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1.gif)
![北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2.gif)
![北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3.gif)
![北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4.gif)
![北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ce53ee6a-5887-4e21-8dae-7728443aef3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北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二00年十月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3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3第二节 现行规划实施成效4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5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7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7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9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11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1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14第五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16第一节稳定耕地保有量16第二节加强耕地质量建设18第三节强化基本农田保护19第四节统筹安排其他各类农用地20第六章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21第一节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21第二节 重点保障基础设施用地22第三节 优
2、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23第七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25第八章土地分区与调控26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26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31第三节乡镇土地利用调控33第九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40第一节 规划布局和规模控制40第二节 中心城区边界划定及空间管制42第十章土地利用重点工程44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6第一节健全规划实施行政管理制度46第二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48第三节 加强科学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4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 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 地制度,统筹安排各区域、各业、各类用地,
3、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 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编制本规划。第二条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五)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六)朝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七)北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a)北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九)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第三条规划地位本规划是落实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和土地
4、用途管制、统筹城乡建设 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北票市内进行的一切土地利用活 动,均应执行本规划。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各项政策、规划、计划要与 本规划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本规划的安排。第四条规划原则坚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原则,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 耕地;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坚持统筹区域 与城乡发展的原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坚持优先保护基础性 生态用地的原则,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坚持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 施的原则,提高规划的执行能力。第五条规划期限及范围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 目标年。规划范围为北
5、票市行政区域所辖全部土地,包括宝国老镇、黑城 子镇、西官营镇、五间房镇、上园镇、大板镇、台吉镇、东官营乡、 三宝乡、三宝营乡、章吉营乡、泉巨永乡、北塔子乡、台吉营乡、娄 家店乡、北四家乡、常河营乡、小塔子乡、大三家乡、蒙古营乡、龙 潭乡、长皋乡、南八家子乡、巴图营乡、哈尔脑乡、凉水河蒙古族乡、 马友营蒙古族乡、兴顺德农场、下府经济开发区、大黑山管理区等共 计30个行政单位。总面积442341.6公顷。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第六条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05年全市农用地290273.3公顷, 其中耕地101777.9公顷,园地14103.0公顷,林地1
6、25125.0公顷, 牧草地42944.8公顷,其他农用地6322.6公顷;建设用地26765.8公 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5274.2公顷,交通用地2622.3公顷,水利设 施用地8538.9公顷,其他建设用地330.4公顷;未利用地125302.5 公顷,其中水域7725.6公顷,滩涂沼泽3771.6公顷,自然保留地 113805.3 公顷。第七条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明显。北票市是一个“七山 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复杂的地貌类型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土地利 用类型。其中耕地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北部地山区,林地主要分布于东 南部丘陵山区,中部的河谷平原则集中分布着全市大部分的
7、建设用 地。(二)土地后备资源富足,但开发难度较大。全市未利用地占土 地总面积的28.33%,主要为自然保留地,土地后备资源较为充足, 但对其开发既有来自生态保护等政策方面的制约,又有地形坡度大、 水资源缺乏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开发难度较大。第二节现行规划实施成效第八条现行规划取得成效(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保护。通过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及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措施,加强了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 保护力度,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有效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高。通过在建设用地审批之前进 行预审,增强了对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至2005年,全市单位面积 gdp产值从0
