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教案_第1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_第2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_第3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_第4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教学目标】   1、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教学难点】 1、 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

2、理的思考。   2、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教学设想】  1、把握文眼,在那一声狼嗥上做文章。让生沿着作者设定的切入点去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2、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问: 同学们,上课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年美国好莱坞有一部大片阿凡达,有谁看过没有?那么,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明确:影片展示了未来世界,由于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人类为了掠夺新的资源,

3、启动阿凡达计划,攻击潘多拉星球的故事。阿凡达虽然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却给观众引出了人自然科学的话题。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将自己看作是地球的霸主,大自然的主人。由于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无节制地开采,滥捕、滥杀、滥伐,使许多的物种濒临灭绝,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的平衡。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那么,究竟人类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应该如何去思考?我们来听听美国的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半个世纪前给出我们的答案像山那样思考。 2、 作者:“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

4、家。被称为是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与瓦尔登湖并誉为自然人文写作的典范,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人文类十大必读好书。它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其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3、 朗诵:播放课文朗诵,要求学生体会奥尔多·.利奥波德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

5、注意文中的生字词,并思考问题:文章的题目是“像山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的思考呢?是谁要像山那样思考那?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4、 字词: 1、 嗥叫(háo):2、 驯服(xn):顺从,使顺从 3、 蔑视(miâ) 4、 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如:火山迸发。 5、 毛骨悚然 (sng) :形容十分恐惧,悚然:害怕的样子。 6、 湍急 (tun) 7、 蜿蜒 (wn yán):蛇类爬行的样子 (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8、 嬉戏(x) 9、 蠕动(r):昆虫爬行;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 10、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

6、心。衷,内心。 11、 饿殍 (pio) :被饿死的动物或人的尸体。 12、 艾蒿 (ài ho) 5、 审题:思考:文章的题目是“像上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的思考?是谁 要像山那样思考那?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警示人类应该像山一样思考自身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文章开头就是对一声狼嗥进行特写,接着就叙述了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对这声嗥叫的反应,进而指出在这些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加深刻的、只有这座山才能听懂的含义。 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牧牛人和猎人的思考都是出于对其眼前利益的思考,而山却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意义

7、的思考。 因为山是长久地存在着的,所以能够从更长远、更全面的利益来看待问题,它能兼顾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看清狼是生物链上重要的一环。 人类为了眼前所谓的利益和安全,目光短浅地牺牲了长远的利益,很明显是不对的,“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所以,我们才要像山那样去思考,认清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地对待万物,我们与万物的关系和山与万物的关系是一样的,我们人类并不比一座山高明。  六、梳理课文:   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一、狼嗥及其含义(13) 二、作者认识的由来(47) 三、作者的更深层的思考&

8、#160;(810)  七、课文分析:  <一>4-7自然段(狼嗥及其含义):  1、狼嗥  思考:是什么引起了思考? 明确:是狼,是狼的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提问:狼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说出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 参考: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引狼拒虎、狼前虎后、鬼哭狼嚎、声名狼藉、狼心狗肺提问:这些成语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感情色彩

9、上)贬义。 小时候我们就听过小红帽的故事,故事里狼的极其地狡猾。狼在中国人看来,几乎成了“邪恶的化身”。但是,狼的存在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意义。  思考: 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这一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学生齐读第一段) 明确:关键性词语:“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 这声狼嚎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这声嗥叫是深沉的,它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内涵,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的问题。(最后总结:这一声音传达的是对自己所受的不

10、公平待遇的一种反抗,是对未来世界毁灭性痛苦的呐喊,是对人类错误认识人及其错误行为的蔑视。这虽然写的是狼的内心世界,但却是作者思想的体现。)  2、狼嗥的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  (1)1、2自然段: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以及山的认识  思考: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是怎样的?或者说,这声狼嗥对于不同的生物,分别有着怎样的意义?(学生齐读第2段) 明确:对于鹿-它是死亡的警告(威胁,死亡)  对于松林-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撕杀,战斗) 对于郊狼-

11、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食物) 对牧牛人-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损失) 对于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挑战)  这里,运用排比句,列举了这声狼嗥对于不同生物的不同意义,增强了气势,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作者将一个严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思考:作者是怎样概括他们的反应的?  明确:“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   思考: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样的感受?  明确:作者进而指出,在这些明显而迫切的

12、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才能听懂的含义。 因为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客观地聆听这声狼嗥。也就是说,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  (3)3自然段:一般的人的认识  思考:第三段又写到了谁的感受?是怎样的感受?  明确: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也就是“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但“不堪造就的新手”连这最浅层的意识也没有。  思考: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明确:是“

13、我”,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二>4-7自然段(作者认识的由来,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样?)  1、思考:作者的认识,很明显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作者以前的观点是怎样的?  明确:从前认为狼是坏的捕食者,吃掉了对人们有用的鹿,该杀。用文中的话说也就是“在那些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这句话说明了人们的愚昧在当时的普遍性。 “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竟使我们无法瞄准。”“在一秒钟之内”,看见狼时这样一种本能的、自然

14、的反映体现了人的愚昧;“过度的兴奋”写出了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残忍和无知,竟然还非常高兴。 “当时我很年轻,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 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思考:后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 明确:显然不是 思考:那作者的想法、观点是什么时候转变的呢? 明确:“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  思考:再具体点,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 明确:“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附近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

15、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令人难受”这几个词语细腻地刻画了狼受伤垂死时的眼神,这样,就与上文“我们”的兴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人的残忍。   思考:“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是什么?“新的东西”又是什么? 明确:“这种观点”:从前的观点,也就是前面讲到的,“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 ” “新的东西”:新的观念,对狼的负罪感。  2、思考: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

