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琴毕业设计_第1页
杨淑琴毕业设计_第2页
杨淑琴毕业设计_第3页
杨淑琴毕业设计_第4页
杨淑琴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前 言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毕业设计过程中复习以前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桥梁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桥址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条件、工程地质、以及周围所处的环境等等,除此之外,任何一个设计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将经济、实用、美观、环保四者都融于设计之中。设计主要包括上部结构计算和下部结构计算。桥梁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主梁、桩柱的内力计算、截面配筋、

2、强度验算等。通过方案比选后确定本桥为简支T梁梁桥,桥长80米。计算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下册)、桥梁工程、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桥梁设计常用数据手册、基础工程等书籍。下上部主梁和下部墩柱的结构设计计算当中,以精确手算为主,充分利用了Auto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和Excel 辅助计算功能计算;此次毕业设计除了有详细的计算书外,还按照设计要求绘制了一定量的施工图纸。总之,通过毕业设计,达到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运用知识能力、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外语能力以

3、及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业务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独立研究、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了清除表达计算原理,扎实理论功底,本次设计采用手算为主,电算为辅的方式完成,在设计之中难免会有疏漏和差错,希望得到老师的批评指正。 1 尺寸拟定与方案比选1.1 工程背景及使用要求1.1.1 工程背景介绍 设计背景: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简支梁桥,上部结构为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路基全宽28米,半幅桥梁宽12.60米,两侧采用刚性护栏宽度各0.5米,不设人行道;桥面铺装采用5cm沥青混凝土+9cmC25混凝土垫层;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桥梁主梁混凝土采用C50,预应力钢束采用标

4、准强度为1860MPa的高强度钢绞线。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台,桩柱式桥墩,桩基础。1.1.2 工程使用要求大桥必须遵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使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应满足美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技术标准如下:(1) 设计荷载:公路-I级;(2) 设计速度:100 km/h(双向四车道);(3) 桥梁全长:5×30m(每跨T梁长30米);(4) 桥面宽度:11m,横向布置为0.5m(防撞护栏)+10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5) 设计洪水频率:百年一遇;(6) 通航等级:无。 (7)地震烈度 ;7级1.2 方案比选1.2.1 方案比选下表列

5、出了3种方案,简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美观、安全和适用的性能,通过对三种桥型的比较,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设计计算。表1.1 方案比选表方案设计方案一设计方案二设计方案三桥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美观性全桥线条简洁明快,与周围环境协调好,因此,桥型美观。桥梁的线型简单单调,但也不缺乏这特有的简单之美。桥型美观,气势宏伟,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安全性1. 选用作为引桥的桥型,桥跨度合适,采用箱形断面,刚度大,施工安全;2. 桥梁本身构造简单,现浇施工,整体刚度好;3. 桥梁的运营养护成本在后期较低。1. T形

6、截面,制造简单,接头也方便,常用跨径7.5-20m,预应力混凝土则为20-50m。2. 施工采用吊装施工,需要一定的吊装设备以保证工期;1.全桥跨度适中用技术先进 的悬臂浇筑法施工能安全的建成,且在施工过程中不需大量施工支架和临时设备,故施工方便,质量可靠,工期较短;2.全桥后期营运养护费用少;3.行车平顺舒适。适用性1.跨径为3×30米,与河道的适应性好; 2. 建筑高度小,外形简单且久用不衰;3. 桥面平顺,行车舒适性较好。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最大跨径为50米;2.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合理,装配式结构,节约大量模板,缩短了工期,使用广泛。3.横隔梁保证各根主梁相

7、互结成主体,以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1.中孔主跨跨越主航道,与航道适应性好,通航净空大,防撞要求低;2.河床压缩少,有利于汛期泄洪;3.全桥采用三跨一联的连续刚构,故只在两岸桥台处各有一伸缩缝。1.2.2 预应力混凝土T梁介绍(1) 构造布置当跨径超过20m时,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我国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标准设计有25,30,35,40 m四种。主梁梁距通常在1.52.2m之间。横隔梁在装配式T形梁中起着保证各根主梁相互连成整体的作用;它的刚度愈大,桥梁的整体性愈好,在荷载作用下各主梁就能更好地协同工作。然而,设置横隔梁使主梁模板工作稍趋复杂,横隔梁的焊接接头又往往要在设于桥下专