8、.39万元/公顷提髙到0.73万元/公顷,土地节约集约利 用水平大幅度提高。(三)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一方面,通过认真执行土地 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土地的具体用途,严格控制了土地用途转变。另 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认知度,不仅提高用地单位的 自觉性,而且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有效遏制了擅自改变 土地用途的行为。(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以保障。为城市、交通、能源等项 目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用地指标,保证了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也为 规划外的重点建设项目调整用地指标,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保障 作用。第九条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一)耕地总体质量不高,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现有耕地中,
9、中 低产田的比例达到耕地总面积的85%以上,高产田所占比例不足耕地 总面积的15%o另外,现有耕地田间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全市80% 以上的耕地靠天等雨,受干旱等气候条件影响,综合生产能力低下。(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一方面城镇规模总体偏小,城镇内部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另一方 面,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大,布局分散,居住环境差,人均用地超标。 独立工矿用地中,部分企业规模偏小,分布零散,土地产出效益不高。 2005年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8.1万元,远远低于朝阳市的平均 水平。(三)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截至2005年底,全市水土流失 面积已达到土地总面积的3
10、5.7%以上,中、重、极重荒漠化面积占土 地总面积的20%以上;此外,市域西北部还分布着大面积的废弃工矿 及采煤沉陷区,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第十条发展机遇(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北票市矿产资源丰富,具 有一定的工业基础,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 战略的深入实施,其政策支持的聚合效应进一步显现,将有力地促进 全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土地的科学利用。(二)国家推动新兴产业的战略。随着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 规划及相关政策的施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 全新的发展机遇。北票市作为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将在现有风电场建设的基础
11、上,继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用地的保障, 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三)环渤海经济圈战略。全市地处蒙、辽两省交界地带,东连 沈阳经济区,西接京、津、唐地区,北依内蒙腹地,南临渤海之滨, 是备受国内外瞩目的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辐射带动作用 较大,有利于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高。(四)辽宁省实施突破辽西北发展战略。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 突破辽西北的重大战略决策,将有利于全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 筹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第十一条面临的挑战(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北票市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 而兴的城市,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减少,面临
12、着城市经济转型及 采煤区治理的双重压力,这为土地利用提出挑战。(二)区域土地利用亟待统筹。全市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但 各区域土地利用主体功能不够突出,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仍有待进 一步落实,急需对各区域用地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各区域合理分工、 协调发展。(三)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随着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人口、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将带动能 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城乡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在保护 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必然会加大建设用地供给的压力。(四)耕地保护形势愈发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占用 部分耕地,但必须保留足够数量的耕地,以保证粮食
13、和生态安全。由 于市域的耕地生产能力偏低,后备资源利用难度较大,耕地保护特别 是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第十二条土地利用总体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为重点, 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前提,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工业主导、项 目支撑、开放牵动”三大战略,全面实施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 田、节约集约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土地利 用等四大土地利用战略。第十三条土地利用战略重点(一)统筹安排农用地。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规模,合理引导农 业内部结构调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 地的同时,
14、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科学调整基本农 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粮食安全提供 基础保障。(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以 需求引导和供给调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总规模,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 地规模。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低效 和闲置土地,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促进土地利用的高效 配置。(三)统筹城乡与区域土地利用。按照建设和谐社会和“五个统 筹”的要求,结合各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划定土地用途区和建 设用地管制分区,加强对各区域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和布局的引导, 实现差别化的用地管理,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
