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语上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_二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苏教版二语上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_二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苏教版二语上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_二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苏教版二语上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_二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第4页
苏教版二语上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_二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二语上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_二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苏教版二语上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二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第1篇: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 我上了连加连减这一课,连加、连减一课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殊是其次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学问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学问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而学生在学习这个学问前已经熟知加减

2、法的含义,绝大部分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娴熟。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阅历,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为他们今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我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探讨、沟通总结出本组的计算方法,再在全班进行沟通。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主动创建,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展示沟通中相互质疑,补充回答,完全是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作为老师的我,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赐予引导或补充,让学生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

3、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实力,一箭双雕。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娴熟驾驭了两位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如下启发: 1、通过创设情景学生自主探讨竖式的写法,培育了学生的迁移类推实力,通过沟通探讨,培育了学生的表达实力、计算实力。 2、发展了学生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 3、发展学生利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4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驾驭运算依次。5使学生驾驭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参加思索,从中体验学习胜利的乐趣,初步感受这类问题里的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

4、系,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学会多的去掉,少的添上或移多补少的方法把这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学问是学生在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自己画图、电脑演示等直观操作手段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体会到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本质上仍是求两个数的和(差)。 在课上的教学设计形式丰富多样,能依据一年级小挚友的年龄特征,本课一起先以学生特别熟识的动画引入新课,特别自然,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了课堂学习的

5、效率。整节课的思路清析,过程流畅。我觉得孩子基本上驾驭得不错,也能联系两个数比多少的方法来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虽然孩子说得可能不是很到位,但是总体状况还是不错的。 例题教学中,我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育放到比较突出的位置。每个学习环节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参加学习活动。从视察图画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哪个是多的量,哪个是少的量,要求的是多的量还是少的量,并且在完成之后请学生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析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的关系的理解。启发学生用视觉去发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注意多种感官共同、参加学习活动。在例题后面的练习题中不再有摆花片这样形象的动

6、手操作过程,但我仍抓住条件让学生明确是谁和谁在比、比的结果是怎样的、怎样求,理清思路再让学生下笔列式计算。 整节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唤醒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习新学问的同时,培育了学生独立地进行有条理地思索的习惯和实力。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看,设计意图基本实现,学生课堂参加度高,学习效果良好。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相识 相识多边形教学反思 今日我上了一节教研课相识多边形,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驾驭通过数边的条数推断多边形的方法。我定的目标有4条:1能回忆起已经相识的图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相识边。2.通过视察、比较等方法,相识四边形,能作出正确推断。3.通

7、过自主分类,相识五边形、六边形,知道多边形的命名方法。4.参加图形的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相识多边形这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的边数,使学生知道还可以图形的边数来分类、命名,并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视察实物和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对这些多边形有一些感性相识。使学生经验相识多边形的过程,知道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名称,能相识这些图形,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增加动手操作实力,语言表达实力和空间观念。在这节课上,我首先让小挚友来分一分这些多边形,将这些图形分成三类。然后有他

8、们自己给这些图形取名字,学生很简单就会想到它的名称。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相识教学反思 我先通过生活中一些物体,如伸缩门,栅栏,楼梯扶手,让他们去发觉这里面都有一个共同图形叫平行四边形。然后,让他们拿出自己打算平行四边形,视察它的形态特征,闭上眼睛在大脑里想象平行四边形的样子。接着,比较孩子们手里的平行四边形,大小,高矮,长短都不一样,但什么是一样的?孩子们发觉的很到位,上下对边一样长,左右对边也一样长-只是简洁让孩子们去了解了一下,没有深化去分析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接下来,让他们去比较平行四边形与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有什么不同?以此来衬托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孩子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说明说,平行四边形比长

9、方形歪,不像长方形是直直站着的。这个说明也很有道理,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记住平行四边形的样子。 初步相识平行四边形,我就让他们学会推断,给出了不同的四边形,让他们找出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并说出理由。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相识。学会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虽然在课本中没有要求,但在一些练习中,却发觉许多让画平行四边形的题目。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简洁让孩子学会怎么样在方格纸或电子图中画平行四边形,并让他们说说画平行四边形肯定要留意什么?上下两条边的格子数要一样。先确定出4个点,在连线。这种方法便利快捷。孩子们也简单驾驭,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试画时,我一一巡察,发觉有困难的孩子,就刚好赐予指导,示范。孩子

