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赏析(精编版)_第1页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精编版)_第2页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精编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轼水调歌头复习与中考试题精选备课人:邵秀娟高景涛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作者简介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通判,知密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哲宗时任翰林学士, 曾出知、 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其文明白畅达,为“唐

2、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题解与写作背景水调歌头, 是词牌名。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 。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 注释 1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 岁的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轼数百公里的, 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 心情抑郁惆怅。 此刻, 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 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

3、首名篇。二、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2、宫阙 qù e) :宫殿。9 / 93、归去:回到天上。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5、不胜 sh ng:经不住,承当不了。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8、不应:不该。9、何事:为什么。10、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11、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13、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三、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传说神

4、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 便不应有恨了, 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四、诗歌赏析一

5、、选择题1、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与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b a、欧阳修b、轼c 、陆游d 、辛弃疾2. 北宋后期豪放派代表词人轼,号:aa、东坡居士b 、青莲居士c 、稼轩居士d 、易安居士3. 以下词人中,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有(b) a、煜b、辛弃疾c、柳永d、清照4. 开创豪放派词风的宋代作家是 c a、欧阳修b 、王安石c 、轼d、辛弃疾5. 轼水调歌头小序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词的主题是:ba、羁旅行愁b、望月怀人c、悲悼故国d 、忧时伤事6. 轼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 中表现作者出世思想与入世思想矛盾的语句是b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b、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月有阴晴圆缺二、赏析题1. 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绍写作缘由。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弟弟,其名为辙, 他和轼,洵并称文坛“三。2. 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天,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4. 词的上阕,写词人“天上宫阙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天上仙境的境界,表现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词的下阕写 “无限时对美满生活的探求,全是词人心的真实写照,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表达。6、 以下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 不知

7、 / 天上 / 宫阙,今夕 / 是/ 何年? b. 我欲 / 乘风 / 归去,又恐 / 琼楼 / 玉宇。c. 不/ 应有恨,何事/ 常向 / 别时 / 圆? d. 但愿 / 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7、 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子。8、 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容对出下联: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我的下联: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9、本 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10、 " 起舞弄清影 &q

8、uot; 中的 " 弄" 字用得好在哪里?."做出 " 的意思,说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1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a. 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 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 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 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 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

9、胸怀和乐观的情致。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常蕴含的意义?如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14、给加点的字注音。1宫阙 qùe 2琼楼 qi ó ng 3绮户 y 4婵娟 ch n ju n15、写出三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诗词句子。123三、问答题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年问月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追问: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因为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心的激烈矛盾: 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

10、足,因此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点拨:“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这里的“归去应怎样理解?“归去带有归隐、超然世外的意思。“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

11、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转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转、“低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说明夜渐渐深了。“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阙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怀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说明了 “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 因而开始自解自叹、自我安慰了,巧妙转入下一句。找出词

12、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制的遗憾。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祝福的流传千古的名句。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安慰,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这句与上阙完毕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以美好的境界完毕。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在词中问天, 实际是在问人生, 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政

13、治上失意, 幻想超然物外, 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 “遁世的念头, 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中考练习题】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 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

14、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 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外表看来,好似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 全诗情景交融, 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 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3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上天 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

15、句,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4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 分 “转和 “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5 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 ,一个是 又恐 、一个是 何似。 2 分6 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7. 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绍写作缘由。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弟弟的字,其名为辙, 他和轼, 洵并称文坛“三。8. 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 天,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 。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10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 以下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化用杜甫 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b. “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