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在媒体的应用_第1页
论人工智能在媒体的应用_第2页
论人工智能在媒体的应用_第3页
论人工智能在媒体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论人工智能在媒体的应用    2019年6月,为期两天的第六届世界通讯社大会14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落下帷幕。新华社ai合成主播亮相当天的“人工智能”专题讨论会,引起与会者浓厚興趣。新华社与会代表在讨论会上分别介绍了用汉语播报新闻的“新小萌”、用俄语播报新闻的“丽莎”(lisa)和一位用英语播报新闻的男主播,其中丽莎是由新华社、俄罗斯塔斯社和中国搜狗公司共同研发的。三位虚拟新闻主持人在外型、口型、声音和姿态方面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让与会者感到十分惊喜。一、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最初是在1

2、956年达特茅斯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60多年间,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创新,遍及各个领域,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成为了一门广泛的交叉和前沿科学,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如今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几个科学家的专利了,全世

3、界几乎所有大学的计算机系都有人在研究这门学科,学习计算机的大学生也必须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如今计算机似乎已经变得十分聪明了。例如,1997年5月,ibm公司研制的深蓝(deep blue)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洛夫(kasparov)。二、人工智能在媒体上的运用前景广阔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人机对弈、自动驾驶等自动工程、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等知识工程等很多领域内容上的很多成果,在媒体方面的运用前景也十分广阔,在媒体行业“采、编、播、管、存”的现有业务流程中就包含语音转写、语音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希望通过“武装高科技的智能技术”

4、来提高新闻发稿效率,提升新闻服务质量。美国最大的新闻机构美联社是最早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新闻写作的媒体之一。早在2009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软件就率先完成一篇机器稿件。随后的几年里,人工智能频频出现在外媒领域,崭露头角。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华盛顿邮报派出了专业的机器人团队进行新闻采写工作。相比于国外,国内运用机器人写作的媒体并不多,国内四大门户之一的腾讯是这方面涉猎最早的,他们推出了“国内第一代写稿机器人”dream writer。2015年9月,一篇名为8月cpi同比上涨2.0%创12月新高的新闻出现在腾讯财经的首页。这篇既引用了真实数据又结

5、合了分析师的预测和分析的新闻正是dream writer“写”出来的,据说它写出报道仅用了一分钟。在里约奥运会上,今日头条的一个名叫”张小明”(xiao mingbot)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2秒钟写稿,拟人化语言,智能配图.在奥运会开始后的13天内,共撰写了457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不仅囊括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也让人惊讶-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张小明”的核心“写稿模块”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万小军团队共同研制。其工作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

6、闻。作为第二代新闻机器人,“张小明”不仅可以通过检索图片自己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诸如“笑到了最后”、“实力不俗”等词语。其实,在“张小明”出现以前,新闻机器人就已被世界上的主流媒体所关注并加以使用。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节目录制中,比如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几次用到了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高速率运用等,为节目好看度和科学性添彩不少。三、人工智能应用于媒体的利弊人工智能应用媒体具备的优点有:智能抓取推进信息采集的便捷化、机器人写作使新闻内容生成多样化、算法持续升级让内容实现个性化推荐、人机良好交流互通提升用户体验、驱动媒体深度融合等。作为比较突出的机器人写稿具备的优

7、点有:1提升发稿速度,全天候新闻热点检测,提高新闻的时效性;2新闻更加全面,互联网端新闻报道的长尾效应突出;3使记者从快新闻中解脱出来,着力对深度新闻的打造;4面对巨大数据量处理时间少出错量;5不带有个人情感,文章更加客观等优势。同时,它的弊端也无法隐藏,机器人对信息的深度理解不够,扁平化新闻千篇一律,缺乏亮点和重点;对信息的提炼和概括能力不足;写作领域较为单一,目前局限为财经和体育。近年来,美国新闻机构紧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之应用到在新闻选题、信息采集、内容生产、渠道传播等方面,新闻生产进入“智能化”时代。华盛顿邮报至今已开发拥有近100个“智能机器人”。综合美英媒体实践看,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给新闻媒体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的适应性挑战。1、如何增强自身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构建和维护内容充分、准确的数据库,确保算法生成的新闻无误。构建和维护内容充分、准确的数据库是算法生成新闻的基础;2、如何改造采编发业务流程,与人工智能系统无缝对接。3、如何加强对传统采编人员的技术培训,并组建更适应人工智能报道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