10、们画的都很仔细,画平行四边形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难点。以后多练练,确定会好许多的。也会加深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相识。 好玩的七巧板教学反思 反思课堂教学过程,我相识到培育学生创新实力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创建性拼图,并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宠爱,利用自己的求异思维,拼出图形。这一过程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创建实力,是学习活动的发展与升华。我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相互学习供应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观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实力,学生的创建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在创作活动中很多学生热忱很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建力,除了书上的图形之外,他们还拼出了小动物、火箭、飞

11、船、茶壶、机器人、房子、蜡烛等等,有一个孩子还用七巧板拼出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图形托起明天的太阳,还有的拼成了悯农百花齐放。让学生参观、点评作品,使学生绽开丰富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通过本节教学,使他们的聪慧才智得以充分展示,本节课不仅熬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实力,而且学生还能在活跃的氛围中指出课堂中应用的数学学问,我发觉也真正体会到,很多曾经对数学不感爱好的学生,都对数学有了深厚的爱好,也使我真正体会到只要你给学生创建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学生便会还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所以我觉得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实

12、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生用七巧板自由创作图形中,充分培育了学生创新精神,鼓劲学生拼出自己喜爱的图案,鼓劲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在后续的创作中可以添加其它素材,使它成为一幅意义完整的画,在这样的课程中,激发了学生无穷的创建力。 三、表内乘法 (一) 相识乘法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几个几相加”是相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我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相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铺垫。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我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

13、得,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练习反馈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索方法。 2、 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教学 2、 3、 4、的乘法口诀时,在教学中我没有对编乘法口诀进行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视察情境图,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合作沟通、解决问题,再比照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对口诀进行说明,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实行提问、对口令等形式进行记忆。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 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相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 解。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理解

14、加数中加数和相同轨数的个数与乘法中因数的关系。采纳改写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 改加法)、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摆图开写算式、自编应用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 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的效果不错。我没有按书上的图片进行教学,而是举了个:我们每人都有2只手的例子。课堂上学生学的非常到位。最终让学生自学例、例的情境图巩固加深理解,效果很好。因为对乘法意义教学比较到位,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又比较注意学生对图、口诀、算式的理解,既对几个几相加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阻力很小,学 生对“有两组同学,第一组有5人,其次组有4人,一共多少人?”和“有两组同学,第

15、一 组有5人,其次组有5人,一共多少人?”能够精确在进行列式。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视察思索,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 参加意识,敬重学生的自我发觉和别出心裁的方法,激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 立学好数学的信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老师将现成的方法

16、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我让学生在主动思索、大胆尝试,主动探究中获得胜利并体验胜利的喜悦。依据数字,老师放手让学生合作编口诀,培育了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整理学问的实力,绝大部分学生能胜利编写口诀,培育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解决问题的实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主动性。 四、表内除法 (一) 平均分一教学反思 在打算过程中我感觉最关键也是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是对教材的解读,因为理解平均分是学生以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分呢?因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是有限的,他们不会依据定义想问题,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实力不是很好,对于“8个桃,每()个一份,分成()份”这样的话很难说完整。

17、也就是说,我没有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进行预设,所以上的第一堂的效果很差,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知道怎么思索,就连本堂课的重点“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这句话都不能说完整。 平均分二教学反思 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把平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教学一起先,就是学生的操作: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相识水平去分,在沟通中发觉“每份分得同样多”就表示“平均分”。接下来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平均分物品,在学生沟通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平均分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

18、从引入体会平均分到练习应用,我都设计了好玩的生活情境,从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爱好与动机。在小组内、小组间绽开了激烈的争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 相识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起先,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相识除法教学反思 相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起先。考虑到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学生在原有的学问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学问,学习

19、除法会感到困难,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爱好将干脆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努力使学生参加到学习中,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学问的形成过程所以在在新课伊始,老师就揭示“除法”,了解学生对除法的驾驭程度,当然学生也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了他们心中的“除法”,这样就激活了学生最近的认知区域,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了解了学生的学问起点。 二年级的学生,喜爱动手是他们的天性。让学生经验“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本课

