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辅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1.gif)
![浅谈多媒体辅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2.gif)
![浅谈多媒体辅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3.gif)
![浅谈多媒体辅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4.gif)
![浅谈多媒体辅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17604bba-039b-4599-bf6f-b2860a708c06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多媒体辅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储余晖摘 要:“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但是空间与图形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传统的教学“空间与图形”时,一般都是借助实物模型或者是图片等作为辅助教学,但是这种方式很难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学“空间与图形”内容时,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空间;图形“空间与图形”知识在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几乎每学期的教材中都含有图形教学的内容,传统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多结合实物、模型或者图片进行教学
2、,这种演示存在知识迁移的局限性,很难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的知识转化困难。如果利用多媒体结合教学,能形象生动地再现教学内容,实现点与面、大与小、动与静、虚与实等互相转化,使枯燥无味的图形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一、化抽象为具体,建立几何概念,形成空间观念在教学“空间与图形”内容时,教师要培养小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由于几何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具体思维为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化抽象为具体,把复杂的图形内容形象化、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几何图形的正确空间观念。例如:在
3、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2014新版)第一单元11页“圆锥的体积”时,本身圆锥就需要靠想象力去理解,小学生的想象力又差,所以很难想象到圆锥的高是什么概念,再加上老师仅用语言描述,不仅繁琐,还可能讲得不到位。而利用多媒體进行教学,先出示圆柱图和圆锥,并发现不同点,屏幕上演示圆锥上,底面缩小为一个点时是圆锥底的圆心,点击圆锥顶点拉到底面圆心间的虚线,让学生清晰的、明了地知道这就是圆锥的高。这样的教学,既形象又直观,使学生清楚明白地理解圆锥高这一概念,并且在上底面缩为点的过程中,还穿插让学生观察了图形的变化,建立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联系。体验“圆柱圆台圆锥”的变化及区别,发展了空间观念,为高中学习“圆
4、台”打下铺垫。二、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变化过程小学数学强调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由于几何图形具有静止、抽象的特点,这与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形象生动相矛盾。运用多媒体技术,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使用多媒体展现动静结合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使课堂充满活跃气氛。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变化过程。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2014新版)第一单元p8“圆柱的体积”时,学生对于圆柱转化为长方体“化圆为方”过程中各部分的关系难以理解,甚至会导致对体积计算公式的不理解。这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可以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分为两个部分,
5、其中一个部分用红色表示,另外一个部分用红色圆柱表示,在此之后,把这两个部分分别各自分四个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依次将16、32等分的方法切补,让课堂上的学生观察,就会发现当分成的份数越多,就和长方体越接近,在这个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圆柱的底面和高,长方体的底面和高的闪烁,让学生建立圆柱每个部分和转化成为长方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因此,可以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动态演示将那些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清晰地理解概念,弄清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结果。三、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靠形象化的思维来对事物做出判断,
6、抽象思维水平低。利用多媒体辅助图形教学,展现几何图形结构,及时有效地对几何形体知识进行分解、组合、分析,化难为易,也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变为图、文、声并存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14“圆的面积(一)”时,传统教学学生动手操作圆的32等分、64等分很难去实现。以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很难想象出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接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老师所说的化圆为方的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渗透极限的思想这一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先将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这4份合起来拼接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把一个圆等分,16等分
7、、32等分并进行拼接,学生可以形象地发现圆形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经过多次的演示,学生自己就会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和最早的那个圆的面积是一样的。这时候我会问学生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和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系?从而轻松地导出求圆的面积的公式。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很好地突破“圆的面积”这一课的重点、难点,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演示一些物体的测量过程和测量方法,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如何测量和画图,比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例如:在教学北
