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绿色建筑工程实例费下载_第1页
浅谈国内外绿色建筑工程实例费下载_第2页
浅谈国内外绿色建筑工程实例费下载_第3页
浅谈国内外绿色建筑工程实例费下载_第4页
浅谈国内外绿色建筑工程实例费下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国内外绿色建筑经典项目工程内容摘要摘要: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捉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 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本文以国内、外成功的绿色建筑项h为例,并详细列举了所应用的各项节能技术。关键词:绿色建筑国内外成功项口节能技术abstract: green architecture is to provide mankind with a healthy, comfortable working, living, active space, while achieving the most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wit

2、h minimum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gives some example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uccessful green building projects, and listed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in details.key 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domestic and foreign, successful projects, en

3、ergy-saving technologies1 绿色建筑的定义42. 绿色建筑的发展43国内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43.1住宅建筑聘望骊都华庭(1、815号楼)243.1.1项冃概况43.1.2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53. 1.2. 1活动外遮阳53. 1.2.2空调系统53. 1.2.3排风热回收系统53. 1.2.4雨水回用系统63. 1.3项目小结63.2公用建筑绿色建筑科技馆3 63.2. 1项目概况63.2.2项目的主耍节能技术63. 2. 2. 1被动式通风系统63. 2. 2. 2外围护系统73. 2. 2. 3高能效的空调系统和设备73. 2. 2. 4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73.

4、2. 2. 5水系统规划设计83.2.3项冃小结84. 国外绿色建筑成功项口案例84. 1bdp 曼彻斯特办公楼(bdp manchester studio) 84. 1. 1项目概况84.1.2项目的主耍节能技术94. 1.2. 1自然通风系统94. 1.2.2低光能排放104. 1.2.3建筑屋顶104. 1.3项目小结105. 结语11浅析国内外绿色建筑经典项目工程正文:1 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 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建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绿色建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

5、美籍意人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 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 建筑)的新理念。20世纪70年代,石汕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 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 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 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20世纪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英、法、德、加拿大等发达 国家广为应用。同吋,由于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不少 办公楼存在严重的建筑病综合症(

6、sbs),影响楼内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 率。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30多年来,绿色建筑的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成体 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方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一些发达国家还组织 起來,共同探索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 战” (green bu订ding challenge)行动,釆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综 合优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耍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日本颁 布了住宅建设计划法,提出“重新组织大城市屈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满 足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适应住房需求变化

7、。其屮,最具有影响力的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为美国绿色建筑学会的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13. 国内绿色建筑成功项冃案例3. 1住宅建筑聘望骊都华庭(1、815号楼)23. 1. 1项目概况项口主要拟建为小高层商品住宅,其屮将配建社区商业用房、物业管理用 房、幼儿园、菜场、公厕、垃圾站等公用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约15. 5万点。项廿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的理念展开 设计工作。3.1.2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3. 1.2. 1活动外遮阳本项口为外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各向窗均采用卷帘外遮阳,遮阳系 数为0.33。遮阳卷帘安装位置在室外窗上侧。为了增强卷帘窗抗风性能,采用

8、加深导轨,导轨采用硅化毛条密封。这种毛条的优点是密封性好、防水性好。3. 1.2.2空调系统本项目采用地源热泵冬季制暖、夏季制冷,24小时全热回收的独立新风 系统,空调末端采用了毛细管辐射系统。图3. 1.2. 2- (1)为空调系统流程图。地埋管采用垂直并联双u型埋管,以异程方式接入建筑物地下室外墙侧 检查井汇总后接入热泵机房;共分为1296个闭式地源回路,100m深的垂直埋管。 垂直地埋管。垂直地埋管内设置分区域的温度测量装置,随时检测地下土壤的温 度变化。热泵主机夏季总制冷量为7500kw,冬季空调制热量6000kw,冬季生活热 水制冷量1250kw,夏季生活热水利用制冷的冷凝热(免费提

