气体:a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