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诵读教学法_第1页
浅谈古诗文诵读教学法_第2页
浅谈古诗文诵读教学法_第3页
浅谈古诗文诵读教学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古诗文诵读教学法    黄苑香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其价值历久弥新。经典的古诗文,凝聚了先贤的智慧,富含哲理,语言精炼,发人深省。常诵读之,既有利于修身养性,又能使语言表达流畅练达,可以说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小学阶段,如何帮助学生热爱我们的文化瑰宝,使学生在有情趣、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开展诵读,丰富文化积累,感悟古老文化的精髓,养成诵读古诗文的良好习惯,成为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工作。为此,我开展了以诵经典古诗文,传承传统文化为题的课题研究,并就古诗文诵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讨,摸索出一些实用的诵读经典古诗文

2、的教学方法。一、分散教学法分散教学法是把经典古诗文教学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跟老师诵读某篇经典诗文一两遍,然后开始上语文课。在诵读过程中不要求孩子能背诵,但在反复的诵读中孩子也就记忆深刻了。二、集中教学法每周利用午读时间,对一些比较难懂的又难记忆的经典诵读内容集中深入的学习。教师通过收集大量的声音和图像信息,循序渐进的组织教学,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领悟其独有的文化魅力。通过声音、图像以及不同形式的读来调动孩子各项感官参与学习,孩子不但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对语感的形成和识字能力的提升也大有好处。三、有声品读法首先形成一种氛围,每天指定一些内容,在学生代表

3、或老师范读的带领下,有声有节奏地诵读,直至熟读成诵,理解内容。如教学时,我们选择一些古诗,范读给学生听,再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古诗诵读的停顿要领及朗读古诗的技巧。这样反复的诵读、体会、品味,既可以给学生以思考回味的時间,又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诗歌的内容,更快把古诗背诵下来。四、小组切磋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互相学习,互相切磋。背错的地方易于发现,又因为同学的提醒,对背错地方的印象也会异常深刻,提高背诵的准确率。如,在教完一首古诗后,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比赛,比谁读得有感情,比谁背得准又快,还让学生根据所给图片背出相关的语句,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

4、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五、简要讲解法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记忆力也是以形象记忆为主要形式。老师在学生背诵经典名句时给学生简要讲解,会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用九个常见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游子的愁思。老师在要讲解后,让学生心中有画,达到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内化后的记忆会更深刻。六、横向归类法古诗诵读通过横向归类法可以达到理清思路,缩小范围,抓住重点的目的,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古人在叙述同一种事物,或表达同一种情感,都有大量同类的诗文名句。如,古诗按内容:送别诗、边

5、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等。如学习送别诗,先让学生了解送别诗有哪些名篇,表达惜别之情有哪些名句,通过横向归类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七、迁移运用法迁移运用是最积极的记忆,但迁移运用往往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此法更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如: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明白古诗词的大意就有点困难了,而简单的翻译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因此,我们让学生发挥想象,指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改写,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景象串成一篇优美的短文,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句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或学了某首古诗后,让学生用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品一品等方式去演绎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又或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他们围绕主题,运用某些经典诗句作描述,让经典与现实生活相连,重塑经典的魅力,提升背诵经典的活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古诗文诵读充满乐趣,因而学生诵读兴趣明显增强,大多数学生都有了主动诵读的欲望和热情,学生逐渐养成了每天诵读的良好习惯。课上、课下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