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1_第1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1_第2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1_第3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1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 舒杰学科历史年 月 日第 周 高一年级教材章节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课题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知识 与能 力知识 内容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三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善的基本持点。了解中国古代喊税制宜对农房造成的沉重负担口 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 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殳展0等级 水平(A)识记(B)理解(C)应用(D)分析(E)综合(F)评价能力 目标过程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 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情感 态

2、度 与价 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 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 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 学 设 计重点 分析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难点 分析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环 节学 习 目 标1、学习的主要知识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2、需要掌握的方法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史论结合法课

3、 题 概 述1、本节知识的主要意义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本节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联系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本节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为中国及世界经济文明奠定基础,为探究中西方不明文明发展的轨迹提供依据,为现实服务。分析讲解学生活动设计导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农业的起源1 . “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相,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黄河流域一种植粟、麦2 .农耕格局1长江流域一种植水稻思考1: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 展。忸考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思考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阅读、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

5、牛田”原始农业产生“刀耕火种” “火耕”曲全七a年“石器锄耕V春秋战国“铁犁牛耕”V 商周时期青铜农具,掌握一定说明: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2)工具材质:石器一青铜一铁器工艺:打制-磨制-炼铸造(3)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2、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 进步三、水利的兴修1 .大禹治水2 .水利工程的兴修都江堰(战国)|郑国渠(战国)3 .王景治黄河(东汉)4 .井渠法:主要应用于干旱地区。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

6、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四、农民沉重的负担1 .沉重的赋税封建王朝都要向农民征收比率和数额不同的赋税。古代赋税有田租、户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及其杂税。农民的赋税成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奠定了古代帝国富强和繁荣的基础。2 .繁重的徭役秦隋王朝力役繁重,严重破坏经济,使社会动乱。五、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形态的演变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国有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战国以来)多种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2.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历史

7、时期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表现也展心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崩溃,私有制开始产生。“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井田制瓦解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以“依军功行田今3.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 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 治。当 堂 练 习书后练习课 堂 小 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2)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5)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