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丹凤中学2016届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下图为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13题。1、当前,我国人口增长处在图中所示的阶段()AB C D2、引起阶段人口增长波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人类战争与自然灾害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自然环境周期性的变化3、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 B文化观念 C国家政策 D生产力水平4、下图是某地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造成该地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是()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 B

2、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 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 B人口素质低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6、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7、环境人口容量是指( )A一个地区人均资源量的极限值B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C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D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8、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正确的是()A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有不确定性,所以无法估算B在假定条件下,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

3、行绝对量的估算C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值D假定条件不同,估算方法不同,估算结果一定相同读下图,完成912题。9、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是()A与交通要道交叉点的距离B与市中心的距离C土地面积的大小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10、就一般现代城市而言,图中付租能力变化线a、b、c分别代表()A住宅、商业、工业 B商业、住宅、工业C商业、工业、住宅 D工业、商业、住宅11、图中丙区域为工业部门所租用,这是因为()A这个区域的土地,其他两部门不愿付租金B工业部门付给丙区域的租金比甲、乙两区域要高C丙区域的交通比甲、乙两区域要方便D工业部门付给丙区域的租金比其

4、他两部门高12、如果仅考虑图示因素,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应该是()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线形模式 D混合模式13、关于中心地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人口数,中心地就能获得一定的利润B城镇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主要受制于商业因素、行政因素和交通运输因素C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多D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并不重叠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14题。1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逆城市化 B乙图表示的逆城市化C甲图表示郊区城市化 D甲乙两图都属于城市化过程15、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A.道路的密度和等级B.交通工具C.建筑布局

5、、形态、风格D.饮食习惯16、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反映出我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A.外向性、开放性B.公共性、传统性C.内向性、封闭性D.等级性、复杂性下图为日本19411995年农作物栽培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718题。17、下列农作物中,种植面积呈逐年缩小趋势的是()A水稻 B果树 C蔬菜 D小麦18、该种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日益贫瘠B大气环流变化,年降水量减少C该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可扩大进口D城市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力减少19、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A.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市场B.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水源C.渭河平原的冬小麦光照D

6、.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20、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耕作业C.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区投施适量熟石灰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2122题。21、下列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 D甲城郊乳畜业22、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下面两图表示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读图回答2324题。23、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A运输产

7、品的成本较高 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C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D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24、乙图所示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家具制造工业 B炼铝工业C精密仪表工业 D制糖工业25、读下图,计划在图中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和普通服装厂,工厂排序与图相符的是()A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B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C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D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读“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2627题。26、近年来,公路运输已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原因( )地势平坦开阔,公路四通八达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公路运输量大、耗能少、

8、运费低 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拥有量较多A.B.C.D.27、水运在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有( )河网密布,通航里程较长 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 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 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A.B.C.D.28、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    ) 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9、 A      B      C      D29、夏季,我国南方有些地方树木的叶子大片凋落,可能是由于()A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形成“温室效应”造成的B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酸性气体形成酸雨造成的C出现臭氧空洞,紫外线增多造成的D气候变化造成的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该观点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

10、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根据你的理解,回答3032题。30、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31、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32、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33、关于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持续性原则1993年“

11、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共同性原则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阶段性原则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公平性原则A B C D34、下列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为解决牧草不足问题,内蒙古高原大量开荒种植饲料B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在坡地上发展林果业生产 C小麦返青时节,华北平原的农民大量向麦田中浇灌水源,满足小麦生长需要D为提高产品档次,厂家对产品进行“大包装”以增加产品竞争力第卷(非选择题,共49分)二、综合题(共49分)35、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A、B、C、D四点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四国中的哪一

12、个国家?(4分)A_,B._,C._,D._。(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各有什么特点?(4分)人口出生率:_。人均国民生产总值:_。(3)曲线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_(2分)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_。(4分)36、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城市人口数量呈_的趋势。(4分)(2)该城市建立了_城和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4分)(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和入海口处,原因是此处_。(2分)(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

13、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原因是_。(4分)37、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附近地区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副食品业、渔业、果林业在甲、乙、丙三地何处发展较为合理,试述理由。甲地应发展_业,理由:_(2分)乙地应发展_业,理由:_。(2分)丙地应发展_业,理由:_。(2分)(2)计划在处选建罐头加工厂、火电厂、自来水厂,分别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自来水厂应建在处,理由:_。(2分)罐头加工厂应建在处,理由:_。(2分)火电厂应建在处,理由:_。(2分)38、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9分)1)大

14、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和 (3分)(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2分)(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分)(4)酸雨的危害有_。(2分)2016届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参考答案15 DBCBA 6-10 BCCBB 1115 DBBCC1620 CDCAC 21-25 BBCAC 26-30 CBABC31-34 BDDB35、(14分):(1)坦桑尼亚 中国 巴西 美国(4分) (2)发展中国家高,发达国家低 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低(4分)(3)经济因素(2分) (4)不同:中国人口出生率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原因: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4分)36、(14分):(1)扩大 增多(增长) (4分) (2)卫星 新(4分)(3)水源充足,交通便捷,地形平坦等(2分) (4)中心区气温较高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4分)37、(12分):(1)果林 位于丘陵区,种植果树利于水土保持,可为城市提供水果(2分)副食品 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