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家园上课课件_第1页
重建家园上课课件_第2页
重建家园上课课件_第3页
重建家园上课课件_第4页
重建家园上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建家园海子重建家园 在水上 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成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生成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藉心灵 思考 1、家园指的是什么? 2、如何理解第一句,在水上,放弃智慧? 3、生存为什么无须洞察? 4、如何理解第四节? 5、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第一节首句就隐含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牵发全诗意蕴的问题:为什么是在“水上”,为什么放弃的是“智慧”?“水”与“智慧”有关联吗?孔子云:“知(智)者乐水,仁者乐

2、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与“智”确实有关系。钱穆先生注疏:“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换一个角度说,水与智相连,是因为水能引起人对时光、对生命的思考和探询。孔子曾在水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也许,没有什么比“斯”更能引起人对“逝”的感喟;逝,消逝,丧失,一去不复返。这与本诗中因家园丧失而“重建”是紧密呼应的。这句诗同时提示我们:家园的丧失是与水有关系的。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人类的家园逐水而居;但水也能带来灭顶之灾,如旧约创世纪里所描述,上帝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便起了毁灭之心,使洪水泛滥

3、;惟挪亚蒙恩,受命造方舟躲避了洪水,延续了万物生命。至于放弃智慧之后,是否要做“仁者”,诗中没有明说。不过,仁者仁厚之人,包容万物,乐与万物同在,这与诗的整体意旨是一致的。 次句“停止仰望长空”是最易引发歧义的句子,前已言。其实,此句接上句而来,表达的仍是“放弃智慧”;或者说,此句的重心不在“长空”,而在“仰望”长空这一动作,及其引发的结果。中国历史上,“仰望长空”者如屈原,在天问中向上天一连发出了172个问题,表达了他对自然、历史、社会的深思熟虑的见解、质疑;也就是说,人在仰望长空的时候,往往会引发深沉的理性思考,激起内心奔放热烈的情感。而在海子看来,理性思考即智慧,要“放弃”;奔放热烈的情

4、感,则要使之平静。即使家园的毁灭是由上天引起的,人也不要追究、抱怨,而要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因为诗人接着写道,生存不仅意味着幸福,也意味着苦难和屈辱;生存即承担,既承担幸福,也承担苦难和屈辱,“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应该歌唱的”。 第二节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洞察”一词;使用“洞察”而不用“观察”,是因为前者需要动用更多的沉思和更大的智慧;而生存是何面貌,大地已完全呈现,并不是人通过思考,然后用语言可以表述出来的;表述往往是词不达意的,无效的。因此,人只须面向生存本身,回到大地,感受大地,与之同生死,共患难。家是人在大地之上栖居之地;在甲骨文中,“家”这个字很形象:上面是“宀”(min),表示

5、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屋顶给人以安心的佑护。诗人在末句不直言“来重建家乡(园)”,而把本句的重心落在“屋顶”上,用意即在强调“承受”二字:屋顶是用来承受的,既承受和风细雨(幸福),也承受暴雨雷电(痛苦)。 诗人在第三节起始句直截点明诗意,再次强调,沉思和智慧对于生存本身并没有什么影响。生存类似于道,道若可道,则非常道,而道法自然。生存之道是不可言说的,沉思和智慧并不能解决生存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这里,诗人的“生存”观明显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带有宿命的色彩。按现在流行的话说,诗人倡导的生存之道是:不要去问,只管去做。 第四

6、节出现的“麦粒”是海子诗歌中的核心意象,表达着他作为农民的儿子,对乡土中国的眷恋,对此已有诸多文章予以了阐释。某种意义上,麦粒维持着中国社会和人民几千年的“生存”;中国长久以来的农业社会形态,也在根基上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姿态和思维方式,其中之一便是敬天畏地。大地是诚实的,因为它不欺瞒,使人喜也让人忧,使人生也让人亡它按自己的道运转。生存之道不可言说;不可言说即是缄默,也即不要沉思不要探究。维特根斯坦说,人对不可知的事物应保持缄默;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说,语言有时是无力的,语言与现实生存之间存在鸿沟。而当一个人这样做的时候,他就是以自己的诚实回报了大地的诚实。本节中的“缄默”并不难理解,令人疑惑

7、的是顺其而下的“幽暗”一词,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幽暗是天地鸿蒙之初的状态;也是人未开化、未发蒙的状态。 庄子中有“浑沌”开七窍的故事:倏、忽二帝为感谢浑沌的善遇,为其日凿一窍,至第七日而致浑沌死。在庄子看来,人在浑沌时,不思不问,葆有本性,是最幸福的;一旦七窍皆开,则会死去。旧约创世纪中伊甸园夏娃偷吃善恶果的故事,与此类同:当亚当、夏娃未偷吃善恶之树上的果实时,他们不知羞涩,未拥有智慧,正如“浑沌”未开七窍之时;而一当人有了智慧,能辨善恶,便被逐出了家园。因此,幽暗是浑沌的另一种表述。 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返乡的游子远远地看到它就看到了家,躁动的心灵就会平静下来。诗的第四节伊始向我们展开了这样一

8、幅动人、温情,越千年而不变的乡村景观,炊烟是家园、是人间烟火的最佳象征。但全诗能与“家园”相对应、相交换的意象,不是炊烟,而是紧随其后的“果园”在旧约创世纪里,最初人类(亚当)居住的地方即伊甸园,园内遍植果树,且有河水滋润。这里,诗人赋予果园(家园)以人的灵性;确切地说,大地本身和人一样是灵性之物,平等和睦。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听到果园的“静静叫喊”呢?是那些贴近大地,和大地同呼吸共命运的人。在大地上劳动的人有福了。 收尾两句类似警句,为人传诵。如果把它们从全诗中抽出来,可以理解为:我用双手劳动,我付出了,无论是否有收获,无论收获之大小,我都可以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这与现在青年人中流行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观念非常合拍,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而被传诵。这种理解当然不错,但也未顾及全诗的语境。回溯全诗,这两句是说,沉思和智慧并不能揭示生存的面貌;思之弥深,失之弥远。既如此,人靠什么去获得对生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