8、门的工作架上进行,施工比较麻烦。实践证明,对于简支梁桥,一般在跨中,四分点,支点处各设一道横隔梁就可满足要求。(2) 主要尺寸主梁:高跨比的经济范围是1/151/25之间,跨径大,取偏小值;肋厚1416cm,在接近梁的两端的区段内,为满足抗剪强度和预应力束筋布置锚具的需要,将肋厚逐渐扩展加厚。梁高:我国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标准设计有25,30,35,40m四种,其梁高分别为1.251.45,1.651.75,2.00,2.30m。标准设计中高跨比值约为1/171/20,其主梁高度主要取决于活载标准,主梁间距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通常其高跨比在1/151/25左右。主梁高度如不受建筑高

9、度限制,高跨比宜取偏大值。增大梁高,只增加腹板高度,混凝土数量增加不多,但可以节省钢筋用量,往往比较经济。肋厚:预应力混凝土,由于预应力和弯起束筋的作用,肋中的主拉应力较小,肋板厚度一般都由构造决定。原则上应满足束筋保护层的要求,并力求模板简单便于浇筑。国外对现浇梁的腹板没有预应力管道时最小厚度为200mm,纵向或竖向管道的腹板需要300mm,既有纵向又有竖向管道的腹板需要380mm。对于高度超过2400mm的梁,这些尺寸尚应增加,以减少混凝土浇筑困难,装配式梁的腹板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能小于165mm。如为先张法结构,最低值可达125mm。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值偏低,一般采用160mm,标准设计

10、中为140160mm,在接近梁的两端的区段内,为满足抗剪强度和预应力束筋布置锚具的需要,将肋厚逐渐扩展加厚。横梁:中横梁为主梁高度的3/4,端横梁与主梁同高,宽1220cm,可挖空;预制时,做成上宽下窄和内宽外窄的楔形,以便脱模。横隔梁的高度可取为主梁高度的四分之三左右。在支点处可与主梁同高,以利于梁体在运输和安装中的稳定性。但如果端横隔梁高度比主梁略小一些,则对安装和维修支座是有利的。横隔梁的肋宽常用1220cm。预制时做成上宽下窄和内宽外窄的楔形,以便脱模。箱梁横隔梁的基本作用是增加截面的横向刚度,限制畸变应力。在支承处的横隔板还担负着承受和分布较大支承反力的作用。箱形截面由于具有很大的抗

11、扭刚度,所以横隔板的布置可以比一般肋形的桥梁少一些。目前许多国家认为可以减少或不设置中间横隔板。从受力角度来分析,中间横隔板对纵向应力和横向弯矩的分布影响很小,活载横向弯矩的增加很少超过8%,而恒载应力又不受横隔板的影响,因此,单从结构上来考虑,中间横隔板的作用可以用局部加强腹板或采取特殊的横向框架的办法来代替。翼板:端部较薄,根部加厚,不小于主梁高度的1/12。T梁翼板的厚度,在中小跨径的预应力简支梁中,主要满足于桥面板承受的车辆局部荷载要求。根据受力特点,翼缘板一般都做成变厚度的,即端部较薄,至根部(与梁肋衔接处)加厚,并不小于主梁高度的1/12。翼缘板厚度的具体尺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

12、是考虑翼缘板承担全部桥面上的恒载与活载,板的受力钢筋设在翼缘板内,在铺装层内只有局部的加强钢筋网,这时翼缘板做得较厚一些,端部一般取80mm;另一种是翼缘板只承担桥面铺装层的荷载、施工临时荷载以及自重,活载则由翼缘板和布置有受力钢筋的钢筋混凝土铺装层共同承担(例如:在小跨径无中横隔板的桥上),在此情况下,端部厚度采用60mm就够了。目前高速公路上的桥梁及城市高架桥梁均设置防撞栏杆,根据防冲撞的要求,翼缘板端部厚度不小于200mm。为使翼缘板和梁肋连接平顺,在截面转角处一般均应设置钝角式承托或圆角,以减少局部应力和便于脱模。下马蹄:面积不宜过小,一般应占截面总面积的1020; 

13、0;  下翼缘也不应过大、过高,否则,会面形心,减小预应力筋的偏心距。 在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下缘,为了满足布置预应力束筋及承受张拉阶段压应力的要求,应扩大做成马蹄形。马蹄的尺寸大小应满足预施应力各个阶段的强度要求。个别桥由于马蹄尺寸过小,往往在施工和使用中形成水平纵向裂缝,特别是在马蹄斜坡部分,因此马蹄面积不宜过小,一般应占截面总面积的1020,具体尺寸建议如下:马蹄总宽度约为肋宽的24倍,并注意马蹄部分(特别是斜坡区),管道保护层不宜小于60mm。 下翼缘高度加1/2斜坡区,高度约为梁高的(0.150.20)倍,斜坡宜陡于45°。 应注意的是:下翼缘也不宜过大过高,这就要

