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肿瘤的治疗(精编版)_第1页
第四节肿瘤的治疗(精编版)_第2页
第四节肿瘤的治疗(精编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肿瘤的治疗问题:癌症 死亡 ?恶性肿瘤 “不治之症”? 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外科治疗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生物治疗 中医药治疗其它治疗综合治疗及规范化治疗1、肿瘤的外科治疗手术是最古老的肿瘤治疗方法。自1890 年 halsted对乳腺癌的治疗奠定了现代肿瘤外科的基础,即把肿瘤连同周围软组织整块切除,并加上区域淋巴结清扫。1.1 肿瘤外科的应用1.1.1 用于肿瘤的预防1.1.2 用于肿瘤的诊断1) . 细针吸取细胞学2) . 针吸活组织检查组织学3) . 切取活检切除小块送活检4) . 切除活检切除整个瘤体送检5) . 开胸或开腹探查1.1.3 用于肿瘤的治疗肿瘤外科治疗的适应症期肿瘤是必

2、须积极手术治疗的,此期手术效果最好;、期肿瘤也应积极手术治疗;期由于多有远处转移,原则不行手术。肿瘤外科治疗的类型根治性手术:原发肿瘤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保全器官功能;姑息性手术:减瘤防变; 转移癌和复发癌的手术; 重建手术;肿瘤急症的外科处理。1.1.4 肿瘤外科的其它方法1) . 化学外科2) . 冷冻外科3) . 激光外科4) . 微创外科5) . 远程外科2、肿瘤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方法,又称放射肿瘤学,包括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临床放疗学。1895 年伦琴发现了 x 线, 1898 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1899 年镭首次被试用于治疗肿瘤病人

3、, 1936 年有报道用千伏x线进行外放疗的结果。当代各种放疗设备问世,放疗成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大约70%的肿瘤病人在病程中接受放疗。2.1 放射物理学2.1.1 放射线的种类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射线。x线治疗机和各种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线。各类型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负介子束及其它重粒子束。剂量概念:通用gy(戈瑞, gray) ,系吸收剂量单位, 1gy为 1j/kg 。另一剂量单位为 cgy,100cgy=1gy。2.1.2 放疗常用治疗方式和放疗设备千伏 x 线治疗机浅表肿瘤;钴 60(60co)治疗机深部肿瘤;直线加速器(电子线、 x线)大部分肿瘤; 中子(回

4、旋)加速器损伤大,少用;质子加速器体腔深部肿瘤;近距离放射:插植、贴置或叫后装。辅助设备: ct系统;模拟机;计划系统(tps)。2.2 放射生物学2.2.1 分子细胞水平的生物效应直接作用: dna链产生单链或双链断裂;间接作用:水分子受照后电离,产生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对dna分子破坏; 直接效应和(或)间接效应造成细胞出现两种形式的损伤,即致死性损伤和亚致死性损伤,亚致死性损伤的细胞部分可以修复,恢复原来的形态和功能, 如细胞不能修复, 则损伤会进一步发展为致死性损伤。受照后细胞转归: 细胞间期死亡;分裂死亡(分裂流产) ; 巨核怪细胞后死亡;再分裂死亡;损伤修复。2.2.2 组织水平的生

5、物效应:受照后组织变化: 细胞周期再分布(近分裂) ;乏氧细胞再充氧;再增殖(更快);早期反应, 90 天内,可逆; 晚期反应, 90 天后,不可逆。2.2.3 放射治疗肿瘤的原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受照后修复能力不同;分割照射使正常组织及时修复,而肿瘤组织来不及修复;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放射敏感性不同;不同肿瘤放射敏感性不同;分化越差,放射越敏感。2.3 临床放疗学2.3.1 临床放疗的目的分类根治性放疗:根治肿瘤,病人可以长期生存而无严重的并发症;姑息性放疗:常用于晚期病人,包括局部肿瘤晚期或已发生了远处转移,放疗已不可能根治肿瘤,仅为缓解病人临床症状。预防性放疗:对临床容易发生转移的组织的器