20、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因而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视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方法解决问题。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驾驭一种新方法的欢乐。 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计算课,假如都采纳单一的练习,就简单让学生产生味同嚼蜡的感觉。在设计这节 课时,我利用教材中供应的主线图“小挚友打乒乓球”,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例题。之后, 再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来解决问题。特殊关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的基础上,沟通与分析想商的方法。让学生在沟通中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在比较中 选择简便的方法。这样即使学生在教学活动

21、中体会探究的欢乐,又培育了合作意识。同时, 采纳多媒体课件协助教学,将图、声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爱好,而且 是学生自始至终、主动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简单感觉到味同嚼蜡,所以上课时我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创设了猴妈妈分桃的情景,我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求商方法,探讨:共有几种求商的方法?然后小组代表沟通,学生在沟通中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留给学生细心视察、自由沟通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带来了探究新知的乐趣。这样教学也有效地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主动去探究、发觉新

22、的数学学问和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出求商的方法,在相互沟通中,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样学生比较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驾驭和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巩固拓展时,我留意采纳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学生在思索沟通中理解算理,驾驭方法;在嬉戏中相互启发,巩固学问,提高实力! 线段的相识教学反思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视察、比较。让学生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引导学生视察直尺

23、、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激励学生找寻、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验画线段的过程,通过沟通,探究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过渡得太快,例如让学生感受线段是直的,肯定要让学生摸,视察,还可以叫个学生到讲台上把线拉直,然后要让学生感受两个端点,接着将线放在黑板上,画出点线段。然后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再用尺子画出线段。这节课有两点发觉: 1、限制学生活动,练习,操作的时间.,可以规定在肯定时间内,到最终十秒时,学生们一起跟着倒数。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促进教学效果。 2、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题,例如数线段,画线段.适当增加难度,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热忱,提高学生学习

24、的主动性.相识厘米教学反思 1)、学生充分视察尺子,发觉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 2、有刻度2到刻度 3、有刻度6到刻度 7、有刻度12到刻度 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起先量起、有从刻度1起先量起、有从刻度2起先量起、有从刻度4起先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挚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老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

25、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子,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沟通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学问,特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实力得到了提高。 相识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相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究竟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 (1)让学生用厘米去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说说有什麽感觉。接着老师出示一把米尺,问用这把尺量感觉怎么样?再告知学生这就是1米,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张开两臂比划着1米大约的长度,亲自体验一米的长度。 (2)小组合

26、作,用米尺量出1米长线。每个学生都拉一拉线的长度,感受一下一米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张开两臂比一比。让学生然后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也许是1米。(3)在用米尺量的过程中体会米与厘米的关系,再通过比较1厘米和1米的长度,进一步的使学生相识到,用米做单位是量比较长的物体。(4)在地上画出3米、5米的长度,让学生亲自走一走,体会几米长的长度。存在不足。 1、米尺、1米长的线应当多打算几份,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感受一米的长度,也加深了学生对米的相识。 2、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或偷偷的玩,不能做到仔细听讲。对于这种状况,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一些如何在课堂上培育学生良好

27、的操作习惯,让学具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在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相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究竟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 我们身上的尺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结合厘米和米的相识支配的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测量或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特殊是对测量精确度要求不高时,经常会把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当作尺来测量和估计。因此本节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身体尺”测量的方法,初步体会用“身体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身体尺”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

28、厘米和米的相识,巩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积累测量和估计的 活动阅历,提高对测量活动的爱好。 对这节课学生们很感爱好,缘由是,能从自己熟识的东西入手,测量一搾的时候,孩子们都能用自己的尺子量好,一庹的时候,之前量过了,所以就一带而过,关键是一步的距离,孩子们不太清晰,我就带领学生量,课堂时间有限,我就量了 2、3人,之后的学生都想试一试,我不想扫了学生的兴,就在教室里,把米尺放在地上,找好标准,孩子们都仔细的排好队,一个个量完回去填写,然后再干自己的事情,我还以为会一团乱呢,其实,只要孩子们感爱好了,他是知道要怎样去做的! 本节课我分两个部分来进行教学:一是相识“身体尺”,二是用“身体尺”量

