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_第1页
实验四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_第2页
实验四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_第3页
实验四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_第4页
实验四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报告植物抗性生理农学院农药学东保柱 2013202054 2013 年 12 月 27 日实验 1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操作步骤)1 试剂配制1.1 磷酸缓冲液(pbs) 配制药品名称称 量( g )母液取母液量( ml )配 成 磷 酸 缓 冲 液 (pbs) mlmol/l合并配成稀释 1 倍nah2po41.201000.185 1000 ml 0.10 mol/l ph 7.8 2000 ml 0.05 mol/l ph 7.8 na2hpo414.20 1000 0.1 915 注:配成pbs2000ml,其中 1000ml 用于 a 液

2、配制,另1000ml 用于酶液制备。1.2 其它溶液配制代号溶液名称配制浓度称取药品量( g ) 稀释或定容配成量 /每样品用量(ml/ml) 用于a 蛋氨酸(met) 缓冲液15 mmol/l met 2.2383 加 1000ml ph7.8, 0.1mol/l 的 pbs 1000 / 2 sod 活性测定b 乙二胺四乙酸(edta) 溶液0.003 mmol/l edta 0.0877 (1)加 100ml 热蒸馏水(2) 再稀释 1000 倍1000 / 0.1 sod 活性测定c 核黄素 (vb2) 溶液0.1 mmol/l vb2 0.0038 100 ml 蒸馏水100 / 0

3、.1 sod 活性测定d 蓝四氮唑(nbt) 溶液0.1 mmol/l nbt 0.0818 1000 ml 蒸馏水1000 / 2 sod 活性测定e 三氯乙酸(tca) 溶液10 % tca 100 1000 ml 蒸馏水1000 ( 用于 f 液的配制 ) 丙 二 醛 (mda)含量测定f 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0.5 % tba 5 1000ml 10% 的e 液1000 / 2 丙 二 醛 (mda)含量测定2 酶液制备称取植物材料g,加少许0.05mol/l 、ph7.8 的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中研磨,最终定容制得10 ml 匀浆。转移至10ml 离心试管中,在3000 rpm 下

4、粗离心分钟,粗提液再转移至2 个 5ml 离心管中,在冷冻离心机13000g、下离心20 分钟,上清液即为酶液,用于 sod 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3 丙二醛含量测定吸取酶液 ml加入液 ml沸水浴加热15 分钟 ( 呈粉红色 ) 快速冷却 4000rpm 下离心分钟。若以种子为材料,则加热后溶液混浊,需增加离心力。以液为参比液,分别在532nm 和 600nm处测定光密度值。丙二醛含量( nmolg-1)w1vvr155.0odod600532式中: v/v - 提取液总量 (10ml) 测定液用量 (2ml) r - 反应液总量 ( ml) - 植物材料鲜重或干重(g) 0.155 -

5、丙二醛的摩尔浓度消光系数( 当mda=1nmol/ml 时,od532-od600=0.155) 即( od532od600) / 0.155的单位为1nmolmda / ml 室温下处理的叶片在523nm出的光密度值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od523-0.006 -0.007 -0.011 -0.012 -0.003 0.023 0.025 -0.016 -0.003 0.012 -0.0022 室温下处理的叶片在600nm出的光密度值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 均值od600-0.027 -0.054 -0.054 -0.027 -0.04

6、2 -0.027 -0.043 -0.042 -0.042 -0.027 -0.039 室温下丙二醛含量( nmolg-1)= w1vvr155.0odod600532 =-0.0022+0.039/0.155410/21=4.75 nmol g-1 冷处理下的叶片在523nm出的光密度值次数1 2 3 4 5 6 7 平均值od5230.078 0.077 0.077 0.076 0.078 0.076 0.076 0.077 室温下处理的叶片在600nm出的光密度值次数1 2 3 4 5 6 7 平均值od6000.025 0.026 0.026 0.027 0.027 0.026 0.0

7、26 0.026 冷处理下丙二醛含量( nmolg-1)= w1vvr155.0odod600532 =0.077-0.026/0.155410/21=6.58 nmol g-14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4.1 操作及说明(1) 按照下表加入各种溶液:处理重复试管编号按顺序加入各种溶液(ml)光密度(560nm)a液b液c液d液水酶液对 照 植 株 ( 处 理 1) 1 2 2 2 0.1 0.1 0.1 0.1 2 2 - 0.1 0.1 od od 胁 迫 植 株 ( 处 理 2) 3 4 2 2 0.1 0.1 0.1 0.1 2 2 - 0.1 0.1 od od 仪器调零液5 2 0

8、.1 0.1 - 2 0.1* od0无酶液 (nbt 还原 100%) 6 2 0.1 0.1 2 0.1 - odm ax* 仪器调零液中的“酶液”0.1ml ,可以取对照植株的,也可以取胁迫植株的。(2) 将试管置于阳光下反应15 分钟( nbt还原产物为蓝色) ,然后在 560nm下测定光密度 (od560) 。(3) 若样品反应后蓝色很浅或无,则须减少酶液用量后,再重复上表步骤;若样品反应后蓝色极深或与无酶液同,则须增加酶液用量后,再重复上表步骤。4.2 计算1个酶活单位odod5 .0vodumaxmax定义 : sod 抑制 nbt还原 50% 时的酶液用量 (ml) 。sod

9、活性 (u/g) wuv式中: u - 1个酶活单位 (ml) v - 提取液总量 (10 ml) v - 测定酶液用量 (0.1 ml) - 植物材料鲜重或干重 (g) 5 问题与讨论5.1 在自然光照下,蓝色几乎立即生成,至15 分钟时基本稳定。但随照光时间延长,酶会失活,蓝色渐退。故照光时间以15 分钟为好,不宜再长。5.2 光质、光强、时间、温度、试管质地等因素均对结果产生影响,应尽量保持一致。5.3 酶液用量应使处于合适范围之内,否则须加调整(见4.1(3)) 。5.4 酶液在反应液中所占比重较小,对od影响也小。但如果浑浊、有色,则需考虑其影响。实验 2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茚三

