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棱镜处方的加工棱镜处方的加工江苏金陵眼镜学校 邓可立眼用三棱镜(以下简称为棱镜) 。是两折射面成一定夹角的透镜。具有无焦性,不能改变入射光线的聚散度, 只能改变其折射方向。 依折射定率, 折射光线总是折向底的方向。棱镜可将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棱镜产生色的分散。棱镜在屈光处方中大多小于10a,是小顶角三棱镜。光学计算比较简单。第一节 棱镜的作用双眼视理论引入我国视光界。在双眼视功能检查中,用来检查隐性斜视、斜视,检查双眼的垂直、水平聚散度,训练眼外肌,并根据原则直接用棱镜处方配合屈光矫正。改善双眼视功能,减少视疲劳,提高立体视精确度。一、用棱镜检查隐性斜视、斜视及双眼远近垂直、水平聚散。
2、检查隐性斜视、斜视。隐斜检查的方法有他觉法和主觉法两类(略) 。检查水平聚散和垂直聚散,聚散是检查两眼的集合力和散开力,以期达到清晰,舒适,健康的视力,并获得最佳立体视(方法略) 。二、疏解水平双眼视异常可采用棱镜。较大的外隐斜或向歇性外斜,可用 bi 棱镜疏解。其原则用sheard (雪德)准则。内隐斜兼 ac/a正常或较底,用bo棱镜疏解。其原则遵循 1: 1 原则。水平疏解棱镜量的经验值:棱镜度等于水平隐斜量的 1/3 2/3 。三、 疏解垂直双眼视异常的棱镜使用。 垂直隐斜可采用棱镜疏解, 上隐斜用 bd 棱镜 (无下隐斜专业词汇,如果右眼“下隐斜”判断左眼上隐斜) 。棱镜的量采用隐斜
3、量的 2/31疏解。临床中,常有垂直隐斜伴随水平隐斜。 london发现,矫正垂直隐斜者时。同时对水平产生矫正效果。因此,垂直伴水平隐斜者,优先矫正垂直隐斜。四、训练眼外肌,用棱镜做视觉训练可缓解融像性聚散的需求。如: bo 棱镜可减少对负融像性聚散的需求。 bi 棱镜可缓解正融像聚散的需求。 但训练预后,一般不理想。儿童不配合,老人易失败。第二节 棱镜的结构与量度棱镜是透镜的一种。它是由两折射面的一定夹角的透镜。棱镜不像球镜、柱镜,可以对入射光线,改变聚散度,形成一定屈光力。而入射光线进入棱镜的一个折射面,不能改变其聚散,只能改变其折射方向。根据折射定理,折射光线只能向底的方向折射。透过棱镜
4、看物体,会产生向顶方向的视像移。一、棱镜的结构棱镜有两折射面成一定夹角组成。也就是棱镜一边厚一边薄,其厚端称为基底,夹角薄图1 棱镜的结构顶图1棱镜的结构底镜对光二、棱镜的量度。1、棱镜的光学效应。2)。单(如:图3) 图3.单纯棱镜是无焦的透镜。只能改变折射光线的方向而不能改变聚散(如:图 色光的折射方向,依折射定律始终向底的方向偏折,平行光线入射、平行光线折射。.通过棱镜观察物体,物像总是向顶的方向产生视像移。移眼睛视像移的量(实际上是棱镜量)与棱镜的折射率( n)成正比。与顶角的大小成正比。含有几种单色光组成的白色光通过棱镜后,依其单色光波长的不同, 会产生一条不同色光色带。2、棱镜的量
5、度:棱镜的量度单位有数种。有偏向角(d)法、棱镜度()法、厘弧度(d)法等。免得造成混乱。现代视光学理 论,一般采用棱镜度()法。定度法: 棱镜度()定镜度法 c f prentice1888nian所倡导,其符号为, 1 的棱镜度动议为能是光线在 10 0单位距离处的物体,偏离1单位的距离。也就是透 过棱镜看1米远的物体产生1cm的视像移。如果棱镜使 1m距离物体产生4cm视像移, 就是4ao (图4)4 cm定底法:由于棱镜对光的折射向基底的方向偏折。因此,棱镜在眼前置放的位置不 同,光的折射方向也不同,就是要定一个方向。用基底朝向的定位法最为合适。在矫正 隐性和斜视时,所标示底的方向为处
6、方指导。内隐斜(内斜)基底向外(颍侧) ;外隐 斜(外斜)棱镜的基底向内;上隐斜(上斜)棱镜基底向下或另一眼底基底向上。定底法有两类: 棱镜底的主方向法:将棱镜基底位置,用基底上( bu)、基底下(bd)、基底内 (bi)、基底外(bo)表示。(如:图5)bubu图5犊镜王向康标示法360°标示法。棱镜的主方向法,标示底在斜方向的棱镜就有困难。在 1949年tabo (technicher ansammlung furdie brilienoptik ),提出棱镜的 360° 标示法。360° 标示 法与散光定轴tabo法起始点相同。将单眼左侧定为基底 o