29、。课的起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用尺,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量出数学书长大约是几厘米?“激活学生的已有学问阅历,回忆可以借助“身体尺”测量。接着让学生动手相互测一测自己身体上的一拃、一步、一庹、一脚大约长多少厘米,初步建立“身体尺”的概念和空间观念。在测量过程中,我也巡察着,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孩子和有测量方法有误的孩子,提高测量操作活动的效率和精确性。然后让他们估计大约几拃是1米,大约几步是1米,大约几脚是1米等等,明确了身体尺与1米长度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在应用身体尺时有效估计测量结果。最终让他们用身体尺去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让他们意识到须要依据实际选择合适的身体尺进行测量,

30、培育敏捷应用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通过不同的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不同,让孩子们感受身体尺会因人而异,运用身体尺测量的结果不够精确,从而帮助孩子们相识身体尺的局限性。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学的很快乐,玩中学,学中乐。但课堂纪律教乱,没有肯定秩序,这 一方面,我在以后应当留意。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爱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课堂学习。主动探究,自编口诀。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了解口诀的一些特点,如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是按依次排列的,其次个字都是一样的,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还有积的一些改变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先画图,再写算式,最终自编口诀。通过向全班展示,

31、达到合作沟通的目的。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等一些基本学问,同时引导学生视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2、利用规律速记口诀。7的口诀相对较难记忆。引导学生利用上下两句口诀的规和生活常识来记忆。学生发觉、总结出规律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大部分学生会依据规律来记忆。 3、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对口诀的记忆假如单纯的依靠读、背,确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师生、生生对口令、看谁算得快等,学生的学习爱好很深厚。 4、创设生动好玩的课堂情景。教学中我充分的利用了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了生动好玩的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学问

32、来学习新知,并结合已经有的阅历自己总结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自编并熟识乘法口诀而感到很兴奋,让学生体验胜利的欢乐,并对学生的基础学问以及课外延长都进行了很好的关注。 5、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课堂上,我充分的让学生视察、沟通、合作、尝试,整个教学过程都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阅历,引导学生思索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思索和沟通中体验学习的过程,留意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本课课前我着重了解了本单元教学目的,知道了与前面本单元乘法和除法穿插支配,交替进行。这样支配

33、,是充分考虑学生已有阅历和所学内容的特点,留意让学生利用已有学问和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新内容,不断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教学中我主要采纳了迁移规律,让学生通过视察、合作探讨、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用口诀求商,所以在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只需做个引导着,旧知的迁移、再现能过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 课前导入以复习入手,用对口令这种嬉戏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们比较喜爱的,寓教于乐既能使学生较好的驾驭学问与技能,又能使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例题,由于没有教学挂图,因此课前我将例题中的两道题抄写在黑板上,指名读题后理解题意,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

34、让学生在相互沟通中获得启发,列出除法算式,再利用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求出商来。学生在有6的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起到引导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和驾驭,同是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 “想想做做”着重练习两方面内容:一是练习7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按部就班,有目的的强化了学习重点,分解了难点。如:我一共出示了3句7的乘法口诀,前两道让学生独立说出2道除法算式。最终一句提高难度,问学生:依据一句口诀只能说出两道除法算式吗?学生回答:还能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即共4道算式。由此可见,学生不仅能将本

35、节所学内容得到巩固、深化,还能将前面所学学问串联起来,让学生思维得到发散训练。练习同时还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儿童应用除法的学问,培育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练习形式的多样,激旧知的复习为学生顺当的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做打算,也便与学生把已有的求商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来激发了儿童的爱好;练习内容的开放,熬炼了学生的思维。 8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教材方面,8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677页的内容。在学生已有17的乘法口诀阅历的基础上学习。重点是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驾驭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难点在于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发觉

36、口诀的规律以及记忆口诀。 在教学过程中,我留意让学生自主的经验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找寻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娴熟的运用8的口诀进行计算。并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会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由于前一节课学生学会8的乘法口诀,驾驭相邻每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在理解口诀的基础上记住了8的乘法口诀,懂得了记住各种口诀的方法,这些给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奠定了基础。学生已经学会用1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因此今日学习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队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最终,要敬重学生的人格,当学生在提问题时,老师要用信任的目光凝视他,以示老师对于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

37、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之处,这时老师要先赐予主动激励,赞扬敢提问题的志气,然后再赐予点拨和启迪。总之,老师只有主动营造和谐的氛围,学生就会主动思索,这样,既培育了学生的主动心态,又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这之前经验了多次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驾驭了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基本具备了自己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实力。所以编口诀并不是这节课的难点内容。在这节课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视察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和沟通,从不同的角度去发觉隐藏的规律,找寻记忆口诀的途径。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变重学问为主动探