14、求将预应力束筋尽可能按二层或单层布置,将其余的束筋布置在肋板内,因为下马蹄过大,会降低截面形心,减小预应力筋的偏心距。(3)配筋特点受力钢筋: 1 预应力筋-根据结构受力配置预应力束。 2 非预应力纵受力钢筋-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中,有时为了补充局部梁段内强度的不足,有时为了满足极限强度的要求,有时为了更好地分布裂缝和提高梁的韧性,可以将非预应力钢筋与预应力钢筋协同配置,这样往往能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 3 斜筋-一般不设斜筋。 4 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中剪应力一般较小,故按计算仅需布置少量的箍筋,但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剪时的脆性破坏,常按构造要求配置必要的箍筋,规定如下:箍筋直径不小于6mm,箍筋

15、间距不大于25mm;下马蹄中需设闭合箍筋,箍筋间距不大于150mm。 5 翼缘板横向钢筋 。6 横梁钢筋 。分布钢筋: 1 架立钢筋-根据构造要求布置,用来架设箍筋,以便将各种钢筋扎成骨架。其直径依梁截面尺寸大小而定,通常采用1014mm。 2 水平分布钢筋-由于梁的上下翼缘在横向都比腹板厚,阻碍着腹板的收缩变形,因而有可能在腹板上产生平行于轴线的裂缝,为此,需在腹板内设置防裂钢筋。这种钢筋宜用小直径钢筋组成网格放在混凝土表面,紧贴箍筋布置。 3 锚固区的加强钢筋-在梁端锚固区应力非常集中,在锚具附近不仅有很大的压应力,还有很大的拉应力,因此,为防止锚具附近混凝土裂缝,因此,必须配置足够的钢筋

16、予以加强。 4 支座下局部加强钢筋-提高局部承压构件的裂缝荷载和极限承载力。(4) 横向联结钢板式接头:焊接钢板预先与横隔梁的受力钢筋焊接在一起做成安装骨架。当T梁安装就位后,即可在横隔梁的预埋钢板上再加焊接钢盖板使联成整体。接头强度可靠,焊接后立即就能承受荷载,但现场要有焊接设备,而且施工难度大。 如图所示是采用钢板连接的接头构造。上缘接头钢板设在T梁翼板上,下缘接头钢板设在横梁梁肋的两侧。焊接钢板预先与横隔梁的受力钢筋焊接在一起做成安装骨架。当T梁安装就位后,即可在横隔梁的预埋钢板上再加焊接钢盖板使联成整体。端横隔梁的焊接钢板接头构造与中横隔梁相同,但由于其外侧(近墩台一侧)不好施焊,故焊

17、接接头只设于内侧。相邻横隔梁之间的缝隙最好用水泥沙浆填满,所有外露钢板也应借水泥灰浆封盖。这种接头强度可靠,焊接后立即就能承受荷载,但现场要有焊接设备,而且有时需要在桥下进行仰焊、施工较困难。扣环式接头:将横隔梁中伸出的环状钢筋相互搭接,并用叉状短筋销住,在相距0.450.60m的接头部位,就地浇筑混凝土连成整体。图1.1 钢板连接的接头构造与钢板式接头比较,施工复杂一些,但整体性及耐久性好。在缺乏焊接设备时,横隔梁亦可采用现浇混凝土联结,即扣环式接合。将横隔梁中伸出的环状钢筋相互搭接,并用叉状短筋销住,在相距0.450.60m的接头部位,就地浇筑混凝土连成整体。这种做法也可用于主梁间距较大的

18、场合,为减小翼板挑出长度,翼板与横隔梁一起用扣环式筋联结,然后现浇混凝土连成整体。这种形式构造与钢板式接头比较,施工复杂一些,但整体性及耐久性好。目前正逐步取代前种连接形式。图1.2 扣环式接头企口铰联结:主梁翼板内伸出连接钢筋,交叉弯制后在接缝处再放局部的F6钢筋网,并将它们浇筑在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内。接头构造由于连接钢筋甚多,使施工增添了一些困难。采用上面两种连接构造的装配式T梁的翼板均当作悬臂板来处理,为了改善挑出翼板的受力状态,往往将悬臂板也连结起来,通常采用桥面板的企口铰联接。如图所示为装配式T梁设计中所采用的联结方式。主要翼板内伸出连接钢筋,交叉弯制后在接缝处再放局部的F6钢筋网,并