6、官提前进行的照射。2.3.2 放疗的适应症对放射线敏感的恶性肿瘤: 高度敏感: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及部分未分化;中度敏感: 大多数鳞状上皮癌;低度敏感:腺癌、软组织及骨肉瘤;手术前后需辅助放疗的病人。2.3.3 放疗的禁忌症晚期肿瘤造成的严重贫血、恶液质;肿瘤侵犯已出现严重合并症,如食管癌瘘道; 外周血像过低 wbc<3×109/l ;plt<80×109/l 。2.3.4 临床放疗的进展(1) 非常规分割放疗超分割放疗:单次剂量低,每天照射 2-3 次,间隔时间 6 小时,总剂量增加 15%-20%,总治疗时间与常规分割相近。加速超分割:缩短疗程,总剂量略低于常规

7、分割,避免再增殖。(2) 立体适形和束流调强适形放疗(3-dcrt和 imrt):三维立体尽量与肿瘤形态相适应,甚至在同野内束流强度不同的放疗;(3) 立体定向放疗: - 刀和 x-刀。3、肿瘤的化学治疗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内科治疗的主要措施,因此常用内科治疗代 指化疗。开始于 1946 年 gilman 用氮芥治疗淋巴瘤和1948 年 farber 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目前恶性肿瘤全身治疗的主要手段。3.1 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化疗可治愈(治愈率在30%以上):滋养细胞肿瘤、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急性白血病等;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治愈率:乳腺癌、大肠癌、卵巢癌

8、等;明显延长生存期(治愈率在30%以下):肺癌、胃癌、大肠癌等;有一定疗效,但尚未证实可以延长生存期:肾癌、黑色素瘤、子宫内膜癌等; 对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化疗仍是姑息治疗方法。3.2 化疗药物的分类化疗药物的细胞动力学分类法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ccsa):仅对细胞周期中某期(尤其s 期、m期)有作用。持续给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可提高疗效。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ccnsa:)对细胞周期中各期(主要是g1期及 m期)均有作用对增殖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呈正相关,因此大剂量间断给药优于小剂量连续给药。化疗药物的传统(来源和作用机制)分类法:烷化剂:通过其烷化基

9、团直接与dna分子形成交叉连结,或在dna、rna分子和蛋白质之间形成交联,导致dna键断裂和影响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死亡(为 ccns)a。常用药物有: 氮芥(hn2)、环磷酰胺( ctx)、消瘤芥( at-1258)、 n-甲酰溶肉瘤素(n-甲)、卡氮芥( bcnu)、环己亚硝脲( ccn)u、甲环亚硝脲( me- ccn)u。由于该剂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应采用大剂量短疗程间歇用药,以提高杀伤力,减轻对骨髓的积累毒性。抗代谢药:能干扰细胞代谢物的生成和作用,抑制细胞的 dna合成,抑制细胞增殖,导致细胞死亡,常作用于 s期(为 ccsa)。常用药物有:甲氨喋呤( mt

10、x)、氟脲嘧啶类( fu)、阿糖胞苷( ara-c)、嘌呤类(巯鸟嘌呤、硫嘌呤) 、三尖杉酯等。抗肿瘤抗生素:是从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同时兼具抗菌作用。该类药可引起 dna双链的解离, 干扰 dna的转录和 mrna的生成。为 ccns。a放线菌素 d(dact、)光辉霉素 (mth)。丝裂霉素( mm)c、博莱霉素 (blm)、阿霉素 (adm)、柔红霉素 (drn)、植物类:是从植物或中草药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多为生物碱,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m期)肿瘤细胞死亡(为ccsa)。常用药物有:长春新碱( vcr)、长春碱( vlb)、喜树碱( cp

11、t)、秋水仙酰胺 (colm)、三尖杉酯碱、长春酰胺( vds)、鬼臼毒素( vp-16、vm-26)、诺维苯( nvb)、泰素(紫杉醇)、泰索帝(紫杉特尔, docetaxel )。激素: 某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与激素有一定关系(如乳腺癌、 前列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激素失调可诱发肿瘤,利用激素调节也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常用的药物有:性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pdn、dxm);其他激素:如甲状腺素;杂类:近来在抗肿瘤药物方面又发现不少新的类型药物(如金属络合物),疗效确切,但部分作用原理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常用的有:甲基苄肼(pcb)、羟基脲( h

