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绪论11建筑材料的基木性质41.1 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构造41.2材料的物理性质51.3材料的力学性质131.4材料的化学性质151.5 材料的耐久性162钢筋检测172.1概述172.2 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192.3建筑钢材的技术标准及应用222.4常川建筑钢材272.5取样方法342.6钢筋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35复习思考题403细集料检测413细集料主要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413.2细集料取样443.3细集料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454粗集料检测534粗集料主要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534.2粗集料取样574.3粗集料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595水泥检测715.1 概述715.2水泥的验收与储存7
2、85.3 水泥的取样规定805.4水泥主要技术性质的检测方法与检测报吿835.5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质量标准975.6其他品种水泥995.7 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1066水泥混凝土(砂浆)检测1096.1 概述1096.2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1116.3硬化混凝土的强度1146.4混凝土的i耐久性1186.5 混凝土外加剂1216.6 混凝土的掺合料(外掺料)1266.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276.8 其他混凝土1396.9 砂浆1436.10水泥混凝土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1490绪论0.1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建筑材料是指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制品的总称,它是工程建设的物 质基础。建筑材
3、料的性能、种类、规格及合理使用,将影响工程的坚固、耐久、美观 等工程质量。若选择、使用材料不当,轻则达不到预期效果,觅则会导致工程质暈降 低甚至酿成工程事故。同时,建筑材料对工程技术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川,新 材料的出现往往促使工程技术的革新,而工程变革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常常促进新材 料的诞生。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三大类。如表0. 1所示。表0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分类无 机 材 料属金 色 黑、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等111-1复合材料等0.2建筑材料的发展利用建筑材料改造向然、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 标志。远在新石
4、器时期z前,人类就已开始利用土、石、木、竹等天然材料从事营造 活动。据考证,我国在4 500年前就已有木架建筑和木骨泥墙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人类能够对天然原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出现了人造建筑材料,使人类突破了仅使 川天然材料的限制,开始人塑修建房屋、寺塔、陵墓和防御工程。我国早在公元前五 世纪的西周初期己有烧制的瓦,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吋期有了烧制的砖,始建于公元 前475年的万里长城,所使用的砖石材料就达1亿代。山西五台山木结构的佛光寺大 殿已有千余年历史。2 000年前的古罗马己用石灰、火山灰、砂和砾石配制混凝土, 建造著名的万神庙、斗兽场的巨大墙体。17世纪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木主义国家
5、工业化的发展,建筑、桥梁、铁路和水利 工程大量兴建,对建筑材料的性能有了较高的要求。17世纪70年代在工程中开始使 用牛铁,19世纪初开始川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出现了钢结构的雏形。口 19世纪中 叶开始,冶炼并轧制出强度高、延性好、质地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乂生产出高强钢 丝和钢索,钢结构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建筑物的跨度从砖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 十米发展到百米、儿百米乃至现代建筑的上千米。19世纪20年代,英国瓦匠约瑟夫阿斯普丁发明了波特兰水泥,出现了现代意 义上的水泥混凝土。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利用混凝土受压、钢 筋受拉,以充分发挥两种材料各口的优点,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结构
6、广泛应用丁工程建 设的各个领域。为克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差、刚度低的缺点,20世纪30年代 又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使土木工程跨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吋代,我国建筑材料生产得到了更迅速的 发展。自1995年后,我国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一卫主陶瓷和石墨、滑石等部分非 金属矿产品产量已知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大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対建筑工程的功能要求越來越高,从而对使用的建筑材料 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轻质、高强、耐久、高效,方便施工等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的建筑材料,是今后发展的基本方向。同吋,随着人们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 增强,保护环