15、的用地矛盾,使土 地资源供给与发展方向相匹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四)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 求,合理配置各类用地,安排好生态屏障用地,落实基础性生态用地 规模和布局,保护河流湖泊、天然林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用地,进 一步巩固生态退耕成果,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 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 障。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第十四条土地利用总体目标(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科学划定基本农田,落实基 本农田保护任务,重点加强基
16、本农田保护区建设与管护,全面提升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安全提供基础保障。(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以需求引导和供给调节合理确 定建设用地总规模,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充分挖掘建设用地 潜力,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重点保障基础设施 用地,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三)统筹城乡与区域土地利用按照建设和谐社会和“五个统筹”的要求,结合各区域土地资源 利用的特点,划定土地用途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加强对各区域土 地利用方向、结构和布局的引导,实现差别化的用地管理,协调城乡 之间、区域之间的用地矛盾,使土地资源供给与发展方向
17、相匹配,促 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类用地,安排好生 态屏障用地,落实基础性生态用地规模和布局,保护河流、天然林等 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用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沙化等生态问题,促 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 障。第十五条 土地利用主要目标(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保护全面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 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的双重平衡。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为102518.0公顷和 103472.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92620.0公顷,安排基本农田机
18、动指标500.0公顷。(二)科学安排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指标,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前提 下,优先安排基础设施用地,保障重点工程用地,髙效配置城镇工矿 用地,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明显提髙。(三)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髙不断推进农用地利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产出效益显著提 高;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引导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加强农村 居民点用地管理,存量和低效建设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单位建设用地 投入和产出明显提高。至2010年和2020年,单位面积gdp产值将 分别提高到2.02万元/公顷和9.69万元/公顷。(四)土地生态建设取得成效充分发挥各类用地的生态功能,加强基础性生态
19、用地的保护与建 设,进一步巩固生态退耕成果,现有林地与牧草地得到改造,河流、 滩涂等水域和湿地等得到保护,水土流失、沙化等问题得到治理,生 态环境显著改善。规划期末,基础性生态用地面积达到225211.4公 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91%o(五)土地整治全面推进农用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得到全面推进, 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至2010年和2020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分别为820.0 公顷和2700.0公顷。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十六条稳步增加农用地至2010年,全市农用地面积为31232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比例为70.61%,与2
20、005年相比提高了 5.0个百分点;至2020年,农 用地面积达到33925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76.70%,与2005 年相比提高了 11.1个百分点。耕地:至2010年,耕地面积为10251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比例为23.18%;至2020年,耕地面积达到103472.0公顷,占土地总 面积的比例为23.39%o园地:至2010年,园地面积为1530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比例为3.46%;至2020年,园地面积达到15621.0公顷,占土地总面 积的比例为3.53%o林地:至2010年,林地面积为13837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比例为31.28%;至2020
21、年,林地面积达到157810.0公顷,占土地总 面积的比例为35.68%o牧草地:至2010年,牧草地面积为49751.0公顷,占土地总面 积的比例为11.25%;至2020年,牧草地面积达到55904.0公顷,占 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2.64%。其他农用地:至201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6372.6公顷,占土 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44%;至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达到6452.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46%o第十七条科学配置建设用地至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2754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 例为6.23%,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 0.2个百分点;至2020年,建设 用地规模
22、实现3168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7.16%,与2005 年相比提高了 11个百分点。城乡建设用地:至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15377.0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3.48%o其中城镇工矿用地3312.0公顷,比占 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0.75%;农村居民点用地12065.0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比例为2.73%o至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1547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的比例为3.50%o其中城镇工矿用地350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 例为0.79%;农村居民点用地1196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 2.70% o交通用地:至2010年,交通用地规模为27
