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崔峦老师在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推荐文档_第1页
(word完整版)崔峦老师在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推荐文档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崔峦老师在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总结2008.7.14和以往的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一样, 召开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 近期 目的是为即将举行的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思想上做准备; 远 期目的是统一思想, 为今后课程改革以及阅读教学深入发展把脉、 定向,进一步 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的突破性。谈三个问题。一、教学观摩活动已经成为学会的一个品牌活动一个民间学术团体,除了召开学术研讨会,进行课题研究,如何在更大的范 围、更多的层 面发挥学术影响力,对全国的语文教学起到一些引领的作用?全 国小语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 创办了教学观摩活动这一形式。 举办至

2、今, 单 单青年教师阅读教学 观摩活动,就已成功举行六届。之所以受欢迎,我想有以 下原因:1用课例说话,形象直观,客观上起到为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导 向的作用。大家来看课,其 中一个目的是,看看别的省、市、区是怎么做的, 阅读教学取得了哪些新进展。2层层选拔的过程,就是层层以课为例,进行教 学研究的过程。在全国观摩之前, 各省、市、区都举办了类似的观摩研讨活动, 有的规模很大, 受益面很广, 以教学观摩为契机, 推动了各个层级的群众性教学 研究的开展。这是此项活动最大的价 值。3提供了一个观摩、交流、研讨的平 台,展示了研讨成果,交流教改经验,推出了有发展潜质的优秀教师。历届观摩 活动,已推

3、出三四百位优秀教师,其中绝 大多数发展很好,已成为我国小语界 的脊梁。“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一 件事有利往往就有弊, 观摩活动也不例外。 它 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如上课教师承受过重的压力, 所上的课过度准备, 精心 包装,失真、欠实,与家常课有相当距离;课经过反复打磨,追求完美的教的效 果,遮蔽了真实的学的过程; 因为只上一个课时, 上课老师总想把最精彩的部分 展示出来,往往导致一二课时不分,造成许 多观摩课、名师课成了无头无尾的 “中段课”。我们对存在问题是清醒的,也在不断改进,希望淡化“赛”成分。 强化研讨、交流的功能。我也曾主张,各地推出教师,会上抽课、备课、上课。 指导者和上课

4、教师还心存顾虑。 我们也希望做课内容、 课型多样。 尽管此次还做 不到,但我们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次会议以两位老师的课为靶子。我们还特意安排两个课时的一篇课文的完 整的教学。目的就是以这两个课例为靶子,进行思考与研讨,以期在今年10月 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一些新的突破,在提高教学突破性上,迈出更大的步子, 有一些新思想、新思路、新办法。二、语文教学有喜有忧1语文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上述理念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改 进教与学的方式,丰富教学资源的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效果。教师有

5、 比以往更多的学习、 培训的机会, 教科研意识增强, 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提 高。越来越多的学生爱学语文, 爱读课外书, 语文素养有所提升。 北京市石景山 区教科所对该区153名教师进行调查,九成以上教师认为课改以后在诸多方面有进步97.37%的教师认为在教育观念上有进步,96.08%认为在教学行为上有 进步,96.32%认为在研究能力上有进步。被调查的教师认为八成以上学生有进步85.52%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87.25%认为学生学习方式有进 步,84.11%认为学习质量有提高。同事,60.09%教师认为负担加重。2原有问题未完全解决,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1) 在工具性与人文性

6、之间,偏向了人文性。 近两三年来,一些专家教授,包括北大的温儒敏、陆俭明、曹文轩教授,都对中小学语文 教学偏向人文性一边提出了批评。温儒敏认为,语文是母语学习 的课程,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 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不应理解未就 是强化人文性弱化工 具性。有同志认为,几年的课改实践,从工具性滑向人文 性,表现为:重人文轻工具,重实践轻知识,重感悟轻训练,重文学轻文章,重 提高轻基础有的教授提 出,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咬 定语言不放松,主根源在”素养“重,千方百计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语 文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 培养理解、 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

7、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 写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功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必能很号地体现。(2) 阶段性不清,各年段阅读教学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教学目标越位与不 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阅读教学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的倾向明显。低年级忽视 朗读教学和词句教学; 中年级忽视段的教学; 高年级只注重分析内容, 忽视学习 语言、领悟写法。各年段重语意,轻语言。拿低年级来说,阅读教学花很多精力进行频繁的问答,去分析课文内容,这 就是越位;而 用在识字、学词、写字上的时间很少,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 课文上的时间很少,这就是不到位。要依照课程标

