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进展_第1页
制药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进展_第2页
制药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进展_第3页
制药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进展_第4页
制药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 页共6 页制药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制药行业废水处理研究现状,结合相关实验和工程实例,介绍了制药废水的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技术,从无机成分回收、有机成分回收和中水回用三方面介绍了各种类制药废水回用技术,评述各方法优劣及适用范围,综合全面地探讨了处理工艺的选择和制药废水的资源回收利用问题。关键词:制药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第一章前言制药行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 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 ,且间歇排放 ,属难处理

2、的工业废水。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采用合适的方法处理不同种类制药废水,同时回收废水中可再生利用的成分,可以在解决其污染问题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第二章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简介2.1 物理处理技术物化处理不仅可作为生物处理工序的预处理,有时还可作为制药废水的单独处理工序或后处理工序。在制药废水处理中采用的物理法有很多,因不同的制药废水而不同。2.1.1 气浮法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视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通常包括充气气浮、 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如庆大霉素

3、、土霉素、麦迪霉素等废水的处理,常采用化学气浮法。庆大霉素废水经化学气浮处理后,codcr去除率可达 50%以上,固体悬浮物去除率可达70%以上1。2.1.2 吸附法吸附法是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 在制药废水处理中 ,常用煤灰或活性炭吸附预处理生产中成药2、米菲司酮、双氯灭痛3、洁霉素、扑热息痛等产生的废水。2.2 化学处理技术2.2.1 混凝法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凝聚成大颗粒而下沉。通过混凝法可去除污水中的细分散固体颗粒、乳状油及胶体物质等。

4、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硫酸铁、氯化铁4、亚铁盐、聚合氯化硫酸铝、聚合氯化铝5、聚合氯化硫酸铝铁、聚丙烯酸胺(pam)等。2.2.2 fe-c处理法在酸性介质的作用下 ,铁屑与炭粒形成无数个微小原电池,释放出活性极强的第2 页共6 页h,新生态的 h 能与溶液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还产生新生态的fe2+,新生态的 fe2+具有较高的活性 ,生成 fe3+,随着水解反应进行 ,形成以 fe3+为中心的胶凝体。工业中以 fe-c 作为制药废水的预处理步骤,运行表明 ,经预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效果明显。抗生素药类生产废水难以生物处理,近年来 ,国内外对包括抗生素在内

5、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采用了光催化降解和其它方法,但存在成本高、流程复杂 ,而采用廉价的铁屑加催化剂处理此类废水,可使 cod去除率达到第二类污染物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且此法较其它方法经济、稳定。2.2.3 深度氧化技术制药废水由于其 cod 浓度高、色度深以及含有大量的毒害物质,除采用传统的生化及物化处理方法外,废水深度氧化技术有其独特特色。湿式空气氧化技术是在较高温度(150350 )和压力 (0.520mpa)下,以空气或纯氧为氧化剂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的化学过程。超临界水氧化 (scwo)法实际上湿式氧化法的强化与改进,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在水的超临界状态下

6、进行氧化的工艺过程。超临界水对有机物和氧都是相当好的溶剂 ,有机物在超临界水富氧均相中进行氧化,在 400600下,反应速率很快 ,几乎能在几秒钟之内相当有效地破坏有机物的结构,反应完全、彻底 ,使有机碳、氢完全转化为 co2和 h2o。2.3 生物处理技术2.3.1 加压生化法加压曝气的活性污泥法提高了溶解氧的浓度,供氧充足 ,既有利于加速生物降解,又有利于提高生物耐冲击负荷能力。常州第三制药厂采用加压生化-生物过滤法处理合成制药废水 ,其中加压生化部分采用加压氧化塔的形式,塔内的压强可达45个大气压 ,水中的溶解氧浓度高达20mg/l 以上,结果表明加压生化不仅能够去除大部分有机物 ,而且