23、70.7公顷,占土地总 面积的比例为0.63%;至2020年,交通用地规模实现3661.5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0.83%0水利设施用地:至2010年,水利设施用地规模为9023.4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2.04%;至2020年,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实现 1193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2.70%o其他建设用地:至2010年,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371.9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0.08%;至2020年,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实现 62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0.14%o第十八条适度开发未利用地至2010年,未利用地面积为10247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 例为2
24、0.57%,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 5.2个百分点;至2020年,未利 用地面积为7139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6.14%,与2005 年相比下降了 12.2个百分点。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第十九条优化农用地布局(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综合考虑各乡镇的地理位置、耕地分布现状、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因素,重点在西北部建设三大基地。以101国 道沿线的马友营蒙古族乡、三宝乡、大三家乡、长皋乡、蒙古营乡为 中心,建设辣椒生产基地;以龙潭乡为重点,建设杂粮生产基地;以 101、305和鞍羊三条国道沿线乡镇为纽带,建设保护地生产基地。将五间房镇、三宝乡、台吉镇等规划建设用地
25、范围内及部分地区 质量较差、水土流失、沙化严重的基本农田调出;将台吉营乡、北塔 子乡、黑城子镇、宝国老镇、泉巨永乡、蒙古营乡、娄家店乡、北四 家乡等地区大面积、集中连片、高质量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调整后, 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及整体质量均有所提高。(二)园地、林地、牧草地布局通过引导新建果园向适宜的荒山、荒坡集中发展,实现园地向西 北部的北四家乡、龙潭乡、宝国老镇、西官营镇、泉巨永乡等乡镇集 中布局。加强“三北”防护林建设,在围绕科尔沁沙地的台吉营乡、北塔 子乡、北四家乡、娄家店乡及龙潭乡等地区,重点建设防风固沙林和 农田防护林。同时加速河流两岸防护林的建设与保护,提高现有林地 的管护水平,促
26、进土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围封、轮封轮牧、以林护草、草灌结合等措施,重点增加中南部长皋乡、常河营乡及下府经济开发区等地区的牧草地;打造以“三 禽”畜养为主的畜禽生产基地,形成以畜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格局。第二十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一)城乡用地布局1. 城镇用地布局。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冶金产业集聚区和有 机食品产业集聚区为节点,带动101、305国道沿线乡镇城镇用地的 发展,从而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的城镇用地格局。2. 工业用地布局。结合产业布局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围绕粉 末冶金、除尘装备、能源建材、轻纺服装等主导产业,整合工业用地 布局。稳步推进西官营镇、黑城子镇、宝国老镇等地区废弃工
27、矿复垦; 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化、用地集约化发展, 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3.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加快各乡镇中心村建设,发展农村新 型社区,保障必要的农村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新建住房向集镇和中心 村集中,提高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二)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布局1. 交通用地布局。按照国家、省及市县级交通发展规划,统筹 部署全市交通用地,构筑区域性交通网络,形成等级结构配置合理、 附属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重点保 障铁朝高速公路、沈承高速铁路及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2. 水利设施用地布局。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
28、 洪抗旱并举,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为重点,着力构建防洪减 灾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重点白石水库、大凌河防洪工程等项目用 地需求。3. 其他建设用地布局。保障以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用地 需求,落实北塔子发电厂、西官营光复发电、长皋风力发电、海丰输 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依托大黑山森林公园、白石水库等资源,发展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利用裸岩、荒山等难以利用土地,科学布局殡葬 用地。第五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第一节稳定耕地保有量第二十一条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按照上级规划下达的新增建占用耕地指标,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 用耕地规模,加强用地评价和方案比较论证,引导各项建设少占或不 占耕地、优先
29、利用劣地。至2010年和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 模分别控制在94.0公顷和470.0公顷以内。第二十二条 加大灾毁防治和复耕力度北票市作为辽宁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区之一,素有“十年九旱”第二十三条减少农业结构调整及生态退耕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要尽量控制在种植区内部,防止耕地“非农化”现 象的发生,减少因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数量。切实落实国家生态 退耕政策,结合“三北”防护林建设进程,逐步将水土流失、沙化严 重的耕地纳入退耕计划。至2020年,全市因农业结构调整及生态退 耕导致耕地减少的规模控制在535.9公顷以内。第二十四条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统筹安排耕地补充任务,各类非农建设确需占
30、用耕地,必须补充 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实现市域内耕地 占补平衡的同时,严格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量,为朝阳 市乃至全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分担部分压力。至2010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820.0公顷,其中土地整理 补充耕地260.0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416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 地518.4公顷,农业结构调整等方式补充耕地39公顷;至2020年, 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700.0公顷,其中土地整理补充耕地560.0公 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121.3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2018.7公顷,农业结构调整等方式补充耕地80.0公顷。第二节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第二十五条加