8、准的年段目标,明确学什 么,不学什么; 教什么, 不教什么。 只有不折不扣地达成年段目标, 体现阶段性, 才能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小学阶段的各项目标。3)字词教学、写字教学有所忽视整个小学阶段, 有忽视写字教学、 词汇教学的倾向。 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词汇 量下降,社会各界批评大、 重、小学生写字惨不忍睹、 作业试卷错别字比比皆是, 便是例证。在低年级,分析课文冲击识字、写字是普遍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识字、写 字没有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课标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重点不重,后患无穷。”导致写字质 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气贫乏,用

9、词不当、词不达意情况严重。 今年高考,作文卷错一字扣一分; 国家语委拟出台“汉字书写等级标准”。 可见, 对识字、 写字忽视的问题该到高度重视、 综合治理的时候了。 小学各个年级都应 重视识字、写字,都应重视词句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一一 认识3000常用字,会写2500字,会用6000词,绝不能马虎。 “基础不牢,地 动山摇”。(4)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住重点,看似一帆风顺,没有波澜,没有问 题。在理解课文内容上, 往往低估学生, 学生已经理解的, 还提问频频。 教学 起点在哪里?笼统地说“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之 处;具体地说,学生初读课 文后,在读感受时已知、已懂、已有

10、所感悟的,就不必再讲再问了,教学起点 应从学生质疑、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个 人读书、思考的基 础上,通过师生、生生对话解惑的过程,是解决提出的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 程。教学从问题开始,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是非常正常的情 形。反之, 没有问题、看似一帆风顺的课堂,才是虚假的、低效的课堂。(5)口号提的较多,“乱花渐欲迷人眼”。我同意许多同志的看法:语文教 学应当百花齐放, 教师教学应当又自己的目标, 但不宜轻易提口号。 语文就是语 文,在语文前面加上任何一个修饰语,只能窄化语文;同时,画地为牢,使提出 口号的人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还有一个动向,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文学化”。小学

11、语文主要应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 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其中有文学熏陶,于上述任务相比,不是主要的。在文 学教育上,拔高了要求,必然削弱了基础。温儒敏教授认为,“高中阶段的文学 教育内容可以多一些, 但仍然不能离开语文, 是语文学习基础上的文学教育。 ” 高中尚且如此,小学怎能轻语言文字而重文学?小学语文是基础的语文训练,只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打基础的阶段。我 们要做好份内的事,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上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持续 发展的基础。(6)从面上看,儿童阅读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重庆一项调查表明,65%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几乎为零,35%的学生偶尔读

12、一 点课外书。而日本,92%学校设晨读时间,有计划地利用校图书馆于教学的学校 占60%以上。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重视儿童阅读, 且开始早, 有读物和时间保证, 有交流、指导、激励措施。 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 ,非抓儿童阅读不可;要想 落实课外阅读,非把儿童阅读引进课堂不可。三、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建议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至于阅读能力, 国际、国内一致认为应侧重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最基本的 阅读能力)作 出解释的能力(理解力一一理解词和句)整体把握的能力(分析 概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揣摩报答顺序,体会思想感情)作出评价的能力(评 价语言、形象、

13、表 达方法等)。上述能力要依据课标年级目标,由易到难, 有新侧重地培养,又要注意整体推进、螺旋上升。2多读、多练、少讲、少问。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叶圣陶先生就提出: 课文应当多编一些, 让学生多 读一些。一篇 课文,老师给予引导、指导,让学生自己去读就行了。老师讲45分钟是容易的, 要引导、指点学生好好地读是很不容易的。 现在有些观摩课是老 师表演,并不看学 生收效如何。听课好像是看戏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 多读多练,养成习惯。这就是大家!这番话就像是针对今天的语文教学说的。吕 叔湘先生在八十年代也说 过相似的话:教材要有相当数量,比现在增加一倍、 两倍。但反应很大,说教不完。我想,看你怎