7、境、节约能源与土地,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原料资源,尽量利用工业废 料,也是建筑材料发展的一种趋势。0.3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么一,而建筑材料是其重要的物质棊础。因此,建 筑材料的产量及质量直接煤响着建筑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材料的川量相 当人,据统计,在工程总造价屮,材料费所占比重可达50%70%。建筑材料的品种、 规格、性能及质量,对建筑结构的形式、使用年限、施工方法和工程造价有直接影响。 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往往依赖建筑材料问题的解决,新的建筑材料的出 现,往往会促进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因此,加强建筑材料的研究,提 高建筑材料
8、牛产和应用的技术水平,对于我们合理利用各种有限的口然资源,改善建 筑物的使川功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业化和机械化水平,加快工程建设速度,降 低工程造价,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0.4建筑材料检验与技术标准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对工程质暈起着最直接的影响,对所用建筑材料进行合格性 检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基木环节。国家标准规定,无出厂合格证明或没右按规定 复试的原材料,不得用于工程建设;在沌丄现场配制的材料,均应在实验室确定配合 比,并在现场抽样检验。各项建筑材料的检验结果,是工程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必需 的技术依据。因此,在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材料的试验、检
9、验工作, 它是一项经常化的、责任性很强的工作,也是控制工程就工质量的重要手段z-o建筑材料的验收及检验,均应以产品的现行标准及有关的规范、规程为依据。建 筑材料的产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各级标准分别rh相应的标准 化管理部门批准并颁布,国家技术监督局是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的最高机关。常用标 准的含意、代号如表0.2。各国均制订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常见的有“ansi”、“jis”、“bs”、“din” , 它们分別代农美国、口本、英国和徳国的国家标准。“astm”是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 标准,“iso”是国际标准。表02建筑材料标准种类及代号标准种类说明代号国家标准(“国标”)对全国
10、经济、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必须 在全国范围内统-的标准。包括:基本 原料、材料标准;有关广大人民生活、 量大面广跨部门生产的重要工农业产 品标准;冇关人民安全、健康和环境保 护的标准;有关互换配合、通用技术语 言等的基础标准;通用的零件、部件、 器件、构件和工具、量具标准;通用的 试验和检验标准;被采用的国际标准。(1)gb是“国标”两字的汉语拼音字头。 各类物资(建材)的国家标准,均使用此代 号。(2)gbj是“国标建”三字的汉语拼音字头, 它代表工程建设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标”)行业标准主要是指全国性的各专业范 围内统一的标准。由主管部门组织制 定、审批和发布,并报送国家标准局
11、备 案。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 标准两类。(1)jcj是国家建材局部颁标准代号。(2)jgj是建设部部颁标准代号。(3)lyj是原林业部标准代号。(4)ybj是冶金工业部部颁标准代号。(5)jtj是交通部部颁标准的代号。(6)syj是石油、能源部部颁标准代号。企业标准(“企标”)凡没冇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 品,都要制定企业标准。为了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企业町制定比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更先进的产品质量标准。qb是企业标准代号。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材料在使川条件下要承受一定荷载,并受到周围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及 其所溶物质、温度和湿度变化等)的作用。因此,建筑材料应具有相应的力
12、学性质, 还应具备抵抗周围环境介质的物理、化学和牛物作用,经久耐用的性质。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应熟悉工程条件及对拟用材料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还应掌 握材料的各种技术性质以及影响这些性质的因素,使所选材料在建筑物中发挥应有的 作川。1.1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构造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构造是决定材料性质的内部因素。1.1.1材料的组成材料组成是指材料所含物质的种类及含量,是区别物质种类的主要依据,分为化 学组成、矿物组成和相组成。1.1.1.1化学组成材料的化学纟i成是指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及数量。金属材料的化 学组成以元素含量表示;无机非金属材料常以各种氧化物的含量表示;有机材料则以 各种化
13、合物的含量表示。1. 1. 1.2矿物组成矿物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单质或化合物。矿物组成是指构成材料 的矿物的种类和数量。1. 1. 1.3相组成材料中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一般可分为气相、液相和固 相。材料的组成不同,其物理、化学性质也不相同。如普通钢材在大气中容易牛锈, 而不锈钢(炼钢时加人适量的铭或線)则不易生锈。可见,选川材料时,通过改变材 料的组成可以获得满足工程所需性质的新材料。1.1.2材料的结构与构造材料的结构与构造是指材料的微观组织状态和宏观组织状态。材料组成相同而结 构与构造不同的材料,其技术性质也不相同。1. 1.2. 1材料的结构材料的结构
14、按其成因及存在形式可分为晶体结构、非晶体结构及胶体结构。(1)晶体结构由质点(离子、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规则的儿何形状周期性排列而成的固体物 质称为晶体。晶体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特定的儿何外形。2)具有各向异性。3)具有固定的熔点和化学稳定性。4)结晶接触点和晶面是晶体破坏或变形的薄弱环节。(2)非晶体结构(玻璃体结构)非晶休结构是熔融物质经急速冷却,质点来不及按一定规则排列便凝固的固体物 质,属无定形结构。非品体结构内部贮存大量内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条件 下易与其它物质起化学反应。(3)胶体结构粒径为10一710匀m的固体微粒(分散相),均匀分散在连续相介质中所形成的分 散体系称为