19、将它们浇筑在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内。或者可将翼板的顶层钢筋伸出,并弯转套在一根长的钢筋上,以形成纵向铰,如图b所示。显然,此种接头构造由于连接钢筋甚多,使施工增添了一些困难。图1.3 企口铰联结(5)简支梁桥的常用施工方法现场浇筑法:就地浇筑施工是一种古老的施工方法,它是在支架上安装模板、绑扎及安装钢筋骨架、预留孔道、并在现场浇筑混凝土与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目前,就地浇筑施工在简支梁中较少使用。就地浇筑施工方法的优缺点:1 桥梁的整体性好,施工平稳、可靠,不需大型起重设备;2 施工中无体系转换;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可以采用强大预应力体系,使结构构造简化,方便施工;4 需要使用大量施工支架,

20、跨河桥梁搭设支架影响河道的通航与排洪,施工期间支架可能受到洪水和漂流物的威胁;5 施工工期长、费用高,需要有较大的施工场地,施工管理复杂。预制安装法:预制装配施工是将在预制厂或桥梁现场预制的梁运至桥位处,使用一定的起重设备进行安装和完成横向联结组成桥梁的施工方法。目前,预制安装法是简支梁经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预制梁的安装主要有联合架桥机法、双导梁安装法、扒杆吊装法、跨墩龙门吊机安装法、自行式吊车安装法、浮吊架设法几种。 联合架桥机法:以联合架桥机并配备若干滑车、千斤顶、绞车等辅助设备架设安装预制梁;适用于多孔30m以下孔径的装配式桥梁。 双导梁安装法:又称穿巷式架桥机,钢桁架导梁由贝雷梁或万

21、能构件组装而成,其梁长大于两倍桥梁跨径。 扒杆吊装法:桥跨两墩设扒杆,预制梁两端系在扒杆的起吊钢束上,后端的制动索控制速度,使预制梁平稳就位;适用于起吊高度不大和水平移动范围较小的中、小跨径的桥梁。 跨墩龙门吊机安装法:两台跨墩龙门吊机分别设于待安装孔的前、后墩位置,用跨墩龙门吊机上的吊梁平车将梁吊起,卷扬机使梁横移就位;适用于岸上和浅水滩以及不通航浅水区域安装预制梁。 自行式吊车安装法:先将梁运到桥位处,采用一台或两台自行式汽车吊机或履带吊机直接将梁片吊起就位;适用于陆地桥梁、城市高架桥。 浮吊架设法:在通航河道或水深河道上架桥,可采用浮吊安装预制梁。 方法特点:构件标准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程

22、度高,安装速度快,但需要一定的设备,高空作业多。预制装配施工的特点为:1 桥梁构件的型式和尺寸可向标准化发展,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 在预制厂(场)集中生产,可充分利用先进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因此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生产效率;3 能节省大量支架和模板材料,多跨桥梁施工只需一套施工设备,能多次周转使用;4 构件预制不受季节的限制,上、下部构造可同时施工,预制梁安装速度快;5 需要有一定起吊能力的吊装设备,施工时高空作业多;6 预制梁安装后需进行横向联接,增加施工工序。1.2.3 方案确定通过对三种方案的对比,在经济上(工程费用,维修养护,运营费大小

23、)的比较,以及以桥梁结构的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和施工的难易程度为考虑因素,综合个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定一个最优方案:多跨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方案。1.2.4 计算理论(1)主梁的内力计算主梁的内力计算,可分为设计和施工内力计算两部分。设计内力是强度验算及配筋设计的依据。 施工内力是指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阶段的临时施工荷载以及运输、安装过程中动荷载,如施工机具设备(挂兰、张拉设备等)、模板、施工人员等引起的内力,主要供施工阶段验算用。把这部分内力和该阶段的主梁自重内力叠加,检验设计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是否满足施工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否则应增配临时束或对截面进行局部临时加固。这里主要介绍主

