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避免走进误区(精编版)_第1页
创新避免走进误区(精编版)_第2页
创新避免走进误区(精编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避免走进误区谈到创新, 必须从知识经济的崛起谈起,而谈到知识经济, 就必然涉及投资效益递减。投资效益递减是不论西方经济学家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都承认的 一个经济规律, 只是对其原因的解释不同。无论如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世界历史确实表现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投资效益的递减引发了资本主义的一系列根本性矛盾。 因而有了两次世界大战, 有了十月革命, 有了一系列的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然而,自本世纪 50 年代起,投资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在西方似乎逐渐弱化,西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 在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较稳定的经济发展。不少经济学家将这一现象归因于知识经济的兴起。他们认为, 投资效益递减的

2、根本原因在于自然资源的不可恢复性消耗和人们需求的饱和。知识经济形成了利用取之不竭的资源人类的智慧来创造财富的经济模式,同时又不断创造出五彩缤纷的新需求,从而减缓以至克服了投资效益递减。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对投资效益递减也进行了经典的分析。 他指出,技术进步使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可避免地日益提高, 而资本的利润率必然会下降。 这一结论的前提是:(1) 剩余价值率在长时间里大体不变;(2) 资本的流通速度基本上是常数;(3) 资本可以在不同经济部门间自由流通,从而就全社会而言,资本利润率总是围绕社会平均利润率波动。然而,近几十年的发展,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些前提。信息技术使发达国家加

3、强了其控制市场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若干重要经济门类的投资壁垒, 破坏了利润平均化的机制,使发达国家, 特别是掌握当代前沿技6 / 6术的美国得以获取远远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信息技术还极大地提高了资本周转的速度。由于忽视信息技术或无力运用信息技术, 同时由于制度上的缺陷, 很多发展中国家、 前苏联及其盟国以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在资金周转的效率上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加上忽视或无力推动技术进步, 走外延式发展的道路, 使投资效益递减规律在这些国家反而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这个意义上说, 能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已经成为当今各国竞争的焦点,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竞争的焦点。

4、而在这一竞争中,创新能力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果脱离了这一全球竞争的历史大背景,就难以正确理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一具有极强时代性、战略性的任务,甚至走进“误区”。避免走进误区今天,人们经常谈论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可以理解为同义词。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信息化而同步发展的。经济学家对知识经济作了各式各样的描述,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指标来度量。然而,更为直观地看,这一时代的历史 特征可以归结为:知识(科学)技术市场的发展链条变得越来越短,以至当 代几乎90以上重大科学成就的发明者或发现者都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这些 成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经济效益。不能小看这一点。 当人们无法亲眼看到自己在

5、科学上的创造如何作用于社会时,作为研究者, 其主要动力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而作为投资者,其动力是体现其“高尚”或“慷慨”。而如果人们能够看到对研究的投入可以产生巨大回报时,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投资者, 其动力中的“功利因素”就会迅速膨胀,甚至成为主导。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还没有完全 实现工业化, 知识经济与我们无缘。 然而, 上述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作用范围却是全球性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 不论经济发展处于哪个阶段,每个国家都必须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现在比较流行的看法以为,谈知识经济,谈创新体系,就是要加大对科技、 教育的投入。这固然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却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在我们国家的具体

6、情况下, 甚至未必是最重要的。 虽然我国对科技、 教育的投资无论从总量还是从比例看都不算高, 然而,投资使用的效率及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则更低。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其科技力量。前苏联在科技上完全有实力与美国分庭抗礼, 然而却在几天之间分崩瓦解。 英国诺贝尔奖得主的数目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但要论及经济竞争力, 在很长时间里却乏善可陈。 创新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发现(时髦的说法是“知识的生产”),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明星微软,其成功要素并非单纯是 (甚至并非主要是)其科技水平。就操作系统技术而言,当年的msdos、windows 与 os2、unix相比,未必

7、高明,很多专家甚至认为差得很多。但微软“努力使用户感到方便”的研发指导思想及高明的营销手段使其成为今天操作系统市场上的“龙头老大”。因此,如果我们把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理解为单纯的增加科研投资,不去触动有很多弊病的旧科研体制, 结果将与我们的希望相反, 将使一些已经开始走入经济大潮的科技人员和科研单位感到还是回到过去吃“皇粮”的机制对自己更为有利既不用承受市场竞争的风险,又有丰厚的待遇。 这就有点像今天我国的足球事业,球员拿了高报酬,竞争的压力却不大,结果是球越踢越臭。我们谈论产学研结合时,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至少在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中, 成果转化的概念很值得质疑。 很少听说哪