31、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 田间灌排系统,推广节水节地技术,以提高耕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合理布局农田防护林网,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髙耕地综合生产 能力。第二十六条实施耕地的改良和修复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培肥,大力推广免耕、绿肥种植、秸秆 覆盖等耕地培肥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结合生态环境建设,采取积极措 施减轻水土流失、沙化对耕地的影响,提高耕地总体质量。第二十七条提高补充耕地的质量加强对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评价,从数量和产能两方面考核耕地占 补平衡,对补充耕地质量未达到被占耕地质量的,按照质量折算增加 补充耕地面积。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制度,鼓励将
32、剥离的耕作层用于 中低产田和新开垦耕地的建设。第三节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第二十八条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参照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及各乡镇未来发展方向,按照“保优不 保劣”的原则,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92620.0公顷的基本农田保护任 务,确保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实现。第二十九条优化基本农田空间布局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调整优化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将质量较 差、水土流失、沙化严重及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调出;将 集中连片、质量较好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强 化基本农田集中保护,促进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和集中程度的提 高。第三十条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管护按照“依法依规、确保数量、提升质量
33、、落地到户”的要求,坚 持“在保护中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的原则,加大基本农田建设与管 护力度,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基本农田实行重点保护和建设,全面提 髙基本农田保护水平。第三十一条 创新基本农田储备机制按照基本农田标准,择优划定500.0公顷耕地作为基本农田机动第四节 统筹安排其他各类农用地第三十二条 稳步提高园地产能适当增加园地面积,调整园地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特色优质果 园,加强对中低产园地的改造,引导新建果园向适宜的荒山、荒坡集 中发展,提高园地产能和效益。第三十三条加强林地保护和建设提高现有林地的管护水平,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严格控制各项 建设占用公益林、生态脆弱区的林地。推进天然林保护
34、及“三北”防 护林、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加强宜林荒山造林,加快低效林改造,促 进生态环境建设。第三十四条推进草地综合整治坚持“以封育、改良和种植为主”的方针,对退化的天然草场进 行休牧、轮牧和改良,提高草地生产力。充分利用宜牧荒草地,建设 高产人工草地,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场放牧的 生产方式,以减轻天然草地的载畜压力。积极开展草原沙化防治,综合治理“三化”草地,恢复草地的生态功能。第六章合理安排建设用地第一节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三十五条科学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推广各类建设用地节地措 施和模式,严控建设用地总量,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项
35、目时序。新增建设用地重点向中部地区集聚,优先保障中心城区、重 点项目等合理用地需求,促进建设用地结构优化。至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新增规模145.6公顷,交通用地新增 规模14&4公顷,水利设施用地新增规模484.5公顷,其他建设用地 新增规模41.5公顷;至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新增规模4256公顷, 交通用地新增规模1039.2公顷,水利设施用地新增规模3394.2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新增规模291.0公顷。第三十六条 加强建设用地利用时序控制根据规划确定的分阶段建设用地指标和朝阳市下达的年度用地 计划,加强各行业、各部门规划协调。参照城镇、农村居民点等相关 规划,明确各乡镇近
36、期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按照交通、水利、能 源等项目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用地的供应时序和规模。第三十七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对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力度,整合低效建设用地,鼓励低效 用地增加容积率,在土地供应中将盘活挖潜存量土地与新增用地计划 指标挂钩,促进各类建设用地的充分、高效利用。至2010年和2020 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分别达到14.5公顷和56.8公顷。第二节重点保障基础设施用地第三十八条 加大能源项目用地供应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 能源建材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保障新能源项目用地,加快能源结构调 整步伐,落实能源产业项目用地,促进能源工业的稳定发
37、展。至2010 年和2020年,新增能源项目用地分别为28.7公顷和201.0公顷。第三十九条保障交通用地需求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用地保障,推动便捷、通畅、安全、髙 效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以提高公路等级和畅通深度为重点,构筑完 善畅达的公路交通网络骨架。至2010年,交通用地规模为2770.7公 顷,新增建设用地148.4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119.3公顷,占用耕 地2.2公顷;至2020年,交通用地规模达到3661.5公顷,新增建设 用地1039.2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648.4公顷,占用耕地32.0公顷。第四十条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合理安排水利
38、 设施用地,提高供水保障能力。至2010年,水利设施用地规模为9023.4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484.5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389.4公顷,占用 耕地7.3公顷;至2020年,水利设施用地规模达到11933.1公顷,新 增建设用地3394.2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2117.6公顷,占用耕地104.7 公顷。第四十一条适当发展特殊用地坚持资源保护、挖潜与旅游开发并重的原则,围绕“黑山、白水、 鸟化石、三燕文化”发展旅游设施用地,重点满足龙岛湖旅游区等项 目用地需求;集合相关规划及要求,坚持集中配置、科学布局的原则, 保障军事、殡葬等特殊用地需求。至2010年和2020年,新增特殊用 地分别为12.
39、8公顷和90.0公顷。第三节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第四十二条 高效配置城镇工矿用地(一)科学配置城镇用地科学配置新增城镇用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用地需求,推进土地 城镇化进程,实现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用地 布局,形成以101国道为主轴、305国道为副轴、各重点乡镇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二)髙效整合工矿用地以相关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为导向,加强采矿用地调整,提高采 矿用地综合效益,加快城市转型步伐。重点打造北票市冶金产业集聚 区,保障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用地,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 集中,形成布局集中化、用地集约化、产业集聚化的用地格局。至2010年,工矿用地规模为826.
