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2深井机采系统配套工艺探究_第1页
车2深井机采系统配套工艺探究_第2页
车2深井机采系统配套工艺探究_第3页
车2深井机采系统配套工艺探究_第4页
车2深井机采系统配套工艺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车2深井机采系统配套工艺探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车2深井井下失效严重的问题开展深抽配套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应用以固体清防蜡剂、 套管加药与尼龙刮蜡器配合使用的清防蜡工艺技术,有效的 克服了热洗清蜡对深井生产的不利影响;采用髙强度h级抽 油杆的三级杆组合进行小泵深抽或超深抽,配合使用小井眼 接箍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深抽油管锚定技术等深抽工艺 技术,提高了车2油田深抽杆柱优化设计精确性和准确性;为适应不同生产时期井下载荷变化,供液能力水平,保证抽 油机设备正常运转和发挥设备的最大潜能,使油井检泵周期 延长3个月以上,油区系统效率逐年提高,并形成较成熟的 深抽配套工艺。关键词深井清防蜡机械采油工艺研究1

2、引言车2油田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属于中等容量、低渗透、 中孔细喉、中一强水敏性、非均质性强的储集层。车2井区 的原油密度为0. 8069g/cm30. 8827g/cm3 ,凝固点为 -15.9°c18°c,原油含蜡量平均在10%左右。油层平均深度 3300m,主力机型十四型抽油机。该井区油井管、杆均存在 不同程度的结蜡现象,其中结蜡严重的抽油井统计井数的 27. 5%,结蜡中等的占统计井数的27. 5%,少量结蜡的占统计 井数的27. 5%;从下入油井泵挂来看:目前平均泵挂为 2528. 94m,泵挂最深为2805. 8m,抽油井泵挂超深,这是国 内外油田所见不多的超深泵挂

3、抽油机井;从抽油井的检泵周 期来看,平均检泵周期较短,油井作业频繁。目前在车2油 田使用的抽油机种类有9种之多,抽油机机型大,能耗高, 机械故障率高,维修保养困难。深抽配套工艺技术需进一步 完善。2深抽配套工艺的关键技术及实施效果2.1深井清防蜡技术(1)固体防蜡技术。将高效清防蜡剂固化后装于固体 防蜡管中,根据油井实际结蜡点,将固体防蜡管安装在泵以 上,结蜡点以下位置,固体防蜡剂能持续有效的作用在油井 结蜡范围内。固体防蜡剂可以任意安装在油井任何深度,还 可根据油井结蜡量的不同,进行多级串联使用。对于车2井 区平均结蜡点深度为1500m,固体防蜡管可安装在1600m处, 此处原油温度满足固体

4、防蜡剂的溶解速度,能够在油流温度 作用下逐渐缓慢溶解,释放出来的防蜡剂与原油中的蜡晶共 生,这样生成的蜡晶产生晶格畸变,蜡晶酥松,且蜡晶细小 且脆弱,不易附着在金属管壁上,被油流带走,达到清防蜡 的效果。2008年开始,共选12 口井使用固体防蜡管进行清防蜡 工作,为能正确地分析固体防蜡剂的效果,我们从使用油井 产量、动液面、示功图、电流变化、作业跟踪等多方面进行 了统计对比。使用一年后效果如下:从油井产量变化来看:下入固体防蜡管以前平均单井日 产液11. 6t,下入固体防蜡剂1年后,结蜡对油井没有造成 产量的影响,说明清防蜡管起到了清防蜡作用;从抽油机所 测的上、下行电流来看:抽油井测抽油机

5、电流表明上、下行 电流变化基本不大,从侧面反映了清防蜡剂起到了清防蜡作 用;下入固体防蜡管的油井,均不同程度的延长油井的结蜡 周期,平均延长5倍;固体防蜡管的下入,有效的延长了试 验油井的检泵周期。这表明油井没有结蜡现象,也反映了清 防蜡管起到了清防蜡作用。(2)套管加化学清防蜡技术。将清、防蜡剂通过套管 加入到油套环形空间,通过井底液流将清、防蜡剂带入油管 从而起到对油管、抽油杆的清、防蜡效果。车2深井采用的防蜡剂为kw水基防蜡剂,其主要由乳 化剂、石蜡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组成。套管加清防蜡技术施 工方便,具有清蜡和防蜡双重作用。2004、2005年26 口使 用化学药剂清防蜡剂的油井清防蜡效

