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分析.doc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6/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1.gif)
![中国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分析.doc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6/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2.gif)
![中国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分析.doc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6/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3.gif)
![中国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分析.doc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6/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4.gif)
![中国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分析.doc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6/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2f3be4fc-5f50-44f4-98c7-30616e776e5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分析二、我国油气资源面临的问题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面临五大问题:l 、后备可采储量不足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3、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4、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增储上产需要5、环境问题严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三、中国致力于解决油气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措施1、油气的大力勘探、开发2、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强我国油气进口的安全性3、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国家石油安全正文:一、中国油气资源前景堪忧国际权威机构近日公布的预测数字显示, 中国目前石油需求增长将占同期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 13。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介绍,中国石
2、油市场是世界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市场 ( 国家 ) 之一, 20XX 年中国的原油净进口量为 5983 万吨, 20XX年为 6941 万吨,成品油进口 2034 万吨;据海关统计, 20XX年 1-10 月,我国进口原油 7415 万吨,成品油 2374 万吨。预计 20XX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近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石油消费量之间呈高度正向相关关系, 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比较保守地估计, 20XX 年中国原油的需求量将达到 3 亿吨,原油需求缺口达到 1 亿吨, 2020 年需求量达到亿吨,缺口达到亿吨。但
3、是目前中国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吨,是世界平均值的110,这意味着中国石油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更有人预测,到 20XX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将逼近 50%。( 一) 油气资源日益紧缺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亿吨,其中约 %分布在陆上,约 %分布在海洋。表 1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石油资源状况总资源量可转化己探明总计可采储量资源量转化率储量探明率可采储量采收率全国10727528449 262056538 959 3428 8512754陆上8267430052 01935645 056 3829 2310579东部480727741552756 048 1631 0272 98中部
4、77 530 5411 6038 019616 9536西部2594122047 026 6721 964624 2227 43其它91011100219 000016 84002海洋2460246040 012 0912 320 7622 8221 71单位:亿吨、 %总计可采储量 =可转化资源量 +已探明资源量我国目前已发现 500 多个油田,其中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川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吉林油田、河南油田、长庆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青海油田、 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玉门油田、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冀东油田等油田产量、储量较为可观。但是,在我国已发
5、现的油田中,除大庆、胜利等主要油田外,其他油气田单位面积储量普遍较小,低品位油田居多,而且埋藏较深、类型复杂、品质较差、工艺技术要求高。在剩余可采储量中,优质资源不足,低渗或特低渗油、稠油和埋深大于 3500 米的超过 50%,而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部地区。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剩余石油资源中质量差、难开采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总的看,勘探难度逐渐增大,隐蔽、复杂油气藏已成为勘探主要对象,地表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正成为勘探的重点目标区。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 高采出阶段,综合含水率高于80%,平均采出程度大于65%,原油产量呈递减趋势,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采工艺要求越来越高。截至 20XX年年底,
6、石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亿吨,其中剩余可采储量亿吨,居世界第 12 位,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吨,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仍属“贫油大国”。20XX年 7 月 31 日,中国石油商务最新天然气资源评价,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万亿立方米: 根据第三次天然气资源评价, 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地区分布如下:表2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地区分布单位:万亿立方米,%总资源量所占份额资源量分布主要分布区域资源量东部50411 05松辽盆地088渤海湾盆地220中部17 3638 09四川盆地8准噶尔盆地209柴达木盆地192西部13 0628 65南部191419海洋52017 99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盆地截止 20
7、XX年底,我国天然气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可采储量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 17 位,人均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 1552 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5%,属于名副其实的“贫气大国”。( 二) 资源潜力仍然较大从总体上看,我国油气资源仍有很大潜力可挖。截至20XX年,我国石油待发现可采资源量约为71 亿 96 亿吨,平均探明率 %,其中,东部地区平均探明率超过 60%,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低于30%,均低于 73%的世界平均探明率:天然气待发现可采资源量万亿万亿立方米,平均探明率 %,远远低于 %的世界平均探明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油气资源探明率较低, 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另
8、外,由于中国油气开采和勘探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一些埋藏较深、 类型复杂、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和自然条件较差,以及一些深海油气田的开采、勘探还相当有限,基本处于开发的早中期阶段。随着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进步,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可望取得较大的进展。( 三) 未来保障任务艰巨根据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预测,到20XX年,我国原油消费总量将达到3 亿到>.2 亿吨,届时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将逼近50%。我国的油气资源保障将面临很大压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决定了我国油气资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预测到20XX年, 2020 年石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 亿吨、亿吨,天然气需求量也将分别达
9、到 1200 亿立方米、20XX亿立方米。如果同期我国油气资源得不到重大的发现,国内石油生产能力只能保持在亿2 亿吨之间,缺口分别为1 亿 - 亿吨、亿 -2 亿吨:国内天然气生产能力大约为1000 亿立方米、 1500 亿-1600 亿立方米,缺口分别为 200 亿立方米、 400 亿-500 亿立方米。可以预测, 20XX年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对需求的保障程度分别为57%、83%左右;2020 年为 50%、78%左右。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供需缺口还将继续加大。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工作的压力很大,提高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我国油气资源面临五大问