16、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没有?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的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数目,不做其他的事。结果,那原来渴望着事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这些鹿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鹿死山秃) 这里,作者就

17、写到了它认识的另一个由来:众多狼的死去,众多狼死去之后,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 作者连用了几个“看见”,这样一组排比句,给人一种紧迫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写出了狼接二连三地被消灭后出现的严重后果。 “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他的事。”是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被鹿群蚕食的速度之快。   “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这个结果恰好说明了生态之间有自己特殊的调节方法,人不遵从就会出现严重后果。 八、作业布置:  1、预习下面的课文。 2、思考这篇哲理散

18、文的独特新颖之处。  九、板书:   一、狼的嗥叫及其含义:1、狼嗥  2、狼嗥的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 (13) 二、作者认识的由来: A一只狼的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予的启示)  B 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 (47) 3、 作者更深层的思考:(810)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文章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并对文章的题目作了讲解

19、,紧接着我们重点分析了文章的前两部分。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三部分,以及欣赏这样一篇哲理散文的艺术特色。  二、复习:  回顾上节课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一)狼嗥及其含义:1、狼嗥  2、狼嗥的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 (13) (二)作者认识的由来:1、一只狼的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予的启示)  2、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 (47) (三)作者更深层的思考:(810)   三、810自然段(作者更

20、深层的思考):  思考:当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当众多的狼死去之后,面对着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想到了什么呢? 明确:1、破坏的草原很难恢复:(学生齐读第8段) “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疲惫”一词生动地说明了生态平衡被破坏后恢复的艰难。狼的存在对鹿来说就是一种威胁,甚至意味着死亡,所以鹿对狼具有一种恐惧。因为人类将狼赶尽杀绝,突出失去狼的制约后,鹿就大量的繁殖,这样就超过了草原的

21、承受范围,因此,这时候,鹿对山的生态破坏是可怕的,是灾难性的,所以,山恐惧鹿。这句话点明了生态平衡是一个自然法则,人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会带来大的灾难。人类没有看到这一点,不能像大山一样和野生动物和平相处,破坏了生态平衡,使自身生存环境的安全受到威胁。  2、牧牛人杀死狼也不是好事。(学生齐读第9段) 作者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写到牛群和沙尘暴,呼吁人们要“像山那样的思考”,要长远地、全面地去思考问题,要维持生态平衡。   3、 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学生齐读第10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

22、。思考:“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这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者用了类比的手法,揭示人与动物一样,都在为和平、安全、繁荣和舒适而奋斗。同时也隐含着,人们不能为了自身的目光短浅的“和平与发展”,而牺牲与我们和谐共处的自然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思考:“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是梭罗的一句名言。“荒野”,即人类文明未曾涉足的地方,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

23、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并没有高低尊卑之分。 那么,荒野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人类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胸怀去感悟、理解自然的法则,并拿出实际行动改变为了自身利益而给大自然带来的巨大危害。  文章到此就把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思考:思考“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狼嚎究竟有着怎样的更深层的内涵? 明确: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这节

24、其实也是此文的文眼。(学生齐读第1段)  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 “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这虽然写的是狼的内心世界,但却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这里,反映了作者深沉的忧患意识,作者想让读者从狼的嗥叫中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  四、小结(为什么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呢?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的思考?)  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

25、的思考?谁要像山那样思考?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像山那样思考”赋予山以人的灵性,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形象而深刻。同时,它又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类应该把自己看成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并不是地球的霸主,也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人应该像大山一样去思考,要客观地、从长远利益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和生态保护意识。 五、写作特色:  1.形象鲜明,富有诗意和哲理。  (1)为了引发人们思考“人和大自

26、然”的关系,作者塑造了野狼的形象来进行抒情,阐明哲理。文中还塑造了另一只被射杀的老狼的形象。不管是不驯服的野狼,还是倒在人类枪口下的老狼,都是富有悲剧色彩的形象。因为它们的叫声都是不为人类所理解的,而只有大山才能听得懂。这一形象的塑造,意在提醒人们要和野生动物和平相处,维护生态平衡。  (2)同时,除了文章所塑造的独特的形象之外,文章的语言是非常形象生动而且具有诗意的。  例如:第4段,作者发现狼时,狼毫无防备,摇晃着尾巴,和小狼正在自由自在地活动,小狼则“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 作者用了“喜气洋洋”“嬉戏”等拟人性的词语形象地写

27、出了狼的生存状态,这时候的狼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但是,当狼遭到猎杀时,情景则不一样,“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无动于衷”: 衷:内心;无动于衷:心里一点都不受感动,一点都不动心。这里,无动于衷是一种拟人的手法,写岩石的无动于衷,也是写人的无动于衷,写人的冷漠无情。 同样,“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附近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这样一些语句是不是也非常的具体可感呢?作者形象地写出了老狼垂死是的情形。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悲哀的情绪,一种沉重的心情,一种对狼的深深的负罪感。&#

28、160; 再如:第7自然,写了失去狼之后山的样子,这一段作者用了许多的“我看见”所组成的排比,具体可感。 同时,又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句“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数目,不做其他的事。”比喻句,本体是鹿,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被鹿群蚕食的速度之快。从反面告诉人们:地球上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总之,作者将一个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3)在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不少议论、抒情的语句包含了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思考,蕴涵了深邃的哲理。 如“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还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作者以此告诉人们: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它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作者由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