7、6; ,逆时针旋转一周为360。(如:图6)。底顶线水平参考线基底3、棱镜的标划。棱镜线上的标记应有:水平参考线、顶底线、基底位置.如(图7)底顶线水平参者线4、处方中棱镜度,应平均分置双眼。在处方中常记录单眼有棱镜,或双眼中棱镜量和 底的位置,在眼镜加工时,都应将棱镜平均分配给两眼。1)处方中,单眼棱镜的平均分配:例1.处方 r 4abi 平均分配处方 r 2abil 0 al 2 a bi例 2.处方 r 3.00ds/ 6abo 平均分配处方 r 3.00ds/ 3a bol 2.50dsl2.50ds/ 3 a bo例 3,处方 r +2.25ds/+1.00dcx90/3 ab il
8、 +3.00ds/+1.00dcx105平均分配处方 r +2.25ds/+1.00dcx90/1.5 ab il +3.00ds/+1.00dcx105/1.5 abi例 4.处方 r -8.00ds/-2.00dcx180/4 abdl -8.00ds/-2.00dcx180平均分配处方 r -8.00ds/-2.00dcx180/2 abdl -8.00ds/-2.00dcx180/2 abu2)处方中双眼棱镜的平均分配:例1.处方 r 2 abo平均分配处方 r 1 bo/1.5 bdl 3a bul 1 bo/1.5 a bu例 2.处方 r -11.00ds/-2.50x15/6
9、abol-11.50/-2.00x165/ 4 bu平均分配处方 r-11.00ds/-2.50x15/3 bo/2 bdl-11.50bs/-2.00x165/3 l bo/2 l bu第三节棱镜的合成与分解处方中棱镜有时需合成与分解。平均分配双眼的棱镜,单眼有垂直、水平棱镜,需合成单一棱镜,底在斜向度。在镜片 加工棱镜时,采用360度底斜向度标示,称为棱镜合成。将底斜向度的棱镜分解为互为 垂直的棱镜效果,称棱镜的分解。一.棱镜的合成,垂直和水平两棱镜,在眼镜加工时,需合为单一斜向度棱镜,方便加工计算公式:合成棱镜度p=,h 2 +v2(其中h是水平棱镜度,v是垂直棱镜度)合成棱镜底:(先计
10、算底与水平夹角a ,再计算底)tan a = v/h 底=1 8。或 3 6 o a例1 . 将右片3a bu和4a bi的棱镜,合成的单一棱镜(如图7 )图日楂镜合成c 1)合成后的棱镜度:,32+42=5 合成后的右片棱镜底:tan a = 3/4, = =37°例 2。右-11.00d/-2.50x 1 5 / 3 a bo/2abd左-11.50d/-2.00x 1 6 5 / 3abo/2abu为了方便镜片加工,需将右、左的棱镜各自合成新的棱镜。右片合成的棱镜度(图9) : p=,3 2+ 2 2 = 3。7 a左片合成的棱镜度(图9) : p=,3 2 + 2 2= 3。
11、7 a右片棱镜底:tana =2/3 a =33.70 底:180-33.7=146.30 左片棱镜底:tan a =2/3 a =33.70 底;360-33.7=326.30图g陵镜的合成棱镜的分解;斜向度的棱镜用焦度计检查时,需要分解成互相垂直的两棱镜。计算公式:水平棱镜度 ph=pcose垂直棱镜度pv=psin0例1. 右棱镜4a,底210°。分解为垂直和水平的两棱镜。(如图1 0)图10模镜的分解解:水平棱镜度 ph=pcose p=4a 0=210-180=30ph=4xcos30=3.5 a bo垂直棱镜度pv=psin 0pv=4xsin30=2 abd例2.加工完
12、成的眼镜,检测时,将棱镜斜向轴分解成水平、垂直棱镜。(图1 1)右+2。00/+1。00x90/3 a b225左 +3。00/+1。00/x90/3b45解:1)右水平棱镜度及底,垂直棱镜度及底。0=225-180=45ph=3xcos45=2.1 abopv=3xsin45=2.1 abd2)左水平棱镜度及底,垂直棱镜度及底。ph=3xcon45=2.1 abopv=3xpsin45=2.1 abu第四节 棱镜处方镜片加工的途经 一移动光学中心从眼镜光学基础知道, 球镜是由无数力不相等的棱镜组成。正球镜是由底向对的棱镜组成。负球镜是由底向背的球镜组成。正球镜可使光线会聚,负球镜会使光线散开
13、。在球镜上除光学中心外,任何地方都会有棱镜效应,越远离光学中心,棱镜效应越大。棱镜效应还与球镜力成正比。1 移心透镜。在加工眼镜时,要求将光学中心与瞳孔重合。常常光学中心位置需根据瞳孔位置移动, 偏离几何中心。 比如眼镜架的几何中心距66 毫米, 瞳孔距离 60 毫米,加工眼镜时, 就需将每只镜片的光学中心向鼻侧移动3 毫米,才能使眼镜的光学中心与瞳孔距离相等。瞳孔与光心重合。由于处方的需要,处方中的棱镜成分,可以通过移动光心来解决。这个光心的移动,按照移心关系式来计算(即著名的普林蒂斯公式) 。2 移心关系式:p=cf, c=p/f。其中p是棱镜度() 。c是光心移动量(cm )。f是镜片后