15、胶体。当介质为液体时,称此种胶体为溶胶体;当分散相颗粒极细,具有 很大的表血能,颗粒能自发相互吸附并形成连续的空间网状结构时,称此种胶体为凝 胶体。溶胶结构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液体性质对结构的强度及变形性质影响较大;凝胶 结构基本上不具流动性,呈半固体或固体状态,强度较高,变形性较小。凝胶结构山范徳华力结合,在剪切力(搅拌、振动等)作用下,网状结构易被打 开,使凝胶结构亜新具有流动性;静置一段时间后,溶胶又慢慢恢复成凝胶。凝胶一 溶胶一凝胶的可逆互变性称为胶体的触变性。1. 1.2.2材料的构造材料的构造是指材料结构间单元的相互组介搭配情况。按构造不同,材料可分为 聚集状、多孔状、纤维状、片状或
16、层状等。一般而言,聚集状和多孔状的材料具有各向同性,纤维状及层状构造的材料具有 各向异性。山于材料结构间的组合搭配,材料内部存在孔隙,孔隙对材料的性质影响 很人。1.2材料的物理性质1.2.1基本物理性质口然界中的材料,由丁其单位体积中所含孔隙形状及数量不同,因而其基本的物 理性质参数一一单位体积的质量也山差别。块状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山固体物 质体积及其内部孔隙体积组成的。材料内部的孔隙按孔隙特征又分为开口孔隙和闭口 孔隙。闭口孔隙不进水,开口孔隙与材料周围的介质相通,材料在浸水时易被水饱和, 见图l.lo散粒材料是指具有一定粒径材料的堆积体,如工程中常用的砂、石子等。其体积 构成包括固
17、体物质体积、颗粒内部孔隙体积及固体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见图1.2。1.2. 1. 1实际密度(简称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下式计算:(1.1)式中p材料的密度,g / c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o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可将材料磨制成规定细度的粉末,用排液法(密 度瓶法等)求得。图1块状材料体积构成示意图1 一闭口孔隙;2开口孔隙图l2散粒材料体积构成示意图1一颗粒中固体物质;2颗粒的开口孔隙3颗粒的闭口孔隙;4一颗粒间的空隙1.2. 1.2表现密度(视密度)指材料在包含其内部闭口孔隙条件下的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18、用下式计算:(1.2)式屮 p'材料的表观密度,g/cif或kg / m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v 材料在口然状态下不含开口孔隙的体积,cm'或v (b)在测量某些较致密的不规则的散粒材料(如卵石、砂等)的实际密度时,常直接 川排水法或水屮称重法测其绝对体积的近似值,这时所求得的实际密度为近似密度 (即表观密度,乂称视密度)1.2. 1.3体积密度ih称容重,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下式计算:式中p材料的体积密度,g / cm3或kg / nam材料的质量,百或kg;vo材料在口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n?或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可冇接用
19、排液法求得(按材料的外形计算或蜡封材料 表血用排液法求体积所算出的表观密度ih称容重)o材料的表观密度与材料的含水状 态有关,含水状态不同,材料的质量及体积均会发生改变,故在提供材料的表观密度 的同时,应提供材料的含水率。1.2. 1.4堆积密度堆积密度(门称松散容重),是指散粒(粉状、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自然堆积 状态下,单位体积(包含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及颗粒之间的空隙)所具有的质量,用下 式计算:p=(1.4)° w式中 a)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kg/讥m材料的质量,kg;v;散粒材料的松散体积,i代散粒材料的松散体积包括固体颗粒体积、颗粒内部孔隙体积和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松散体积
20、用容量筒测定。堆积密度与材料的装填条件及含水状态有关。1. 2. 1. 5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1)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也就是固体物质的体积占总体 积的比例。密实度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以d表示:z) = 3lxloo% = -xloo%(1.5)匕p含有孔隙的固体材料的密实度均小于lo材料的很多性能如强度、吸水性、耐久 性、导热性等均与其密实度有关。(2)孔隙率孔隙率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用p表示:xloo%(1.6)(1.7)(1.8)p = _xl00%xl00% =( 1匕丿< p)v -vp=x100% vo孔隙率与
21、密实度的关系为:p+d 二 1上式农明,材料的总体积是山该材料的固体物质与其包含的孔隙所纽成。 材料开口孔隙率的计算公式如2(1.9)式屮pk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加1、加2材料在干燥状态和饱和血干状态下的质量,g; ph水的密度,g / cm'o材料的闭口孔隙率可从材料的孔隙率、开口孔隙率中求得,见下式: pb =ppk(1. 10)式中 pb材料的闭口孔隙率,。1. 2. 1. 6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1)填充率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以d'表示。d = ex 100% =皿x 100%(1.11)% %(2)空隙率散粒材料在松散状态下,颗粒之间的
22、空隙体积与松散体积的百分比称为空隙率。 用p表示。xl00% = | 1-i x丿xl00%= 1-也 i a)xl00% = l-dr(1. 12)d + p = 1(1. 13)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z间相互填充的致密程度。空隙率可作为 控制混凝十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砂率的依据。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和孔隙率见表1.1。表i.i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和孔隙率材料密度(g/cm3)体积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孔隙率(%)石灰岩2.6018002600花岗岩2. 602. 90250028000.5 3.0碎石2.6014001700砂2.
