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2010/11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本版整理由陆如星,邢祥军等同学提供,表示感谢1 细胞的基本共同点 细胞的共同的基本点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和镶嵌蛋白构成 核酸:所有细胞都具有两种核酸,即 DNA and RNA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或曰机器 增殖方式:一分为二的细胞分裂方式,遗传物质在分裂前复制加倍,分裂时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是生命繁衍的基础与保证2 类病毒、朊病毒 只有核酸且仅发现只是一种核酸(RNA) 类病毒(viroid)(烟草花叶病毒)只有蛋白质朊病毒(prion(疯牛病)(重新挑战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3 DNA病毒的增殖过程脱衣酶DNA病毒蛋白质壳体裂解
2、释放DNA,进入胞核 翻译早期蛋白(关闭宿主基因调控;病毒特异性聚合酶) 以病毒DNA为模板复制新DNA 转录mRNA 与核糖体结合,翻译病毒结构蛋白 装配 释放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真核细胞有膜系统的分化演变形成细胞核与细胞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遗传装置及基因表达方式比较 (1)遗传信息的重复序列与染色体的多倍性 (2)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有严格的阶段性与区域性 (3)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简单,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有比较复杂的骨架系统。特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膜核膜染色体核仁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光合作用结构核外DNA细胞壁细胞骨架细胞增殖(分裂)方式有(多功能性)无由一个环状
3、DNA分子构成的单个染色体,DNA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无无无无无70S(包括50S与30S的大小亚单位)蓝藻含有叶绿素a的膜层结构,细菌具有菌色素细菌具有裸露的质粒DNA主要成分是氨基糖与壁酸无无丝分裂(直接分裂)有有2个染色体以上,染色体由线状DNA与蛋白质组成有有有有有80S(包括60S与40S的大小亚单位)植物叶绿体具有叶绿素a和b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果胶无以有丝分裂(间接分裂)为主5 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1)除了作为细胞必需的结构,没有其他结构复杂的装置了(2)依赖外源脂肪酸来合成膜的脂质(3)核糖体是唯一可见的细胞内结构
4、从支原体的大小来看,他正好可容纳一个细胞的基本结构,推测不可能有更小的细胞了。.6 细菌细胞的核区和基因组特点 (1)没有核膜,核区由一个环状DNA分子组成。(2)没有或只有极少的组蛋白与DNA结合。(3)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不同步,一个细胞内可以同时存在几个DNA分子,往往出现几个核区。(4)基因组是单复制子,双向复制。(5)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在时空上连续。7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1)动物细胞所具有的溶酶体植物细胞具有其类似物:圆球体和糊粉粒(2)植物细胞具有动物细胞所不具有的细胞器:液泡、叶绿体和质体、细胞壁(3)相应细胞结构动植物细胞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8 生物膜的
5、概念细胞膜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细胞膜只是真核细胞生物膜的一部分,真核细胞的生物膜包括细胞内的膜系统(细胞器膜和核膜)和细胞膜。9 磷脂的主要特征(1)具有一个极性头部和两个非极性的尾部(心磷脂除外)(2)脂肪酸碳链碳原子为偶数,大多数由16,18或20个组成(3)不饱和脂肪酸多为顺式结构 10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 要点:细胞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的球形蛋白,并按二维排列方式所组成.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连续主体,蛋白质分子则以不同方式和不同深度嵌入到磷脂双分子层中,形成外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的不对称性。缺点:不能说明具有流
6、动性的质膜在变化过程中如何保持膜的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11膜脂的四种运动方式 膜脂的四种运动方式:(1)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2)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3)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发生频率还不到脂分子侧向交换频率的1010。但在内质网膜上,新合成的磷脂分子翻转运动发生频率很高(磷脂转位因子)。胆固醇的翻转也经常发生。翻转运动保证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4)脂分子尾部的摆动12膜蛋白的流动性主要有侧向移动和旋转运动两种运动方式。旋转扩散指膜蛋白围绕与膜平面垂直的轴进行旋转运动。膜蛋白的侧向运动受细胞骨架的限制,有些细胞90%的膜蛋白是自由运动的,有些细胞只有30%自由流动,破坏微丝的药物如