24、梁的设计内力计算(以下简称内力计算)。对于简支梁桥,主梁内力包括恒载内力、活载内力和附加内力(如风力或离心力引起的内力)。将它们按规范的规定进行组合,从中挑选最大设计内力,依此进行配筋设计和应力验算。设计实践表明:在这几部分内力中,恒、活载内力是主要的, 一般它们占整个设计最大内力的8090以上。恒载内力:主梁恒载内力,包括主梁自重(前期恒载)引起的主梁自重内力和后期恒载(如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灯柱等引起的主梁后期恒载内力,总称为主梁恒载内力。前期恒载内力:主要包括主梁自重,它是在结构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作用于桥上的, 因而它的计算与施工方法有密切关系。特别在大、中跨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梁桥的施

25、工过程中不断有体系转换过程,在计算主梁自重内力时必须分阶段进行,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在简支梁的施工过程中结构不发生体系转换。主梁自重作用于桥上时,结构已是最终体系, 主梁自重内力,可根据沿跨长变化的自重集度,按下式计算: (1.1) 式中:主梁自重内力(弯矩或剪力); 相应的主梁内力影响主梁自重集度; 线座标。后期恒载内力:包括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灯柱等,它用于桥上时,主梁结构已形成最终体系,主梁在纵、横向的联接也已完成,因此,计算这部分内力时应考虑结构的空间受力特点,这部分内力可直接应用结构内力影响线进行计算,其计算方法可参考活载内力计算。活载内力:活载内力由基本可变荷载中的车辆荷载(包括

26、汽车、履带车、挂车、人群)产生。在使用阶段,结构已成为最终体系,其纵向的力学计算图式是明确的。但如上所述,此时主梁在横向也联成了整体,因此呈现空间结构的受力特性,即荷载在结构的纵向和横向都有传递,精确计算是复杂的。为此,要利用实用空间计算方法,即把荷载在横向对各片主梁的分配用“横向分布系数” 考虑,从而把一个空间结构的力学计算问题简化成平面问题。主梁活载内力计算分为二步:第一步求某一主梁的最不利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第二步应用主梁内力影响线,将荷载乘以横向分布系数,在纵向满足桥梁规范规定的车轮距限制条件下,使最大,确定车辆的最不利位置,相应求得主梁的最大活载内力。对汽车车列必须比较正向和逆向行驶两

27、种布置情况,取其大者。对于三角形或抛物线型的内力影响线,可直接使用等代荷载表,以免除排列荷载的反复试算。对于有经验的设计工作者来说,一般情况下,将车辆荷载的最大重轮置于影响线的最大坐标上即可求得最大活载内力。根据规范要求,对汽车荷载还必须考虑冲击力的影响,因此主梁活载内力计算公式为: (1.2)式中:主梁最大活载内力 (弯矩或剪力); 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 它与跨径(对于简支梁)或影响线荷载长度(对于悬臂梁或连续梁等)L有关。对验算荷载与人群荷载,则不计冲击影响,对钢筋混凝土桥和预应力混凝土桥,;   汽车荷载的折减系数,规范规定当桥梁横向布置车队数大于2时,应考虑计算荷载

28、效应的横向折减,但折减后的效应不得小于用两行车队布载的计算结果,对于验算荷载和人群荷载均不予折减,即1;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主梁弯矩可用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代替全跨各点上的,在计算主梁剪力时,应考虑在跨内的变化。   汽车列车的轮重;   主梁内力影响线的纵座标;   主梁内力影响线的等代荷载;   相应的主梁内力影响线的面积。(2) 挠度计算短期挠度:考虑到在正常条件下构件的自重直接与初始预张拉相迭合,故构件在预张拉作用下的实际挠度为:  (1.3)式中:构件在预张拉作用下的

29、实际挠度; 初始预张拉力的作用引起的短期挠度;张拉时参与作用的构件自重产生的挠度。 图1.4 预张拉产生的挠度不难用共轭梁法、等效荷载法等熟知的计算方法来求得。对于具有抛物线形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如图所示,在初始张拉力作用下的跨中短期挠度为: (1.4)对于其他较复杂体系的情况,还可应用等效荷载法查阅有关参考手册来确定预应力挠度。(3)简支梁桥横向分布计算杠杆原理法:因为早期有些桥梁如老式木桥、简易人行桥等虽然在形式上是空间结构,但实际上从力学观点分析却属于平面结构,它们的桥面板仅是简支在大梁上,或者是桥面板搁在横梁上,横梁再搁在主梁上。桥面板和横梁仅是传递荷载的局部构件,并非与主梁

