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方法指导(送别诗)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指导(送别诗)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指导(送别诗)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指导(送别诗)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指导(送别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 散 皆 是 缘送别诗的鉴赏送别诗的鉴赏1 1、 ,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别 2 2、 海内存知己,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3、 莫见长安行乐处,莫见长安行乐处, 。李颀送魏万之京。李颀送魏万之京4 4、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5 5、 今宵酒醒何处?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柳永雨霖铃6 6、 ,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赠汪伦名句默写名句默写1、一看肠一断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别 2、海、海内存知己,内存知

2、己,天涯若比邻天涯若比邻 。 王王勃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州3、莫见长安行乐处,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李颀 送魏万之京送魏万之京 4、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5、今宵酒醒何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柳永雨霖铃雨霖铃6、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赠汪伦 (1)找出找出诗中诗中点明点明送别送别季节季节的的词语词语。由送别季节可。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

3、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的哪两个句子?(句子?(2分)分)(2)一、二一、二两句诗中两句诗中“醉别醉别”“”“江风引雨江风引雨”表达了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分) (3)三、四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诗镜总论云: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请作具体分析。(4分分)。 链接高链接高考考2010江苏、天津、江西江苏、天津、江西送送 魏魏 二二 唐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愁听清猿梦里长。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4、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品品意象(意象(注意平时积累注意平时积累) 抓关抓关键词句(键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注意注意手法(常用:手法(常用:借景抒情、衬托借景抒情、衬托 )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内容、情感、手法内容、情感、手法 江淹江淹 别赋别赋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

5、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1.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送”或或“别别”等字眼;等字眼;2.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坦陈心志的告白;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别;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别后情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3.3.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旷达刚健,乐观向上。送别诗常用意象送别诗常用意象一、习俗类意象一、习俗类意象1、折、折

6、柳惜别柳惜别2、饮酒饯别、饮酒饯别3、唱歌送别、唱歌送别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体有三:1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 2、“柳柳”与与“留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留、惜别、不舍之意。3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利之意。意。折柳送别折柳送别 送别送别王之涣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送沈子福之江东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罟(注:罟(gg)师:船夫。临圻()师:船夫。临圻(qq):):地名。地名。折柳送别折柳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饮酒饯别饮酒饯别 元代杨载说: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酒以

8、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美酒:美酒:唱歌唱歌送别送别 赠汪伦赠汪伦李白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注:“踏歌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脚踏地为节拍。正当今夕断肠处,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阳关三叠”(即王维的(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朝闻

9、游子唱朝闻游子唱离歌离歌”(李欣)(李欣)“劳歌劳歌一曲解行舟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称)唱歌送别唱歌送别二二、时空时空类意象类意象1、离别诗中多出现、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傍晚和和月月夜夜等时间意象。等时间意象。2、离别诗中多出现、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长亭、渡口、南浦口、南浦等空间意象。等空间意象。 送别诗中常出现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日暮”、“斜斜阳阳”、“暮雪暮雪”、“暮钟暮钟”等表明傍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

10、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情景交融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情别绪(反衬反衬)。)。“傍晚傍晚”等等时间意象时间意象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象征义,因

11、而唐人常借月抒怀。 通过月亮的通过月亮的烘托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动人深长。“月夜月夜”等等时间意象时间意象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刘禹锡秋词二秋词二首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秋”能使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登高),在暮年),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

12、感到了知交零落、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秋兴八首)的)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诗中惯用的意象。“春春”、“秋秋”等等时间意象时间意象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长

13、亭也就成了一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菩萨蛮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柳永雨霖铃雨霖铃中中“寒蝉凄切,对长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亭晚”等。等。 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劳劳亭歌劳劳亭歌李白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

14、行人渐行渐远。后来,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谢亭谢亭 李白李白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是南齐诗人谢眺所谢眺所建。后来建。后来谢亭谢亭成为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灞陵行送别灞陵行送别李白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送君灞陵亭,灞水流

15、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手。因此灞陵亭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一起。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南浦别南浦别白居易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好去莫回头。回头。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注释:唐朝水运发达

16、,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乘船。“南浦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处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南浦别南浦别白居易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好去莫回头。回头。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乘船。“南浦南浦”