7、细胞松弛素B能促进膜蛋白的侧向运动。可用荧光标记技术和光脱色恢复技术检测膜蛋白的流动性。细胞骨架不但影响膜蛋白的运动,也影响周围膜脂的流动.膜蛋白与膜脂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膜流动性的重要因素。13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因素(1)胆固醇的影响(2)脂肪酸链的长短与不饱和度(3)环境温度(4)膜蛋白的影响(5)卵磷脂和鞘磷脂比值的影响14细胞膜的功能(1)物质屏障与渗透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2)参与转运过程: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3)细胞识别: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4)组织和定位: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
8、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5)细胞连接: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6)其他: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15小分子、大分子的运动方式物质的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 小分子的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 (2)主动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运输方式: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16膜转运蛋白(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1)通道蛋白通道蛋白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横跨膜形成充水通道,在特异信号调控下开启或关闭,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通道蛋白的种类:1)水通道:通道蛋白的亲水基团位于小孔表面,小孔能持续开放,能使水和大小适宜的分子与带电荷
9、的溶质经过小孔通过膜。2)门通道:具有闸门作用,不是持续开放,特定刺激下才打开。(2)载体蛋白通透酶性质载体蛋白能与所运输的物质特异性结合,通过自身构象变化运输该物质通过膜.1)只转运一种类型的分子或离子2)转运过程具有与酶类似的饱和动力学曲线3)具有竞争性及非竞争性抑制剂,对pH有依赖性与酶不同的地方:1)可以改变过程的平衡点2)对转运的分子不作任何共价修饰17通道蛋白的特征1)具有离子选择性驱动力:溶质的浓度梯度;跨膜电位差2)门控的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3)各种门通道的开放关闭具有顺序性18钠-钾泵工作原理及功能Na+,K+ - ATP酶由,两个亚基组成,亚基有ATP酶活性,胞
10、内与Na+结合 ATP酶活性被激活 水解ATP 亚基上Asp被磷酸化 亚基构象改变 Na+ 泵出胞外 胞外K+ 与亚基另一点结合 亚基去磷酸化 亚基构象改变,K+ 进入胞内整个过程消耗1分子ATP,泵出3个Na+ ,泵入2个K+ 。钠钾泵的功能:(1)维持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环境;(2)维持膜电位;(3)控制细胞体积,并为细胞主动转运葡萄糖和氨基酸创造条件19钙泵钙泵工作与ATP的水解相偶联,每消耗一个ATP分子转运出两个钙离子,钙泵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与内质网膜上,将钙离子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以维持细胞内低浓度的游离钙离子。钙泵在肌质网内储存钙离子,对调节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至关重要。2
11、0P型、V型、H+ATP酶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细胞膜上没有钠钾泵,只有质子泵,将质子泵出细胞,建立跨膜质子梯度。分为三种:P型、V型和H+ATP酶 P型:与钠钾泵和钙泵类似,转运质子中有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 V型:存在于动物细胞溶酶体膜上和植物细胞液泡膜上,从细胞质基质中将质子泵入细胞器,保持基质的中性和细胞器内的酸性; H+ATP酶:存在与线粒体和植物类囊体膜及多数细菌质膜上,作用相反,让质子顺浓梯度走,将释放的能量与ATP合成偶联,如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21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其产生原因是由于质膜上有K+渗漏通道,
12、K+外流,产生内负外正的电位差。对K+通透大于Na +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原因。静息电位使质膜内电位为负值,质膜外为正值,这种现象又称为极化。动作电位:在刺激作用下产生行使通讯功能的快速变化的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22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胞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和非特异性胞吞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选择浓缩机制,可保证细胞大量摄入特定的大分子,同时避免吸入大量的液体。胞内体(endosome)及其分选作用(1)大部分受体返回原来的质膜结构域(2)有些受体进入溶酶体被消化(3)有些受体被运至质膜的不同结构域,称为跨细胞的转运23细胞通讯的三种方式 (1)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 内分泌、