6、果明显。其中较典型的 为ch2005井,该井为一口日产液23.7吨,日产油19.4吨 的高产井,2002年9月因结蜡严重而造成全井抽油杆报废, 全井更换抽油杆,并实施套管加药。2005年的12月20日已 连续生产了 3年多效果显著。2005年12月20日该井上检泵 结蜡情况和前次检泵措施中因结蜡严重而造成全井抽油杆 报废情况截然相反,杆管结蜡大幅下降。2. 2机械采油井下系统优化设计及配套工艺2. 2. 1合理沉没度的确定气液比高的井泵充满系数低,适当提高沉没压力可以提 高泵充满系数。按照华北油田oprs系统效率优化软件,参 数仿真计算确定正常生产情况下最优车排子油田理论沉没 度及系统效率,检

7、泵时适时调整。2. 2. 2小井眼接箍抽油杆的使用由于普通h级4)25mm抽油杆的接箍外径为55.6mm,与 g73x5. 51mm油管配合使用,不符合抽油杆使用规范,使油 流通道只剩下3. 2mm,易形成蜡桥,因此引进了和使用小井 眼接箍抽油杆,规范抽油杆使用。采用小接箍抽油杆,可以提高油管的内环形空间,增大 流通面积,减少液流阻力和抽油杆承受的摩擦阻力,能够明 显减少井下设备结蜡程度,可以增大流道面积,减少活塞效 应,减少油流阻力;降低了因为出现在接箍处严重结蜡而发 生卡井事故的几率,延长了检泵周期。2008年2月开始在车 2井区试验小接箍抽油杆,2008年年底2011年,车2井区 20

8、口井上使用了该技术,获得较好的效果。2. 2. 3抽油杆扶正器现场应用应用抽油杆扶正器是防止和减缓深抽井杆柱偏磨、降低 杆柱摩擦阻力、提高系统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8 口井使用扶正器后,平均检泵周期由5个月检泵一次延长至9个月, 很好地改善了管柱工作情况。2. 2. 4油管锚定配套技术有杆泵在抽油过程中,油管承受交变载荷,上冲程油管 因卸载而缩短,下冲程因受载而伸长。其危害是增加冲程损 失,油管弯曲、偏磨以及增加光杆负荷等,影响杆柱寿命。 因此深抽油管锚定技术对深抽管柱是非常必要的。车排子井 区使用抽油杆为三级组合,一般在正常抽油过程中冲程损失 对于长冲程抽油机而言,一般造成泵效损失20%30%

9、。活塞截面积愈大,泵下的愈深,则冲程损失愈大。为了 减少液柱载荷及冲程损失,提高泵校,通常不能选用过大的 泵,特别是深井中总是选用直径较小的泵。若油管锚定,理 论上油管弹性伸缩为零,此时抽油杆柱由于本身惯性力作用 所产生的变形还会使活塞冲程有所增加,所以在泵挂较深的 井中使用油管锚可有效减少冲程损失,提高泵效12. 3%o2. 2. 5更换过大功率电机2008年底开始更换大功率电机,作业区陆续对18 口油 井进行更换电机,取得的较好的效果后又对11 口井进行降 低电机功率,降低装机容量268kwo其中,2008年11月在ch2005井安装cjt系列双容电动 机,2006 年 5 月在 ch20

10、10. ch2015 井安装 ycch280-6 型三 相超高转差率电动机。4综合应用效果评价4. 1降低了油井井下失效,完善了小泵深抽工艺各种深井配套工艺技术在车排子油田的综合应用两年 来实施效果显著,井下效率从2005年的28%提高到2008年 的 43. 3%o4.2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提高了油井单井时率深井配套工艺技术在车排子油田的综合实施以来,与实 施前检泵周期对比平均延长检泵周期3个月。单井检泵周期 由8个月延长至11个月。车排子油井每次平均修井时间为9 天,年停产时率达13.5天,通过实施各种配套工艺后单井 因检泵而造成的停产时率降至为8. 3天,增加油井单井生产 时率5. 2天。4. 3效益分析2008年加药26 口井,共计134井次,年加药费用为52 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