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2018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2018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2018 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下册全册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1.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放方式。2.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3.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

2、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4.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2.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教学指导】【

3、教学指导】1.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直尺等画图工具。2.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5、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 2 2 课时:课时:【知识结构】【知识结构】0 00 0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 4 4 块积木搭一个你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

6、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新课讲授】1.1.出示教材第出示教材第 2 2 页例页例 1 1(1)(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

7、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 :现在有四: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指导。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生摆生摆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8、?生摆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法。(2)(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 ,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 ,你可以怎样摆你可以怎样摆?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位,合作解决。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成果。学生展示成果。(3)(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

9、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以与

10、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3 3 页练习一第页练习一第 1 1、2 2、4 4、5 5 题。题。【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么收获呢?【课后作业】【课后作业】0 0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观察物体(观察物体(1 1)第第 2 2 课时课时观察物体(观察物体(2 2)学习内容:教材第学习内容:教材第 2 2 页例页例 2 2

11、。教材第。教材第 3434 页练习一第页练习一第 3 3、6 6、7 7 题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 (正面、左面、上面正面、左面、上面) )观察到的立体图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2.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形所需

12、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思考,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教具运用:课件教具运用:课件, ,小正方体积木小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复习

13、导入】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内容。【新课讲授】【新课讲授】(1 1)屏幕出示教材第)屏幕出示教材第 2 2 页例页例 2 2。(2 2)师:这是一个用)师:这是一个用 3 3 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3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学生小组合作操作。(4 4)各组展

14、示本组搭好的作品。)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5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6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课堂作业】【课堂作业】1.1.完成教材第完成教

15、材第 2 2 页“做一做”页“做一做” 。2.2. 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3434 页练习一第页练习一第 3 3、6 6、7 7 题。题。1 1【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观察物体(观察物体(2 2)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

16、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 ,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本单元的知识质数、

17、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18、掌握 2 2、5 5、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3 3、能根据、能根据 2 2、5 5、3 3 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 2 2、5 5、3 3 的倍数,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的倍数,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4 4、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1 1、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2、5 5、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2 2、自主探索,掌握、

19、自主探索,掌握 2 2、5 5、3 3 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哪些数是合数。3 3、能根据、能根据 2 2、5 5、3 3 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 2 2、5 5、3 3 的倍数。的倍数。四、教学措施:四、教学措施:2 21.1.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并且有些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并且有些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教

20、学课堂知识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课堂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2.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3.3.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五、课时划分五、课时划分共共 6 6 课时课时1 1、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2 2 课时课时2 2、2 3 52 3 5 的倍数的特

21、征的倍数的特征3 3 课时课时3 3、质数和因数、质数和因数2 2 课时课时3 3第第 1 1 课时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认识因数和倍数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教材第教材第 5 5 页例页例 1 1 内容,以及第内容,以及第 7 7 页练习二的第页练习二的第 1 1 题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

22、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教具运用:课件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导入】1.1. 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10105 5 16 162 2 12 123 3 100 1002525 150 1504 42202204 4 18 184 4 25 254 4 24 243 3 20 208686学生口算学生口算2.2. 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导入

23、: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1)【新课讲授】【新课讲授】1.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 5 5

24、页例页例 1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第一题为例,板书:12122 26 6。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 1212 是是 2 2 和和6 6 的倍数,的倍数,2 2 和和 6 6 是是 1212 的因数。的因数。谁来说一说其他

25、的式子?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x k b1.c omx k b1.c om(2)(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回答,如:在学生回答,如:在 202010102 2 中,中,2020 是是 1010 和和 2 2 的倍数,的倍数,1010 和和 2 2 是是 2020 的因数。或:的因数。或:

26、2020 是是 1010 的的倍数,倍数, 2020 是是 2 2 的倍数,的倍数, 1010 是是 2020 的因数,的因数, 2 2 是是 2020 的因数。的因数。 (3)(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 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4 42.2.举例概括举例概括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且其中不包括 0 0。教师: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

27、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小结: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 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如:m mn np p,m m、n n、p p 都是非

28、都是非 0 0 自然数,那么自然数,那么 n n 和和 p p 是是 m m 的因数,的因数,m m 是是 n n 和和 p p 的倍数。的倍数。a ab bc c,a a、b b、c c、都是非、都是非 0 0 自然数,那么自然数,那么 a a 和和 b b 是是 c c 的因数,的因数,c c 是是 a a 和和 b b 的倍数。的倍数。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 3、9 9、1515、2121、3636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课堂作业】新【课堂作业】新- -课课- - 标标-

29、 -第第- -一一 - -网网1 1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5 5 页“做一做”页“做一做” 。2 2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7 7 页练习二第页练习二第 1 1 题。题。3 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16 和和 2424 和和 24722472 和和 820820 和和 5 54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 1)4848 是是 6 6 的倍数。的倍数。(2 2)在)在 13134=34=31 1 中,中,1313 是是 4 4 的倍数。的倍数。(3 3)因为)因为 3 36=186=18,所以,所