14、顶镜度(d)。光心移动的方向与计算后正负号有关。正号;光心移动与底向同方向。负号;光心移动与底方向相反。3 单纯球镜处方的移心。 (举例说明)眼镜割边加工时,球镜含棱镜处方,可以用移心法。应考虑:棱镜因素,镜架因素,总和计算。例 1 处方:r 5.00/2 abil5.00/2 abi解:cr= p/f = 2/5=0.4cm = 4mm 负号,光心向外移 4mmcl= p/f=2/5 = 0.4cm = 4mm 负号,光心向外移 4mm例2. 处方r + 4.00/2a bo pd = 60mm 镜架光心距 64mml +5.00/2 a bo1)棱镜的光心移动cr = p/f = 2/4=
15、 0.5cm = 5 mm 正号,光心向外移动5 mmcl = p/f = 2/5= 0.4cm = 4 mm 正号,光心向外移动4 mm2)镜架光心的移动(64-60)/2=2mm 光心向鼻侧移动2mm3) 总体光心移动r 光心移动 5-2 =3mm 外移l 光心移动 4-2 =2mm 外移因此该眼镜考虑到棱镜光心移动因素和镜架光心因素后 ,右光心外移 3mm, 左光心向外2mm,就可以满足处方的要求.例 3: 处方 右 -4.00ds/1 bu58mm 镜架光心距64mm左-4.00ds/1 bd求:光心移动量及方向解 : 棱镜的光心移动c 右 = p/f = 1/-4 =-0.25cm
16、= -2.5mm 负号与 bu 相反 ,光心下移2.5mmc 左 = p/f = 1/-4 =-0.25cm =-2.5mm 负号与 bd 相反 ,光心上移2.5mm镜架因素的光心移动(64-58)/2 = 3mm 左右光心均向内移3mm.总计光心移动:右光心向内移3mm, 向下移2.5mm左光心向内移3mm, 向上移2.5mm例 4: 处方 r -8.00 /2 bu/1 bol -8.00 /2abd/1aborpd: 30mm lpd:32mm (镜架光心距 66mm),求光心移动方向?解:棱镜因素:cr1= 2/-8=-2.5mm 光心向下移 2.5mm cr2=1/-8=- 1.25
17、mm 光心向内移 1.25mmcl1= 2/-8=- -2.5mm 光心向上移 2.5mm cl2=1/-8 =1.25mm 光心向内移 1.25mm镜架因素: r=66/2-30=3mm 内移l=66/2-32=1mm 内移 总和 : r 光心向下移 2.5mm 向内移 1.25+3=4.25mml 光心向上移 2.5mm 向内移 1.25+1=2.25mm4. 球柱镜处方的棱镜移心。球柱镜处方仍可通过移光学中心方法,满足处方要求。除了上述步骤外,需要将球柱镜分解为水平,垂直两子午线的镜度来计算。需考虑:棱镜因素。水平屈光力和棱镜度;垂直屈光力和棱镜度;移心。镜架移心因素。总计移心。1 )柱
18、镜轴9 0,1 8 0的棱镜移心。首先应将球柱镜力分解为水平,垂直两部分,再进行计算。例 1: 处方:r-2.50ds/-0.50dc x 180 / 2 bil- 3 .50ds/-0.50dc x 180 / 2 bipd60mm 镜架几何中心距64mm计算:光心移动量及方向解:棱镜因素r 球柱镜力的分解crh=2/-2.5=-8mm 外移l球柱镜的力的分解-4.00 d-2.50 d-t00 d-3.50 dclh=2/-3.5= -5.7mm 外移镜架因素 :(64-60) /2 = 2 mm内移 总计光心移动:右8-2 = 6mm外移 左5.7-2 = 3.7mm 外移例 2: 处方
19、: r +2.50ds/+1.50dc x 90 / 2 bol +3.50ds/+0.50dc x 90 / 2 a bopd=60mm 镜架几何中心距64mm计算:光心移动量及方向。解:棱镜因素:r球柱镜力的分解crh=2/4=0.5cm=5mm 外移l球柱镜力分解:42.50 d乩00 d+4 00 dclh=2/4=0.5cm 外移镜架因素:(64-60) /2=2mm内移总计光心移动:右5-2=3mm外移左5-2=3mm外移fh=fc cos22 .柱轴不在90、180的棱镜移心。首先利用公式,将斜轴柱镜分解为9 0,18。的屈光力,公式:q fv=fc sin2q (f h为水平柱
20、镜力,f c为柱镜度,f v为分解后的垂直柱镜力, q为轴与水平夹豌角)。再加上球镜的屈光力,为移心依据。例 1 : r +2.00ds/+2.00dc x 60 / 4 a bol +2.00ds/+2.00dc x 1 2 0 / 4 a bopd 62mm,镜架几何中心距 68mm .求中心移心量及方向。解:r、l屈光力分解,只要水平向度其中:rh为右水平镜片屈光力(d) fs为球镜度(d), fc柱镜度(d) q1为与轴夹 锐角。lh为左水平镜屈光力(d) q2为与轴夹角的锐角。rh = fs+fc cos2q1=+2+2xcos260=+2.50 dlh=fs+fc cos 2q2
