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知识点_第1页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_第2页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_第3页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_第4页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页 地球的运动的知识点 知识知识点点的结构:的结构: 地球 自转 自转方向:经纬网、北极上空、南极上空(规律:从 0 度经线到东经,东经的时间来的比西经早;速度:角速度、线速周期的类型: 太阳日 (24 小时) 、 恒星日 (23昼夜交替:及昼夜现象区分好 自转的地理地方时: 及区时区分好, 地方时的计算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南半球、赤道 公转 周期的类型:太阳年(回归年) :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方向:自西向东;速度:近、远日点和二分日、二至日的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其变化的影响 公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现象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昼夜长短变化:及太阳回归运动的关系

2、,晨昏线、及地方时的关系。 第 2 页 1、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 定义:地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角度不同的自转:极点俯视:北逆南顺;跨 0 度经线:自转从西经到东经;跨180 度经线:从东经到西经。 极点判断自转方向的记忆方法; 从南极上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记忆方法:左手代表南半球,右手代表北半球,双手作握拳状,从上往下看,手上的向中心的漩涡则为各半球的自转方向。如下: 左手(顺时针) 右手(逆时针) 自转的周期: 昼夜更替的周期: 一个太阳日(24 小时)定义:以太阳为参照物,太阳两次经过中午的时间间隔。 自转的真正周期: 一个恒星日(23 小时 56 分

3、4 秒)定义: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 绕 转 中 心 轨 道 面 方 向 速 度 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 地轴 赤道面 自西向东(侧视) 线速度、角速度 . 地球公转 太阳 黄道面 北逆南顺(俯视) 近日点、远日点 . 地球自转中心 、方向、速度、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公转轨道面 (水平) 第 3 页 星为参考系是地球自转 360 度的周期。 自转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 除了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等为 15/h,极点的角速度为 0; ;线速度由赤道到南北两侧递减,赤道的线速度为 1670km/h,其他纬度的线速度=(40000kmcosA)/24,极点的线速度为 0。 (纬度 60 度

4、的纬线的线速度等于赤道的一半) 经纬网: 同一个经线圈,纬度差一度,经线线段差 111km, 经线圈的长度都相同为 40000km,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是半圆弧垂直纬线, 任何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成两个部分,越往东,经线值越大的是东经,值越小的是西经。 纬度是纬线圈上的一点及球心连线及纬线圈所在平面的夹角。赤道的纬度为 0度,位于赤道北方的为北纬,位于赤道南方的为南纬。纬线相互平行,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只有赤道平分地球,由赤道向南北两侧缩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自转的地理意义: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现象:只要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物体, 有太阳光线, 就会有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的现象:昼

5、夜现象+自转,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 小时) ,有关的名词:昼夜现象、 界线:晨昏线(黑夜和白天的交界线)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大圆 晨昏圈平面永远及太阳光线垂直。永远及纬线圈相交 永远平分赤道, 所以晨线及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是 6 时, 昏线及赤道的交点是18 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 12 时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夜半球的中央第 4 页 经线为 0 时线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 (二分日) 时, 及赤道垂直, 及经线圈重合; 在二至日时,及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 15 度/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画晨昏线:做太阳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做太阳

6、光线延长线的垂线 组成:晨线和昏线(晨线:从黑夜白天,看到日出; ;昏线:从白天黑夜,看到黑夜) 侧视图:看到一条线(晨线/昏线) ; ;俯视图:看到两条线(晨线和昏线) 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地球上的纬线分成两部分,处于黑夜的是夜弧;处于白天的是昼弧。 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昼长/夜长) : 看其所处纬线上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 (360度=24 小时)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a) 某地的正午 12 时=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 或=昼长/2; 、 、 、 、某地的 0 时/24时=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b) 夜长=24-昼长或=日出时间*2 c) 日出时间=夜长/2=日落时间-昼长=12

7、*2-日落时间=24-日落时间 d) 日落时间=昼长+日出时间=12 时*2-日出时间=24-日出时间=24-夜长/2 地球自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 且随着物体的速度增加而增加, 北半球的物体运动受地转偏向力会偏向右边; 南半球物体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偏左, 在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记忆方法:记忆方法:北半球(右手) ,南半球(左手) ,手心向上,四指指向运第 5 页 动方向,拇指垂直于四指,拇指方向为物体的偏转方向。 南半球 北半球 地方时:定义: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将连续两个 12小

8、时之间等分为 24 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地理位置越靠近东边的时间, 地方时的值越大。 将全球分为 360 度, 每隔 1 度地方时相差 4 分钟,每隔 15 度相差 1 小时。 区时(标准时) :国际上将全球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15 度,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这个时区的统一时间,0 时区(中时区)以东到 180 度经线,分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东十二区站 7.5 度) ,0 时区以西到 180 度经线,分为西一区到西十二区(西十二区占 7.5 度) 同一时区的区时相同,不同时区的区时不同,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 1