9、供)制取。主机系 统配备冷却塔系统,以保证地下土壤的热平衡。同时本项目开挖地下室,作为地源热泵机房、消防水池与泵房、配电房 等公建设施用房、合理布局,充分开发利用了地卜空间。图3. 1.2. 2- (1)空调系统流程图3. 1.2.3排风热冋收系统木项冃新风系统选用2台地源热泵机组,采用全热回收和新风处理系统, 冬、夏季全热回收率均大于60%。投资回收期小于5年。3. 1.2.4雨水回用系统南京年平均气温15. 5°c,年平均降水量1036mmo本项目i対水处理后用 于景观水池补水。景观水体而积952m2,水深0. 33m,釆用循环泵进行水景循环。 雨水机房冇单独的管路出水用于景观补

10、水,并设置计量水表,经过水量平衡,雨 水可以满足全年补水量。3. 1.3项目小结本项目重点突出对江南夏热冬冷地区的空调选型进行了环保技术探索和示 范,并对目前住宅建设领域的新型技术进行了选择性集成。木项目成为环保节能 新技术的示范平台,倡导环保节能的展示窗口。3.2公用建筑绿色建筑科技馆33.2. 1项目概况本项口占地1348mj总建筑面积4679m2,建筑高度18. 5m,集研发、展示、 技术交流丁一体,科技馆运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釆用大量国内外最新 的建筑技术,整合建筑功能、形态与各项适宜技术,通过绿色智能技术平台,系 统化的集成应用了 “被动式通风系统”、“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

11、“温湿度独 立控制空调系统”、“节能高效照明系统”等十大先进绿色建筑系统体系。3.2.2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3. 2. 2. 1被动式通风系统针对杭州的气候特点,该项目引入了被动式通风系统。该系统的原理是 在凉爽的的夏季夜晚和过渡季节,被动式通风系统开启。中庭总共设立了 18处 拔风井来组织自然通风,室外自然风进入地下室后,充分利用地下室这个天然的 大冷库,对室外进入的空气进行一定的冷却,然后沿着布置在南北向徳14处主 风道以及东西向德4出主风道风口进入齐个送风风道,在热压和风压驱动下,沿 着各个风道经由布置在各个通风房间的送风口一次进入各个房间,带走室内热量 的风进入屮庭,通过屋顶烟囱的拔风作

12、用排向室外,可以冇效减少室内的空调负 荷,减少空调机组运行时间和空调冷负荷,利用建筑物的隔热性能,保持室内较 低的温度或湿度。图3. 2. 2. 1- (1)为主动和被动模式气流方向示意图。ctig空代处用机切总m制冷/采毀蚀天花梅通风机limnw i f«2 井4外公空m 5 <vm 6j®atmanv堆源热|s 31-3主动和被动模式气流方向曲图图3.2.2. 1- (1)主动和被动模式气流方向示意图3. 2. 2. 2外围护系统建筑物南北立面、屋面采用法国钛锌板,东西立面采用陶土板,这两种 材料均具有可冋收循环使用、自洁功能。建筑物门窗采用了断桥隔热金属型材多

13、腔密封窗框和高透光双银low-e中空玻璃,使夏季窗户的得热量大大减少,空调 负荷从标准建筑的41. 71w/m2 s降到23. 53w/m2,但对冬季采暧的负荷影响不大。3. 2. 2. 3高能效的空调系统和设备绿色建筑科技馆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热 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克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的难以同时满足温、湿度参数的问 题,避免了室内温度过高或低的现象。温度控制系统由四台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送风末端装置组成,通 过盐溶液向空气吸收或释放水分,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釆用新风作为能量输 送的媒介,同吋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每台热泵式溶液除湿量为80kg/h, 加湿量

14、为25kg/h, cop 一般在5. 5以上。3. 2. 2. 4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绿色建筑科技馆三层选用索乐图日光照明系统。阳光经采光罩聚集并直 接折射到传输管道,光线沿管道向下反射穿越房顶到达顶棚,最后经漫射洒落在 房间的每个角落。光线在管道中以高反射率进行传输,光线反射率达99.7%,光 线传输管道科长达15m。通过采光罩内的光线拦截传输装置(litd)捕获更多的 光线,同时采光罩的设计可以滤去光线,同时采光罩的设计可以滤去光线中的紫外线。3. 2. 2. 5水系统规划设计用水总体上可分为市政口來水和独立中水系统。本建筑以办公、展览为主,因此排水量不大。但杭州地区降用较为充沛, 降水量在