13、旁分泌、自分泌、化学突触 (2)接触性依赖的通讯: 细胞间直接接触,信号分子与受体都是细胞的跨膜蛋白 (3)间隙连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24受体受体:是位于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具有特异识别和结合功能的蛋白质。受体的特性:(1)灵敏性:只要很低的信号分子浓度就能产生显著效应;(2)亲和性:以解离常数Kd表示;(3)特异性:同一类型的激动剂与同一类型的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相似;(4)饱和性:(5)可逆性: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还可以解离25细胞内受体、细胞表面受体的三大家族细胞内受体:被亲脂信号分子激活细胞表面受体:被亲水信号分子激活细胞表面受体分属三大家族:(1)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2)G-蛋白偶联的
14、受体(3)酶偶连的受体不同的细胞应答于同一种信号分子可能有不同的受体,同一细胞上不同的受体应答于不同的胞外信号可能产生相同的效应。26第二信使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胞外化学物质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产生胞内第二信使,激发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cAMP、cGMP 、IP3 等都是第二信使。27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1)细胞内受体的本质是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构成细胞内受体超家族。(2)具有激素结合位点(C端)、Hsp90结合位点(中部)及转录激活结构域(N端)。甾类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 两步反应阶段: 初级反应阶段:直接活化少数特殊基因转录的,发生迅速;次级反
15、应:初级反应产物再活化其它基因产生延迟的放大作用脂溶性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胞质Hsp90从DNA结合位点解离DNA结合位点暴露,被激活 通过核孔进入核受体与DNA结合结合基因是受体依赖的转录增强子目的基因大量表达(初步反应)表达产物又去激活其他基因 (次级反应)28GABA受体的工作原理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受体可分为两种类型:GABAA和GABAB,其中属于GABAA离子通道受体。配体和受体结合后不通过第二信使直接调控离子通道的开启与传递信息。GABA与突触后神经元的特异性GABA受体结合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处于超极化状态突触后抑制 29什么叫调质调质:有
16、些物质本身不直接激动受体产生效应,而对递质的效应起调节作用,这些物质称为调质。30cAMP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1)cAMP信号通路 反应链: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组分及其分析 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型Rs和抑制型Ri) 与GDP结合调节蛋白(活化型Gs和抑制型Gi) 效应酶腺苷酸环化酶 细菌毒素对G蛋白的修饰作用(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双信使系统”反应链: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 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CaM)细胞反应磷脂酶C(PLC) D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或促Na+/H
17、+交换使胞内pH 反应的终止钙调蛋白(calmodulin, CaM)31脂质体的类型及应用(1)脂质体的类型:(a)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团;(b)球形脂质体;(c)平面脂质体膜;(2)脂质体的应用:(a)研究膜脂与膜蛋白及其生物学性质;(b)脂质体中裹入DNA可用于基因转移;(c)在临床治疗中,脂质体作为药物或酶等载体32内膜系统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特有的,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相互关联的膜性细胞器或膜性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多种液泡、过氧化物酶体等。33内质网的基本结构内质网的基本结构分为:扁囊、小泡和小管三种。扁囊状:常见的内质网结构,内质网膜形成腔,形状扁而长,常为细胞旺盛合