8、师大版四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p26-p27“角的度量(二)”时,教学难点是采用量角器量角,量角需要“找”“方位”等一系列操作性技能技巧问题,加上量角器本身有内外两圈,刻度相反。解决什么情况用内角方便?什么情况下用外角合适?让学生观察,再一步步讲解,最后再一个个指导由于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不易看懂。而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能清楚地看到量角的过程,特别是具体操作中量角器的中心和顶点重合,量角器“o”刻度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及如何使用内外圈等问题须就迎刃而解了。四、培养综合能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开始接触空间与图形,而图形又是抽象的,我们应重视学生在几何初步学习中综合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观
9、察能力观察是有计划、有组织、较持久地认识某一对象的知觉过程。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观察,利用多媒体,通过动静差异,可以凸显观察目标,优化观察效果,提高观察能力。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p28“平移与旋转”这部分内容,为了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利用电脑演示一组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让学生区分哪些是平移或旋转。在教学平移时,可以在电脑中把平移的过程用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观察,更好地理解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表示的是什么形式。在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对移动几格产生错觉,会错误地把移动6格理解成两个格子中间的空格是6格。而这样利用计算机“动”
10、的优势,辅之以“顿”的功能,给了学生正确的引导。再如,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二单元“对称轴与平移”p25“平移”,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使原来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的展示,动能静结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培养学生理解力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空间与图形”,老师主要是创设情境模式,依靠思维去认知新的数学内容。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知识教学过程中,最令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数学中出现的抽象概念、定义不能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六单元p85“圆”用游戏“给爸爸选自行车”,有4种形状自行车车轮,三角形的、正方形的等,这
11、时候有的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了,自行车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的地方,而不是装在其他的地方呢?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演示爸爸骑4种不同自行车的情况。学生在形象而且有趣的自行车动画中发现:不一样形状的自行车轮子,在行驶的过程中它们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首先来说三角形的自行车就会在原地不动,而正方形的轮子起来很费劲,虽然能够走动,但是费力气,椭圆形的自行车轮子在行驶的过程中,它的速度很慢,慢的让人很难接受,圆形自行车的轮子,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前进,而且行驶起来很平稳的,那么圆形车轮可以快速前行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圆形车轮中心到车轮外圈各个部位的距离是相同的。这样就很容易就理解了圆心、半径的概念和意義。3
12、.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接纳、思索。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p88“组合图形的面积”时,不仅讲授几何图形中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技巧和方法,更是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一方面向学生形象地展示所利用的翻折法、割补法、旋转法等,另一方面能利用电脑的活动性、灵活性启迪学生灵活快捷地思维。这样通过运用多媒体把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形象、具体地再现出来,不仅丰富了数学知识,更培养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再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六单元62页“认识角”第一课时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关系,在屏幕上线出现一条线段,而且让学
13、生明确看出线段的两个边缘存在两个端点;让线段的其中一个端点向一侧“无限”延伸,形象地显示出射线和线段的不同,射线是一端有端点;最后使线段的2个端点同时向2侧“无限”延伸,让学生意识到直线是无端点的。如果是这样的演示,就会让学生很形象地感觉到所要学习知识的内容,就能够很清楚地明白什么是直线,什么试射线,而什么又是线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及不同之处。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果想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就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行方法的创新、理解的创新、思考的创新、解决的创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五单元48页“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先在屏幕上出现“如果想搭建一个长方形,需要使用几根5cm长的小棒,为什么呢?”还有就是让小学生想一想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呢?再用多媒体详细的展示出来,随着画面不断变化,展示了三种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5+3+5+3=16(cm),5×2+3×2=16(cm),(5+3)×2=16(cm)。最后通过观看总结得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小企业投资合同协议书
- 个人贷款还款协议合同范本
- 上海办公用房租赁合同范本
- 中保人寿保险合同2025-66鸿运B型条款解析
- 个人汽车质押借款合同
- 房地产买卖交易合同书范本
- 中外旅游业务合作合同书
- 三人投资合作合同
- 个人家政服务合同范本
- 60岁人士专用:离婚合同模板大全
- 2024年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楼梯 栏杆 栏板(一)22J403-1
-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单词表(含音标)
- 关于医保应急预案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doc
- 商业综合体市场调研报告
-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学习培训解读课件笔记
- 2022年中国止血材料行业概览:发展现状对比分析研究报告(摘要版) -头豹
- 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
- GB/T 4214.2-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真空吸尘器的特殊要求
- GB/T 22482-2008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