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v 新课学前导航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了解区域的含义。2.理解并掌握不同区域地理理解并掌握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环境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影响。(重点难点重点难点)3.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式的影响。(难点难点)4.掌握案例分析和案例比较掌握案例分析和案例比较的方法。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难点)v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v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位置的差异v2区域差异:由于_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 _存在差异。
2、地理环境发展方向v 3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v (1)地理环境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_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大致位于_,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地处_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处_气候区,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土地条件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_,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小_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矿产资源矿产资源_有较丰富的_等矿产北纬30北纬4348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水田黑土贫乏石油v 导思v2据图分析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差异。v提示:从纬度位置上看:松嫩平
3、原位于43N48N,属于中温带;长江三角洲位于30N附近,属于亚热带。 v从海陆位置上看:松嫩平原位于内陆,长江三角洲位于沿海。从相对位置上看,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部。v3.分析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在地形、气候方面的相同点。v提示:地形:都是平原,地形平坦。气候: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v(2)生产活动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_耕作业、畜牧业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_、春小麦、大豆熟制 _一年一熟工业商贸商业贸易发达,是我国重要的_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_基地旱地玉米一年两熟至三熟综合性重化工业v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
4、环境的影响(以长江v中下游平原为例)v导思v4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粮仓”地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v提示: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耕地破碎,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不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造成耕地减少。 要 点 串 讲 知 能 突 破区域的含义v知识精析v1区域的内涵v(1)区域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体现了区域划分的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则体现了区域划分的主观性。v(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即区域在地表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特征。v(3)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位置,并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v(4)区域的排他性。同等级区域之
5、间的差异是区域划分的基础。v2区域的基本特征v(1)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v(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其他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v(3)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边界的相对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是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划分方案。例如,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v(4)层次性:即区域有级别差异,
6、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下图所示:v(5)开放性:即区域间的密切联系性,如下图所示:v【方法点拨】图示法记忆区域特征(东部季风区)v典题例析v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读下图,完成(1)(2)题。v(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v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v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v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v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例1v(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v行政区政治文化区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山东省和青岛市vABvC Dv【解析】第(1
7、)题,区域是人们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第(2)题,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v【答案】(1)A(2)C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v1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表现:(1)地理位置差异;(2)气候条件差异;(3)土地条件差异;(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v2人类活动差异的表现:(1)农业差异;(2)工业差异等。知识精析v3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v由于不同区域纬度位置、海陆分布、海拔高度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使自然环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8、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不同的特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构成不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不同。具体如下图所示:v4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v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表: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生产水热条件良好较差水源条件河网密布,水产业发达西部降水较少,发展畜牧业;东部发展种植业主要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一熟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工业生产交通条件
9、位于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有便利的公路、铁路运输原料、燃料缺乏,从国内外运入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类型 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商业贸易 发达规模相对较小v【方法点拨】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v(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v地理位置差异va纬度位置差异:从“高中低纬和寒温热三带”上分析。vb海陆位置差异:从“沿海、内陆、岛屿、大陆东岸、大陆西岸”等方面分析。vc相对位置:从与相邻地理事物的方位关系上分析。v地形差异:从“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两方面”分析。v气候差异:从“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降水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v水文差异:从“河湖类型、河湖多少、河流水文特
10、征(流v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水系特征(长度、流域面v积、弯曲程度等)”等方面分析。v植被差异:从“植被类型、数量、分布”等方面分析。v土地差异:从“面积、土壤类型、肥沃程度”等方面分析.v资源状况:从“资源类型、分布、开发条件”等方面分析.v(2)人文地理特征v农业生产活动:从“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熟制、种植方式、农业发展的利弊条件和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v工业生产活动:从“工业部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发展的利弊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v商业、交通状况:从“商业中心的分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v生活习惯状况:从“民居、饮食、服饰、文化”等方
11、面分析。v图表探究v教材P2图1.1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教材P3图1.2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据图探究以下问题:v(1)据图分析两地区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v(2)据图分析两地区在位置、气候、土地方面的差异。v(3)据图分析两地区在工、农业方面的差异。v【提示】(1)两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形都是平原。v(2)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位置纬度位置位于温带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海陆位置位于内陆地区位于东部沿海相对位置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气候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炎热多雨土地面积面积广大,人均耕地多面积较小,人均
12、耕地少土壤类型以黑土、黑钙土为主以水稻土为主v(3)松嫩平原农业:以旱地耕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以玉米、春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v长江三角洲农业:以水田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水面较广,适合发展水产业。工业:以综合性工业为主。例2v典题例析v (2013淇县月考)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之间自然特征差异,回答(1)(4)题。v(1)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然区是()vA东部季风区北部vB青藏高寒区v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vD东部季风区南部v(2)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v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强vC降水少
13、 D冬季风力强v(3)傣家的竹楼反映了当地的()vA气候环境 B地形条件vC水文环境 D植物特征v(4)下列具体反映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v()vA南方人以米食为主 B北方人说话婉转vC南方方言较少 D南方的重工业发达v【解析】(1)我国三大自然区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其中青藏高寒区人口密度最小。(2)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阻挡寒冷的冬季风。(3)傣族竹楼具有通风散热作用,它能反映当地湿热的气候环境。(4)我国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南方人说话婉转,方言较多,以轻工业为主。v【答案】(1)B(2)D(3)A(4)A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v
14、知识精析v长江中下游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v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下图所示:v【规律总结】如何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v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横向是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方向、发展水平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长江三角洲或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v纵向是从不同历史阶段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历史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例3v典题例析v下图为某一城市的区域发展过程图,读图,回答(1)(2)题。v(1)从图中可以看出()vA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vB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vC区域交通网络系统不断完善v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强,与区域外部的联系逐渐减弱v(2)在区域发展晚期()v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vB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vC区域核心区的常住人口远多于外围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关系学院《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护理学基础技术(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战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大学《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生毕业实习计划
- 大一新生军训心得感悟(28篇)
-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汇报范文(3篇)
- 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及措施
- 小学体积单位换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
-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表格式
- 骨盆骨折小讲课护理课件
- 渣土车司机安全培训
- 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评估
- 二次函数(最全的中考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 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英文资料
-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