30、牢固连续共同承载。荷载通过桥面板和横梁传递给各主梁,形成了荷载的横向分布。桥面板直接搁在I字形主梁上的装配式梁桥。当桥上有车辆荷载作用时,很明显,作用在左边悬臂板上的轮重 只传递至1号和2号梁,作用在中间简支板上者只传给2号和3号梁,也就是板上的轮重各按简支梁反力的方式分配给左右两片主梁,而反力 的大小只要利用简支板的静力平衡条件即可求得,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杠杆原理”。如果主梁所支承的相邻两块板上都有荷载,则该梁所受的荷载是两个支承反力之和.为了求得主梁在横向分配到的最大荷载,首先应求得各片主梁的荷载横向影响线,在此情况即为简支梁反力影响线.有了各片主梁的荷载横向影响线,就可根据不同活载按横向

31、最不利位置排列,求得各片主梁分配到的横向荷载最大值为。在此,表示主梁在横向分配到的最大荷载比例,称为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脚码0表示用杠杆原理法计算。图中表示了汽车、挂车和人群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和的计算表达式。图中表示每延米人群荷载的强度。由于横向传力系统的构造在全跨是相同的,因此对于某一片主梁而言,其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值在全跨是一个常值。有了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主梁就可以按承受外荷载为的单梁进行设计计算,即把荷载在内力影响线上按纵向最不利位置进行加载,计算最大的设计内力值。所以实际上这种构造形式的梁桥还是属于平面结构的范畴,按杠杆原理法,计算得到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其含义很明确,它表示了荷载在横

32、向对各片主梁分配的概念。(4) 横向分布系数沿纵向的变化弯矩荷载:如图1.5所示:主梁弯矩影响面在方向和单梁跨中弯矩影响线 相似,都成三角形,而在方向和用刚性横梁法计算得到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相似。于是用变量分离的方法,即采用两个单值函数的乘积、组成的近似内力影响面去代替一个由双值函数表示的精确内力影响面。严格地说,任意位置上的各个内力都有各自的内力影响面,在实用计算方法中,应有各自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实际上,由于精确内力影响面可作变量分离,主梁各截面弯矩的横向分布系数均采用全跨单一的跨中截面横向分布系数。 图1.5 弯矩荷载剪力荷载:图1.6中(a)所示是跨中剪力影响面,图1.6中(b)所示

33、是支点剪力影响面。显见,主梁剪力影响面的图形的纵横向完全异形,无法作变量分离,也就不能得出一个简化的在全跨单一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因而就必须寻求剪力的荷载横向分布的近似计算办法。由于在简支梁桥中剪力由支点截面控制,因此这里仅讨论支点截面的剪力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有关中间截面的剪力的荷载横向分布近似计算。从图1.6中(b)所示的1号梁的精确支点剪力影响面中可见,在支点截面上的剪力分布和杠杆法的分布相近,而从跨内第一片横梁开始,到梁的另一端之间的剪力影响面,在纵横向可看作各自相似,所以,如果我们仍然采用全跨统一变量分离的方法绘制近似影响面,如图图1.6中(c)所示,则将由于影响面峰值处的图形被歪曲而

34、导致过大的误差。为此,我们可以作如下的近似处理:即在计算支点剪力时,其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在梁端采用按杠杆法计算得到的,在跨内从第一片横梁则近似采用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从梁端到第一片中横梁之间采用从到的直线过渡形式,当仅有一片中横梁时,则取用距支点1/4跨径的一段;如图1.6中(d)所示。图1.6 剪力荷载 2 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2.1 设计资料2.1.1 桥梁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30m;计算跨径:28.66m;预制梁长:29.96m桥面宽度:11m,横向布置为0.5m(防撞护栏)+10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2.1.2 设计荷载公路-I级,不设人行道,两侧防撞护栏重力的作用力为5

35、.0KN/m。2.1.3 材料及工艺混凝土:主梁采用C50,栏杆及桥面铺装采用C30。预应力钢筋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5.2mm的钢绞线,每束7根, =1860MPa。普通钢筋均采用HRB335或HRB400钢筋。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内径70mm、外径77mm的预埋式波纹管和夹片锚具。采用180mm180mm的垫板。2.1.4 设计依据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简称标准;2.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3.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6、D62-2004),简称公预规。2.1.5 基本计算数据表表2.1基本数据计算表119名称项目符号单位数据立方强度50弹性模量混凝土轴心抗压标准强度32.4轴心抗拉标准强度2.65轴心抗压设计强度22.4轴心抗拉设计强度1.83暂时状态容许压应力20.72容许拉应力1.757持久状态标准荷载组合容许压应力16.2容许主压应力19.44短期效应组合容许拉应力0容许主拉应力1.59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弹性模量抗拉设计强度1260最大控制应力1395持久状态应力标准荷载组合1209续表2.1基本数据计算表材料重度钢筋混凝土25.0沥青混凝土23.0钢绞线78.5钢束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无量纲5.6

