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辅助给水系统M27分区工艺布置设计_第1页
核电站辅助给水系统M27分区工艺布置设计_第2页
核电站辅助给水系统M27分区工艺布置设计_第3页
核电站辅助给水系统M27分区工艺布置设计_第4页
核电站辅助给水系统M27分区工艺布置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核电站辅助给水系统m27分区工艺布置设计    苏应斌王帅赫荣辉唐涌涛黄伟【摘 要】本文针对参考电站asg系统汽轮机厂房8m27区域设备管道布置较为混乱,人员操作、检修可达性差等问题,在宁德核电一期等项目设计过程中,依据相关布置原则,基于pdms三维平台,对m27分区设备和管道工艺布置进行全新设计,并运用专业软件对工艺管道进行力学评价。新布置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已经商运的宁德、阳江等核电工程中。【关键词】辅助给水系统;9asg;工艺布置0 概述辅助给水系统(asg)属于专设安全设施之一,其安全作用是在主给水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时,作为应急手段向

2、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供水。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属各个机组的部分(1asg和2asg)和两个机组共用的部分(9asg),其中9asg部分设备管道布置于常规岛汽轮机厂房(mx)中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所在的m27分区。在宁德核电一期工程asg系统工艺布置设计中,参考电站8m27区域8asg设备管道布置较为混乱,人员操作、检修可达性差,此外,土建钢结构设计方对m27分区所在的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进行了较大设计修改,基于上述原因,需对本工程9asg设备和管道工艺布置进行全新设计。1 工艺流程简介1asg系统中两个机组共用的设备(9asg)是一套除氧装置,包括1台除氧器(001dz),两台循环泵(005po和00

3、6po),1台再生热交换器(001ex),加热用蒸汽冷凝水贮存罐(002ba)及冷却器(001rf)。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两台100%流量的除氧给水泵分别由两台机组360v交流应急电源系统供电,正常情况下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由常规岛除盐水分配系统(ser)或核岛除盐水分配系统(sed)来的除盐水,通过再生热交换器(001ex)初步加热后进入除氧器(001dz)内进行除氧处理,分别供给asg和rea水箱。除氧器内的水由循环泵抽出经160vd分配,在001ex冷却后供给1asg001ba、2asg001ba或rea水箱,或者回除氧器循环加热、除氧。asg001ba的水也可由循环泵006po驱动,

4、通过165vd、166vd、153vd和001ex,进入除氧器进行再处理。图1 9asg部分工艺流程图2 布置设计2.1 参考电站布置存在的问题在参考电站布置中,将主要设备两台循环泵(005po、006po)、再生热交换器(001ex)布置在了0.000m设备管道布置区域的中心,导致后期在设备周边布置仪表和管线后,设备操作和检修通道不通畅。此外,部分阀门操作、检修可达性差,如166vd、153vd布置在于2.4m标高处,164vd、167vd、172vd、173vd等阀门过于靠近防甩击钢结构立柱和斜梁,造成人员操作、检修可达性差。此外,部分管道未考虑分层布置,支吊架结构复杂,同时后期安装公司负

5、责的仪表管布置占用了预留空间,造成原本狭窄的人员通道更不通畅。2.2 布置原则在设备(泵和阀门)的布置应满足通用要求(如应充分满足泵的有效净正吸入压头)的基础上,应依据mx厂房空间规划,充分考虑设备、管道和阀门的安装、在役检查和维修、设备拆除等方面的可达性和可操作性空间要求。具体按如下布置要求(不局限于下述要求,仅举例说明)进行布置:(1)除氧器安装高度和下水管管径的选择及布置应进行计算,以满足给水泵(或前置泵)所需汽蚀余量的要求;(2)设备管道布置应结合汽轮机厂房设备及建筑情况进行,设备方位和管道走向宜与厂房轴线一致;(3)水平管道交叉较多的位置,宜按管道的走向划定纵横走向的标高范围,将管道

6、分层布置;(4)管道与墙、梁、柱及设备之间的净空距离要合理,便于保温、检修;(5)布置于地面上的管道与地面之间的净空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6)管道的布置,应保证支吊架的生根结构、拉杆与管子保温层不致相碰。2.3 设备管道布置根据常规岛总体规划,9asg系统设备和管道布置在1mx厂房西南角的m27区域(东、西方向位于2/a轴与5.1/a轴范围内,南、北方向位于2/1轴和1/3轴范围内),该区域位于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范围内,钢结构共有三层,标高分别为+6.200m、+11.200m和+16.170m。本项目基于pdms三维平台进行布置,首先依据外部接口提资建立了mx厂房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三维模型

7、。在此基础上,重新对设备和管道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以消除参考电站布置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系统功能,并考虑设备吊装、检修可达性、系统接口位置尽量集中等因素,将主要设备按如下方式布置:除氧器(001dz)为立式筒体设备,为便于安装和支承,将其布置于+11.200m平台上,设备两侧支耳分别固定于两侧钢梁上。将该设备布置于高位,可充分满足循环泵的有效净正吸入压头。依据工艺流程,将冷凝水贮存罐(002ba)布置于+6.200m平台上。此外,将两台循环泵(005po和006po),再生热交换器(001ex),冷却器(001rf)布置于±0.000m地面。以±0.000m层设备和管道布置

8、为例,主要设备布置于4.2/a轴与3.1/a轴之间靠近西侧(不同设备间留出约2.5m宽的检修空间),东侧留出约2.5m宽的通道,将相关管道、阀门集中有序布置于1.2/a轴与3.1/a轴之间,同时将所有与外单位管道接口位置集中布置于该区域南侧。通过全新规划,为设备、管道、阀门的操作、检修提供了充足空间,如图2。2.4 管道支吊架三维辅助设计在三维平台中进行了9m27区域所有管道支吊架的三维模型搭建(如图3),此项工作与管道力学评价并行,并同时进行三维碰撞检查,确保各物项之间互不干涉。相比之前纯二维制图,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图纸质量,在现场安装过程中,设计变更和现场澄清数量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图3 管

9、道支吊架三维模型3 应力分析3.1 管道应力评定准则和材料性能该区域管道符合asme b31.1动力管道规范适用范围,因此该区域管道按照asme b31.1-2004进行应力分析评定。(1)管道元件一次应力(由持续载荷引起的应力)需满足方程104.8.1(11b)的要求。(2)管道元件二次应力(热膨胀应力范围)需满足方程104.8.3(13b)的要求。(3)管道材料性力学能取自asme b31.1-2004,强制性附录a。各符号含义见asme b31.1-2004。3.2 分析方法和结果管道分析采用triflex v3.3.1专业应力分析软件,该软件由美国aaa-psi公司在1971年推出,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等行业。以设备管嘴和与外部接口单位(广东电力研究设计院)管道接口为分析解耦边界,本区域管道通过6个管道分析模型完成应力分析计算。通过分析与布置工作相互反馈,最终使管道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计算值均在许用范围内,各设备接管嘴承受的最大推力和推力矩均在允许值范围内,部分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4 小结针对参考电站布置存在设备检修可达性较差,人员通道不通畅等问题,加之本项目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相比参考电站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宁德核电一期工程设计中,对9asg系统设备和管道进行全新布置。新布置基于pdms三维平台进行,在充分理解工艺流程和相关布置原则的基础上,对设备和管道布置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