9、 小时,同一时间内,东边时间比西边来得早 计算地方时的方法: A 的地方时=a 时,经度为 A;B 的地方时 b 时,经度 B。 (A-B)/15=a-b 区时:A 地的经度 A,所在的时区=(A-7.5)/15四舍五入,东经为东 XX 区或西经为西 oo 区,A 地的区时 a,B 地缩所在的时区,B 地的区时=a+/-(xx-oo) ,东加西减。 我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120 度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的时间。 而北京所在的地方时实际上是 116 度经线的地方时。 划分日期的界限有两条:人为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 ;自然的界线0 时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着 180 度经线穿

10、行的折线。 第 6 页 向西越过日期变更线(180 度经线)加一天;向东越过日期变更线减一天。 (国家计时:印度:半时区计时、朝鲜:东部时区计时;中国:东八区计时; ;美国:分东中西部计时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 定义: 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 其路径叫公转轨道。 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叫黄道面。 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而太阳就在起一个焦点上。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角速度:每天移动 59。 近日点和远日点: 近日点:定义: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点。时间(1 月初) ,公转速度(最快) 远日点: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远的点时间(7 月初) ,公转速度(最慢) 公转周期: 恒星年(365

11、 天 6 时 9 分) :真正的公转周期。定义: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 太阳年(回归年) :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地球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 黄赤交角存在: 地轴始终倾斜于公转轨道面。 使得于地轴垂直的赤道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面黄道面(水平)之间有一个夹角。 第 7 页 定义:地球的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黄道面)的夹角, 2326约为 23.5。所以地轴及黄道面的交角为 6634

12、 或 66.5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赤道:二分日(春分日和秋分日) 太阳直射回归线:二至日(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 太阳的回归运动的图示方法: 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因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不同导致的) 判断二分二至日的位置 步骤:做垂直于地轴的垂线(赤道) ;赤道和地轴的交点就是地心。 连接地心和日心,标出交点(太阳直射点) 观察太阳直射点和赤道的位置(赤道上春/秋分;赤道以上夏至;赤道以下冬至) 标出自转方向:顺着自转方向依次是:夏至秋分冬至春分 昼夜长短变化: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直接原因:太阳直射点的

13、移动 如果没有黄赤交角, 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就没有昼夜长短变化。因为有了黄赤交角,在地球的运动过程中,除了赤道外的其他地方,昼夜长短都在变化。 太阳太阳直射直射 的纬度的纬度 0 23.5S 23.5N 9.23 3.219.2312.226.22时间 南 北 夏 至 : 直 射 北 回 归 线秋 分 : 直 射 赤 道 冬至:直射南回归线第 8 页 极昼或极夜:两级附近一些纬线圈及晨昏线不相交,这样的地方出现连续 24 小时以及更长时间的白天或黑夜。 南极点的极昼天数和北极点极昼天数是不相等,地球公转运动时,远日点较慢;近日点较快; (南极点极昼时,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

14、度较快,而北极点极昼时,地球在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所以北极点的极昼天数多于南极点的极昼天数。 在二至日时太阳直射回归线:夏至日(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冬至日(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当太阳光照到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在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在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 夜越长, 昼越短, 南半球昼越长, 夜越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在

15、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在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最大值为 90, 正午太阳高度角:各地在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高度,也是最大的太阳高度角。正昼夜长北 半 球 夏半年 北 半 球 冬半年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 夏至日:直射点在最北(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长,夜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 冬至日:直射点在最南(南回归线) ;北半球夜最长,第 9 页 午太阳高度角在台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及

16、纬度的关系: 纬度及北极星的仰角的关系: 注: 只有北半球才有北极星仰角, 南半球没有北极星仰角。 仰角的大小范围:0-90,由图可以知道=,即当地的纬度=当地的北极星仰角,所以赤道的北极星仰角为 0,北极的北极星仰角为 90 及纬度的关系: 有直射点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由赤道项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各地的太阳朝向,光照面积变化。 四季的更替:各地在不同时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太阳热量)不同,就有四季的更替。四季变化显著的是中纬度。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 正午太阳高

17、度较大的一个季节; 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春季:3 月份-5 月份;夏季:6 月份-8 月份;秋季:9 月份-11 月份;冬季:12月份-2 月份 第 10 页 热带(0-2326) :昼夜长短变化不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度终年较大,全年获得太阳热量最多 2326-6634: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变化也较大,且同时达到极值,获得的太阳热量变化最大。 (四季更替明显) 6634-90:昼夜长短变化很大,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很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 (全年皆冬) 五带的划分: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划分。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可能达到的最南和最北的纬度位置, 成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 纬度分别是 2326S 和 2326N。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为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区域, 成为热带。 一年中因为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消失的最大范围的界线 (或发生极昼极夜的区域的界线) , 称为南、 北极圈,它们的纬度分别是 6634S 和 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