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镀膜心得交流_第1页
路漫漫其修远--镀膜心得交流_第2页
路漫漫其修远--镀膜心得交流_第3页
路漫漫其修远--镀膜心得交流_第4页
路漫漫其修远--镀膜心得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写在前面的话我2011年毕业,一直在所谓的专业对口光学公司里奋斗,算来从事镀膜己有三 年多,还算个新手,冇很多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最主要的是建立和 大家长期一起进步的良好关系。我2012年开始逛这个论坛,开始也是每天打卡攒金币,然后找合适的资源下载 学习,发现每天看冋帖、在线人数越来越少,大部分经典帖子都是多年前发的, 我想是不是大家要得多、分享的少才导致大神流失的。想法: 我是新手,我相信论坛还冇很多新手,我们一起进步; 大家开始在学习彼此的同时多分享口己的心得,召唤大神们的回归与让论坛 再次繁华起來。言规正传我认为镀膜应该是三部分,懂膜系理论、会使用软件、能用镀膜机做出和合格的

2、产詁。这里理论是基础,软件是辅助,能做出产品才是最终目的。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 时间在产线研究镀膜机,大量的学习知识来支撑我们的理论,而不是花更多的时 间在电脑上点击软件。理论:推荐光学薄膜技术_h.a.麦克劳徳_1974,现代光学薄膜技术唐晋发 这 两本书多看几遍,哪怕开始都看不懂,哪怕看了想叶,都得看,叶着叶着就习惯 to如果这点毅力都没冇那还镀什么膜呢?这两木书论坛上都有,可搜索下载。注意:千万不要忽略教材,现在我们所用的很多膜系都有现成的参考模板,所以 很多人可能觉得设计膜系时很好上手,只要优化下厚度就可以,但是当要自己从 零开始调试机器,设定初始工艺膜系,甚至要设计没有初始结构的膜系的

3、时候, 你会感觉自己原來根本就是外行中的业余,这种感觉让人绝望;软件:我只用过macleod和tfcalc,都很不错:macleod功能很强人,计算分 析能力无以伦比,但是很贵;tfc的操作上手快,功能很全而,速度快,而且很 容易搞到软件,我个人更推荐从tfc上手。关于tfc的操作,是论坛上macleod,tfcalc模块冇英文的说明书,百度文库 上也能找到中文译文,能耐下性子的话尽量看英文,原汁原味,通篇看下来对自 己的英文水平有很大提高。多去产线,有很多不理解意思或理解意思不理解用 法的地方,往往在产线镀膜时能够灵光一闪,论坛问大神,而且是冇针对性的 具体例了的问,如果问tfc怎么学?哪里

4、有资料?这类的问题估计没人能回答。生产:这是关键的一步了,耍说的非常多,连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也是犬 致谈一下。完整的生产应该是设计好膜系之后,能够达到小批试制并量产才是成 功的镀膜,这需要非常扎实的现场工艺能力,以下几点要求也可以作为学习口标: 懂得镀膜机操作,明口镀膜机各个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能够维护保养镀膜 机部件其至整机最佳 能够试制并计算各种镀膜材料的参数(折射率、吸收值),并在试制的同时掌 握材料的特性、工艺要求、不同蒸镀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需要大量的 积累和大量的交流学习,每个公司肯定有自己熟悉的材料和非常好的材料工 艺) 能够保证自己加工出来的镜片光谱要求和设计一致,不一

5、致时能找到调整的 方向(这也是理论到实际关键的一步,也需要多练多学多试)说了这么多,那具体怎么样上手呢?万事开头难。开始:我开始学习镀膜的时候,机器不会、理论一知半解、软件不会操作,感 觉无从下手,看了很多这种那种的书,还是一团糟,心中更是狂躁无比。如果你 也有这种感觉,我这里有个建议:当你觉得无从下手吋,先不要问怎么学镀膜, 直接去产线,先口己动手学会如何操作镀膜机。镀膜机上肯定有原来好的膜系,所以学会操作镀膜机,可作为第一步。在学习镀 膜的时候,工艺是提升得最快的,比如说简单的镀单层ar。我们是用的mgf2, 你可以有心的去发现mgf2用塩竭、阻蒸都能加工,各有什么优缺点? mgf2 颗粒

