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万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规划一路、滨河北路、康城大道市政公用工程监 理 细 则(道路工程)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项目监理机构: 2014 年 6月 5 日第1章 、工程概况此次项目地址位于新安县滨河新城,由中原康城新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范围内包含3条道路:规划一路、滨河北路、康城大道。规划一路:本项目为新建工程,位于新安县滨河新城,陇海铁路南侧,西起北京路,东至南京路。道路设计总长度877.897米,道路红线16米,为城市支路;道路设计起点为0+000(与北京路平交),设计终点桩号为0+877.897(与规划南京路立体交叉),0+354.568处与规划四路呈丁字
2、形相交;设计时速:20Km/h;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3米人行道+7米行车道+6米人行道=16米。车行道底基层采用30cm后石灰土(含灰量12%),基层采用一层2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乳化沥青透层油+乳化沥青黏层油,面层采用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合料,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合料,总厚度60cm。人行道采用10cm厚级配碎石垫层和15cm厚C20透水混凝土,3cm厚1:5干硬性水泥砂浆垫层卧底,铺装20×10×6cm混凝土透水砖,总厚度34cm。滨河北路:本项目为新建工程,位于新安县滨河新城,涧河以北,西与北京路相交,东与规划南路相交。道路设计总长1008.304米,道路红线宽3
3、0米,为城市支路;道路设计起点0+009.642(北京路现状路边线),设计终点桩号1+1002.538(顺接现状南京路路边线);设计时速为30Km/h;道路横截面布置形式:4.5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8米绿化带+3.5米人行道=30米。车行道底基层采用30cm二灰砂砾,基层采用16cm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面层采用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cm厚中粒式沥青混合料,总厚度57cm。人行道基层采用11cm厚天然砂砾,10cmC15透水无砂砼,3cm1:5厚粗砂垫层,面层采用30×15×6cm厚混凝土透水砖铺装,总厚度30cm。第2章 、监理依据1、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法律、法规(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8)、国家、河南省和洛阳市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文件。2、监理合同及施工合同;本工程设计图纸;3、相关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第三章、施工工艺及监理工作流程3.1、施工工艺 清表 施工放线 路床整形碾压 基层施工沥青砼路面施工
5、 人行道及附属构造物施工 竣工验收3.2、监理工作流程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2、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标准和管理程序施工,控制工程质量和进度;3、审查主要建筑材料和主要机械设备并核定其性能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4、核定和会签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5、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6、认定工程质量和进度,签署付款凭证;7、审查工程价款及工程竣工决算;8、组织工程阶段性验收和工程竣工初验。第4章 、准备工作阶段监控要点1、 熟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组织或协助业主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2、 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检查进度计划及质量目标控制计
6、划,签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3、 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情况,检查、核实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到位及劳力进场情况;4、 检查施工机具进场情况,施工机具性能和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签返进场设备报验单;5、 审查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资质及条件是否符合工程项目的要求;6、 检查、复核施工单位测量控制点建立情况,批复测量放样报验单;7、 核查施工单位各类材料的进场数量、质量(含质保书)及检测报告,签返建筑(安装)材料报审表;8、 检查施工单位施工准备情况,批复工程开工报审表。第5章 、施工阶段监控要点5.1、路床5.1.1 清表完成且报检合格后,进行施工放线。5.1.2 根据机械性能,确定
7、每压虚铺厚度。5.1.3 路基压实度: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3点;挖方路基:路床顶面以下30cm范围内,重型击实压实度不小于90%;填方路基:路床顶面以下80cm范围内,重型击实压实度不小于90%; 路床顶面以下150cm范围内,重型击实压实度不小于90%; 路床顶面150cm以下范围内,重型击实压实度不小于87%;压实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均匀一致。压路机最快时速不宜超过4Km/h;填土的压实遍数,应按压实度要求,经现场试验确定;压实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安全;碾压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压实度应达到要求,且表面应无显著轮迹、翻浆、起皮、波
8、浪等现象;压实应在土壤含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值时进行。其含水量偏差幅度经试验确定;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有关规定,且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压路机压实。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路床纵断高程(mm)20+10201用水准仪测量路床中线偏位(mm)301002用经纬仪、钢尺量取最大值路床平整度(mm)1520路宽(m)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路床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B401用钢尺量路床横坡±0.3%且不反坡20路宽(m)9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边坡不陡于
9、设计值202用坡度尺量,每侧1点5.1.4 路基范围内,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5.1.5 土路基允许偏差应符合如下规定:注: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5.1.6 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每车道,每20米测1点。5.1.7 恢复中桩,直线段每10米设一桩,弯道每5米设一桩,并在路肩外设置指示桩,并在指示桩上标出高程线和把松铺线和压实后的设计标高定在边桩上,签返施工放线报验单。5.2、石灰稳定土类5.2.1 恢复中桩且路床施工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底基层施工;5.2.2 高填土路基与软土路基,应在沉降值符合设计规定且沉降稳定后,方可施工道路底基层;5
10、.2.3 稳定土类道路基层材料配合比中,石灰、水泥等稳定剂计量应以稳定剂质量占全部土的干质量百分率表示;5.2.4 底基层施工中严禁使用贴薄层方法整平修补表面;5.2.5 土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粘土、黏土,且土中的有机质含量宜小于10%;5.2.6 石灰稳定土类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3%,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1点;5.2.7 底基层试件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每2000抽检1组(6块);5.2.8 底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无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明显轮迹、推移、裂缝,接茬平顺,无贴皮、散料。5.2.9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如下: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