18、成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小泡状:常单独存在, 是一种过渡型内质网,也出现在特殊生理状态的细胞及病变的细胞内。管状:呈分枝而细长的管,互相连通,交错成复杂的网状。内质网扁囊、小泡和小管连成一个连续的网状膜系统。34粗(光)面内质网的功能糙面内质网的功能(1)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糙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包括:1)分泌蛋白 2)膜蛋白3)间隔区域化蛋白质:如溶酶体蛋白、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固有的蛋白4)需要复杂修饰的蛋白质:如黏液中的糖蛋白。(2)参与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糖基化:指单糖和寡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糖蛋白的过程,分为N-糖基化和O-糖基化。(3)参与新生肽链的折叠、组装(4)参与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光面内
19、质网的功能(1)解毒作用(2)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与脂类代谢(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4)光面内质网与肌肉收缩(5)其他功能1)与盐酸的分泌和渗透压有关2)参与胆汁的形成3)与血小板的形成和有丝分裂末期核被膜的形成有关35蛋白质合成的信号假说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 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又称停泊蛋白)等 现在认为,不管是分泌蛋白,还是非分泌蛋白,在合成开始时都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多肽的命运是由mRNA中的特异编码顺序决定的。主要内容:(1)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在起始密码子AUG之后,紧跟着一组特定的信号密码子(约有45-90、48-78个核苷酸),由此编码一段多肽。(2)多肽链的开始合成
20、在游离核糖体上,信号密码子转译信号肽(signal peptide ,疏水性占优势),约有15-30个氨基酸(16-26)。(3)在RER膜上有信号识别蛋白(signal recognition protein ,SRP),可以释放到细胞质中去,识别正在合成信号肽的核糖体,并与之结合,合成暂停,引导核糖体与ER膜上的易位子结合,而SRP 则与SRP受体(又称停泊蛋白,docking.P)结合,合成继续。 SRP脱离释放返回基质重复利用。(4)信号肽与易位子作用并使RER形成隧道,合成的多肽链通过隧道进入内质网池。(5)信号肽已无用,被位于RER膜内表面的信号肽酶(Signal peptidas
21、e)切掉。(6)多肽链继续生长,直至合成完毕。(7)最后在一种分离因子作用下,核糖体脱离开膜,隧道封闭。36驻留蛋白驻留蛋白:是在内质网腔中发挥作用的驻留蛋白和结构蛋白,如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分子伴侣等。37分泌蛋白排出胞外的途径(参与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分泌蛋白内质网腔糖基化运输小泡与顺面高尔基体融合在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形成浓缩泡浓缩成分泌颗粒,与细胞膜融合排出细胞外38磷脂酰胆碱的合成过程胆碱磷酸转移酶磷酸酶脂酰CoA+甘油磷酸 磷脂酸 二酰甘油 翻转酶CDP-胆碱磷脂酰胆碱(细胞质侧) 内质网腔侧39高尔基体4个组成部分及它们的大体功能4个组成部分:顺面网状结构、中间膜囊、反面网状结构和
22、周围大小不等的囊泡。功能:(1)顺面网状结构 1)接受来自内质网新合成的物质并将其分类后大部分转入高尔基体中间膜囊,小部分蛋白质与脂质返回内质网:具有KDEL(HDEL)信号序列的返回,如Bip蛋白、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2)蛋白质的O-糖基化、跨膜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侧的酰基化、病毒的装配都发生在此(2)中间膜囊多数糖基修饰;糖脂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的多糖的合成。扁平膜囊的特殊形态使其具有很大的膜面积,大大增加了进行糖的合成与修饰的有效面积 (3)反面网状结构1)pH比高尔基体其他部位低,标志酶CMP阳性2)参与蛋白质的分类与包装,最后从高尔基体运输,在蛋白质与脂类的转运过程中起“瓣膜”作用,保证
23、单向转运 3)某些“晚期蛋白”的修饰发生在此,如唾液酸化、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的硫酸化及蛋白原的水解加工)(4)周围大小不等的囊泡1)顺面囊泡较小,为物质运输小泡,负责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的运输(双向); 2)反面体积较大的为分泌泡或分泌颗粒,将物质运送到细胞特定部位(单向)。40高尔基体的功能蛋白质的分选与运输;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41信号序列、信号斑信号序列:存在于蛋白质一级结构上的线性序列,通常含15-30个AA,有些序列在完成蛋白质的定向转移后被信号肽酶切除。信号斑:存在于完成折叠的蛋白质中,构成信号斑的序列可以不相邻,折叠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信号。42膜泡运输的三种方式(
24、1)网格蛋白包被小泡 (2)COPII包被小泡 (3)COPI包被小泡 43什么叫溶酶体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溶酶体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分解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44溶酶体膜的特点(1)嵌有质子泵,形成和维持溶酶体中酸性的内环境;(2)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3)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45溶酶体的分类初级溶酶体:只含水解酶没有作用底物,尚未开始消化。 次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融合形成的复合物 (1)自噬溶酶体(2)异噬溶酶体残余小体,又称后溶酶体:
25、次级溶酶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小分子物质通过膜上载体蛋白转运的细胞质基质中,供细胞代谢使用,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体中形成残余小体,通过胞吐作用排除。 46溶酶体的功能.(1)清洁作用(2)防御作用(3)消化营养作用(4)自溶作用(5)参与激素合成与分泌的调节过程(6)溶酶体的其他特殊功能精子的顶体是一个大的特华的溶酶体;骨发生和骨再生过程中,溶酶体释放到细胞外,分解消除陈旧的骨基质,对骨质的更新起重要作用。47溶酶体的形成过程溶酶体酶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RER) 高尔基体cis膜囊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磷酸化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 磷酸葡萄糖苷酶M6P 磷酸化识别信号:信号区
26、高尔基体trans-膜囊和TGN膜(M6P受体)溶酶体酶分选与局部浓缩以出芽的方式转运到前溶酶体48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49线粒体的半自主性mt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等活动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却无一不依赖于核DNA的协同作用,受核遗传系统的影响和控制。线粒体合成的蛋白质约占线粒体全部蛋白质的10%,多数靠核基因编码。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自主性有限,绝大部分蛋白质依赖于核基因编码,转录和翻译过程依赖核基因,自我繁殖及一系列功能活动受核基因和自身基因组两套
27、遗传系统的控制,是一个半自主性细胞器。50线粒体的呼吸链(四个复合物)概念:有序排列在线粒体的内膜,能可逆的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酶体系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复合物NADH脱氢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作用是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递至辅酶Q,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M侧)转移至膜间隙(C侧)。电子传递的方向为:NADHFMNFe-SQ复合物琥珀酸脱氢酶,含有一个FAD,2个铁硫蛋白,作用是催化电子从琥珀酸转至辅酶Q。电子传递的方向为:琥珀酸FADFe-SQ复合物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单体包含两个细胞色素b、一个细胞色素c1和一个铁硫蛋白。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给细胞色素c,每
28、转移1对电子,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泵至膜间隙。复合物细胞色素c氧化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将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给氧,每转移1对电子,在基质侧消耗2个质子,同时转移2个质子至膜间隙。51ATP酶的合成机理ATP合成酶(ATP synthetase)或F1 F0-ATP酶,成蘑菇状。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ADP磷酸化生成ATP,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指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52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抑制剂、磷酸化抑制剂、解偶联剂)(1)电子传递抑制剂1) 抑制NADH
29、CoQ的电子传递。如:阿米妥、鱼藤酮、杀粉蝶素A。2)抑制Cyt bCyt c1的电子传递。如:抗霉素A。3)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O2。如:CO、CN、NaN3、H2S。(2)磷酸化抑制剂与F0结合结合,阻断H+通道,从而抑制ATP合成。如:寡霉素、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3)解偶联剂(uncoupler)质子载体: 2,4-二硝基酚(DNP,图7-13),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苯肼。 质子通道:增温素(thermogenin)。其它离子载体:如缬氨霉素。某些药物:如过量的阿斯匹林也使氧化磷酸化部分解偶联,从而使体温升高。53细被膜的超微结构(1)外核膜,胞质面附有核糖体,是特殊的内质