30、以 1818 是倍数,是倍数,3 3 和和 6 6 是因数。是因数。【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1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除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

31、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 0 0。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第 2 2 课时课时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学习内容:教材第学习内容:教材第 6 6 页例页例 2 2、例、例 3 3,教材第,教材第 7 78 8 页练习二第页练习二第 2 28 8 题题5 5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

32、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新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新| |课课 | |标标| |第第 | |一一| |网网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具运用:课件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导入】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0204 45 65 63

33、 31818在上面的算式中在上面的算式中,6,6 和和 3 3 都是都是 1818 的因数的因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 1818 的因数吗的因数吗?18?18 是是 3 3 的倍数的倍数, , 你知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道还有哪些数是 3 3 的倍数吗的倍数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2)(2)【新课讲授】【新课讲授】(一)找因数:(一)找因数:1.1.出示例出示例 1 1:1818 的因数有哪几个?的因数有哪几个?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一个数的因

34、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 1818 的因数有哪些?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1818 的因数有:的因数有: 1 1,2 2,3 3,6 6,9 9,18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81 11818,18182 29 9,18183 36 6,18184 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 1 118181818,2 29 91818)教师:教师:1818 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

35、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 3636 的因数有哪些?的因数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36 的因数有:的因数有: 1 1,2 2,3 3,4 4,6 6,9 9,1212,1818,3636教师:你是怎么找的?教师: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举错例(1 1,2 2,3 3,4 4,6 6,6 6,9 9,1212,1818,3636)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写两个 6 6)仔细

36、看看,仔细看看,3636 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板书教师板书: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1 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大因数是它本身。3.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18、5 5、42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报。4.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18 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么多数

37、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6 6从最小的自然数从最小的自然数 1 1 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二)找倍数:(二)找倍数:1.1.我们一起找到了我们一起找到了 1818 的因数,那的因数,那 2 2 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的倍数有: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的倍数有:2 2、4 4、6 6、8 8、1010、1616、教师:为什么找不完教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

38、的? (? (生:只要用生:只要用 2 2 去乘去乘 1 1、乘、乘 2 2、乘、乘 3 3、乘、乘 4 4、) )那么那么 2 2 的倍数最小是的倍数最小是几几? ?最大的你能找到吗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让学生完成做一做 1 1、2 2 小题:找小题:找 3 3 和和 5 5 的倍数。汇报的倍数。汇报3 3 的倍数有:的倍数有:3 3,6 6,9 9,1212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改写成:3 3 的倍数有:的倍数有:3 3,6 6,9 9,1212,你是怎么找的?(用你是怎么找的?(用 3 3 分别

39、乘以分别乘以 1 1,2 2,3 3,),)5 5 的倍数有:的倍数有:5 5,1010,1515,2020,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 2 的倍数,的倍数,3 3 的倍数,的倍数,5 5 的倍数。的倍数。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40、没有最大的倍数) 【课堂作业】【课堂作业】1.1.完成课本第完成课本第 7 7 页练习二第页练习二第 2 25 5 题。题。x k b 1 . c o mx k b 1 . c o m2.2.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8 8 页练习二第页练习二第 6 68 8 题。题。【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2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

41、限的,, ,最小的是最小的是 1 1,最大的是它本身,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第 3 3 课时课时2 2、5 5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学习内容:教材第学习内容:教材第 9 9 页例页例 1 1,教材第,教材第 1111 页练习三第页练习三第 1 12 2 题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经历自主探索经历自主探索 2 2 和和 5 5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2.2.知道知道 2 2、5 5 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的倍数的特征,会判

42、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 2 2 和和 5 5 的倍数。的倍数。3.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7 7学的兴趣。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探索发现教学重点:通过探索发现 2 2、5 5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2 和和 5 5 的倍数。的倍数。教具运用:课件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师:同学们,

43、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 2 2 或或 5 5 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板书课题:板书课题:2 2 和和 5 5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44、http:/www. xkb1.c omhttp:/www. xkb1.c om1.1.探索探索 5 5 的倍数特征的倍数特征(1 1)引入百数表。)引入百数表。(2 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 5 5 的倍数,写出来。的倍数,写出来。(3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4 4)观察)观察 5 5 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 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归纳:谁来概括一下 5 5 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的

45、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 0 0 或或 5 5 的数都是的数都是 5 5 的倍数的倍数(6 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 5 5 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数,并且是 5 5 的倍数。的倍数。(7 7)过渡:学习了)过渡:学习了 5 5 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是 5 5 的倍数。的倍数。(8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 5 5 的倍数?的倍数?2

46、40240,345345,431431,490490,545545,543543,709709,725725,815815,922922,986986,990990。过渡:那过渡:那172172 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 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究 2 2 的特征。的特征。2.2.探索探索 2 2 的倍数特征的倍数特征(1 1)猜一猜:根据研究)猜一猜:根据研究 5 5 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 2 2 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2)(2)