17、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处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意境: 莽苍、辽阔、苍凉、朦胧、荒凉、莽苍、辽阔、苍凉、朦胧、荒凉、凄清、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凄清、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落、萧条荒凉。 深远、幽远、幽静、宁谧、繁丽、深远、幽远、幽静、宁谧、繁丽、热烈、高昂、空灵、幽美、繁华、热烈、高昂、空灵、幽美、繁华、 一样一样的的不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情怀离别诗的风格类型1、哀伤凄婉。、

18、哀伤凄婉。2、慷慨豁达。、慷慨豁达。3、坦陈心坦陈心志。志。 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1、景物:、景物:“春江渺茫春江渺茫”“”“日暮日暮” 。2、 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的令人哀伤啊!哀伤凄婉哀伤凄婉 参考答案:渺茫参考答案:渺

19、茫春江春江与一片与一片征帆征帆形成强烈形成强烈对比对比,阔大的背景阔大的背景衬托衬托出征帆的渺小,由此引发作者对出征帆的渺小,由此引发作者对征帆日暮之时找不到停泊处所的担心,征帆日暮之时找不到停泊处所的担心,表现了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关心担忧之情人对朋友关心担忧之情。前三句写景,饱含感情,前三句写景,饱含感情,末句卒章显意,末句卒章显意,“断人肠断人肠”直抒别情,直抒别情,将依依惜将依依惜别的哀伤之情上升到顶点别的哀伤之情上升到顶点。 (抓意象抓意象绘图景绘图景析手法析手法悟感情悟感情)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

20、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1、景物:、景物:“猿啼猿啼” 、“暮江暮江”、 “孤舟孤舟” 。 情情: “客散客散”、 “伤心伤心” 、“逐臣更远逐臣更远”。2、反衬:、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反衬孤舟。哀伤凄婉哀伤凄婉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21、片冰心在玉壶。 本诗最后两句坦陈了作者怎样的心志。本诗最后两句坦陈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诗文赏析诗文赏析】 江雨苍茫中,诗人送别了即将回到洛阳的江雨苍茫中,诗人送别了即将回到洛阳的友人,虽然正处于友人,虽然正处于众口毁谤众口毁谤的恶劣处境之中,的恶劣处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并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阳的亲朋并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阳的亲朋们:他有的仍然是一颗们: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纯洁的玉壶冰心。坦诚心志坦诚心志 最后两句诗人自比冰壶,要从清澈无诗人自比冰壶,要从清澈无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

22、以告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慰友人(抓意象,绘图景,析手法)抓意象,绘图景,析手法),传达出传达出诗人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诗人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悟感悟感情)情)。 别董大别董大 高适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思想感情?情?慷慨豁达慷慨豁达 本诗运用本诗运用反衬反衬的手法,的手法,哀景衬壮情哀景衬壮情(析手

23、法)。(析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日暮黄昏,黄云千里,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日暮黄昏,黄云千里,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用用白描手法白描手法描绘了描绘了苍凉悲壮苍凉悲壮之景。三、四两句之景。三、四两句转到作者对友人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的赠语转到作者对友人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的赠语(抓意象,绘图景),体现了诗人(抓意象,绘图景),体现了诗人自信豪迈、自信豪迈、乐观豁达的胸怀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的情谊和劝勉鼓励对友人真诚的情谊和劝勉鼓励之情。之情。 (悟感情)悟感情)送杜少府之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蜀州王王勃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慷慨豁达慷慨豁达 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断人肠。 情感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若失。 别董大别董大 (情深意长的勉励情深意长的勉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

25、君。 情感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和宽慰 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情感3: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着难分难舍带着难分难舍 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情感4: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醉

26、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情感情感5: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赠汪伦赠汪伦 李白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情感情感6: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送席大送席大 孟浩然孟浩然 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 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 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 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知君命

27、不偶,同病亦同忧。情感情感7:诗人如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坷,诗人如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坷,其送别诗常包含个人的身世之感。其送别诗常包含个人的身世之感。身世命运之感 借送别言志。这类诗以送别为题,实际目的是借借送别言志。这类诗以送别为题,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感。 于易水送人一绝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借景言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借景言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都门外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都门

28、外 落日余晖、流水风落日余晖、流水风波、江风引雨、平沙卷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杨柳依依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杨柳依依 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李白白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白居易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2、 想象想象、虚实虚实相生相生 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

29、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问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请问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后两句运用联想,虚拟分别后后两句运用联想,虚拟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愁听清猿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宁的幻象,借以加倍地而不得安宁的幻象,借以加倍地表现作者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表现作者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切的关怀。3、衬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