38、究,变重结果为重过程。来实现课堂的科学化、自主化,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 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通过今日的教学,我们数学老师在教学时,要留意建立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小学生新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爱好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蕴发着剧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沟通,取决于是否有相宜的环境和氛围。老师要时时留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同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敬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同等的受教化的机会,充分敬重爱惜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老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氛围,首先,要营造爱的氛围,把教学过程作为能向学生

39、倾注爱的主渠道,因此,课堂中老师不以权威者和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敬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爱的。其次,必需创设一种同等、民主的环境,让老师与学生同等相处,一起探究,一起探讨。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背一背1的乘法口诀,由“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引导学生想象:把的乘法口诀组合的一起,会是一个什么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乘法口诀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并在前面学习了的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在头脑中画一个的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为下一步发觉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铺垫。 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学

40、习、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然后小组分别汇报自学结果,最终老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发觉规律。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在全班沟通,大多数学生能利用规律有条理地记住全部口诀。但仍有少数学困生不能记住口诀,须要进一步利用结对子来帮助。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一些打算,上网查资料.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并不是很难,只要让学生驾驭运算依次就行了.由于该课的内容基本上可以说是纯粹的练习,花头劲不多.所以课的一起先以看算式说得数,为下面做铺垫,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同时也出示了连加、连减,利用以前的学问导入了今日的新课,教学这节课时,我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放手

41、让学生自己发觉,其实本课的内容也不难,完全可以放手,闻名数学家波利亚的一句名言,他认为:学习任何学问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觉,因为这种发觉理解最深,也最简单驾驭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讲解例题时,可以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新知,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做题目时总是让学生自己发觉规律,而我只能做为引路人,带领他们往更深的地方进攻. 视察物体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多次让学生参加视察活动,激励学生能依据指定的视图要求进行摆物体的活动,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探究不同的拼摆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思索实力和空间想象实力得到更为充分的熬炼。在视察、比较、实践中,帮助学

42、生进一步积累阅历,从而深化对实物与视图关系的相识,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形象直观地对物体进行视察,提高学习效率,培育他们的学习爱好。 . 第2篇:苏教版六上练习二教学设计 练习二 教学要求: 1、学习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选择运用同音词。 2、通过诵读积累,培育学生的感悟实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留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交际来练习采访,学会有礼貌、得体地采访。 5、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老师依据这部分内容而制作模 仿“快乐辞典”的片段。 (2)让学生思索探讨:为什么用“扮装”而不用

43、“化妆”?(学生对同音词获得感性相识) (3)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同音词,运用时须要加以仔细辨析。 2、教学其次部分。 (1)依据上一部分的小结,让学生读题。 (2)让学生思索每题的括号里应填什么词。(辨析同音词词义) (3)师生共同给出正确答案。 (4)学生照上一部分的样子回答问题。(可以同桌相互问答) (5)师生共同小结积累同音词的运用和辨析方法。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仔细回忆:我们还学过哪些像这样的同音词。(学生思索、沟通,列出一组或几组这样的同音词) (3)依据列出的同音词,自己出题,同桌或小组回答。(题目形

44、式也可有所改变) (4)师生评议。 二、教学其次题(诵读与感悟) 1、诵读我不期望回报。 (1)老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不懂的训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老师范读。 (4)学生理解着去诵读。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感悟。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假如付出,便不期望回报”这个结论。 (2)依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探讨“湖水与堤岸、山岭与青草”的关系是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读过诗歌后的个人感受。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老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

45、自船长)。 (3)引导学生视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较难写。 (5)老师重点指导学生驾驭“哈尔威、履行”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老师留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化) (2)老师依据描红状况刚好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挥而就,留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订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确定采访目的。 (2)依据不同

46、的采访对象打算、整理好采访提纲。 (3)打算采访时所用物品。(纸、笔、录音机等) (4)学生以小记者身份练习采访。(同桌互练) (5)推选两个同学上讲台分角色进行采访练习。 (6)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谈谈自己本次口语训练的收获(可以从提纲打算、语言组织、礼貌用语的运用、表达时的阅历等几方面谈)。 (2)评议小结。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观赏。 2、学生比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第3篇:苏教版四上习作二教学设计 习作二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自己的特长或本事,在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视察、思索、表