7、能够去除大部分挥发酚、石油类与氨氮类,使出水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高达 80%90%以上6。2.3.2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处理负荷 ,能够处理容易引起污泥膨胀的有机废水。在制药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中,常常直接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 ,或用厌氧消化、酸化作为预处理工序,来处理扑热息痛、抗生素原料药、淄体类激素等制药生产废水。2.3.3 生物流化床法生物流化床将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两者的优点融为一体,因而具有容积负荷高、反应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对麦迪霉素、四环毒、卡那霉素等制药废水 ,可采用生物流化床技术进行处理。2.3.4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8、 (uasb)法uasb 反应器具有厌氧消化效率高、结构简单等优点。 uasb 能否高效和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反应器内能否形成微生物适宜、产甲烷活性高、 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制药行业中 ,uasb 法可处理卡那霉素7、氯酶素、 vc、sd 和葡萄糖等,通常要求 ss 含量不能过高 ,以保证 cod 去除率可在 85%90%以上。二级串联 uasb 的 cod 去除率可达到 90%以上。2.3.5 固定化微生物法8固定化微生物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或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并保持其生物功能 ,反复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已用来处理四环素、阿苯哒唑、扑第3 页共6 页尔敏、布洛芬等制药生产废水

9、,另外,亦可在 sbr 中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来处理氨氮含量高的制药废水。第三章制药废水回用技术研究现状一般来说 ,由于制药废水成分复杂,在处理过程中不易回收,且回收流程复杂 ,成本较高。但由于某些制药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其废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若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这类制药废水进行治理,加强物料回收和综合利用,就可以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不同类别制药废水成分相差很大,其可回收利用组分也不尽相同, 通常可将其划分为无机成分回收、有机成分回收和中水的回用。3.1 废水中无机成分回收林冲等人利用石灰 -氯化钙复合药剂法对国内某制药厂的咪唑醛水解废水进行处理9,他们针对该高浓度含磷制药废

10、水,研究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每克磷加入4.1 g氯化钙盐和 1.3g 石灰,将 ph 调节到 8,反应 180 min,可将废水中的磷浓度由31000 mgl-1降至 0.5 mgl-1以下,所得渣中有效磷含量维持在18%,达到磷肥指标中优等品的要求 ,渣量维持在 320 kg (t 废水)-1,可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该方法解决了化学沉降法处理含磷废水时渣未解决的问题,使废物得以充分利用 ,并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而且为后续的生物降解进行了预处理。浙江义乌华义制药有限公司针对其医药中间体废水中含量高达5%10%的铵盐,采用固定刮板薄膜蒸发、 浓缩、 结晶、 回收质量分数为 30%左右的 (nh

11、4)2so4、nh4no3作肥料或回用 ,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0。3.2 废水中有机成分回收张向京等11根据蛋白质表面因带有电荷和水膜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稳定胶体的原理,采用氯化铁作为絮凝剂,对石家庄华盈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蒸馏后排放的高温制药废水直接进行处理,回收了废水中的蛋白质。 得到的上层清液稍经处理,即可以回用或直接排放,絮凝液经离心甩干 ,可作为动物饲料 ,也可经进一步处理,供人类食用。刘国信等对北京某制药厂金霉素制药废水进行研究12,废水先经过微孔管过滤预处理,再对其进行反渗透浓缩,整个过程体积减小了6-10 倍。其中微孔过滤 后的 浓缩 液经 空气 加压 后在微 孔管 的外 壁可

12、形 成一 层 滤 饼 ,含 水 率 在70%-75%,可掺在煤中烧掉。 反渗透过程中膜对金霉素的截留率达到98%,因而浓缩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金霉素和一部分氨基酸,可以进行回收。 使用一种廉价吸附剂 ,将浓缩液吸收后 ,在流化床内烘干 ,可以作为畜用金霉素销售。王金梅等尝试采用离子交换法从制药废水中提取土霉素13。废水为土霉素结晶母液 ,取自内蒙古赤峰制药厂土霉素生产车间,回收工艺操作流程如下:第4 页共6 页图 1 从废液中提取土霉素工艺流程实验最终土霉素回收率为81%,很大程度实现了生产废水中残留土霉素的回收,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总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可达 23.