10、酮法)(操作步骤)1 药品配制1.1 2.5%的酸性茚三酮试剂:称取2.5g 茚三酮加入60 ml 冰醋酸加入40 ml 6 mol l 的磷酸加热溶解冷却贮于棕瓶中备用。(85的浓磷酸约为14.6 mol l) 。1.2 3%磺基水杨酸:称取3g 磺基水杨酸,溶于100 ml 蒸馏水中。2 标准曲线绘制称取 0.025 g 脯氨酸,定容于500 ml 蒸馏水中,配成浓度为50gml 的脯氨酸 母液 。按下表绘制标准曲线:用微量取样器取母液(l) 100 200 300 400 500 用微量取样器取水(l)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配成 1ml pro 标准液浓度

11、(g/ml) 0 5 10 15 20 25 加入冰醋酸( ml)1 1 1 1 1 1 加入茚三酮(ml) 2 2 2 2 2 2 加入水杨酸(ml) 1 1 1 1 1 1 显色液 pro 浓度(gml) 0 1 2 3 4 5 在沸水浴中加热显色50 分钟冷却至室温测定光密度( ),以水为参比液3 游离脯氨酸测定3.1 提取 : 称取 0.5g 植物材料剪碎后放入试管中加6ml 3% 磺基水杨酸在沸水浴中提取10 分钟 3000rpm 离心 5 分钟。上清液为脯氨酸提取液。3.2 测定: 提取液 ml冰醋酸 ml茚三酮 ml水 ml沸水浴中加热显色50 分钟冷却至室温比色测定( 以蒸馏水

12、为参比液) 查标准曲线得样品中pro 浓度。4 计算脯氨酸含量( gg) wvvvc21式中: - 样品比色液的脯氨酸浓度 ( gml) ,由基于脯氨酸显色浓度的标准曲线查得。1 - 样品研磨或煮沸提取液总量 ( 本实验中6 ml) 2 - 显色反应液 ( 本实验中 ml) v - 样品测定汲取液 ( 本实验中 ml) - 植物材料重量 (g) 温室处理下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0.036 0.370 0.352 0.350 0.350 0.363 0.373 0.362 0.362 0.373 脯氨酸含量( gg) wvvvc21=c65/10.5 冷处理下次数1

13、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0.858 0.858 0.869 0.858 0.844 0.858 0.846 0.859 0.858 0.858 0.857 脯氨酸含量( gg) wvvvc21=c65/10.5 5 问题讨论5.1 若植物材料加热显色后溶液浑浊,可用4ml 甲苯萃取,然后比色( 标准曲线也相同 ) 。5.2 植物样品取样量应视脯氨酸含量而定,并根据经验进行调整,使样品od位于标准曲线范围之内。5.3 公式中没有包含萃取液量(4ml) 。若样品测定与标准曲线不同,则必须在计算公式中予以相应表示。实验 3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一、 原理过氧化物酶广泛

14、分布于植物各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以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h2o2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的棕红色产物可用比色法予以测定。 o-ch3 o-ch3 4 - o ch3 + 4h2o2 = -o-o- -o-o- o-ch3 o-ch3 4 邻甲氧基苯酚 + 4h2o2 4- 邻甲氧基苯酚 ( 棕色 ) ( 愈创木酚 ) (过氧化氢 ) (测定波长470nm )二、 仪器药品1、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计时秒表2、药品:愈创木酚(4 邻甲氧基苯酚) 30% 过氧化氢20 mmol l kh2po4 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 ph6.0 3、反应混合

15、液配制: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ph6.0) 28 l 愈创木酚 19 l 30% 过氧化氢配成液贮于棕瓶中在冰箱中保存。三、 操作步骤1、酶液制备:称取植物材料1g,加入 20 mmol/l kh2po4 2ml,研磨匀浆,转移至离心管中,再加入 3ml kh2po4 冲洗研钵一并转入离心管。以4000rpm 离心 10 分钟。上清液即为过氧化物酶制备液,贮藏于冰箱冷藏室中备用。2、试剂加入:取2 支小试管,按下表加入各试剂:试管加入溶液(ml)编 号性 质反应混合液kh2po4酶制备液1 调零液0 3 2 2 样品液3 0 * 此 2ml 酶制备液必须在仪器调整好之后进行!3、仪

16、器调节:将分光光度计波长调节至470nm ;将上表中的调零液倒入比色杯中,放入仪器中,调节仪器零点和100% 。4、酶液加入、 计时和读数: 吸取酶制备液2ml,加入到 2 号试管中, 立即摇匀并同时开启秒表计时,然后迅速将试管中溶液倒入比色杯中并放入仪器中。读取30-180 秒钟之间的光密度值,每30 秒钟读取1 次。实验结果统计3.1 丙二醛含量测定丙二醛含量计算公式:室温下丙二醛含量( nmolg-1)= w1vvr155.0odod600532如下表所示:冷冻过程会使植物体内的丙二醛含量迅速上升,植物体内的丙二醛含量和植物的抗寒性密切相关表 1 丙二醛含量3.2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如图所示,外界条件变化时无论冷处理或者热处理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冷处理和热处理与对照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冷处理热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从结果不难看出外界条件不适宜植物生长时,植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会降低。do 平均值丙二醛含量( nmol/g)室温 600 -0.039 4.75b 室温 523 -0.0022 冷冻 600 0.026 6.58a 冷冻 523 0.077 0.781a0.2315b0.242b00.20.40.60.811.2ck冷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