14、么教。国外的课本这么厚,人家也 教的完。其实,课文有什么 可磨的呢?在课堂上念一念,挑几处讲讲就行 了要增加阅读量, 让学生自己读。 柳斌:语文能力只能从听说读写实践活动 中来。语文不是靠教师精讲,不是靠分 析课文的段落结构、层次得来的,把课 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和分析上,那是颠倒了主次。适当分析,画龙点睛,是一 种引导、提高,绝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 主要手段则是让学生自己听说读 写。多读,一是指课文读得遍数要多,要读正确、流利,读出语感;二是指要在 课堂上挤出时间, 读相关篇章, 甚至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 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展示与交流。学语文,没有大量阅读垫底,是难以达到质的飞跃的。

15、课上时间是长数,要多读、多练,多问。教学课文,要精选内容,找准重难 点。根据“二八定律”, 一般情况下,80%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 学习掌握的;只有20%左右的内容属于重、难点,需要教师挑出来,问一问,讲 一讲。教师教每篇课文,要十分明确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要十分明确哪 些是学生自己读、 思就可以弄懂的,哪些是要合作探究的, 哪些是需要教师重点 指导、强化训练的。找准了教学 的起点,是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要先做减 法,再做加法。做减法,从精选教学内容做起。3整合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学”要落在实处,教师的“教”要有启发性, 要少而精。整和设计,提倡精简环节,采取模块结构,整合

16、问题,会意兼得,体现训练 过程。一般可 这样设计:初读有个人初步感受,提出希望解决的问题;再 读整体把握内容、结构;细读抓住重难点,得意,得言;练习拓展、 积累、运用。欣赏 整体把握和重点细读的结合,如齐白石,画作的泼墨与工笔 的结合。 教师要细读文本,这样才能感受文本之妙,才能找准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 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细读之后,要披沙拣金,要深入浅出。倾箱倒箧易, 披沙拣金难;深入深出易,深入浅出难。要把学生的学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我国封建时代称课堂为 “学堂”,言明学生自学的重要性, 说明我国自古就有自学的传统。 古代书院制 度倡导“士子自学一一师长讲解学友讨论”的

17、方式,可见我国自古就重视接 受性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落实学生的学,要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 角、主人;要落 实学生学习的时间,教师要尽可能把自己的活动减下来,才有 可能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加上去; 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一一读、 思、问、品、 议、写贯穿于教学全 过程。要看得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由表及里,对语言的品 味由缺少感觉到体会到其精妙, 对文章写法由没有关注到有所领悟, 对谈法、 写 法由有所知到能够用教师“教”的如何决定学生“学”的如何,“教”既是服务于学“学”,又是“学”的质量的重要保证。怎样服务于“学”? 叶老1977年8月曾作“学步”诗,用稚子学步比喻小

18、 学生学习。 诗中提到“所贵乎教者, 自立之锻炼”, 可见自己学是语文教学第一 要义。“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 行所切盼。”“而在导之者, 胸中存成算, 逐渐去扶翼, 终酬放手愿。 ”叶老认 为 ,教 师 所 做 的 “ 诱 导 ”“ 启发 ”“ 示 范 ” 的 工 作 , 对 学 生 的 “扶”“导”“引”, 都是为了“放手”,为了“独行”, 即“教是为了用不着 教”。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服务于“学”? 发动一一把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 动起来,把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掘出来; 营造一一创设民主、宽裕、和谐、愉悦的学习氛 围

19、,使每个学生在极其放松的 心态下享受语文学习; 导向一一使每个学生目标、 任务十分明确地投入学习, 而不是受老师被动地牵引;放手一一给足学习时间,开放学习空间,多放手、少干预也是服务;帮扶一一如,用问题引路,用方法助学,用朗读示范,用话语点 拨,用生成促学,用评价激励。教师的作用:学习过程的组 织,学习目标的厘 清,探究问题的整合,重点、疑点的点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精彩的生成 语文课堂应该属于学生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中 的困惑,独特 的感受,在能力、方法、习惯上的收获。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享受成 功的课堂,是问题不断、精彩迭出的课堂。优质、高效的教学“彩”要出在学生 身上,成功体现在“学”的成效上。有以下几点特别注意:1教无定法, 因文而异。不同年代、 不同题材、 不同体裁、 不同类型的课文, 其目标要求、 课文特点各有不同, 要抓住重点、 特点,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既要求实从简,又要改革创新。2要引导学生质疑,要用教师的善问,培养爱提问、会提问的学生。质疑, 对学生既是提出不 懂的问题,又是对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调动;对教师既是一种 研究,一边找准教学的起点,又是整合问题、确定教学重点的必要环节。教师新 提出的整合的、包括教学 难点的问题,是对学生最好的学习引导,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