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试题_第1页
《黄帝内经》试题_第2页
《黄帝内经》试题_第3页
《黄帝内经》试题_第4页
《黄帝内经》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帝内经试题一、单选题1.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 )a.法于阴阳 b.和于术数c.起居有节 d.延年益寿2.素问·上古天真论中 “恬惔虚无”的含义是指: ( )a思想安静乐观 b精神充沛不妄耗c.顺应四时 d.面部安祥3.以下哪项是女子七岁的生命特征? ( )a肾气盛 b.任脉通 c.任脉虚 d.肾气实 4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妇女月经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肾气充盛 b.太冲脉盛 c.年龄二七d.脾胃强盛5. “背者,胸中之府”,胸中指的是( )a 心肺 b. 胸腔 c. 肺 d. 脏腑 6.素问·四气调神

2、大论)中“不治已病治未病”,体现了:( )a.未病先防的思想 b.有病早治的思想c.顺应四时养生防病的思想 d.善治者治皮毛的思想 7“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之含义是:( ) a.道路 b.本原 c.道理 d.规律 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求于本”的 “本”是指:( )a.病因 b.病机 c.病性 d.阴阳 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属于阴阳基本内容的哪一方面?( )a.对立 b.互根 c.互制 d.转化10.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药食气味辛甘,其性能是:( )a.因表发散 b.发散而属阳 c.宣通肺气 d.发汗 11.素问·

3、;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其中 “壮火”、“少火”的本义是( )a.药食气味纯阳与温和之别 b.人体阳气亢盛与平和之别c.病理之火与生理之火的区别 d.邪火与正气之别1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壮火”能够:( )a.散气 b.生气 c.耗津 d.耗血 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 “少火”能够:( )a.食气 b.生气 c.生津 d.化血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散气”,其 “气”指的是( )a.阴气 b.元气 c.阳气 d.卫气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反映了:( ) a.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 b.阴

4、阳的制约关系c阴阳的转化关系 d.阴阳的升降关系 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肢体动摇震颤是由于:( )a.风邪为胜 b.寒邪为胜c.热邪为胜 d.燥邪为胜1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生理功能是:( )a.生之本,神之变也 b.为五藏六府之大主c.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d.主身之血脉18.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 “膻中”是指( )a心包络 b上气海部位 c下气海部位 d气海穴 19.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膻中的生理功能是:( ) a.推动气血运行 b.主气 c.积宗气 d.喜乐出焉20.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脾胃是: ( )a.经脉之海 b受盛之

5、官 c.气血之海 d.仓廪之官 21.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a.藏血 b.主疏泄 c.主谋虑 d.主筋 22.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中 “变化”是指:( )a水谷变化为精气 b.糟粕变化成形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d.食化而变粪23.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中 “化物”应解释为:( )a.对水谷消化吸收 b.分清别浊 c.化生水谷之精气d.化生营气24.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中 “神明”的意思是:( )a.阴阳不测之谓神 b.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

6、动 c.脏腑的功能活动 d.清静机灵,谓之神明25.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小肠是:( )a.中渎之官 b.传道之官 c.受盛之官 d决渎之官 26.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相傅之官”是指:( )a.心 b.肺 c.肝 d.肾 27.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将军之官”是指:( )a.心 b.肺 c.肝 d.肾 28.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 “胆”为:( )a.中正之官 b.传道之官 c.相傅之官 d.决渎之官 29.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 “心”为:( )a.相傅之官 b.将军之官 c.臣使之官 d.君主之官30.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十二脏腑的功能取决

7、于何脏腑?( )a.肝 b.心 c.肾 d.胆 31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主 “罢极之本”的脏是:( )a.心 b.肝 c.肺 d.肾 32.素问·五藏别论指出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既藏又泻b.藏于阴而象于地 c.实而不满d.满而不实33.素问·五藏别论指出六腑总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a.实而不满 b.满而不实c.藏而不泻 d.久藏五脏浊气34.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卫运行五十度而复大会的部位在( )a.足少阴肾经 b. 手太阴肺经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太阳脾经35.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营卫之气在体内一昼夜各运行多少度?( )a.二十五度b.三十五度 c.四十五度

8、d.五十度 36.据灵枢·营卫生会篇,卫气在人体的循行规律是什么?( )a.昼行于阴、夜行于阳 b.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c.昼夜循行二十五度 d.昼行于上部、夜行于下部37.据灵枢营卫生会,“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的道理是( )a.气血同行 b.气血同源c.气为血之帅 d.血为气之母38.灵枢决气篇指出 “一气化六气”,此“一气”指的是( )a.肾气 b.营气 c.卫气 d.水谷精微之气 39.灵枢决气所述,脉的作用是( )a.熏肤充身泽毛b.宣五谷味c.补益脑髓 d.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40.据灵枢本藏,具有 “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作用的是( )a.卫气 b.营气 c.肾

9、气 d.志意 4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心”的病证为:( )a.诸热瞀瘛b.诸痛痒疮c.诸躁狂越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42.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下”的病证为:( )a.诸湿肿满b.诸厥固泄c.诸胀腹大d.诸呕吐酸,暴注下迫43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 “皆属于上”的病证为:( )a.诸逆冲上 b.诸痿喘呕c.诸气膹郁 d.诸躁狂越 44.素问热论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 “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a.外感风寒 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 c.外感热病的总称 d.外受寒邪 45素问举痛论论述的“后泄腹痛”,是因寒邪客于:( )a.小肠 b.大肠 c.脾 d.胃 46.

