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研究型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型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1页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研究型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型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2页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研究型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型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3页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研究型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型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4页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研究型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型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研究型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型人才培养新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可以说是一个被经常使用,但没有准确界定或定义的概念。其含义往往取决于被引用的目的:或者被看成是一组要素,或者被看成是一种结构,或者被看成是二者的结合;或者被看成是静态的,或者被看成是动态的,或者被看成是二者的结合。我们借助于iso9000:2000标准(idt gb/t19000-2000)对“体系”的定义来引申出对“培养体系”的理解,并以此作为讨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1.培养体系iso9000将“体系”定义为:“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人才

2、培养体系的指向是人才培养目标,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由此,可将“培养体系”理解为: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培养过程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培养体系的构建,要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前提,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和建立每一个培养体系要素。(1)关于培养目标目标是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指针。培养目标反映了人们对培养过程的期望与追求,是培养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培养过程的始终。确定培养目标,首先要确定其定位,其次要确定其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是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反映了教育者的教育价值观。国家的

3、“要求”集中体现于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社会群体的“要求”具有功利性,直接反映于人才市场;个人的“要求”既有功利性的方面(满足他人的需要),又有人的本性的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为:培养“精英人才”;其内涵是: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其特征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内涵与特征,充分体现了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责任、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2)关于教育理念理念是旗帜,教育理念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中要充分体

4、现。诸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因材施教等,都以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在这里更加强调“精英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精英教育”应该作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这个价值追求就是人才培养的“高水平”。提出精英教育的理念,培养精英人才,对教与学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英教育强调的是通过一流的培养,造就一流的人才;强调的是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的高层次和高水平。“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人才培养要以人的发展为要旨。高度的专业化培养强化了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削弱了价值理性(人文理性),会导致理性结构

5、失衡,使教育偏离其本然,走向功利化。作为教育者,不仅要关注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来促进社会发展;同时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什么素质,因而要培养这样的素质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要在重视人的工具价值的同时,也要重视其自身的发展价值。在理性结构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任何一方的单极发展,都会导致非理性,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追求的就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追求的是“健全理性”。(3)关于体系要素培养体系要素,是指培养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单元或其组合。这些要素及其相互联系与作用,决定了培养体系的结构与特征。也就是说,确

6、定和建立这些要素,是构建培养体系的关键。我们可将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施性要素,包括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另一类是资源性要素,包括课程、专业、师资、学风和设施等。其中实施性要素是核心,资源性要素是保障。资源性要素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性资源,包括师资和学风等;另一类是被动性资源,包括课程、专业和设施等。被动性资源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主动性资源。也就是说,被动性资源是通过主动性资源产生效果的。2.培养模式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尚无公认的定义。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述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操作层面,人们对

7、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结构+运行”模式,这实际上几乎涉及到了培养体系的所有要素;另一种是“结构”模式,这是一种“静态”模式,只涉及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方式。我们这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是基于后一种理解。以“工具知识”为主要教育资料、以“工具理性”为价值取向、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大统一”的传统培养模式,不再适应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鉴此,我们提出以“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特征的“三层面”(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培养模式。通识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传统的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创新动力的不足和素质结构的失调,使得

8、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学习能力和健全的心智去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打破学科壁垒,通识教育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广阔的知识的图景,激发他们的探索冲动,培养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推进通识教育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绝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促进的;二是知识传授与心智训练的关系,通识教育的一个重大追求,是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获得心智的训练和提升,因为科学本身就是“知识与智慧”的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心智训练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三是共同要求和个人选择间的关系,通识

9、教育为实现共同要求和个人选择的和谐提供途径,但在多大程度上求同,多宽范围内选择,需要认真把握,选择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通识教育在内容上要强调“宽度”,要能给予学生不同的知识和相应的思想、方法及视角,诸如社会与个人、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心胸,陶冶他们的心灵和精神,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学会合作、崇尚科学。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课程,还是一种态度、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终生的追求。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及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传统人文科目,如哲学、历史、当代文明等在通识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要在教学中普遍重视通识教育,教师能够以全面的修养感召学生,让

10、更多的人受到有益的教育。如果说通识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的话,专业教育是关于“做事”的教育。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一方面使得专业更加交叉与综合,另一方面使其更加分化与精细。传统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这两种似乎相对峙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专业教育一定要拓宽,要建立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以适应专业交叉与综合的需要;另一方面,专业教育,特别是本科专业教育应该立足于基本的专业知识结构,教给学生一种随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专业需要”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成功的专业人才,并不取决于他拥有多少专业知识,而是取决于他更换专业知识的速度。高等教育有不同的层次,就专业教育而言,本科更应该“宽”些、硕士