23、6014501650粘土2.6016001800普通粘土砖2. 502. 801600180020 40粘土空心砖2.5010001400水泥3. 1012001300普通混凝土21002600520松木1.5538070055 75建筑钢材7.8578500玻璃2.551.2.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1.2.2. 1亲水性与憎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根据其能否被水润湿,将材料分为亲水性材料和憎水性 材料。在材料、空气、水三相交界处,沿水滴表面作切线,切线与材料表面(水滴一侧) 所的夹角称为润湿角。e越小,浸润性越强,当e为零时,表示材料完全被水润 湿。一般认为当o w90°时,水分子
24、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此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当o >90°吋,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 z间的吸引力,材料表面不易被水润湿,称此种材料为憎水性材料,如图1.3。图13材料的润湿示意图沥青、石蜡等少数材料属于憎水性材料,表面不能被水润湿。憎水性材料能阻止 水分渗人其毛细管中,能降低材料的吸水性。不仅对用作防水材料,述可以用于亲水 性材料的表面处理,以降低其吸水性。大多数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石、木材筹都属于亲水性材料,表面均能被水润 湿,且能通过毛细管作用将水吸入材料的毛细管内部。通常可将亲水性材料的含水情 况分为四种棊木状态,见图1.4
25、。(1)干燥状态:材料的孔隙中不含水或含水极微。(2)气t状态:材料的孔隙中所含水与大气湿度相平衡。(3)饱和面干状态:材料表面干燥,而孔隙中充满水达到饱利。(4)湿润状态:材料不仅孔隙屮含水饱和,而h表面上为水润湿附有一层水膜。 材料的含水状态会对材料的多种性质产生一定影响。图1.4材料的含水状态1.2. 2. 2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多数材料由于具有亲水性及开口 孔隙,其内部常含有水分。材料吸水达到饱和状态时,其内部所含水分的多少,用吸水率表示。材料的吸水 率可用质量吸水率或体积吸水率表示。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水饱和时,所吸收水分 的质量与材料干燥质量的tt分比,
26、用下式计算:=叫 _ 川' x00%(1. 11)人式中 “质材料的质量吸水率,;%、m2材料在t:燥状态与饱和而i:状态下的质量,go对于多孔材料常用体积吸水率表示。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体积内被水充实的程 度,即材料吸水饱和时,所吸收水分的体积与干燥材料口然体积的百分比,用下式表 示:w什水 xloo% 加、1 xloo%(1. 15)vo%ph式中材料的休积吸水率,%;ph水的密度,g / cm ;干燥材料在口然状态下的体积,cm30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存在如卜关系:吩w质x皿呷ph(1. 16)式中a)材料干燥状态的体枳密度。材料吸水率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亲水属性及材料的构造。材料
27、开口孔隙率越人, 吸水性越强,特别是材料具有很多微小开口孔隙时,吸水率非常大。封闭的孔隙,水 分不易进入;粗人开口的孔隙,水分不易存留,故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常小于孔隙率。 这类材料常用质量吸水率表示它的吸水性。対于某些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软木等,山于具有很多开口而微小的孔隙, 所以它的质量吸水率往往超过100%,即湿质量为干质量的几倍,在这种情况下,故好 用体积吸水率表示其吸水性。1.2.2.3吸湿性干燥的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成为吸湿性。吸湿性的大小 川含水率表示。材料在所处环境屮其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白分数,称为材料 的含水率,可用下式计算:亿二® _网
28、 xloo%(1. 17)式中 w含材料的含水率,;“、加3 材料在干燥状态和气干状态下的质量,go材料的含水率除与材料的亲水属性、组织构造有关外,还受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 度影响,空气的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人,材料的含水率越人。材料吸水后会对工程产牛不良影响。如受潮后的材料表观密度、导热性增大,强 度、抗冻性降低。1.2.2.4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一般 情况下,潮湿的材料均较干燥时强度低,主要是浸入的水分削弱了材料微粒间的结合 力,同时材料内部往往含有一些易被水软化或溶解的物质(如粘土、石膏等)。材料 的耐水性以软化系数表示:k软二厶(1.