40、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21.0公 顷,占用农用地17.1公顷,占用耕地6.4公顷;至2020年,工矿用 地规模为788.4公顷,新增建设用地63.1公顷,占用农用地52.7公 顷,占用耕地31.6公顷。第四十三条 加强整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紧凑建设”的原则,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实行撤村并点,逐步消除分散居民点。加快中心村建设,引导农民向 中心村集聚,提高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发展农村新型社区, 保障必要的农村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至201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12065.0公顷,新增建设用 地2.2公顷,占用农用地1.8公顷,占用耕地1.0公顷;至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
41、规模为11965.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6.5公顷,占用 农用地6.0公顷,占用耕地5.0公顷。第四十四条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结合新农村 建设,在保证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不减少的前提下,推进城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将黑城子镇采煤沉陷区、西官营镇废弃工矿及宝国老 镇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等建设用地划入拆旧区,通过对拆旧区土地 的整理复垦,为城镇工矿重点建设项目拓展用地空间。至2010年和2020年,分别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 100.0公顷和700.0公顷。第七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第四十五条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进一步巩固生态退耕成
42、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林建设及 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建设以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林地、水 域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屏障,增加基础性生 态用地比重,推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至2010年和2020年,基础性生态用地面积分别达到199625.2公顷和22521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5.13%和50.91%。第四十六条 协调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的空间布局科学安排建设用地布局,建设用地选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 避开生态重度敏感区。鼓励城镇组团式发展,合理配置绿色生态隔离 带,实行组团间农田与绿色生态隔离带的有机结合,确保经济和生态 建设协调发展。第四十七条
43、推进采矿与复垦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模式大力复垦西官营镇、黑城子镇等地区内的工矿废弃土地,按照宜 农则农、宜建则建的原则,合理利用复垦后的土地,逐步恢复工矿废 弃土地的生态功能,实现农业、林业、渔业等多种生态系统的优化。第八章 土地分区与调控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结合地势地貌特征,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社 会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规划,按照“土地利用结构相似性、用途一致 性”的原则,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和文化遗 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等八个土地用途区,并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用途 管制制度。第四十八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
44、一)区域范围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106809.9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 93120.0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87.18%0该区主要分布在市域北部的 台吉营乡、宝国老镇、黑城子镇、马友营蒙古族乡等乡镇,区内土地 以旱地为主。(二)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 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耕地,参照基本 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2. 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 调整为基本农田,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 但不得扩大面积。第四十九条般农地区(一)区域范围一般农地区面积为166899.7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
45、的龙潭乡、 西官营镇和东部的上园镇、长皋乡等乡镇,区内土地以耕地为主。(二)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 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2. 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 复垦或调整为耕地,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 但不得扩大面积;3. 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 区内土地。第五十条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区域范围城镇村建设用地区面积为18642.2公顷,主要集中在中部的五间 房镇、台吉镇、三宝乡等乡镇。(二)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
46、,城市、建制镇、 村庄和集镇规划要与土地规划相衔接;2. 区内城镇村建设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 地;3.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第五十一条独立工矿区(一)区域范围独立工矿区面积为1432.3公顷,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宝国老镇、 东官营乡、龙潭乡等乡镇,区内土地主要为采矿用地。(二)管制原则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安排的工业用地;2. 区内工矿建设规划要与土地规划相衔接;3. 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4. 区内建设要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5.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
47、用途使用,不得 荒芜。第五十二条风景旅游用地区(一)区域范风景旅游用地区面积为1194.5公顷,包括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 白石水库风景旅游区等自然景观及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建筑等旅游 资源用地。(二)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2. 风景旅游区规划要符合土地规划;3.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调整为适宜的用途;4. 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 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5. 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第五十三条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一)区域范围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面积为17116.8公顷,主要包括白石水库、 龙
48、潭水库、凌河及其支流和其他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需要特殊控制的 区域。(二)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2. 相关规划要符合土地规划;3. 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要调整为适宜的用途;4. 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 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要逐步退出。第五十四条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一)区域范围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面积为215.3公顷,包括位于上园镇的古 生物化石保护区等自然和文化景观、遗迹。(二)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2. 保护区规划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49、;4. 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要逐步退出;5.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第五十五条林业用地区(一)区域范围林业用地区面积为130031.1公顷,主要分布在泉巨永乡、常河 营乡、北四家乡、南八家子乡等乡镇。(二)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 设服务的营林设施;2. 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 型的营林设施用地,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 面积;3. 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零星耕地可转为林地;4. 未经批准,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