6、大还是颗粒小的好?多层膜材料al2o3> h4、ti02、os50、si02等等也是一样的,什么材料需要预熔?为什么?其至每种材料的成膜速率、光斑大小、 应力等都是要考虑并研究的。开始我们不懂,我们只管记住现有材料的工艺,不 断总结,等要试新材料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练成了。同步:在镀膜操作的同时,理论和软件也是同步进行的。而且理论可以得到很 好的印证,还是单层ar膜来说。我为什么选择mgf2,因为镀膜理论上的公式干涉示意图._nx-n2反射率计算1 nq +5 2 n + n2矢量图 从矢量图上可以看到,合振幅矢量r随着rl和2之间的夹角2 5而变化合矢量端 点的轨迹为一园周。当膜

7、层的光学厚度为某一波长的四分z时,则两个矢量 的方向完全相反。可见当厚度为某一波长1/4,并且时剩余反射为零。易得出r,=r2即"°一弘=/?()+©二® 一“2则® =倆匚,所以此时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5 + n2论,要得到单层最低反射率,镀膜材料折射率选择要n,=倆匚,如空气(5=1)垂直入射到k9玻璃(池= 1.51), ®=1.23但是这个折射率材料不存在,所以k9单层膜无法达到反射率为。又有公式"豁j知,®越小,r越小,所以我们取折射率最小的mgf2材料作为单层膜材料。厚度也可以确定,光学厚度为四分之一波长

8、,如果我们要得到550nm最低反 射率,那么他的光学厚度泌#,所镀的物理厚度(也就是tfc上的thickness (nm) 99.32为心缶熬朋曲(也是tfc里而屮心波长为550,默认的-个厚度。默认的 其实就是&的光学厚度)4注意:书上的公式等等,我们看不懂推理过程,繁复的导纳没关系,一定耍找 到每次推理的结论,每个推理最后的结果就行,并加以应用。我们计算的是物理厚度,到镀膜机台上的实际厚度还需要先计算材料折射率导 入tfc,计算tooling值,将膜系设计上的物理厚度转化为实际厚度。(这在以 后可能会讲到)antireflection coating 550 nm 于是,只要善用结

9、论,双层到多层的膜系,也是在书中可以找到方向,两层 红线(下):1.38h 0.61l兰线(上):0.31h 2.77l其中 nh =1.7 nl =1.46nh =2.01gt.62nl =1.380.15h 0.5m 1h 0.1m0.5h il到多层ar的时候,这时候的膜系设计,其实大部分是为了熟悉软件的使用,因 为多层膜折射率计算和厚度计算的工作奇大,人类很难自己完成,所以要借助软 件如tfc。此时上手,最好是参考以往膜系的结构,记住它熟悉它并创新它。带 着问题去镀膜,带着问题尝试着设计。公司以往的ar膜用哪几种材料?这些材 料如何搭配?膜堆结构如何?比如。k9基底,结构参考1.5l0

10、.6m1.6h0.9l (心=2.01nw=1.62nl=1.38)折射率高一点的基底(zf52)0.9m 0.25l 0.9m 1.6h 0.9l (知=2.01nw=1.62nl=1.38)或者0.3l 0.4h 0.3l 1.0h0.15l 0.75h il (nh =2.25勺=1.46)书上也能找到ur膜的设计思路,如长波通膜堆(0.5h l 0.5h) an 短波通膜 堆(0.5l h 0.5l)an同样的,高反、分光等等的设计思路也能找到。个人建议:增透膜的初始结构最好是参考公司现有的膜系。高反、滤色片等等可 以参考现有膜系,也可以查资料找膜堆。过程参考: 根据图纸要求,选定膜系

11、类型及材料:参考上述内容、参考以往膜系、翻书。(此吋不用先设计膜系) 设备的调试:使用常用材料做修正板,同时计算材料的折射率与tooling值(这 一步其实很难说是第一步述是第二步,和冇交叉无先后),制定材料的工艺, 修好均匀性,如杲木身公司这些材料参数已经很稳定,则这一步可以省略; 设计出合理的膜系; 试制生产: 调试到满足要求的产品为止。满足要求: 机械性能,即膜层牢固度、表面疵病控制等等。这一部分更依赖于工艺的保 证;修改工艺的同时要确保折射率tooling等参数没冇大变化,如果冇变化, 重复上面的步骤。 光学要求,r和t满足。如果反射光谱不满足要求,那么在tfc上模拟调整 一层或几层的厚度,茯至重新调整品振比例。总结: 膜系设计的思路一定要清晰,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初始结构。这样用tfc 优化设计模拟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 一定要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