13、4%。 该方法还可以消除残留的土霉素对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的抑制作用,减轻生化处理废水的运行负荷。乙腈、 dmf(二甲基甲酰胺 )在制药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制药厂产生的大量废水中含有乙腈、 dmf 以及溶解在其中的各种盐类。丁立、周荣琪等14针对乙腈与水共沸体系的分离进行了盐析实验研究,配制了适合于乙腈、水和二甲基甲酰胺体系的复合盐析剂,根据小试验证 ,得到的乙腈产品纯度为99.7%,dmf 产品纯度为 99.5%,据此设计了年处理制药废水500t、生产无水乙腈200t 的工业装置。6-apa 及 7-aca 分别是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的母核,在其生产过程中均有副产物苯乙酸产生,溶解在裂解

14、废液中。崔艳玲等15通过考察苯乙酸的极性范围和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选择苯、甲苯、环己烷和mibk 作为萃取剂 ,通过对其萃取效果的对比选择合适的萃取剂,采取溶剂萃取法从制药废水中回收苯乙酸。最终选取适宜的萃取剂为mibk, 萃取温度为 70 ,萃取时间为 15 min。苯乙酸收率 90%,纯度 99%,产品质量良好 ,可以用于医药行业如青霉素g的生产。3.3 中水回用某些制药行业生产废水在经过深度处理后,可以实现部分中水的回用。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废水来源主要是制药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洗涤废水及冲洗水等16,废水排放量大 ,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车间废水分为特高浓度(50m3/d) 、高浓

15、度 (600m3/d)、低浓度废水 (3350m3/d)三类,低浓度废水可生化性好,bod/cod0.45,可以补充特高浓度废水和高浓度废水后续处理所需的碳源。废水采用兼氧 -深曝-两级 a/o 工艺处理 ,并根据浓度不同实行分质处理,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第5 页共6 页图 2 主要工艺流程终沉池出水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一级标准 ,其中 50%的出水再经曝气池 -精过滤器处理系统 ,可以达到企业中水回用要求,用于厂区绿化浇洒、冲洗厕所等。南京某大型中药生产企业对其原有的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17。针对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 ,增大了调节池体积 , 解决了废

16、水的均质问题。 选用以厌氧水解 /接触氧化 /unitank/ 气浮 /过滤为主体的生化 /物化联合处理工艺 ,结合 uasb 工艺 (厌氧 )和水解酸化工艺(兼氧 ), 大大提高了污染物去除效率。unitank 池后接溶气气浮装置和过滤器进行深度处理,最终出水可直接回用作车间冷却水。第四章小结有关制药废水处理和回用技术的研究已有不少报导, 但由于制药行业原料及工艺的多样性 , 排放的废水水质千差万别, 所以制药废水并没有成熟统一的治理方法, 具体选择哪种工艺路线取决于废水的性质。由于制药废水普遍浓度高、色度深、可生化性较差 , 一般通过预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初步去除污染物,再结合生化处

17、理。目前 , 开发经济、有效的复合水处理单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 应加强清洁生产的研究, 并在处理前期考虑废水是否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和适当的途径,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第6 页共6 页参考文献:1 贾学庆等 .化学气浮法处理庆大霉素废液研究j.化工环保 ,1986,6(1):17-20. 2 夏文林 ,李武 .煤灰吸附 -两级好氧生物工艺处理制药废水j.环境工程 ,1999,17(2):13-15. 3 郝存江 ,陈静 .沉淀 -吸附处 理双氯灭痛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22(3):24-26. 4 邓良伟 ,彭子碧 ,唐一 ,黄志龙 .絮 凝 -

18、厌氧 - 好氧处 理抗菌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j. 环境科学,1998,19(16):66-69. 5 台明青 .洁酶素生产中丁醇提取废水的处理j.江苏环境科学,1998,2:17-19. 6 耿士锁 .加压生化 -生化过滤法处理合成制药废水j. 江苏环境科学 ,1998,2:14-16. 7 郝晓刚 ,李春 .接种颗粒污泥uasb 反应器处理味精 -卡那霉素混合废水j. 工业水处理,1999,19(2):18-19. 8 杨意东 ,赵丽君 .sbr 法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 ,2000,26(1):43-48. 9 林 冲 , 李 娜 等 . 复 合 钙 盐 法 回 收 高 浓 度 含 磷 制 药 废 水 中 的 磷 j. 化 工 学报,2009,60(9):2346-2350. 10 楼茂兴 ,王方圆 .制药综合废水的处理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3,34(5):39-41. 11张向京 ,刘迎祥 ,许建成 .从药厂废水中回收粗蛋白的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 ,1999,16(2):6-9. 12 刘国信 ,叶康钰 ,夏恒霞 .从制药废水中回收金霉素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 ,1995,21(2):85-87. 13 王金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