29、 18)式中 k软材料的软化系数;九,、f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及干燥状态下的强度,mpa。软化系数的人小反映材料浸水后强度降低的程度。在选择受水作丿ij的结构材料 时,k软值是一项亜要指标。受水浸泡或长期受潮的至要结构材料,其软化系数不宜 小于0.850. 90;受潮较轻或次要的结构材料,其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00.85。 软化系数人于0. 80的材料,通常认为是耐水的材料。1.2.2.5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或不透水性)。抗渗性常用渗透系数 利抗渗等级表示。(1) 渗透系数根据达西定律,在一定时间t内,透过材料的水量q与试件的过水断面积a及作 川于试件的水头差h成正比,
30、与试件的厚度d成反比,比例系数k,称为渗透系数。 用下式表示:k=型-(1. 19)ath式中 k材料的渗透系数,cm/s;q透水量,cm3;“试件厚度,cm;a透水面积,cm";t透水时间,s;h静水压力水头,cm。渗透系数反映材料内部纽织构造的疏密程度。k值越小,表明材料的抗渗能力越 强。(2) 抗渗等级以规定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试件不透水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称为材 料的抗渗等级。用下式表示:人0.1(1.20)式中 p,材料的抗渗等级,mpa,如匚、马等,表示材料能承受0.2、0. 4mpa的 压力。h试件开始渗水时的水压力,mpa。抗渗等级常川于表示砂浆和混凝土的抗渗
31、能力,p值越人,材料的抗渗能力越强。 材料孔隙率小,且具有闭口孔隙的材料往往抗渗能力较强。1.2. 2.6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坏作用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 性质,称为抗冻性。抗冻性试验通常是将规定的标准试件浸水饱和后,在零下15°c温度条件下冻结一 定时间,然后在室温的水中融化,进行反复冻融,试件强度降低及重量损失值不超过 规定值、材料表面无明显损伤,所对应的最人循环次数,定为该材料的抗冻等级。材 料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 fi ”表示,“i ”表示冻融循环次数,如“竹5 ”、“伦)” 等,抗冻等级越高,材料的抗冻能力越强。冻结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材料孔隙中的水
32、结冰膨胀所致。当材料孔隙中充满水时, 水结冰约产生9%的体积膨胀,使材料孔壁产牛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 度时,孔壁形成局部开裂。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开裂加剧,材料表面逐渐剥落,强 度也随之降低。材料的抗冻能力取决于材料的吸水饱和程度和抗拉强度。闭口孔隙不易进水,粗 大的开口孔隙水分不易充满孔隙,都会使材料抗冻能力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高,变 形能力强,也会提高材料的抗冻能力。水工建筑物经常处于干湿交替作用的环境中,选用材料时应按材料所处的工作环 境和使用部位合理确定抗冻等级。1.2.3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建筑材料除了须满足必要的强度及其他性能的要求外,为了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 耗,以及为生
33、产和生活创造适宜的条件,常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热性质。1.2. 3. 1导热性(1. 21)材料传导热童的性质称为导热性。材料的导热能力川导热系数入表示,计算公式 如下:'j亿一刁)式中 2材料的导热系数,w/ (mk):q传导的热量,j;a热传导面积,n?;§材料厚度,m;t导热吋间,s; 7、t2材料两侧的温度,ko材料的导热能力与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特征及材料的含水状态有关。密闭空气的 导热系数很小(0.025w/ (mk),故材料闭口孔隙率大时导热系数小。开口连通孔 隙具有空气对流作川,材料的导热系数较人。材料受潮时,由于水的导热系数较人 (0. 58w/ (mk),导热
34、系数增大。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隔热保温效果越好。有隔热保温要求的建筑物宜选用导热 系数小的材料做围护结构。工程中通常将x <0. 23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几种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见表1. 2。1.2. 3.2比热容及热容量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使温度升高:冷却时放出热量,使温度降低。材料温度升 高(或降低)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材料的热容量,1kg材料的热容 量,称为材料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下式表示:q = cm(t2-tl)(1.22)(1.23)一 q 血-刁)式中q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c材料的比热容,j/ (kg-k);m材料的质量,kg;(巧-亓)
35、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ko材料的热容量值对保持材料温度的稳定性有很大作用。热容量值高的材料,对室 温的调节作用大。儿种常见材料的比热容值见表1. 2。表1.2常见材料的导热系数及比热材料导热系数w/(m-k)比热容j/(kgk)材料导热系数w/(m-k)比热容j/(kgk)铜3700.38绝热纤维板0. 051.46钢550.46玻璃棉板0.040.88i-ll 花冈tf2.90.80泡沫塑料0.031.30普通混凝土1.80.88冰2.202.05普通粘土砖0.550.84水0.584. 19松木(顺纹)0. 151.63密闭空气0. 0251.001.3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