30、网(ER)(2)内核膜,有特有的蛋白成分(3)核纤层,内核膜核质面的一层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络状(4)核周间隙,与内质网相通(5)核孔,内外膜融合的部位 54核纤层的主要功能(1)为核膜提供支架(2)有助于维持间期染色质高度有序的结构(3)是联系胞质中间纤维与核骨架之间的桥梁55核孔复合体由什么构成(1)胞质环,外环 (2)核质环,内环 (3)辐1)柱状亚单位2)腔内亚单位3)环带亚单位 (4)中央栓56核孔复合体的功能核孔复合体是双功能(被动扩散和主动运输)、双向性(入核和出核)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被动运输一般10nm的分子可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自由出入核孔复合体,有的则由于含有信号序列或者和其它
31、的分子结合成大分子而不能自由出入核孔复合体。主动运输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主要是指亲核蛋白的入核,RNA分子及核糖核蛋白颗粒出核运输。选择性:(1)对运输颗粒大小的限制; (2)是信号识别和载体介导的过程; (3)双向性:蛋白质的入核;RNA和核糖体亚单位的出核。57核定位信号核定位信号(NLS):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受体为improtin。第一个被确定的NLS是病毒SV40的T抗原,序列为:pro-pro-lys-lys-lys-Arg-Lys-val。NLS对连接的蛋白质无特殊要求,完成输入后不被切除。58RNA聚合酶、分别转录什么RNA聚合酶I转录的rRNA分子:以RN
32、P的形式离开细胞核;RNA 聚合酶II转录的hn RNA,在核内进行5端加帽和3端附加多聚A序列以及剪接等加工过程,然后形成成熟的mRNA出核,5端的m7GpppG“帽子”结构对mRNA的出核转运是必要的;RNA聚合酶III转录的5s rRNA与 tRNA的核输出由蛋白质介导。59染色质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60异染色质、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 处于聚缩状态, 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那些染色质。类型:结构异染色质(组成型异染色质):除复制期以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
33、,DNA包装比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基本没有较大变化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在某些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 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 并丧失基因转录活性, 变为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 处于伸展状态(典型包装率750倍), 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61核小体的结构要点(1)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超螺旋、一个组蛋白八聚体和一分子H1。(2)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核心颗粒。(3)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每圈80bp,共1.75圈,约146bp,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20bpDNA,锁住核小体
34、DNA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4)相邻核心颗粒之间以一段080bp的线连接。 (5)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基本不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6)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而通过核小体相位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62染色体DNA三种功能元件(1)自主复制DNA序列(ARS) 具有一段11-14bp的同源性很高的富含AT的共有序列及其上下游各200bp左右的区域是维持ARS功能所必需的。(2)着丝粒DNA序列(CEN) 共同点是两个相邻的核心区:80-90bp的AT区;11bp的保守区。(3)端粒DNA序列(TEL) 端粒序列的复制 端粒酶63核型核型是指染色
35、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特征的总和,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64核仁的功能、超微结构核仁的主要功能是核糖体的生物发生 ,这一过程包括r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整个过程从核仁纤维中心开始,向致密纤维组分延伸,最后到达颗粒组分。核仁的超微结构(1)纤维中心 (2)致密纤维组分 (3)颗粒组分 (4)核仁相随染色质(核仁内染色质和核仁周边染色质) 核仁基质(除去DNA、RNA后的残余结构)65核糖体上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结合位点和催化位点核糖体上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结合位点与催化位点(1)mRNA的结合位点,位于小亚单位。(16SrRNA的3端有一段顺序同多数原核生物的mRNA(