15、11001600mmz间,能够保证屮水处理原水水量。在充分考虑能源节约, 保证水质和用水量前提卜,采用雨水收集及中水回用技术。3. 2.3项目小结本项目在设计过程屮,采用最月切合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对较为成熟 的绿色技术进行系统集成,而非新材料、新技术的简单堆砌。同时在设计过程中, 注重各种有效数据的的收集、保存、整,使z成为可推广、可借鉴、可应用、可 复制的绿色办公科研建筑。本项目采用多项先进的绿色、生态以及节能技术,不 仅是项目达到口然和谐,同时也带來了巨大的综合效益。4. 国外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4. 1 bdp 曼彻斯特办公楼(bdp manchester studio)4.1.1

16、项目概况六层楼高的bdp曼彻斯特办公楼坐落于运河南部辿西大街(ducie street) 上,该项目是其皮卡迪利海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该建筑有town centre securities公司兴建,仅供bdp曼彻斯特团队使用。新bdp曼彻斯特办公楼营造出公开、透明、舒适的工作环境,并融汇先进科 技手段,促进团队合作的开展,新工作场所将bdp曼彻斯特的250名员工容于 2500m2的大型开敞式工作空间屮,并增设咖啡厅、展览区,配置灵活的会议室及 接待处等设施。该设计更为关键的是营造独一无二,引人注目的外部轮廓,具冇 可持续特色,并为员工提供高品质的工作空间。图4.1.1-( 1)为bdp曼彻斯特办

17、 公楼三维模型。4图4.1. 1-(1) bdp曼彻斯特办公楼三维模型4.1.2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4. 1.2. 1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由建筑维护系统(bms)控制,自然风由南立而垂直板内渐高 渐窄的气窗至运河侧的硬木气窗板面及窗口处,并贯穿整个工作室,气温由每层 工作室两端的传感器监测,反馈给bms,并根据需要开合气窗。夜间通风口由bms自动打开,带走h间混凝土从工作室内吸收的热量。 夏季,来白混凝土的“清凉”抵消了机械制冷的需要,而在漫漫冬,又能降低 保温耗能。此外,南北立面手动控制的窗体成为自动通风系统有力的补充。5 自然通风系统不需要暖气和空调,就可以为建筑调节冷暖。图4.1.2.

18、 1-( 1)为环 境分析图示。图4.1.2. 1-(1)环境分析图示4. 1.2.2低光能排放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它南侧的断点不锈钢外墙。外墙始于迪曲街的柱廊, 向上延伸,包裹住开放式的工作区域。最后横过來形成了建筑的屋顶。反光外墙 涂料、厚重的隔热材料和狭小的垂直开口都能最小化的辐射,同时最大化办公室 的私密性。(街对面就是住宅楼)北侧的外墙则正好相反,完全通透。落地窗的应用将对北侧阳光的利用 率最大化,使其可以为整个工作区域提供照明,同时也呈现了市中心的优美风景。 悬在运河上的全玻璃楼梯间是各个楼层间的流通设施。4作为自然光辅助光源的节能灯直接置于工作面之上,同光传感器相连, 无需人工关闭。桌面装有小型荧光工作台灯,人员可根据个人意愿调节照明强度。 高位光源会随工作台灯照明的开启口动减弱。54. 1.2.3建筑屋顶建筑屋顶收集南水,并将其使用在各个楼层的抽水马桶。同时,其建筑 物屋顶还为曼彻斯特市第一座生态屋顶,该屋顶是为吸引口渐稀少的黑红尾鸟儿 特别设计,具有很强的生态意识。4. 1.3项目小结该工作室各层享有卓越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在高品质办公环境中提高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