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 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2009 年 3 月 1 日启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C)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A. 感知运动B. 前运动C. 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2. 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 ,这种现象称为 ( C).A近因效应B. 晕轮效应C 投射效应D. 刻板效应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 C) 迁移理论 .A.

2、 关系转换说B. 相同要素说C. 形式训练说D. 认知结构4. 在教案活动前 , 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案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B). AA. 形成性评价B. 标准参照评价C. 配置性评价D. 诊断性评价5.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D ).A.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模式再认策略D. 组织策略6.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A).A. 物质性B. 外显性C. 可观性D. 开展性7.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对事物反映的总量体现了创造性在( B) 方面的品质 . AA. 可逆性B. 变通性C. 独创性D.流畅性8.学生掌握了“铜”“

3、铁”等概念之后,再学习“金属”概念,这种学习是 ( A). CA.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派生类属学习9.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 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A ).A.示范法B. 系统脱敏C. 代币奖励法D. 认知调适法10. 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 , 努力属于内部、 ( A ) 因素:A. 稳定、可控B. 不稳定、可控C. 稳定、不可控D. 不稳定、不可控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 .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 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称为_.12.

4、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在道 _自我的过程 .13. 根据知识表述形式不同 , 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_.14. 在团体辅导中,_ 是领导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对成员的一种移情性理解,并把这种理解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15. 教育性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_ 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16在技能练习的中期,练习成绩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17. 在测验中 ,代表测验的稳定性和一直性程度的指标是_.1 / 418. 一个人熟知某种物品的常规用途后, 很难想到该物品的其他用途 , 这种现象称为 _ .19. 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

5、_得标准 .20.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活动的主管判断称为_ .三 . 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 , 每小题 4 分, 共 16 分 , 先判断正误 , 再简述说明理由.21. 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22. 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23. 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24. 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 , 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 因此 , 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4 个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24 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5. 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26.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案策略 .27. 简述学习策

6、略中资源管理策略所包含的内容.28 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势性与问题.五.论述题:本小题共 2 小题 , 每小题 10 分 ,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9.阐述教案中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0. 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2009 年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分.1、 C2、C3、 C4、 A5、 D6、 A7、 A8、 C9、A10、A11、D12、 C 13、A 14 、 C 15、B2 / 4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 ,每小题 3分,共 15分16、幼

7、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 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17、幼儿园课程 :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 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18、幼小衔接 : 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 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 , 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培养他们入学所必须的各种素质, 为幼儿入小学 , 也为其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9、道德 : 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的

8、总和, 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 .20、幼儿教育 : 是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广义上说 , 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 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 , 每小题4 分 , 共 20 分 . 先判断正误 , 再简要说明理由 .21、( ×)尊重幼儿是指教师要尊重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各种权利. 但 , 幼儿园教育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不能完全按照儿童的意愿安排活动.22、(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 个体的身心健康有

9、利于个体适应社会, 但社会适应能力本身并非健康教育内容.23、( ×)陶行知先生首先提出幼儿教育应采用“教案做合一”的方法.24、( ×)幼儿教育要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偏废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 .25、(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该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其原因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还很不发达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要避免幼儿教育的高档化、贵族风.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 每小题6分,共 24分26、 答: (1) 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 体现了教育的目的性、

10、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 因此真正意义的幼儿园必须能够体现专业和系统性. (2)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幼儿园之父” , 原因就在于它所创立的幼儿园具有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3)福禄贝尔所创立的幼儿园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 , 幼儿通过“恩物”来学习 , 这不仅尊重了幼儿教育的规律, 而且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7、 答: (1) 幼儿通过同伴游戏可以获得愉快的身心体验, 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 . (2)幼儿一起玩娃娃家 , 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言语的沟通, 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 (3) “娃娃家”模拟了社会生活情境, 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获得

11、对社会角色、社会场所和社会交往规则的认识 , 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28、答: (1) 培养幼儿的主动性.(2)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3)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4) 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29、 答: (1) 观察是了解儿童最重要的手段. 幼儿用语言的表达自己的能力弱, 对其自身状态的把握能力也很弱. 只有通过教师观察 , 才能认识和了解幼儿各种行为表现和他们的情感需要 .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观察能力.(2)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 .(3) 教师的观察主要包括一日生活中的随机观察和根据观察内容进行有计划的观察 .五、论述题:本

12、大题共2个小题 , 每小题13分,共26分30、答: (1) “面向全体, 重视个别差异”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3 / 4a、这条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关注受教育对象的同时, 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擦含义, 因人施教 ,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b、 这名教师的做法就遵循了这一原则. 首先她面向了儿童全体, 尊重全体儿童的休息。其次, 她还照顾到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 幼儿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实在无法入睡,教师在要求他不影响别人午睡的前提下进行了区角活动. 这样就有效、合理地保证了儿童的基本发展.(2)此外 , 教师的做饭还体现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a、教师允

13、许个别幼儿进行区角活动, 而不是强制幼儿午睡, 就体现出对幼儿发展和其人格的尊重 .b 、教师要求幼儿“轻轻的, 不要影响别人午睡”则体现出对其他儿童休息权的尊重.31、 因为升学竞争的现实 , 社会上风行一些“起跑线计划”、“神童方案”、“天才培养工程” , 某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 表现为重知识 灌输 , 轻能力培养 , 重智力培养 , 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 另外 , 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 , 办起了绘画、钢琴等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 请你从我国幼儿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1)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 :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 我国幼儿教育目标体现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 特别强调要避免重智轻德、重德轻智等倾向 , 也强调要避免在某一方面, 如智育中只重知识轻智力的培养.(3) 社会上风向的各种“神童” 、“天才”方案就是“重智轻德”的集中体现. 是对儿童“发展”和“智育”的曲解 . 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甚至会给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障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