11、更应该“专”些、博士更应该“深”些。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三层次”本科培养模式,就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合理设计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静态表达,是核心。3.教学模式什么是教学模式,一种比较常用的说法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任务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传统的传输型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强调对知识的继承性,忽视了对知识的批判性和创造性;过分强调共性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它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近年来,人们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提出了一

12、种新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学习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者应该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我们不可以将研究型教学模式简单地理解为:“研究型教学;教学+研究”的简单的线性加和关系,而应该理解为:“研究型教学=教学(研究)+研究(教学)”的复合关系。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知识单向传递的教学观,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到“探究知识”的同一个平台上,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探

13、究”中学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将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如果说传统的传输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三个中心”(教师、课堂和教材)的话,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三个突出”,即: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的教学目标。研究型教学模式这三个特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精英教育”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高素质

1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因此,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软”环境建设上。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要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和管理机制。在具体操作上,要推进“三个密切结合”:即教与学的密切结合、教学与研究的密切结合和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4.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决定着教学活动运行的有效性,它是一个动态要素。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激励和促进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实施;相反,一个落后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会阻碍和制约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实施。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借助于行政权力,突出一个“管

15、”字:“管”老师,“管”学生,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由教学管理人员监督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和学生置于教学管理人员的对立面。有效的管理应该是积极、主动的管理,要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新机制,使每一个人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下面主要就相关内容谈一点想法。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国外推行得比较完善。我国许多高校也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学分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认识上不够到位、教学资源不够充足和管理制度不够配套,学分制在为个别优秀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通道的同时,也成为许多自律性不强的学生不刻苦学习的借口。总体来说,

16、提前毕业的少,而延长学业的多。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抛弃“管理本位”的思想,冲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对于必修课程要尽量做到每学期重复开设,对于多头课程要尽量排在同一时间,对于实验课程要做到时间上的开放;要实行“两长一短”或“两长两短”学期制,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学习进程”更大的空间;要强化导师制,给学生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选进度等更有效的指导;要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学业警告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要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例如打破院(系)、专业和年级界限以宿舍为单元的管理模式,探讨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开展

17、党、团、群工作、学风建设等的有效途径及方式。学分制要为主动学习者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也要为被动学习者设置必要的约束条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与考核制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对院(系)、专业、课程和主讲教师的教学评价制度。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采用信息化等先进的评价手段,定期开展教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资源分配,以及个人的业绩考核、职务评聘和职级评定相挂钩。在对主讲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要遵循“以学论教”的原则,教师不仅要施“教”、更要问“学”。要大力推进考试制度改革,改变过去只考知识、考教材、考记忆的不科学的考试方法。要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在学习时间、空间和内容等三维度上

18、积极拓展,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知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个比较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至少要具备质量评价、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功能。要认真分析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过程,确定出相应的控制点;要进一步完善信息评价与信息反馈系统,实现闭环控制;要强化资源建设,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5.课程课程是引导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基本单元,每门课程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内容、实现环境等。要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在培养模式框架内,构建课程体系。要强调“全面知识”观,处理好“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系,搭建“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课程体系平

19、台。要建立以“核心课程”为主体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当代知识理论中,将人类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简单地讲,显性知识是指能够“言传”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只能“意会”的知识。隐性知识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显性知识必须依赖于人类拥有隐性知识而默会地理解和应用,人类所用的知识要么是隐性知识、要么就根植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一切知识之源。隐性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可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失败的根源。隐性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接受及有效使用。充分重视“隐性知识”,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20、的需要,是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力是知识、特别是“know-how”和“know-who”等“隐性知识”的外显;而素质是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内化与升华。只有“显性知识”缺乏“隐性知识”,就成了“书呆子”;只有“隐性知识”缺乏“显性知识”,就成了“工匠”。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时,要基于“全面知识”的教育观,充分认识和体现“隐性知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要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显性课程”指的是传统课程,是由教师、学生和固定场所等要素组成,在规定时间、空间内完成规定教学内容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隐性课程”是指除此之外的,能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等多方面,典型的如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校园文化、校训、校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之所以将它们称为“隐性课程”,主要是为了强调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