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 带 运 输 机 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皮 带 运 输 机 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皮 带 运 输 机 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皮 带 运 输 机 维护检修规程_第4页
皮 带 运 输 机 维护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皮 带 运 输 机维 护 检 修 规 程在合格的基础上,我们为什么不能再作得更好一些!211、主题内容与实用范围2、设备技术特性 3、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检修质量标准5、试车与验收6、常见故障处理7、安全注意事项8、交工验收资料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 YP132M-4型皮带运输机的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质量标准、检修程序、试车与验收、安全注意事项及交工验收资料等内容。本规程实用于化工厂运煤、运焦等皮带运输机的维护和检修。2、设备技术特性表1 型号带宽(mm)倾角度带速(m/s)输送能力(t/h)配用功(kw)YP132M-4100015.4°0.8157.53、检修周

2、期和检修内容3.1检修周期: 表2检 修 类 别小 修大 修检修周期(月)运焦按具体情况制定612运煤136123.2检修内容3.2.1小修:3.2.1.1检查输送皮带的磨损量,如有损伤进行修补。3.2.1.2减速器润滑油的补充与更换, 3.2.1.3检查制动器闸瓦,制动轮磨损量,磨损严重的应更换。3.2.1.4检查滚筒胶面磨损量,对损伤处进行修补。3.2.1.5检查滚筒焊接部位有无裂纹,如有裂纹采取措施进行修补。3.2.1.6更换滚筒轴承润滑油。3.2.1.7对磨损严重的清扫器刮板、托辊橡胶圈进行更换。3.2.1.8检查拉紧行程和安全保护装置,对失灵者需更换。3.2.1.9更换磨损严重的衬板

3、。3.2.2大修:3.2.2.1包括小修内容。3.2.2.2解体减速器清洗,修理已损件、更换润滑油。3.2.2.3检查滚筒胶面磨损量严重磨损应重新注胶。3.2.2.4滚筒筒体发现较大裂纹。难以修补时,应更换。3.2.2.5各类轴承座,轴承进行检查清洗,有损伤应修理修复。3.2.2.6检查支架、吊架、漏斗的变形情况,焊缝有无裂纹,根据情况进行整形修复。3.2.2.7根据情况修补或更换输送带。3.2.2.8对电器控制,安全保护装置全面检测,更换元器件及失灵的保护装置。3.2.2.9检查修理皮带张紧装置、调整或更换零件。3.2.2.10检查卸料装置、磨损严重的应予更换。3.2.2.11检修电滚筒。3

4、.2.2.12衍架校直、修理或全部更换、防腐、刷油。4、检修质量标准4.1衍架:4.1.1在修理衍架时,必须拆去运输皮带,将衍架置于平整地面,逐段进行。加固补充的型钢,力求同型号,焊接必须牢固,修好后找直、校平。4.1.2衍架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在设备运行时,衍架不得有异常震动和位移。4.1.3机架中心线直线度:见表3表3机 长(m)直 线 度(mm)机 长(m)直 线 度(mm)<100105001000801003003010002000150300500502000200另外,在任意25m长度范围内,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不得大于5mm。4.1.4头、尾架安装精度:见表4、图A表4带宽两

5、侧轴承座底面平面度两侧轴承座螺栓孔间距偏差孔对角线长度之差X-Y8001.0±1.53.08001.5±2.04.04.1.5中间架安装精度:见表5、图B,C表5带 宽<16001600中间架间距A1中间架孔距A2.0中间架孔对角线偏差X-Y2.03.0两侧中间架高度e2.03.0中间架接头两边高度差1.0 注:a为托辊间距的2倍。4.2输送带4.2.1在吊运和缠绕输送带过程中不得造成损伤。4.2.2输送带接头推荐采用硫化接头,接头用胶料必须与本体一致。胶带胶接,其搭接长度一般为皮带宽度的1.5倍,阶梯间距为200毫米,搭接处需硫化处理或冷接(用氯酊橡胶,聚乙氰酸脂液

6、胶接)。4.2.3在事故状态下,临时采用皮带卡子进行连接。一般情况下不得采用此方法,并不得用滚筒为底垫进行打平。如果采用螺钉联接应采用M10埋头螺栓。拧紧后突出部分必须锯掉,并将盖板尖角插入皮带。4.2.4皮带接口,可采用冷接,如接头裂开需要重新接时,应将旧皮带两端割去150200毫米,根据所需长度如不足可另换一段新皮带,但线层胶厚应一致。4.2.5输送带接头后,接头两端输送带中心线在10m范围内的偏差不大于5mm.4.2.6接最后一个接头时,应将拉紧滚筒在距上限位置100150mm处固定,在拉紧输送带,直到空载段输送带挠度小于2/1000L(L为带长)为止。4.2.7皮带厚度磨损超过其厚度的