10、题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面临诸多问题。1. 后备可采储量不足我国油气资源的后备可采储量少,特别是优质石油可采储量不足,缺乏战略接替区,西部和海相碳酸盐岩等区域的勘查一直未能取得战略性突破,后备可采储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进一步增加油气产量和满足需求的主要矛盾。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基础性、公益性的油气前期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国家公共事业,主要应由政府出资, 其成果提供全行业、 全社会使用。近年来,国家对这项工作投入少,缺乏有效的机制,发现性调查评价工作力度不够,基础地质理论研究长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3. 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
11、场变化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油气资源安全供给保障机制, 油气的资源储备和原油及成品油储备, 还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 我国国家级油气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刚刚开始建设,进口安全机制和特殊情况下的石油供应应急机制还不完善。4. 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增储上产需要尽管我国在陆相生油、 滚动勘探开发及大型非均质砂岩油田开采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但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总体科技水平还不能适应当前增储上产的需要。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对科技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 如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和深水钻探, 山地地震、难动用储量开发技术等亟待突破。5. 环境问题严重,尚未得到充分
12、重视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油气长距离输送以及油气加工过程等都会对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有的还非常严重,致使土质严重酸碱化、水质和空气污染,影响了局部地区的土壤和生态环境。 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尚未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勘探开发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中国致力于解决油气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措施1. 油气的大力勘探、开发最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西部油气资源的勘探、 开发力度,在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 川西北等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现。 由于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逐渐进步,近期在东海、南海等地也有较大规模的资源发现。今后 5 至 10 年内,我国油气勘探
13、将集中力量重点对三大战略区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南部地区和两大战略后备区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进行勘探。另外,我国对进入后期开采阶段老油气田进行进一步技术更新改造, 进一步延长了其开采年限。我国在西部塔里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为了解决东部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油气资源的迫切需求,国家投资建设了东西跨度长达4200 公里的西气东输工程,建成以后向长江三角洲的年输气量为100 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 年,另外考虑沿途用气20 亿立方米,总计年供气120 亿立方米,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油气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强我国油气进口的安全性积极实行
14、“走出去”的战略, 利用我们的技术、 资金到非洲、 南美等国家去开发石油。目前中国对海外石油资源的利用, 除了由政府指定的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期货及现货贸易外, 也包括在勘探、 开采等领域与外方进行合作。 中国和国外很多合作项目都采取“份额油”的方式, 即中国在当地的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投资,每年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额。 这样做有利的一面是, 由于中国拿到手的是实物, 石油进口量不至于受价格波动太大。 中国石油海外石油开采量已达 1900 万吨,其中份额油约占 900 万吨。中石油己在海外签订合同项目 26 个,其中有勘探开发项目 22 个,管道项目两个,炼油和化工项目各 1 个,项目
15、分布在四大洲的 12 个国家,初步形成海外发展的三大战略区,即中东及北非地区、中亚及俄罗斯地区和南美地区。 中海油也在 20XX年斥资 12 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三块石油天然气田, 中石化则以亿美元购买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度尼西亚 5 个海上油田的部分石油资产。 中海油这一跨国资产并购将为其带来每年 4000 万桶,约 500 万吨原油的份额。这 5 个油田共有超过 1 亿吨的总探明储量,中海油在其中拥有的探明储量约为5000 万吨,并将操作其中3个油田的生产。经过这次并购,中海油现在已经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非洲是世界各国竟相开发的地区,西非地区石油钻井成功率高达35%
16、,远高于 10%的世界平均水平。专家预测,未来 5 年内,非洲探明储量将至少增加 150 亿桶。国际市场上新增加的来自海湾以外的石油中, 将至少有四分之一产于非洲国家,我国各大石油公司也在加紧非洲地区石油开发。虽然非洲石油的储量不足中东地区的 1 6,但其石油含硫量低,很适合加工成汽车燃油, 目前西非各国基本实现了直接投资的对外开放。 除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 其余产油国都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 尽管这些国家政局不稳,但新探明的主要石油储存都位于深海区域, 远离冲突地区。 且这些国家彼此有摩擦,联合抵制石油供应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20XX年初的非洲之行, 就中国在非
17、洲地区开发石油资源展开了诸多讨论, 在中国开发非洲石油资源方面写下了重要的一笔。石油不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消费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保障石油的充分供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今国际石油市场受到国际政治、军事以及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石油进口国的石油供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石油进口的安全性受到很大挑战。我国是世界石油进口大国,进口安全性意义重大。在扩大购油渠道,保证进口安全方面, 我国大力开展和平外交, 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积极争取从俄罗斯和中亚产油国通过陆地管道进口石油, 使我国的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 降低和分散风险, 从而更安
18、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新兴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国,中国同两国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积极合作对保障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同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达成有关修建石油、 天然气输送管道,向我国出口能源的协议,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的局面,增强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3. 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 平抑市场价格、 应对突发事件、 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现有原油、成品油储罐多属生产和流通的配套设施, 难以发挥储备功能, 一旦遇到突发事件, 处境将十分被动。有关资料表明,中国现有的石油储备只够维持 7 天的时间。另外,国外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未来 20 年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及早建立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可以减少经济代价,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角逐中处于主动地位。“十五”期间,我国将按照国家储备与储备相结合、 以国家储备为主的方针,统一规划、分批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十五”期间,国家原油储备目标 800 万立方米、地下储气量亿立方米。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 而同时我国国内石油产量却徘徊不前。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 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石油安全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代理居间合同委托书
- 服装企业办公大厦居间协议
- 液态化学试剂配送合同
- 2025年度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程师劳动合同
- 娱乐场所泔水运输合作协议
- 家具城配送服务合同模板
- 煤矸石清运施工方案
- 绵阳市道路施工方案
-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深化改革的策略与路径探索
- 初中藏文版数学试卷
-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制度
- H3CNE认证考试题库官网2022版
-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版)
- 厂房委托经营管理合同范本
- 《保险科技》课件-第二章 大数据及其在保险领域中的应用
- 父母赠与田地协议书范本
- 中药甘草课件
- 解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2024)课件(全文)
-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1-200题附有答案
- 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