37、52.2 构造布置2.2.1 主梁与梁片数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很有效,故在许可条件下应适当加宽T梁翼板。本设计中主梁翼板宽度为2100mm。2.2.2 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1) 主梁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标准设计中高跨比约在1/181/19。当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时,增大梁高往往是较经济的方案,因为增大梁高可以节省预应力钢束用量,同时增大梁高一般只是腹板加高,而混凝土用量增加不多。本设计中取用200mm的主梁高度是比较合适的。(2) 主梁截面细部尺寸T梁翼板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桥面板承受车轮

38、局部荷载要求,还应考虑能否满足主梁受弯时上翼板受压的强度要求。本设计中预制T梁的翼板厚度取用180mm,翼板根部加厚到300mm以抵抗翼缘根部较大的弯矩。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腹板内主拉应力较小,腹板厚度一般由布置预制孔管的构造决定,同时马蹄尺寸基本由布置预应力钢束的需要确定的,初拟马蹄的宽度为500mm,高度200mm,从腹板本身的稳定条件出发,腹板厚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15。本设计中腹板厚度取200mm。马蹄与腹板交接处作三角过度,高度200mm,以减小局部应力。图 2.1 横截面2.2.3 计算截面几何特征截面几何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计算精度高。表2.2 大毛截面几何特征计算表分块面积

39、到上缘的距离yi(mm)分块面积Ai(mm2)分块面积对上缘的静矩Si(mm3)分块面积自身惯性矩Ii(mm4)di=ys-yi(mm)分块面积对形心惯性矩Ix(mm4)翼板903600032400×1030.972×10945474.202×109三角承托2209600021120×1030.077×10932410.078×109腹板80032000256000×10368.267×109-25620.972×109下三角15332000030660×1030.044×109-98

40、919.562×109马蹄170080000136000×1030.267×109-1156106.907×109Yu=Si/A=544Yb=1256A=Ai =87600Si =476180×103Ii=69.627×109Ix=231.721×109 I=Ii+Ix=301.348× 表2.3 小毛截面几何特征计算表分块面积到上缘的距离yi(mm)分块面积Ai(mm2)分块面积对上缘的静矩Si(mm3)分块面积自身惯性矩Ii(mm4)di=ys-yi(mm)分块面积对形心惯性矩Ix(mm4)翼板90288000

41、25920×1030.7776×10945474.202×109三角承托2209600021120×1030.077×10932410.078×109腹板80032000256000×10368.267×109-25620.972×109下三角15332000030660×1030.044×109-98919.562×109马蹄170080000136000×1030.267×109-1156106.907×109Yu=Si/A=584Yb=12

42、16A=Ai =80400Si =469700×103Ii=68.655×109Ix=215.58×109 I=Ii+Ix=284.235×2.2.4 横隔梁的设置图2.2主梁横隔梁布置图 图2.3主梁各部分尺寸图(尺寸单位mm)在荷载作用处的主梁弯矩横向分布,当该处有横隔梁时比较均匀,否则直接在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弯矩较大。为减小对主梁设计起主要控制作用的跨中弯矩,在跨中设置横隔梁;当跨度较大时,应设置较多的横隔梁。在本设计中共设五道横隔梁,其间距为7165mm。3 横向分布系数及主梁内力计算3.1 恒载内力计算3.1.1 恒载集度主梁:横隔梁:对于边横隔

43、梁:对于中横梁: 桥面铺装层: 栏杆:作用在边主梁上的全部恒载集度g为作用在中主梁上的全部恒载集度g为3.1.2 恒载内力主梁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3.1) (3.2) 表3.1边梁永久作用效应作用效应跨中=0.5四分点=0.25支点=0.0弯矩(kNm) 一期 2374.861781.150二期809.9607.420总和3184.762388.570剪力(KN)一期0165.73331.45二期056.51113.93总和0222.24445.38表3.2中梁永久作用效应作用效应跨中=0.5四分点=0.25支点=0.0弯矩(kNm) 一期 2501.151875.860二期810