36、是指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有关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 力的性质。1.3.1材料的变形性质1.3. 1. 1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形状、体积的改变,即变形。当外力除去后,能完全恢 复原有形状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弹性,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大小与外力成正比,比例系数e称为弹性模量。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用下式表达:式中 £材料的应变;(7材料的应力,mpa;e材料的弹性模量,mpa。弹性模量是材料刚度的度量,e值越大,材料越不容易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破坏,除去外力后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尺寸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塑性,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有些材
37、料在受力不大时,表现为弹性变形,当外力超过一定限度后,材料产生塑 性变形(如低碳钢);有些材料受力后,弹性变形和蜩性变形同时产生,除去外力后, 弹性变形可以恢复,而塑性变形则不能恢复(如混凝土)。通常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对材料加荷,按材料在破坏前有无 显著变形,将材料分为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两类。混凝土、砖瓦、牛铁及石料等建筑 材料,在受力破坏之前均无显著变形,称为脆性材料。反之则称为弹性材料。1.3. 1.2徐变与应力松弛在恒定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固体材料的变形随吋i'可的延续而逐渐增大的现象,称 为徐变;若总变形不变,其中塑性变形随时间的延续增大,弹性变形逐渐减小,因而
38、 引起材料屮弹性应力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引起材料徐变和应力松弛的原因,主要是在材料屮存在某些非晶体物质,在外力 作用下产生粘性流动,晶休物质在剪应力作用下产牛品格错动或滑移。徐变和应力松弛除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材料所受外力的大小有关。当 应力未超过某一极限时,徐变会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最后徐变变形停止发展;当应 力超过某一极限值时,徐变变形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大,直至材料破坏。徐变和应 力松弛还与材料所处的环境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材料的徐变和应力松弛越人。1.3.2材料的静力强度1.3. 2. 1静力强度材料抵抗静荷载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静力强度。静力强度以材
39、料试件按规 定的试验方法,在静荷载作川下达到破坏时的极限应力值表示。根据外力作用方式不同,静力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折)强度 及抗剪强度。不同种类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特点,一般脆性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抗 拉、抗弯强度均较低。塑性材料的抗压及抗拉强度大致相同。纤维状的材料具有顺纹 强度较高的特点。应根据材料在工程屮的受力特性合理选川。几种常用材料的静力强度见表1. 3。表13常用材料的静力强度(单位:mpa)材料静力强度材料静力强度抗压抗拉抗弯抗压抗拉抗弯花岗岩 普通粘土砖 普通混凝土1001507. 5307. 56058110 141.8 41.5 8松木(顺纹) 建筑钢
40、材30 50240150080 120240150060 1001.3. 2. 2比强度及强度等级比强度是指材料单位质量的强度,常用來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的性质。表1.4给出 了建筑钢材、木材和混凝土的比强度。表14钢材、木材和混凝土的比强度材料表观密度(kg/m3)抗压强度(mpq比强度低碳钢78604150.53松木50034.3(顺纹)0. 069普通混凝土240029. 10.012比强度高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可用于高层、大跨度的结构材料。轻质高 强是材料的发展方向。为方便设计及对工程材料进行质量评价,对于以力学性质为主要性能指标的材 料,通常按材料的极限强度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强度等级
41、。强度等级越高的材料,承受 的荷载越大。一般脆性材料按抗压强度划分强度等级,塑性材料按抗拉强度划分强度 等级。1.3. 2.3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材料的组成构造是决定材料强度的内在因素。材料强度除受内在因素的影响外, 还受外在因索的影响,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材料的表观密度、孔隙率、含水率、环境温度等。试件强度述与试件形状、大小和试验条件密切相关。受试件与承压板表血摩擦的 影响,棱柱体形状等长试件的抗压强度较立方体等短试件的抗压强度低;大试件由于 材料内部缺陷出现机会的增多,强度比小试件低一些;表面凸凹不平的试件受力而受 力不均,强度也会降低;试件含水率的增人,环境湿度的升高,都会使材料强度降低; 由
42、于材料破坏是其变形达到极限变形而破坏,而应变发展总是滞后于应力发展,故加 荷速度越快,所测强度值也越高。为了使试验结果具有对比性,材料试验应严格按国 家有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1.3.3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质1.3. 3.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切性。根据荷载作用的 方式不同,分冲击抗压、冲击抗拉、冲击抗弯等。冲击试验是用带缺口的试件做冲击 抗弯试验。冲击韧性以标准试件破坏时消耗于试件单位面积上的功(j / cm2)表示。 桥梁、路面、吊车梁及某些设备基础等有冲击抗震要求的结构,应考虑材料的冲击韧 性。建筑钢材、木材的冲击韧性较好,而脆性材料的冲击韧性均较差。