7、4050%或皮带橡胶层严重脱落,内线两侧被打永久变形,其长度相差悬殊,应予更换。4.3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4.3.1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必须转动灵活,主动滚与主动轴配合必须紧固牢靠,不得松动。4.3.2滚筒安装前应检查轴承座内润滑油脂情况,保证轴承内充满锂基润滑脂,轴承座充脂量达到空脂容积的2/3。4.3.3传动滚筒为人字形槽胶面时,注意沟槽方向要与输送运行方向一致,防止输送带跑偏,且有利于沟槽排水,排污物。4.3.4在吊装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不得损伤滚筒表面。4.3.5安装时可用在滚筒轴承座底下加垫片,用机架上调节螺钉调整等方式,调整滚筒位置,保证轴线和中心先符合表6所列的公差范围。表6项

8、 目公 差 值滚筒轴线与水平面的平行度1/1000滚筒轴线长度滚筒轴线与机架中心线的垂直度2/1000滚筒轴线长度滚筒轴线与机架中心线的对称度3 mm多滚筒驱动时,传动滚筒轴线的平行度0.4 mm4.3.6金属滚筒外皮厚度磨损超过60%应予更换。橡胶或塑料制的滚筒和托滚,其外皮厚度磨损4050%;或筒体出现两端膨大,使轴承与滚体发生松动或脱离时,应予更换。4.4托辊4.4.1安装前倾托辊时,前倾方向要与输送带运行方向一致,注意空载段前倾方向要与空载段输送带运行方向一致。4.4.2托辊安装后,辊子应转动灵活。4.4.3安装时要求托辊子(调心托辊和过渡托辊除外)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水平或倾斜)或

9、者在一个公共半径的弧面上(输送机凹、凸弧段托辊),其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的的高低差不得超过2mm,每100m长度范围内不得超过5mm4.4.4托辊中心线的对称度为3mm。4.5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许用补偿量见表7表7型 号轴 向X(mm)径 向Y(mm)角 向aZL1ZL3±1.50.30°30ZL4ZL70.4ZL8ZL13±2.50.6ZL14ZL171.0ZL18ZL24注意:a.ZL、ML、MLL径向补偿量部位在联轴器最大外圆宽度的二分之一处。 b.表中数值是由于安装误差、振动、冲击变形,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相对偏移量,安装时许用补偿量为表中的1/21/3。

10、4.6制动器4.6.1制动器中心线与制动轮轴线的同轴度:制动直径:D<315时为2mm,D315mm时为3mm。4.6.2在额定制动力矩下,制动轮工作面与制动衬垫的结合面积:压制成型的衬垫每块应大于设计面积的50%,普通夹丝石棉衬垫每块应大于设计面积的70%。4.6.3安装后的制动轮径向圆周跳动量符合表8表8制动轮直径Dmm200250250500500800径向跳动量mm0.10.120.154.7 RCDC悬挂自卸式电磁除铁器4.7.1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34.7.2安装及调试4.7.2.1清除运输中所累积的灰尘。4.7.2.2检查电磁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兆欧,如因受潮低于1兆欧时烘干

11、后使用。表12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检查及维修方法易 熔 塞 中 低 熔 点 合 金 熔 化1充油量太少按规定值重新充油2偶合器漏油检查各结合面及轴端,找出漏油原因,要更换漏油部位密封件3从动机消耗功率太大检查功率消耗原因,与标准数据对比,排除原因4电机在“星形”状态下运转太久提早接成“三角形”接线5工作机长时间在超载状态下工作调整载荷,排除超载原因,使工作机在额定工况下工作6工作机被卡住检查安装是否正确,排除故障7频繁启动排除不应有的频繁起动8易熔合金熔点低换熔点正确的合金9制动时间太长排除工作机制动时间长的因素设 备 运 转 不 平 稳1电动机轴与工作机轴安装误差,基础刚度小按表10规定误差值,