8、些信息技术的主流产品是成果转化的产物。由于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技术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市场,就将完全丧失价值。考察一下现在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和技术,不难发现, 要么是企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战略分析开发的, 要么是科学家发现或预测自己的研究有市场价值,争取风险资本的支持开发出来的。形象地说是“有了婆家才生闺女”。如果在研究阶段根本没有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搞出“成果”再去“找婆家”,转化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在信息技术领域中, 很难想象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做出的科研成果能够有很大比例转换成产品, 形成产业。问题的实质是究竟由科研引导产业还是由产业引导科研。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主流恐怕

9、还是后者。 不是在市场引导下的科研是很难有前途的(至少在发展中国家),指望闭门造车的实验室科研最终形成产业恐怕只能是良好的愿望。激励机制和投资渠道比投资的数量更为重要。在“科教兴国” 方针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 科研投资正在逐步增加, 但投资渠道和方式似乎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做法。良好、健康的投资渠道应该由政府、企业和社会互相补充,良性互动。 如果这几个投资主体任何一方有失偏颇,不能对投资后果产生正确的反应(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者不关心效益,因而对市场“麻木不仁”。当前我国的多数企业, 在困难的环境下为生存奋斗, 对技术进步难以顾及) , 就不能形成产业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不能引导科研趋向企业、趋

10、向市场。创新只有落实到企业才有前途“创新”在英文里是“ innovation", 译成中文变成了“技术创新” ,于是又衍生出一系列词汇, 如:“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据说洋人也用了这个概念, 这且不去管它)。“ innovation 本”来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活动,包括了经营、生产、研发。技术创新从字面理解就已经和企业拉开了一点距离;而科技创新、 知识创新听起来似乎就是大学和研究所的“专利”了。过去有人讲怪话,说中国之所以受 穷就是脱离企业的研究所太多。其实有时怪话中也有真理的成分。当代国际上通行的“创新”概念,说穿了就是为了竞争,为了赚钱,与中文字面的含义是有根本差别的。拿中国的

11、it 企业来说,由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大都在做低增值的工作(据统计,我国微机产业的增值率与对研发的投入甚至低于整个工业的平均水 平),而创新能力的缺乏使他们无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摆脱这一困境。中国有几 百家挂着“计算机技术” 招牌的研究所, 他们对于改变这一状况又能做出多少贡献呢?其实,要培植企业的创新能力,非科技因素的作用要重要得多。从整体上看, 国内市场竞争还是处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竞争,缺乏一个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使他 们技术创新的胆识和勇气大打折扣。一个品牌、一项技术在中国是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的。同时,中国it 企业大都为企业的生存而疲于

12、奔命,过于残酷的市场环境使他们无暇顾及其他,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削减科研投入是企业老总们最先想到的应对之策。尚处于柔弱状态的中国it 企业并不是不想与科研院所携手共进, 只是他们力不从心。 因此,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决不仅仅是科技界的事,甚至也不是科技界能唱主角的事。冲出重围,迎接挑战虽然如此,并不是说科技界就无能为力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家、工程师、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企业家是与现代最先进的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人 群。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历史重任必然要落在他们身上。在过去几年中, 中国高技术企业的兴起首先发源于中科院部分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科研院所的改革已经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13、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 道路。中科院从事高技术研究的研究所在过去十几年的改革中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以计算所为例,一方面,他们产生了像联想这样的大企业,同时又承担了国家攻关计划、 863 计划的重要任务, 取得了重要成绩。 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 由于缺乏国家投资,所内各方面条件(如设备、房屋)日渐显得与国家科研中心的地位不相称, 吸引杰出人才的能力也越来越差。可以相信, 国家增加对研究所的投资会有助于提高其竞争能力。我国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对于从事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 他们个人收入的提高及工作条件的改善要与他们的研究对经济的贡献挂钩(甚至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挂钩)。中关村的繁荣是这种机制的具体体现。一些研究所改革的经验也证明了机制的重要性。在全球竞争中,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中, 我们整体上是处于劣势。 但如果我们建立了有很强激励作用的机制,就有希望依靠我们民族的聪明才智,实现“以弱胜强”的战略目标。正是依靠创新,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