43、1.3. 3.2 硬度材料表血抵抗其他钱硬物体压人或刻划的性能称为硬度。不同材料硬度的测定方 法不同,矿物质材料硕度按刻划法(莫氏硬度)分10级,钢材的硬度常用钢球压入 法(布氏硬度)测定。硬度大的材料具有耐磨性较强、强度较高的特点,但不易机械 加工。1.3. 3.3磨损及僭耗材料表面在外界物质的摩擦作用下,其质暈和体积减小的现彖称为磨损,磨损用 磨损率表示:式中 k试件的磨损率,g / cm2;“、m2试件携损前、后的质量,g;a试件受磨表面积,cm材料在摩擦和冲击同时作用下,其质最和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磨耗。磨耗以试 验前、后的试件质量损失tt分数表示。磨损及磨耗统称为材料的耐磨性。材料的
44、映度大、籾性好、构造均匀致密时,其 耐磨性较强。多泥砂河流上水闸的消能结构的材料,要求使用耐磨性较强的材料。1.4材料的化学性质某些材料在使川坏境条件下与周围介质或与其他材料配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根 据化学反应能力的强弱,可将材料分为活性材料和非活性材料两类。活性材料容易和15 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改变材料原有的技术性质;非活性材料在周围 环境介质中或与其他材料配合时不易发牛化学反应,能较好地保持其原有的化学成分 和技术性质的稳定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受到周围环境侵蚀性介质(酸、碱、盐溶液或气体)的 作用,长期作用的结果会使材料受到化学侵蚀。材料抵抗化学介质侵蚀作用不破坏,
45、其性质也不发生显著改变的性质,称为化学稳定性。影响材料化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是材料的组成成分和材料构造的密实程度。选用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使用环境,从 材料的组成成分、结构和构造方面着手,提高材料的抗侵蚀能力。有些活性材料在激发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能满足工程所要求 的性质,这是材料改性方血的一条重耍途径,也是充分利用一些工业废料的有效方法。 例如粒化高炉矿渣。1.5材料的耐久性耐久性是指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英工作性能到极限状态的性质。材料的工 作性能是指材料在使川过程中所必需具备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极限状态要依据 材料的破坏程度、建筑物的安全度及经济指标等儿方而因索综合
46、确定。改变材料工作性能的因素,除了外力的作用,还与材料所处的工作环境有关。环 境因索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这些因素或单独或交互发 生,具有复杂多变的关系。材料的耐久性与破坏因素关系见表1.5。材料的耐久性是一项综合性质。对材料耐久性的判断,需要在使川条件下进行长 期的观察和测定。通常对材料耐久性的判断,是根据工程对所用材料的使用要求,在 实验室进行有关的快速试验,如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加湿与紫外线干燥循环、碳化、 盐溶液浸渍与干燥循环、化学介质浸渍等。由于矿物质材料的抗冻性可以综合反映材料抵抗温度变化、干湿变化等风化作用 的能力,因此抗冻性可作为矿物质材料抵抗周围环境物
47、理作川的耐久性综合指标。在 水利工稈中,处于温暧地区的结构材料,为抵抗风化作用,对材料也提出一定的抗冻 性要求。表15耐久性与环境破坏因素关系名称破坏作用坏境因索评定指标抗渗性物理压力水渗透系数.抗渗等级抗冻性物理水、冻融抗冻等级冲卿气蚀物理流水、泥沙蘑损率碳化化学c0?、ho2碳化深度化学侵蚀化学酸、碱、盐及其溶液*老化化学阳光、空气、水*锈蚀物理、化学ilo、g cr、电流锈蚀率碱骨料反应物理.化学kq、活性骨料*腐朽生物flo、o2 * 菌*虫蛀生物昆虫*耐热物理湿热.冷热交替*耐火物理高温、火焰*注*表示可参考其强度变化率、裂缝开裂情况、变形情况进行评定。2钢筋检测建筑钢材是建筑工程屮
48、所川各种钢材的总称。钢材具有强度高,有一定塑性和韧 性,能承受冲击和振动荷载,可以焊接或钏接,便于装配等优点;其缺点主要是易锈 蚀,维护费用大,i耐火性差,牛产能耗大。在建筑工程中钢材被大量用作结构材料, 并被列为建筑工程的三大重要材料之一。2.1概述2.1.1钢的冶炼钢是将炼钢牛铁在1700°c左右的炼钢炉中冶炼,把牛铁中的杂质氧化,将含碳量 降到2.06%以下,并将其他元素调整到规定范臥钢的冶炼方法根据炼钢设备的不同主要分为平炉、转炉和电炉三类。建筑钢多是 平炉钢、顶吹氧气转炉钢和侧吹碱性转炉钢。平炉法冶炼是以固态或液态的生铁、铁 矿石或废钢材作为原料,用煤气或至油加热冶炼。山于
49、冶炼时间长,钢的化学成分较 易控制,除渣较净,成品质量高,可牛产优质碳素钢、合金钢或特殊要求的专用钢, 但投资人、能耗大、冶炼周期长。生产侧吹转炉钢是将熔融状态的铁水,山转炉侧而 吹入高压热空气,使铁水中的杂质在空气中氧化,从而除去杂质。但是,在吹炼时易 混入氮、氢等有害气体使钢质变坏,控制钢的成分较难。侧吹转炉钢的炉体容量小、 出钢快,一般只能川来炼制普通碳索钢。顶吹氧气转炉法是将纯氧从转炉顶部吹入炉 内,克服了空气转炉法的缺点,效率较高,钢质也易控制,近來较多采用。炼钢需要足够的氧,但如果钢材中残存了氧,会使钢质变差。因此,必须在冶炼 后期脱氧。根据脱氧程度所表现的状态,分为镇静钢、半镇静
50、钢和沸腾钢三类。钢材交货时,必须对所用炉种以规定的代号作出标志,脱氧状态也是钢质标志的 内容。2.1.2钢的分类钢的品种繁多,为了便于选用,现将钢的一般分类归纳如下:2. 1.2. 1按化学成分分类(1)碳素钢碳素钢的化学成分主耍是铁,其次是碳,故也称铁碳合金。其含碳量为0.02% 2.06%。此外尚含有极少量的硅、镒和微量的硫、磷等元素。碳素钢按含碳量又可分 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60%)和高碳钢(含 碳量大于0.60%)三种。其中低碳钢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多。(2)合金钢合金钢是指在炼钢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一种或多种能改善钢材性能的合金元素 而制得
51、的钢种。常川合金元索有:硅、镒、钛、锐、觇、珞等。按合金元素总含量的 不同,合金钢可以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 总含量为5%10%)和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低合金钢为建筑工 程中常用的主要钢种。2. 1.2.2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1)沸腾钢炼钢时仅加入鎰铁进行脱氧,脱氧不完全。这种钢水浇入锭模时,有大量的co 气体从钢水屮外逸,引起钢水呈沸腾状,故称沸腾钢,代号为“fs沸腾钢组织不够致 密,成分不太均匀,硫、磷等朵质偏析较严虫,故质量较差。但因其成本低、产量高, 故被广泛用于一般建筑工程。(2)镇静钢炼钢时采用锚铁、硅铁和铝锭等作脱氧剂,脱氧