21、q2=180o-120o=160olh=2+2 x cos 260o =+2.50d计算光心的移动:a 棱镜因素 :crh=4 / 2.5 = 1.6cm = 1 6 mm 外移clh=4 / 2.5 = 1.6cm = 1 6 mm 外移b镜架因素: (68 - 62) /2 = 3mm内移c总计光心移动 右16 - 3 = 13mm 外移左16 - 3 = 13mm外移例 2 r -8.00ds/-2.00 x 30 / 2 bdl -10.00ds/-2.00 x 150 / 2 bupd 60mm,镜架几何中心距 64mm 。求:用移心法加工镜片,如何定光心位置?解:r、l屈光力分解,
22、只要垂直向角度。右i左rv=f s + fc sin2q 1 = -8+(-2) x sin 230o = -8.50dlv=f s + fcsin2q2 = -10+(-2) x sin 2(180o-150o) = -10.50d棱镜因素crv = p/fv = 2/-8.5 = -0.235 cm = -2.35 mm 光心向上移动clv = p/fv = 2/-8.5 = -0.19cm = -1.9 mm 光心向下移动镜架因素:光心因素 =(64-60) /2=2mm 光心内移总合光心移动: 右 光心上移 2.35mm 向内移 2mm左 光心下移 1.9mm 向内移 2mm二加工厚度
23、差镜片移动光心加工棱镜处方是最节约、最方便的方法。但有时加工棱镜时,不能依靠移光心的方法。如:单纯棱镜右3abo,左3abo。镜片没有屈光力,没有光学中心,因此无法移动光心。还有,镜片的镜度较低,棱镜较高,也是无法移。如:右.00ds/4abo c=p/f = 4/1 = 4cm = 400mm。镜片直径有限,光心移动到最边缘,也无法满足处方的要求。还有渐进多焦点眼镜,也无法依靠移光心来解决棱镜处方。这些情况,要通过加工研磨镜片时,采用厚度差的方法。厚度差用q表示,q =基底厚度(t)顶(尖)厚度(e)厚度差公式(推导过程略):q=p.d/100 (n 1)其中q为厚度差(mm), p为棱镜度() , d为镜片直径(mm), n为该镜片的折射率。厚度差镜片的光学中心与镜片的几何中心不重合, 而且大多数已在镜片外面或根本没有光学中心。在处方中,通过计算很容易算出,将厚度差提供镜片研磨加工。例 1 右 3abo (如图十五)q = t-e d = 60mm p= 3 e= 1mm n= 1.5q= p d /100 (n 1) = 3x60/100 (1.5 1) = 3.6mm t = q + e =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万亩荒地承包合同经典版
- 销售员劳动合同正规范本
- 软件定制居间合同
- 幼儿表演性舞蹈编创理论
- 小学人美版15.面具教案设计
- 棕色卡通风中小学生遵守班级公约
- 国内给据邮件全名址信息录入操作规范培训课件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2.4 和复习 课时练
- 人力资源培训委托合同模板
- 2025租房合同范本:公寓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政策分析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氯碱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研究报告
- 2023年4月1日江苏省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客观题)原卷+答案
- 《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3版押品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 高边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主体分部)
- 人体红外线感应报警器应用电子毕业设计论文
- 周围的人主题计划(中班)-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