12、u)、顺氯氨铂( pdd)、抗癌锑( sd-71)、氮烯咪胺( dtic)。3.3 化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 对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化疗为首选治疗,且部分通过化疗可以治愈,如白血病;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淋巴瘤、绒癌;综合治疗中用化疗控制远处转移,提高局部缓解率,如肾母细胞瘤已部分可获治愈;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晚期肿瘤或手术、放疗后复发转移的病人;姑息性治疗,缓解症状, 延长寿命。禁忌症:明显衰竭或恶液质; 骨髓储备功能低下, 治疗前白细胞 3.5 × 109/l 、血小板 80×109/l者;心血管、肺、肝、肾功能损害者;严重感染、高热、水、电解质及

13、酸碱平衡失调者;胃肠道梗阻者。3.4 化疗药物的使用1) 单药化疗: 使用一种物化疗,毒性大,易耐药,疗效有限,少用。2) 联合化疗: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化疗,增效不增毒,疗效提高,是主要的化疗形式,可达到单药无法达到的效果。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不同步,细胞群中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而作用于各时相的有效药物不同,因此为联合化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联合化疗时,每个药物在人体允许的范围内可达到最大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具有异质性,联合不同的药物可对肿瘤细胞有更广泛的作用;联合化疗可防止或减慢耐药性的产生。3.5 临床化疗的形式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腔内化疗;研究性化疗。3.

14、6 化疗的毒副反应局部反应 :局部药物渗漏后的组织反应;栓塞性静脉炎。全身反应:化 疗初期最常见的反应是变态反应、发热、造血系统抑制、消化道反应,长期化疗几乎损害全身各系统,累及多个器官, 甚至第二原发肿瘤。 具体如: 消化道反应, 骨髓抑制,肺损害,心脏损害,脱发,肝损害,肾和膀胱损害,过敏反应,神经毒性。4、肿瘤的生物治疗生物治疗可以调整宿主的主动防御机制,控制肿瘤的生长乃至使其消退,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肿瘤的第四种治疗模式。4.1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il ):如 il-2 ,干扰素( inf),肿瘤坏死因子( tnf)。4.2 过继性免疫治疗是通过输注免疫活性细胞来增强肿瘤

15、患者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抗肿瘤效果的免疫治疗方法。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根据非正常细胞免疫学原理,诱发人体自身产生大量具备免疫杀伤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毒t 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性、 特异性、靶向性、主动式攻击,杀灭体内的肿瘤细胞。具体方法是:通过提取患者体内不成熟的免疫细胞(采血),在实验室中进行活化培养使其具有高效识别和细胞的能力后,再回输患者体内。自体细胞免疫治疗:自体细胞免疫疗法主要分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树突状细胞( dc)疗法;、 dc-cik 细胞疗法;、自然杀伤细胞(nk)疗法;、 dc-t 细胞疗法。4.3 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

16、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 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 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和性质,可将主要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分为以下几类:1)、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如吉非替尼 (gefitinib,iressa,易瑞沙);厄洛替尼( erlotinib,tarceva);)抗 egfr的单抗,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erbitux);)抗 her-2的单抗

17、,如赫赛汀( trastuzumab,herceptin);)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imatini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bevacizumab(avastin);)抗 cd20的单抗,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 。5、肿瘤的中医药治疗肿瘤用中医药治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医中药治疗肿瘤不仅可以控制肿瘤,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与手术、放射、化疗、生物等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增强它们的疗效,同时还可以减轻它们所引起毒副反应。目前中医药主要用于减轻病人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放、化疗的增敏,预防肿瘤复发或转移,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8、6、肿瘤的其它治疗介入治疗: 是在影像导向下,将特制导管插入肿瘤病变区,化疗药物通过导管进入肿瘤组织,其特点就是微创性、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可重复操作、疗效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内分泌治疗:应用内分泌的理论、方法、药物来治疗激素相关性肿瘤。消融治疗: 是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 经皮穿刺肿瘤组织, 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直接使肿瘤坏死,以达到原位灭活癌组织的目的。包括射频消融、超声聚焦刀、微波凝固、冷冻消融、激光和化学消融疗法等。热疗:是将组织加热至能够杀死癌细胞的温度,以达到治疗肿瘤。7、肿瘤的综合治疗及规范化治疗7.1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7.1.1 概念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7.1.2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成员首诊医师、放射诊断学者、病理学者、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