52、完全,且同时能起去硫作川。这 种钢水铸锭时能平静地充满锭模并冷却凝固,故称镇定钢,代号为“z”。镇定钢虽成 本较高,但其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性能稳定,故质量好。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等巫 要的结构工程。(3)半镇定钢脱氧程度介于沸腾钢和镇定钢之间,为质量较好的钢,其代号为f(4)特殊镇静钢比镇静钢脱氧程度还要充分彻底的钢,故其质量最好,适川于特别重要的结构, 代号为tz”。2. 1.2.3按有害杂质含量分类按钢中有害杂质磷(p)和硫(s)含量的多少,钢材可分为以下四类:(1)普通钢。磷含量不大t 0.045%;硫含量不大于0.050%。(2)优质钢。磷含量不人于().035%;硫含量不人于0.03
53、5%o(3)高级优质钢。磷含量不大于0.030%;硫含量不大于0.030%。(4)特级优质钢。磷含量不人于0.025%;硫含量不人于0.020%o2. 1.2.4按用途分类(1)结构钢。主要用作工程结构构件及机械零件的钢。(2)工具钢。主耍用于各种刀具、量具及模具的钢。(3)特殊钢。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钢,如不锈钢、耐热钢、耐酸 钢、耐磨钢、磁性钢等。建筑钢材的产品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线材和管材等几类。型材包括钢结构用的 角钢、工字钢、槽钢、方钢、轨道钢等。线材包括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 筋、钢丝和钢钱线等。板材包括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房屋、桥梁及建筑机械 的中厚钢板;
54、用于屋ifii、墙面、楼板等的薄钢板。管材主要用于钢桁架和供水、供气 (汽)管线等。2. 1.3冶炼牛产的钢,除极少量直接川作铸件外,绝大部分都是先浇铸成钢锭,然后再 加工制成各利i钢材。将钢锭加热到11501300°c后进行热轧,所得的产晶为热轧钢材。将钢锭先热轧,经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冷轧的产品为冷轧钢材。一般建筑钢材以热轧为主。钢管是川 钢板加工焊制而成的。无缝钢管是对实心钢坯进行穿孔,经热轧、挤压、冷轧、冷拔 等工艺而制得。2.2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钢材的技术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两个方而。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拉伸性 能、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破度等;工艺性能是钢材在加工制造过
55、程屮所表现的特性, 包括冷弯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等。2. 2.1力学性能2. 2. 1. 1拉伸性能钢材的拉伸性能,典型地反映在广泛使用的软钢(低碳钢)拉伸试验时得到的应 力c与应变w的关系上,如图2.1。钢材从拉伸到拉断,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可分为四 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在拉仲的开始阶段,0a为直线,说明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g/e=eo a点对应的 应力叶称为比例极限。当应力超过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开始失去比例关系,但仍 保持弹性变形。所以,e点对应的应力称为弹性极限。oe为弹性阶段。当荷载继续增大,线段呈曲线形,开始形成塑性变形。应力增加到b上点后,变形 急剧增加,应力则在不大的范围(b上、b下、b)内波动,呈现锯齿状。把此时应力不增 加,应变增加时的应力,定义为屈服极限强度。屈服点4是热轧钢筋和冷拉钢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长沙望达智造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约27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亳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压缩感知与统计分析的结合试卷及答案
- 2024年营养师考试案例研究要求试题及答案
- 高一新学期学习计划样本(31篇)
- 网络游戏行业游戏设计与用户体验优化策略
- 特难化学试题分析及答案
- 2025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校园招聘约215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泸州市纳溪区融新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专题04-完形填空2023年高考英语三模试题分项汇编(新高考八省专用)-(原卷版)
- 物理治疗学(人卫三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海报
- 湖北省黄冈八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道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
- 劳务派遣信息管理系统
- 极地安全课件教学课件
- GB/T 44588-2024数据安全技术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 2024年深圳技能大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职业技能竞赛初赛理论知识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四讲 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的演进(夏商周时期)
-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三种文化”内容及价值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