50、设,禁止占用区 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第二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按照优先保护资源与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结合建 设用地空间布局,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第五十六条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包括各乡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内的区域,总面积 1547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0%。该区是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 划选址的区域,同时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 的预期用地区。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与依 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同时注意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 节约集约利用。第五十七条有条件
51、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包括各乡镇规模边界以外、扩展边界以内的区域, 总面积460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4% o在不突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该区可以用于允许建 设区布局调整,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区内村庄要限制 新增规模,鼓励更新改造,逐步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第五十八条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包括凌河及其支流河段及河段周围滨水绿化带,面积 为1799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7%o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生态 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第五十九条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是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以外的其 他区域,总面积404273.6公顷,占
52、土地总面积的91.39%o区内合理布局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禁止城、镇、 中心村建设,村庄要限制新增规模,鼓励更新改造,实现与城市功能 的协调。第三节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第六十条落实土地利用指标根据土地用途分区的调控方向和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参 照各乡镇资源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方 向等,分别确定各乡镇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城乡建设用地 规模、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及补充耕地任务量等土地利用约束性指标, 以及园地面积、林地面积、牧草地、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等预期性指标, 强化各乡镇土地利用调控。各乡镇土地利用约束性指标必须严格落实,不得突破。安排城乡 建设用地
53、和城镇工矿用地结构调整的时序、规模等必须在约束性指标 的控制下进行;土地利用预期性指标应通过行政、经济、技术和社会 手段加以积极引导,以保证规划确定的目标得到实现。第六十一条 乡镇土地利用主要任务高新产业集聚型乡镇:包括五间房镇、台吉镇、三宝乡、大三家 乡,是中心城区及产业集聚区所在乡镇,土地利用应突出集约和效益 加大对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任务。五间房镇: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92.4公顷,占用耕地48.1 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73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288.0 公顷,占用耕地240.7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240.7公顷。基本农田 保护面积3240.8公顷
54、。台吉镇: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22.5公顷,占用耕地&7公 顷,补充耕地任务量57.4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87.2公顷, 占用耕地40.7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188.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72.9 公顷。三宝乡: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52.0公顷,占用耕地1.6公 顷,补充耕地任务量6.9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330公顷, 占用耕地7.6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22.8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60.5 公顷。大三家乡: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9公顷,占用耕地1.2公 顷,补充耕地任务量6.4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49.6公顷,
55、占用耕地7.9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20.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919.6 公顷。矿产资源型乡镇:包括宝国老镇、娄家店乡、东官营乡、西官营 镇、北四家乡、北塔子乡、龙潭乡,分布着全市大部分的工矿用地, 同时也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土地利用应重点加大 对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和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同时在生态建设与 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注重对工矿用地的整合利用。宝国老镇: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3.9公顷,占用耕地0.5公 顷,补充耕地任务量34.9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37.7公顷, 占用耕地4.3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114.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5420.7公顷,机
56、动指标80.0公顷。娄家店乡: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3.4公顷,占用耕地0.2公 顷,补充耕地任务量6.5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32.1公顷, 占用耕地2.9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21.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852.0公顷,机动指标40.0公顷。东官营乡: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1&5公顷,占用耕地7.9 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75.1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115.0 公顷,占用耕地42.7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247.3公顷。基本农田保 护面积3790.0公顷。西官营镇: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6.8公顷,占用耕地0.8公 顷,补充耕地任务量14.8公顷;
57、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40.7公顷, 占用耕地3.9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48.8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661.9 公顷。北四家乡: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3.4公顷,占用耕地0.3公 顷,补充耕地任务量67.4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26.6公顷, 占用耕地2.6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222.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272.4公顷,机动指标30.0公顷。北塔子乡: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11.5公顷,占用耕地5.0 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50.8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50.3公 顷,占用耕地27.8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167.2公顷。基本农田保护 面积4449.8公顷,机动指标90.0公顷。龙潭乡: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3.5公顷,占用耕地0.7公顷, 补充耕地任务量5.6公顷;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26.6公顷,占 用耕地3.8公顷,补充耕地任务量18.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606.7 公顷。工农结合型乡镇:包括长皋乡、小塔子乡、常河营乡,主导产业 包含膨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货合同范例文库
- 全屋定制家具合同范本封面
- 2025年度智慧社区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模板
- 光伏抵押合同范例
- 冷凝设备销售合同范例
- 产品服务代理 合同范本
- office格式合同范例
- 会展物料合同范本
- 产权分割商铺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教育节目制作与版权转让合同
- 特种设备及重要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自主神经系统》课件
- 2025集团公司内部借款合同范本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西地质集团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 前牙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
- 2024-2025学年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综合卷(人教版)含答案
- 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课件
- 公司违规违纪连带处罚制度模版(2篇)
- 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编专题2能量与动量第1讲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