44、.1607.580总和3311.252483.440剪力(KN)一期0175.54349.08二期055.53113.06总和0231.07462.143.2 可变作用效应及横向分布系数计算3.2.1 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按桥规4.3.2条规定,结构的冲击系数与结构的基频有关,因此要先计算机构的基频,简支梁桥的基频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3.3)其中: 中主梁基频为:根据桥规的基频,可计算出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为: 按桥规4.3.1条,当车道大于两车道时,需进行车道折减,本设计按三车道设计,因此在计算可变作用效应时需进行车道折减。3.2.2 计算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1) 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45、 属于窄桥适用于采用偏心压力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3.4) 计算1号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r如图: 3.1 跨中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图示(尺寸单位mm)则其他各梁采用程序计算所得,结果如下1号5号梁2号4号梁 3号梁 (2)支点截面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杠杆原理法绘制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并进行布载,1号梁可变作用的横向分布系数: 3.2 支点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图示(尺寸单位mm)其他各梁采用程序计算所得,结果如下:1号5号梁 3号梁 2号4号梁 (3) 横向分布系数汇总表3.3各号梁可变作用横向分布系数梁号荷载位置公路一级荷载人群1,6跨中0.7470支点0.30702,5跨中0.5730支点0.5910

46、3,4跨中0.40支点0.59103.3 主梁内力计算3.3.1 车道荷载的取值根据桥规4.3.1条,公路I级的均布荷载标准值qk=10.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pk按以下规定选取: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pk =180KN;桥梁计算跨径大于或等于50m时,pk =360KN;桥梁计算跨径在5m50m时,pk采用直线内插求得。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应乘以1.2的系数。本设计中,计算弯矩时qk=10.5KN/m,3.2.4 计算可变作用效应(1) 在可变作用效应计算中,对于横向分布系数的取值做如下考虑: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取mo,从支点到第一根横梁段;横向分布系数从mo过渡到m

47、o,其余梁段均取mo,(2) 计算跨中,L/4荷载效应标准值, (3.5)(3) 跨中, L/4截面汽车荷载内力影响线如下图3.3。28.66 q 0.5p 跨中V影响线0.5 跨中M影响线7.2528.66 q p 0.75L/4 V影响线0.25 L/4 M影响线5.436 图3.3 跨中, L/4截面汽车荷载内力影响线(4)计算支点截面车道荷载最大剪力1号梁横向分布系数变化区段长度 a=7.165m附加三角形荷载重心线影响线坐标为 表3.4 跨中,支点,L/4截面公路I级荷载产生的内力表截面梁号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MQKVQK弯矩影响线不计冲击力计冲击力剪力影响线不计冲击力计冲击力A()y

48、(m)MQK1+=1.231A()y(m)VQKVQK跨中10.655105.1257.251586.257952.673.6250.5104.05128.0920.5931436.101767.8494.20115.9630.41285.951583.0084.35103.83L/410.74778.8225.4361189.361464.108.1560.75170.66210.0820.5731076.781325.52154.51190.2030.4964.201186.93138.35170.31支点10.523-14.51119.91147.6120.799-222.86274.3

49、430.799-222.86274.343.2.5 主梁作用效果组合(1) 结构重要系数ro=1.1,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验算强度),短期基本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基本组合用于正常极限状态(用于验算裂缝和挠度)。(2) 基本组合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效应组合 表3.5 1号梁作用组合序号荷载类别跨中截面四分点截面支点Mmax(KN·m)Vmax(KN)Mmax(KN·m)Vmax(KN)Mmax(KN·m)Vmax(KN)(1)第一期永久作用2374.8601781.15165.7303

50、31.45(2)第二期永久作用809.90607.4256.510113.93(3)总永久作用=(1)+(2)3184.7602388.57222.240445.38(4)可变作用(汽车,含冲击)公路I级2248.03115.421685.24244.890212.71(5)可变作用(汽车,不含冲击)公路I级1586.25104.051189.36170.660119.91(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1.2×(3)+1.4×(4)7839.59177.755878.49682.620938.55(7)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3)+0.7×(5)4596.79200.893577.102371.8320588.682(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效应组合=(3)+0.4×(5)4048.04179.3265343.2596.9560812.348 表3.5 2号梁作用组合序号荷载类别跨中截面四分点截面支点Mmax(KN·m)Vmax(KN)Mmax(KN·m)Vmax(KN)Mmax(KN·m)Vmax(KN)(1)第一期永久作用2563.7801920.53178.700357.39(2)第二期永久作用752.600566.7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