12、重新较正2轴承损坏检查设备,测定噪声和振动大小,检查充油量是否少于容积的40%,更换轴承3.底座固定装置松动检查并重新紧固地脚螺丝4.弹性块损坏更换弹性块续表故 障现 象产 生 原 因检 查 及 维 修 方 法工 作 机 械 达 不 到 额 定 的 转 速1.驱动电机有毛病或联接不正确检查电机的转速、电流2.从动机械卡住检查卡住原因并加以排除3.偶合器充满液,电机达不到转速按规定检查充油量正确充油4.充油量太是少按规定重新充油5.偶合器漏油检查各结合面及轴端,找出漏油原因,要更换漏油部位密封件6.轴键安装不正确或发生滚键现象检查键的安装情况,并进行修理4.7.2.3检查吊装装置牢固后,方能进行

13、安装。4.7.2.4弃铁皮带在工作中受涨力作用被拉长,发生胶带打滑的应调整涨紧装置,使皮带松紧适当(控制胶带驰度(70mm)或以使用中不打滑为限),过紧将加大电机负荷,降低皮带寿命。4.7.2.5调整皮带松紧时,应保持两滚筒间平行,以防皮带跑偏。表13项目参数型号RCDC60RCDC80RCDC100RCDC120适应输送带宽度(mm)65080010001200额定悬挂高度(mm)200250300350励磁功率(KW)3579励磁直流电压(V)200500驱动功率KW3绕组温升95适应输送带速(m/s)3.2工作制度连续外行尺寸B×C×E1700×170

14、15;12302380686×14502120×720×16201620×650×1930悬挂尺寸A×D850×880750×10231040×1270100×1488重量Kg1800210026003000陪用电源KGLA50/250KGLA50/5004.7.3使用及维护4.7.3.1通电后检查风机及电动滚筒是否按规定方向运转,待各传动部位试运正常后方可投入工作。4.7.3.2运行中如发现异常噪音和撞击声或电磁线圈、电机有异味冒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查,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投入运行。4

15、.7.3.3经常检查坚固零件有否松动,定期检查风机和叶轮固定情况。4.7.3.4使用中发现皮带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4.7.3.5滚筒轴承润滑采用2#锂基润滑脂,更换周期按使用情况及经验确定(一般不超过6个月),更换时以填满轴承壳体内空间1/31/2为宜。4.7.3.6电动滚筒按操作规程的规定操作和检修。4.7.3.7注意事项4.7.3.7.1本机应可靠接地。4.7.3.7.2运行中不要身带铁器,以防人身事故。4.7.3.7.3除铁器吊装中两吊环间钢丝绳夹角不得大于90°。4.8电动滚筒4.8.1电动滚筒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4.8.1.1小修:六个月一次4.8.1.1.1更换冷却润滑

16、油液。4.8.1.1.2检查橡胶油封的磨损情况,调整密封圈弹簧拉力。4.8.1.1.3电机轴承体内补填润滑油脂。4.8.1.1.4检查电机绕组内是否有油浸入,如有油迹则必须更换新的橡胶油封。4.8.1.2中修:每年一次4.8.1.2.1包括小修项目。4.8.1.2.2清洗筒体内壁和减速齿轮并检查其磨损情况,如磨损超过齿轮顶宽的1/5以上时,需要更换齿轮。4.8.1.2.3清洗滚筒所有轴承。4.8.1.2.4检查受力部位,键、键槽是否变形,油封有无磨损等。4.8.1.2.5按电机的维护要求进行检修。4.8.1.3大修:每二年一次。4.8.1.3.1包括中修项目。4.8.1.3.2拆卸全部零部件、

17、检查、维修或更换。4.8.2 YD(TDY75型)、JA、WD内外置齿轮滚筒的拆卸。4.8.2.1先拧下放油孔圆头螺塞,放出冷却润滑油。4.8.2.2内置式打开接线盒盖,拆下电源和电机引线,旋开接线盒座紧固螺钉,取下接线盒座;外置式把电机与滚筒分开,同时拆除联轴器,外带逆止器的同时拆去逆止器。4.8.2.3退出做支座。4.8.2.4松开滚筒左端盖,用起盖螺钉将端盖顶出。4.8.2.5将做支座上的吊环螺钉拧入右法兰轴轴端螺孔内,用起重设备将滚筒竖直吊起并取下左端盖。4.8.2.6松开滚筒右端盖,用起盖螺钉顶出并抽出滚筒体,便可进行检查。4.8.2.7松开紧固法兰轴的螺栓,拆除左右法兰轴。4.8.