47、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 2 2 的倍数。的倍数。 (小组合作找出所有(小组合作找出所有 2 2 的倍数)的倍数)(3 3)汇报后,观察)汇报后,观察 2 2 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 4)归纳:)归纳:2 2 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板书:个位上是 0 0、2 2、4 4、6 6、8 8 的数都是的数都是 2 2 的倍数。的倍数。(5 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 2 2 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6 6)

48、填一填:下面哪些数是)填一填:下面哪些数是 2 2 的倍数?的倍数?1 1,3 3,4 4,1111,1414,2020,2323,2424,2828,3131,401401,826826,7 74040,10001000,64316431。8 8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3.3.奇数、偶数的再认识新奇数、偶数的再认识新 课课 标标 第第 一一 网网自然数按是不是自然数按是不是 2 2 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 2 的倍数都是偶数,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不是 2 2 的倍数就是的倍数就是奇数。奇数。4.4.那么既是那么既是 2 2

49、的倍数又是的倍数又是 5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1 1)在)在 5 5 的倍数中找出的倍数中找出 2 2 的倍数;的倍数;(2 2)在)在 2 2 的倍数中找到的倍数中找到 5 5 的倍数。的倍数。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2 或或 5 5 的倍数,都是看什么?的倍数,都是看什么?结论:个位上是结论:个位上是 0 0 的数,既是的数,既是 2 2 的倍数又是的倍数又是 5 5 的倍数。的倍数。【课堂作业】【课堂作业】1.1.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9 9 页“做一做” 。页“做一做” 。2.2. 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1111 页练习三第页练习三第

50、 1 12 2 题。题。【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1.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 5 5 或或 2 2 的倍的倍数。数。2.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2 2、5 5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个位上是 0 0 或或 5 5 的数都是的数都是 5 5 的倍数;的倍数;个位上是个位上是 0 0、2 2、4 4、6 6、8 8

51、的数都是的数都是 2 2 的倍数;的倍数;个位上是个位上是 0 0 的数,既是的数,既是 2 2 的倍数又是的倍数又是 5 5 的倍数。的倍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9 9第第 4 4 课时课时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学习内容:教材第学习内容:教材第 1010 页例页例 2 2 的内容及第的内容及第 1111 页练习三的第页练习三的第 3636 题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 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2.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 3 3 整除。整除。3.3.培养学生分

52、析、判断、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 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 3 3 整除。整除。教具运用:课件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导入】1.1.学生口述学生口述 2 2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5 5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2.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练习:下面哪些数是 2 2 的倍数?哪些数是的倍数?哪些数是 5 5 的倍数?的倍数?324 153 345 2460 986 756324 153 345 2460 986 756教师:教师: 看

53、来同学们对于看来同学们对于 2 2、 5 5 的倍数已经掌握了,的倍数已经掌握了, 那么那么 3 3 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板书课题: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新课讲授】1.1.猜一猜:猜一猜:3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2.算一算:先找出算一算:先找出 1010 个个 3 3 的倍数。的倍数。3 31=3 31=3 32=6 32=6 33=93=93 34=12 34=12 35=15 35=15 36

54、=186=183 37=21 37=21 38=24 38=24 39=279=273 310=3010=30观察:观察:3 3 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 3 3 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 3 3 的倍数吗?(让学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生动手验证)121221 1521 1551 1851 1881 2481 2442 2742 277272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

55、后还是 3 3 的倍数,那的倍数,那 3 3 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汇报:如果把 3 3 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 3 3 的倍数。的倍数。3.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 3 3 的倍数呢?的倍数呢?210 54 216 129 9231 9876210 54 216 129 9231 987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 3 3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的倍

56、数,那么这个数就是 3 3 的倍数。的倍数。 (板(板书)书)1 1 0 04.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 3 3 的倍数。的倍数。3402 5003 1272 29673402 5003 1272 29675.5.“做一做”“做一做”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1010 页“做一做”页“做一做” 。(1 1)下列数中)下列数中 3 3 的倍数有的倍数有。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要求学

57、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3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2)提示: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提示: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 2 2 又是又是 5 5 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 0 0)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 100)100)最后考虑又是最后考虑又是 3 3 的倍数。的倍数。 (120120)【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 11121112 页练习三的第页练习三的第 4 4、6 6、7 7、8 8、9 9、1010、1111 题。题。【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课堂小结】同

58、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3 3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 3 3 的倍数。的倍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第 5 5 课时课时练习课练习课学习内容:教材第学习内容:教材第 12121313 页练习三第页练习三第 7 71212 题题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熟练掌握熟练掌握 2 2、3 3、5 5 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 2 2、3 3、5 5 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倍数的

59、特征进行判断。2.2.会运用会运用 2 2、3 3、5 5 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 2 2、3 3、5 5 的倍数的倍数教学难点:会运用教学难点:会运用 2 2、3 3、5 5 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教具运用:课件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整理导入】【整理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

60、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 3 3 元元/ /枝,郁金香枝,郁金香 5 5 元元/ /枝,马蹄莲枝,马蹄莲 1010元元/ /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 5050 元,找回了元,找回了 1313 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 (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 1212 页第页第 7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