47、现、评价的实力,力求体现“自主、合作、创新”的理念,激发学生的习作爱好,展示学生的特性。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特长或本事,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地方写自己。 2.能够运用自己平常积累的语言材料,特殊是有簇新感的词句,把自己各方面有依次地说出来。 教学重点 通过 一、两个详细事例写出自己最得意的特长、本事。 教学难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表现自己的闪光之处。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谈论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写人的实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详细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接着熬炼、培育学生修改文章的实力。 教学

48、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吗?谁来说说(先让学生在课前每人打算一张相片或一面镜子)上习作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相片或照镜子视察自己的相貌,把自己相貌最有特点的地方登记来。 2.想一想自己的性格,平常喜爱静或喜爱动等等,还有爱好是什么?(如看书、画画、体育等等),还有自己最特长的是什么?(如体育、舞蹈等) 3.老师小结:每个同学都很熟识自己,假如能把你说的写出来,大家一听作文内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胜利了。(揭示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细读要求,明确要点 1.同学们,既然要写下来,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作文的要求,那么,谁知道本次的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呢? 2.同学之间探讨

49、,明确习作训练的要求是: (1)简洁写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 (2)重点写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 (3)能依据习作内容,给文章定个题目。 三、拓宽思路,绽开思维 1.写自己的特长或本事,要有详细的内容。如一位同学说自己力气大,他就写自己“把大西瓜搬回了家”这件事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阅读范文我真棒。(画出好词好句,细细体会) 作者写抱西瓜的动作特别精彩。由“夹”到“扛”到“抱”,经验了几个不胜利的尝试,才最终抱着西瓜回家的。由此引导到“动作”这个词,同时回顾虎门销烟中民工销毁鸦片的动作,使学生体会到动作的精确和生动,会将读者能感到身临其境。(就例文一,的动作,可将不少学生

50、认为踢球的特长,做为指导例子,请学生小组中说说片断,要求表现当时的状况,描述清晰动作,让听者觉得你球技超群。) 2.写自己的特长,还要写出过程。如一位同学说自己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就写了自己由胆小到喜悦,由失败到胜利的学舞过程,让人不仅赞美她的舞姿,更敬佩她的毅力。 阅读范文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 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表面上是告知我们她很会跳舞,事实上是告知我们她克服了困难而实现了自己的幻想。重点是描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由胆小胆怯,到胜利喜悦。所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在心理活动的叙述中,就能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告知大家。 3.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孩子呢?用你的笔老告知大家

51、吧。 四、起草作文,完成习作 1.出示题目:请为我竖起大拇指 埋在心底的骄傲 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 2.从以上三个给定的题目中选取一个进行习作,也可自由命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五、修改评议 六、誊写习作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反复朗读 细心修改 1.自主修改。 有一句话叫:“文不厌改。”这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仔细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须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须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2.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足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征求一下别人的看法。 二、沟通习作 师生评议

52、1.朗读习作。 请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们听,看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须要修改? 2.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欢乐。 3.师生评价。 老师与学生一起参加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共享他人习作的欢乐。 三、布置作业 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6 外貌 动作 语言 写人 神态 心理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讲评作文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作文讲评) 第4篇:苏教版二上识字3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上识字3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看图会意识字。课文由多幅形象的文字插图和带有12个生字的儿歌组成。课文还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

53、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相识3个偏旁。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知道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习汉字的爱好,提高识字实力。 3、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儿歌,并从中领悟做事要耐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知道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打算】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相识3个偏旁。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知道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知道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出示六幅图与图旁的字(

54、课件)。 笔 灶 尖 歪 尾 看 细致视察六幅图,看看图画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 学生看图自学。 2、指导看图,了解特点。 师拿出一支毛笔: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板书:笔 再看这个字,你发觉了什么? “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提示“竹”做部首时的改变。 组词读:钢笔、铅笔、水彩笔、蜡笔。 视察“尾”图、“看”图。 同桌探讨图与字之间的联系,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学生探讨、汇报“尾”的识记方法。 老师指导“看”。 看,(一个人 抻出手 ) (目,用眼视察),表示举手遮光,远眺视察。 组词读:尾巴、结尾、马尾 看书、看报、观看 3、领悟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一起探讨学习其他三个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