36、AUG上游3-9个碱基)的核糖体结合位点有互补关系) (2)A位点。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的结合位点,又称氨酰基位点,大亚单位和小亚单位都参与。(3)P位点。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的结合位点,又称肽酰基位点,大亚单位和小亚单位都参与。(4)E位点(exit site)。肽酰转移后与即将释放的tRNA的结合位点,位于大亚单位。(5)GTP酶的结合位点。催化肽酰tRNA从A位点转移到P位点有关的转移酶,即延伸因子EF-G的结合位点,位于大亚基上。(6)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催化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的酶(催化P位上肽酰tRNA的羟基与处在A位上氨酰基tRNA的氨基之间形成肽链)。位于大亚基上 。(
37、7)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其它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释放因子的结合位点。66多聚核糖体及其生物学功能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单位概念:核糖体在细胞内并不是单个独立地执行功能,而是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连在一条mRNA分子上高效地进行肽链的合成,这种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 多聚核糖体的生物学意义(1)细胞内各种多肽的合成,不论其分子量的大小或是mRNA的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所合成的 多肽分子数目都大体相等。(2)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mRNA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和有效。 67组成r蛋白质:35%,核糖体表面rRNA: 65
38、%,,核糖体内部68以原核细胞为例,简述蛋白质合成过程自己看书,太多了。69哪些抗生素作用核糖体(1)四环素类药物:抑制氨酰-tRNA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的结合,抑制多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2)氯霉素:与原核细胞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阻断肽键形成;高浓度时对哺乳动物线粒体内核糖体50S亚基也有作用;(3)链霉素与卡那霉素:与原核细胞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改变核糖体构象,引起读码错误,合成错误蛋白质;(4)嘌呤霉素:结构与酪氨酰-tRNA末端相似,带有游离氨基,可取代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受位,使正在延长的肽链转移到嘌呤霉素的氨基上,异常肽链从核糖体释放,阻止肽链延长。对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作
39、用。(5)放线菌酮:抗真菌,抑制真核细胞生物核糖体上的多肽转移酶,作用于60S核糖体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和延长。(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麦迪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的移位,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耐药机制:抗生素与核糖体结合部位改变。耐药菌合成甲基化酶,使50S亚基的23SrRNA腺嘌呤甲基化,导致抗生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部位结合。70细胞骨架的概念(狭、广) 细胞骨架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的蛋白纤维网架结构体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 狭义:在细胞质基质中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广义:在细胞核中存在核骨架-核纤层体系。核骨架、核纤层与
40、中间纤维在结构上相互连接,贯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网架体系。71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1)作为动态的支架,提供结构支撑以决定细胞形状和抵抗细胞变形。(2)作为在细胞内定位各种细胞器的内部框架。(3)作为高速公路网指导物质与细胞器在细胞内的运动。(4)作为产生力的装置,将细胞从一个地方移至到另一个地方,细胞的运动功能的实现都与细胞骨架有关。(5)作为锚定mRNA并促进其翻译成多肽的位点。(6)作为细胞分裂的必要组分,细胞骨架成分组成的细胞器负责牵引染色体的分离,并将亲代细胞分成两个子代细胞 。72微丝的定义微丝:又称肌动蛋白纤维, 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73微丝的装配
41、(踏车行为)(1)ATP-肌动蛋白对微丝纤维末端亲和力高,ADP-肌动蛋白对纤维末端亲和力低,容易脱落(2)MF是由G-actin单体形成的多聚体,肌动蛋白单体具有极性, 装配时呈头尾相接, 故微丝具有极性,既正极与负极之别。(3)体外实验表明,MF正极与负极都能生长,生长快的一端为正极,慢的一端为负极;去装配时,负极比正极快。由于G-actin在正极端装配,负极去装配,从而表现为踏车行为。(4)两条F-肌动蛋白链螺旋盘绕形成微丝(或1条形成的螺旋链)(5)微丝有些是永久性的结构(如肌原纤维、微绒毛等),有些是暂时性的结构,处于动态的装配和解聚过程中。(6)体内肌动蛋白的装配在两水平受到结合蛋