18、2.8拆开龆轮和其余部件。内置式拆下电机,外置式还需从右法兰轴上拆除输入轴等部件。4.8.3滚筒的组装4.8.3.1滚筒组装顺序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4.8.3.2组装前各零件必须清洗干净。4.8.3.3组装时各密封件必须仔细清理后涂上密封胶以防渗漏油。内置滚筒电机装好后应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5M且须空转一二分钟观察运转是否正常。4.8.4电动滚筒的检修质量4.8.4.1电动滚筒的轴心线应与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垂直,并处于水平位置,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不得大于5°,不允许滚筒体直立安装;滚筒支座体的安装平面必须在同一水平面内。4.8.4.2包胶滚筒的安装应符合胶带输送机的安装要求

19、,不仅胶带的松紧要适度,而且胶带不能跑骗,特别是包人字胶的滚筒,人字尖顶指向,应与滚筒体旋向一致。4.8.5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见表144.9 清扫器4.9.1所有清扫器安装后,其刮板机与输送带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85%。4.9.2安装H型刮板清扫器时,应使其刮片延长线位于滚筒中心线或中心线稍上位置,以免输送带运转时引起清扫器支架振动。4.9.3对于H型,P型等硬质合金清扫器,安装时应使各组刮板保持在同一平面内。H型清扫器每组刮片与输送带的接触压力控制在6080N,P型控制在4060 N。4.9.4安装空段清扫器时应保证橡胶刮板磨光后金属架不能与输送带接触,调节后确定合适的链条长度。表14出 现

20、的 故 障排 除 的 方 法滚筒左右端盖与同联接的旋转部位渗油骨架油封磨损可将骨架油封上的弹簧圈收紧或字行更换骨架油封端 盖 油 塞 渗 油紧固油塞,更换耐油橡胶垫端盖与筒体联接处渗油检查联接螺栓是否有松动,检查通气螺塞和出气通道是否有阻塞,收紧或清洗滚 筒 噪 声 大新安装滚筒噪声大应检查机架刚性,外置滚筒同时检查滚筒、联轴器、电机安装同轴性,方法是将滚筒脱离支架,单独试运转滚筒,噪声变小,说明需增加支架刚性。加载后滚筒噪声变大一般情况下正常,经过一段时间跑合后,噪声会降低4.10下料斗:4.10.1下料斗与皮带之间必须装有橡胶挡板,以免划伤或卡住皮带。4.10.2修补或新制下料斗应防止焊接

21、变形,必须保证质量,安装位高地合适、牢固4.11减速机按照«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执行5、试车与验收5.1空载试运转运转时间不得小于2小时。5.1.1空载试运前的准备工作5.1.1.1检查基础及各部件中联接螺栓是否已紧固,工地焊接的焊缝有无漏焊等。5.1.1.2检查电机,减速器、轴承座等润滑部位是否按规定加入足够量的润滑油。5.1.1.3检查滚筒、托辊应转动灵活,张紧装置、清扫装置,下料斗位置适当、牢靠。5.1.1.4检查各部防护罩是否齐全,升降部位的安全销是否插入保险孔内。5.1.2空载试运转中的观察内容及设备调整5.1.2.1观察各运转部件有无相蹭的现象,特别是与输送带相

22、蹭的要及时处理,防止损伤输送带。5.1.2.2输送带有无跑偏,如果跑偏量超过带宽的5%应进行调整(方法与负载试运转中调偏方法相同)。5.1.2.3检查设备各部分有无异常声音和异常振动。5.1.2.4减速器以及其他润滑部位有无漏油现象。5.1.2.5检查润滑油,轴承等处温升情况是否正常。5.1.2.6制动器、各种限位开关、保护装置等的动作是否灵敏可靠。5.1.2.7清扫器刮板与输送带的接触情况。5.1.2.8拉紧装置运行是否良好,有无卡死现象。5.1.2.9基础及各部件联接螺栓有无松动。5.2负载试运转5.2.1检查驱动单元有无异常声音,电动机,减速器轴承及润滑油,等处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5.2.2检查滚筒,托辊等旋转部件有无异常声音,滚筒轴承温升是否正确,如有不转动的托辊应及时调整或更换。5.2.3观察物料是否位于输送带中心,如有物料不正和偏向一侧现象,可调整漏斗中可调挡板的位置来决定。5.2.4起动时输送带与传动滚筒间是否打滑,如有打滑现象,可逐渐加大拉紧装置的拉紧力,直到不打滑时为止。5.2.5在负载试运转过程中,经常出现输送带跑偏现象,如果跑偏量超过带宽的5%则应进行调整,方法如下:5.2.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