10、素问举痛论所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的见症是:( )a.喘动应手 b.宿昔成积c.痛甚不可按 d.按之痛止47.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是寒邪稽留于:( )a.经脉 b.肌肉 c.脏腑 d.关节 48.素问举痛论所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 )a.经脉 b.心包络 c.五脏 d.六腑 49素问举痛论中的“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是因寒邪客于:( )a.肝经 b.胆经 c.冲脉 d.任脉 50."根据素问举痛论的内容,“痛。甚不可按”是因寒邪侵入导致( )a.小络急引b.脉不通c.脉泣血虚d.脉充大而血气乱51.根据素问举痛论的内容,“按之而痛止”是因寒邪客于:( )

11、a.夹脊之脉 b.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的小络中 c.肌表的经脉中d.背俞之脉52.素问:痹论中,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是何种邪气为胜?( )a.风 b.寒 c.湿 d.热 53.根据素问痹论所论述痹证的发病,春季感受风寒湿邪将发生:( )a.筋痹 b.脉痹 c.骨痹 d.肌痹 54."根据素问痹论所述“皮痹不已”,复感受风寒湿气则发生何痹?( )a.肝痹 b.心痹 c.脾痹 d.肺痹55.素问痹论认为,何邪偏胜其痹易已?( )a.寒邪胜 b.风邪胜 c.湿邪胜 d.热邪胜 56.根据素问·痹论的内容,以肢节疼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的是:( )a.行痹 b.痛痹 c.著痹 d.筋痹5

12、7.据素问痿论所述,痿蹙最主要是由于什么病机所致?( )a.肝热筋枯 b.脾热肉枯c.心热脉痿d.肺热叶焦 58.素问·痿论中,认为痿证发生的基本病机是:( )a.房劳过度b.五脏有热 c.远行劳倦d.思想无穷59.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a.心 b.肝 c.脾 d.肺 60.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 )a.夜半 b.日中 c.平旦 d.黄昏 61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虚里”可测候(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62.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是( )a.中气外泄b宗气外泄 c.阳气外泄d.营气外

13、泄63.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其中“工”是指( )a.病人 b.疾病 c.医生 d.医生的治疗措施 64.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标本”是指( )a.正气和邪气 b.病人和医生c.先病和后病 d.病人的神机和医生的治疗措施65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 )a.先病而后逆者 b.先逆而后病者c.先寒而后生病者 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66.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坚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除之 b.散之 c.攻之 d.削之 6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急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 )a.行之 b.平之 c缓之 d.

14、散之 68.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取之热 b.取之寒 c取之阳 d.取之阴 69.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a. 粪便和尿液 b. 水道中的阴液c. 化生的精血津液 d. 浓厚的营养物质70.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a. 腹泻如水 b. 肠鸣泄泻 c. 下利不爽 d.下利完谷不化71. 素问 六节藏象论中,肾是( )a. 先天之本 b. 后天之本c. 罢极之本 d. 封藏之本72. 根据素问·举痛论原文,引起“呕血及飧泄”的原因是( )a.寒 b.怒 c.思 d.热73. 素问&#

15、183;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a.胸中之府 b.血之府c.髓之府 d.精明之府74.“背者,胸中之府”,胸中指的是( )a. 心肺 b. 胸腔 c. 肺 d. 脏腑 75.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b.其下者,引而竭之c.因其重而减之 d.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76. 某未婚女青年,形体瘦弱,头昏目眩,心悸,面色萎黄,唇舌甲色淡白五华,月经闭止数月,脉象细弱。对此闭经病,根据素问 至真要大论正确的治疗当用下列何种方法( )a. 痛因痛用 b. 塞因塞用 c. 寒因寒用 d. 热因热用77.据素问 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

16、哪一项不属于反治法( )a. 热的症状者用四逆汤 b. 寒的症状者用白虎、承气辈c. 腹胀用四君子汤 d. 火旺用知柏地黄丸78.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的“能”是指( )a.能力 b.能够 c.耐受 d.开始79.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 )”a.补之 b.行之 c.攻之 d.决之80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应( )a.十去其六 b.十去其七 c.十去其八 d.十去其九二、多选题1.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养生的法则和方法是:( )a法于阴阳 b和于术数 c.食饮有节 d. 起居有常 e.服食补品2.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和于术数”是指:( )a导引

17、b吐纳 c按跷 d节饮食 e慎起居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的哲学意义是:( )a.万物之纲纪 b.变化之父母c.生杀之本始 d.神明之府 e.天地之道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阴阳偏胜病机的论述是:( )a.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b.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c.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d.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e.重热则寒,重寒则热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阴阳的转化时指出:( )a.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b.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c.寒极生热,热极生寒d阴为之主,阳予之正 e.阳化气,阴成形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关于阴阳的相互作用的原文是:( )a.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b.阴在内,

18、阳之守也 c.阳在外,阴之使也d.阳化气,阴成形 e.阴静阳躁7.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论“气化”的含义是:( )a.肾气对膀胱所藏津液的蒸化b.肾气对膀胱所藏津液的开清降浊c.肾气对膀胱所藏津液的输布 d.肾气对膀胱所藏津液形成尿液 e.气血的化生8.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心所主之五体和五华是:( )a.其华在面 b.其充在骨 c.其充在筋d.其充在血脉 e.其华在爪9.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肝所主之五华和五体是:( )a.其华在面 b.其华在爪c.其华在毛d.其充在筋 e.其充在骨10.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所主之五华和五体是:( )a.其华在面b.其充在皮c.其华在毛 d.其华在发 e.其充在筋11.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肾所主之五华和五体是:( )a.其华在发 b.其华在面c.其华在爪d.其充在骨 e.其充在筋12.素问·五藏别论论述五脏总的功能和特点是:( )a.泻而不藏b.藏精气而不泻 c.能藏能输泻 d.满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