42、白的调节:1、ATP-肌动蛋白单体的浓度;2、微丝连接成束或成网的程度。74微丝特异性药物(2种)(1)细胞松弛素:可以切断微丝,并结合在微丝正极阻抑肌动蛋白聚合,因而导致微丝解聚。(2)鬼笔环肽:与微丝侧面结合,防止MF解聚。只与F肌动蛋白结合,不与G肌动蛋白结合。使微丝纤维稳定而抑制其功能。75肌肉收缩系统的构成,肌肉收缩怎么完成肌肉收缩系统粗肌丝肌球蛋白肌肉肌原纤维肌动蛋白细肌丝原肌球蛋白白肌钙蛋白肌肉收缩:肌细胞上的动作电位引起肌质网Ca2+电位门通道开启,肌浆中Ca2+浓度升高,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引发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暴露出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结合位点。肌动蛋白通过结合与水解
43、ATP、不断发生周期性的构象改变、引起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相对滑动。76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组织中心是微管进行组装的区域,着丝粒、成膜体、中心体、基体均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功能。所有微管组织中心都具有微管球蛋白,这种球蛋白的含量很低,可聚合成环状复合体,像模板一样参与微管蛋白的核化,帮助和球蛋白聚合为微管纤维。77微管的功能(1)支架作用(2)细胞内运输(3)形成纺锤体(4)纤毛与鞭毛的运动78作用微管的药物(1)秋水仙碱类阻断微管装配,抑制有丝分裂,作为抗肿瘤药物开发。(2)长春碱类抗有丝分裂,具有广泛的抗癌谱和可逆的毒性反应。(3)紫杉醇类促进微管装配,形成高度稳定、无功能的微管蛋白聚合物,治疗卵巢
44、癌。79中间纤维的类型(5类)(1)角蛋白(2)结蛋白(3)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4)波形纤维蛋白(5)神经纤丝蛋白80中间纤维的功能(1)增强细胞抗机械压力的能力 (2)角蛋白纤维参与桥粒的形成和维持 (3)结蛋白纤维是肌肉Z盘的重要结构组分,对于维持肌肉细胞的收缩装置起重要作用(4)神经元纤维在神经细胞轴突运输中起作用(5)参与传递细胞内机械的或分子的信息(6)中间纤维与mRNA的运输有关81细胞周期的概念(四阶段)细胞周期指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叫细胞周期时间。可分为四个阶段:(1)G1期,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分裂间期(2)S期,
45、指DNA复制的时期,只有在这一时期H3-TdR才能掺入新合成的DNA中;(3)G2期,指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分裂期(4)M期又称D期,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82PLM测定原理、计算标记有丝分裂百分数法(percentage labeled mitoses,PLM)原理: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细胞周期时间的方法。其原理是对测定细胞进行脉冲标记、不同时间取样做细胞放射性自显影,找出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计算其中带3H标记的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的百分数。 测定原理:(1)待测细胞经3H-TdR标记后,所有S期细胞均被标记。(2)S期细胞经G2期才进入M期,所以一段时间内PLM=0。(3)开始出现标记M期细胞时,表示处于S期最后阶段的细胞,已渡过G2期,所以从PLM=0到出现PLM的时间间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线式插座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排多轴木工钻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医用产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化玻仪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划线仪表墨水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分体组合式低压脉冲袋除尘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八音琴机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艺术教育咨询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跨文化媒体研究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调酒师快问快答题及答案
- 2024年福建省2024届高三3月省质检(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新申请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验收指南
- 仓储设备操作安全操作培训
- 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C语言专升本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语言《相反国》课件(优化版)
- 2023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年度报告
- 员工身心健康情况排查表
- 模拟小法庭剧本-校园欺凌
-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评价细则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双语电影台词
- 10以内数字的分解和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