11、范围点数中线偏位(mm)20100m1用经纬仪测量纵断高程(mm)基层±1520m1用水准仪测量底基层±20平整度(mm)基层1020m路宽(m)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底基层159152153宽度(mm)不小于设计规定+B40m1用钢尺量横坡±0.3%且不反坡20m路宽(m)9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厚度(mm)±1010001用钢尺量5.3 水泥稳定碎石5.3.1 恢复道路中线且底基层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此工序。5.3.2 检查施工单位水泥稳定碎石层配料是否准确,含水量、水泥用量是否符合要求。5.3.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的水泥宜
12、用标号较低的325#缓凝型水泥,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基层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5.3.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cm,碾压应均匀、密实,用12吨以上压路机碾压,轮迹深度不应大于5mm。5.3.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检验频率范围点数1当量回弹模量值或计算回弹弯沉值不小于设计要求取样检验50m22压实度(重型击实)不小于规定要求用灌砂法测定1000m213厚度±10%用尺量50m14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用尺量50m15横坡高程±1%水准仪测量100m376纵坡高程±10mm水准仪测量20m17表
13、面平整度10mm用3m直尺量取最大值50m15.3.6 当混合料摊铺结束时,人工将未端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置两条方木,方木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厚度相同。在方木的另一侧用碎石回填约3米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压实时,压路机后轮应超过混合料。第二天接着铺时,取出方木,清除碎石,使横缝垂直对接,不允许斜接。5.3.7 在水泥稳定层经压实和压实度检验后,应立即并加强养护,经常保持水泥稳定层表面湿润,养护期不宜小于7天。控制车辆通行,不使基层出现车槽。基层如有损坏应在浇注砼板前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5.4 面层5.4.1 恢复中桩,基层各结构层全部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5.
14、4.2 进场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连续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100t为1批,改性沥青每50t为1批),每批次抽检1次;5.4.3 沥青混合料所选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国家规定;5.4.4 沥青混合料进场检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行复验,拌合温度、出厂温度应符合国家规定;5.4.5 沥青混合料品质应符合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每日每品种检查1次;5.4.6 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小于95%,每1000测1点;5.4.7 沥青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每1000测1点;5.4.8 弯沉值,
15、不大于设计规定,每车道、每20米测1点;5.4.9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5.4.10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如下: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纵断高程±1520m1用水准仪测量2 中线偏位20100m1用经纬仪测量3平整度标准差值快速路、主干路1.5100m路宽(m)91用测平仪检测9152次干路、支路2.4153最大间隙次干路、支路520m路宽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91521534宽度不小于设
16、计值40m1用钢尺量5横坡±0.3且不反坡20m路宽91用水准仪测量91521536井框与路面高差5每座1十字法,用直尺、塞尺量取最大值7抗滑摩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200m1摆式仪全线连续横向力系数车构造深度符合设计要求200m1砂铺法激光构造深度仪注:(1)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 (2)表中第1、2项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3)基层表面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撒泼透层油、粘层油; (4)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 (5)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
17、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5.5 人行道序号项目规定值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压实度路床90100m2用灌砂法检验基层952路面砖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每批1组抗压、抗折力学试验检测抗折强度5.5.1 路床和基层压实度应满足下表规定:注:本表中的实度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水泥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路面砖的规格、型式、几何尺寸、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5.5.2 人行道铺筑一般规定:铺砌应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人行道与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路面砖人行道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平整度3mm20m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40m1用钢尺量3相邻块高差2mm20m1用钢尺量3点4横坡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外包招聘合同范本
- 2025年德州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劳动合同范本 股权
- 企业借贷合同质押合同范本
- 代理分红合同范本
- 买门头房合同范本
- 动迁协议合同范本
- 东莞摆摊餐饮转让合同范本
- 任意拆解合同范本
- 制作车辆抵押合同范本
-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融资效率实证研究》相关概念及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
- 2025-2030全球锂电池用隔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成本合约规划培训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二元思辨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我与“别人”
- 《中央集成式商用车电驱动桥总成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 交通法规教育课件
- 小学校长任期五年工作目标(2024年-2029年)
- 2022-2024年浙江中考英语试题汇编:阅读理解(说明文)教师版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