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实验观察与探究、总结归纳、联系实际应用提高。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收集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观察汽车的观后镜的成像情况。教学器材:手电筒、铝薄、平面镜、光的反射演示器、废玻璃渣、凸面镜、凹面镜、烧杯 水、铅笔、玻璃砖、盛水玻璃槽。教学课件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新课引入新课教学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平面镜球面镜光的折射:复习巩固小结课堂练习:P30 T3 - 4布置作业m":1 .观察:手电筒光的反射(P25),手电光射到平面镜 M后会 怎样?2 .讨论得出:光的反射现象。“三线”、“两角
2、”,光的反射 定律: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2:练习:课本P30 T 1。3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4 .平面镜:实验探究 3:实验探 究45 .球面镜6 .光的折射:实验探究:思考: 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 ,光线将 怎样偏折呢?结论7 .自己归纳小结。8 .完成课堂练习:P30 T3- 4设疑激趣:汽车上的观后镜为什 么是突起来的?1 .光的反射引导观察、讨论得出:光的反射 现象。2 .光的反射定律:设问: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有什么关系?反射 角与入射角由有什么关系呢?实 验探究归纳出实验结论强调:光路具后可逆性。3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4 .引导探究、分析得出结论结5 .球面镜:教师讲解6 .
3、设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折射角与入射角有什么关系?讲解:“三线”、“两角”、“一占” 八、实验探究7 .引导小结:对照板书进行。8.布置作业教学过程设计课引入设疑激趣:汽车上的观后镜为什么是突起来的?透过装有水的玻璃杯子,看手指为什么会变粗?潜水艇潜入水中后,如何能知道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是如何让景物转弯到你的视野中的 呢?课教学光的反射光线:光通过的路线,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得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回到原物质中。观察:手电筒光的反射( P25),手电光射到平面镜 M后会怎样?能够照到其他别的物体上 吗?在暗室里,
4、当光照到不发光的物体上时 ,你能看到物体吗?讨论得出:光的反射现象。“三线”、“两角”:入射光线一一OA反射光线一一OB;法线一一ON入射角一一/ AON,入射光线语法线所成的角 a ;反射角一一/ BON,反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角 0 ;设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有什么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由有什么关系呢?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1:在平面镜 M上方放一个块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是由可以绕 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使E、F两板处于同一平面内,让入射光线OA沿光屏左侧射到镜面上的。点,观察反射光线在左侧还是右侧?入射角、反射角各是多大?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反射角,并记录在表格中。将
5、F绕ON前、后转动,在F板上还能看到光线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 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一光的反射定律。强调:因果关系。实验探究 2 :如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 此时反射光线会怎样?观察:反射光线恰恰是逆着原来入射光线射出。结论:光路具有可逆性。练习:课本P30 T 1。思考:当你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别人的眼睛时, 别人也一定可以看到你的眼睛, 你相信吗?为什么?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讨论 P27。同样都是平行光,反射后为什么反射光线的方向不一样?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的 , 经平面镜
6、反射后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的 , 经粗糙的表面反射后, 反射光线是不平行的。应用:黑板反光;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电影银幕要用粗糙的白布来做。平面镜设问:桂林山水甲天下, 倒影是如何形成的?实验探究3 :在平面镜前举起左手, 镜子里的你和真实有何不同?实验探究 4 :画个半圆 , 沿着镜子边放好, 你观察到了什么?实验探究5 :用一块玻璃, 一张白纸 , 两只蜡烛 , 一只点燃 , 防在玻璃前, 将另一根放在玻璃镜后 , 前后移动直到后面的蜡烛也好象点燃一样, 这一点就是蜡烛的像;记下蜡烛和蜡烛的像的位置。分析:沿玻璃划一条线, 连接蜡烛和蜡烛的像, 看看物和
7、像的连线有什么关系?用刻度尺测量出物体和像到镜子的距离又有什么关系?结论:平面镜成的是虚象,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但左右相反;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成像原理简介:用光的反射定律予以说明 , 像是虚象。应用:一是可以成像;二是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潜望镜。球面镜:都是反射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发散面镜。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太阳灶, 探照灯。光的折射:折射现象:折射现象:让一束光线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 光进入水面时, 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三线”、“两角”、“一点”入射点O;入射线AO;折射线OC;法线NN1
8、;入射角一一/ AON反射角一一/CON ;设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折射角与入射角有什么关系?实验探究:改变入反角的大小 , 再作几次 , 比较每一次入反角与折反角的大 小 , 入反角增大时折反角如何变化?若让光线垂直反向水面, 进入水中的光线会怎样?实验探究:将水换成玻璃砖, 重做此实验, 观察:折反光线与入反光线、法线有何关系?光线垂直反向玻璃砖时, 进入玻璃中的光线会怎样?结论 1:光由空气反向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时, 入反光线、折反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反光线和入反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反入水或玻璃表面时, 折反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反角小于入反角。入反角增大时, 折反角也增大
9、。光线垂直反向水或玻璃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反之亦然。思考:一束光从水中斜反向空气, 光线将怎样偏折呢?结论2:光从水中斜反向空气时, 折反光线将偏离法线, 折反角大于入反角。复习巩固小结:对照板书进行。课堂练习: P30 T 3 4布置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第五节 光的反反和折反(一)光的反反光线:光通过的路线, 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的反反:“三线”、“两角”:入反光线OA;反反光线OB;法线ON;入射角一一/ AON,入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角a ,反射角一一/ BON,反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角0 ;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反时 , 入反光线、反反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反光线和入反
10、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反角等于入反角光的反反定律。注意:光路具有可逆性。镜面反反与漫反反:镜面反反:入反光线是平行的 , 经平面镜反反后反反光线也是平行的。漫反反:入反光线是平行的 , 经粗糙的表面反反后, 反反光线是不平行的。平面镜结论:平面镜成的是虚象,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但左右相反;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应用:一是可以成像;二是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潜望镜。球面镜:都是反反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面镜, 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 探照灯。第五节 光的反反和折反(二)光的折反折反现象:折反现象:让一束光线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反到水面上, 光进入水面时, 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三线”、“两角”、“一点”入反点O;入反线AO;折反线OC;法线NN1;入射角一一/ AON反射角一一/ CON ;结论 1:光由空气反向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时, 入反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发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技术类杂志出版服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透明染料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鱼肉调质机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测试桩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钽板材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轻集料混凝土条、板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软胶囊生产线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防水岩矿棉制品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金属冲压模具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电子支付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湖南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测绘职业学院2024年4月单招考试语文试卷
-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写作技巧 课件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幼儿园军事教育课新版ppt
-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附录一
- 气柜施工方案(修改)
- 钢管据切机的PLC控制设计毕业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电话听筒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 道路竖曲线高程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