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1页
嵊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2页
嵊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3页
嵊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4页
嵊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嗦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总 则(一)编制目的(二)编制依据(三)适用范围(四)工作原则(五)突发地质灾害分级(六)预案体系二、组织体系()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二)办事机构及职责(三)县级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四)其他应急组织机构三、运行机制(一)预防与准备(二)监测与预警(三)应急处置与救援(四)灾后处置(五)信息发布四、应急保障(一)指挥系统技术保障(二)应急资源与装备保障(三)技术储备与保障五、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一)宣传教育(二)培训(三)应急演练六、附 则(一)名词术语(二)预案管理、总则(一)编制目的提高地质灾害应急能力,确保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御和处置 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避

2、免或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平安噪州”建设。(二)编制依据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 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 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绍兴市突发地 质灾害应急预案、噪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 嗓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 分工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嗓州市范围内预防和处置突发地质灾害。本预 案所指突发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因地 质作用造成的灾害事件。本预案指

3、导全市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1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健全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预防机制, 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最大程度减少突发地质灾 害造成的损失。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 急工作。3果断决策,快速反应。坚持效率原则,形成信息快速通道 和快速决策机制,迅速处置突发地质灾害,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和 影响。4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实行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 合、以事发地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五)突发地质灾害分级突发地质灾害按危险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i级(特别重大)、 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

4、(一般)四个等级。1. i级(特别重大)地质灾害。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级 (特别重大)突发地质灾害:(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2)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 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2. ii级(重大)地质灾害。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i级(重 大)地质灾害:(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0 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2)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 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地质灾害险情;3. ill级(较大

5、)地质灾害。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ii级(较大)地质灾害:(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 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2)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 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的地质灾害险情。4. iv级(一般)地质灾害。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v级(一 般)地质灾害:(1)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地质灾害;(2)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 可能造成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六)预案体系本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由市、乡镇、村三级应急预

6、案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案组成。本预案作为辖区内突发地质 灾害应急工作依据,指导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制订 与实施。二、组织体系(-)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市政府成立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 地灾防指”),其组成如下:1. 市地灾防指组成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必要时由市长担任)副总指挥:市府办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主任、市国土资源 局局长成员: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人武部、市发改局、公安局、 经信局、教体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 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林局、商务局、卫计局、 安监局、建管局、旅游局、气象局、供电

7、局、武警嗓州中队等有 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根据应急需要,市地灾防指下设若干应急工作组:综合协调 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治组、调查评估组、专家咨询组、新闻 发布组、后勤保障与善后处理组等,工作组由组长单位牵头,有 关职能部门(单位)配合,按照指挥部指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 市地灾防指职责。配合上级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 开展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负责一般突发地 质灾害应急工作的指挥和部署。(1)根据规定或上级要求,研究制订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 急处置工作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2)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地质灾害时,决定发布突发地质 灾害应急响应与终止指令;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

8、突发地质 灾害应急抢险的指示精神;(3)领导、组织、指挥、协调市地灾防指成员单位、相关 单位负责人、专家、应急队伍参与一般及以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 处置;协调各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采取应急保障措施, 调度各方救援资源等;处理其他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工 作;(4)向市委、市政府和绍兴市政府汇报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情况;(5)指导、监督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和有关部门(单 位)开展一般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3. 应急工作组组成及职责(1)综合协调组。市国土资源局为组长单位,市级相关部 门(单位)、事发地人民政府(管委会)为组员单位,负责组织 协调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汇总、上报

9、突发事件信息;(2)抢险救援组。市公安局为组长单位,市教体局、建设 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林局、建管局、旅游局、供电局、 武警嗓州支队及事发地人民政府(管委会)为组员单位,负责组 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抢救掩埋人员,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进 行工程排险,实施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保障工程。对发生 在交通、建设、水利、旅游等领域的突发地质灾害,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担任抢险救援组副组长,组织现场抢险救援;(3)医疗救治组。市卫计局为组长单位,市发改局、农林 局、相关医疗机构为组员单位,负责提出救治方案,建立救治绿 色通道,开展医疗救治,协调紧缺药品、医疗设备供给等工作;(4)调查评估组。市国

10、土资源局为组长单位。市科技局、 水利局、气象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单位)为组员单位,负责组织 开展突发地质灾害现场调查与监测工作,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及 时收集地质灾害情况,并向相关领导机构报告;(5)专家咨询组。市国土资源局为组长单位,负责组建专 家咨询组并负责联系,专家咨询组负责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原 因、发展趋势、处置办法、灾害损失和恢复方案等提出相关建议;(6)新闻发布组。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为组长单位,市 国土资源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单位)为组员单位,负责汇总信息, 制订新闻发布方案,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 灾情及应急救灾工作信息;(7)后勤保障与善后处理组。事发地人民政府(

11、街道办事 处、管委会)为组长单位,市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交通运 输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单位)为组员单位,负责实施安全警戒, 维护现场秩序,疏导周边交通,提供后勤保障,做好灾民安置和 善后处置。如事件涉及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应成立涉外组或港澳台组, 由市外侨办、台办负责协调处理突发地质灾害事件中涉及外籍人 员、港澳台人员的应急工作,并会同市外宣办做好境外媒体对突 发地质灾害事件报道的应对工作。4. 市地灾防指成员单位职责(1)市委宣传部(外宣办):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 导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加强互联网等舆情 引导与监管;(2)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市突

12、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群测群防建设,组建突发地质灾害应 急专家组,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分析灾害发展趋势, 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负责及时收集地质灾害情况以及 应急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并向相关领导机构报告;承担市地灾防 指日常工作;(3)市公安局: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负责突发地质灾 害应急联动指挥以及治安保卫和社会秩序维持工作,协助转移受 威胁群众,情况危急时可强行组织避灾疏散;负责做好突发地质 灾害区域的交通疏导维护工作,必要时可实施交通管制,做好抢 险救灾车辆的交通指挥保障工作;(4) 市发改局:负责救灾和应急治理项目计划的协调安排, 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资金;(5) 市经信

13、局:负责组织实施灾区物资能源的应急保障综 合协调工作,及时组织修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采取有效措施确 保救灾指挥通信畅通,督促通信运营企业做好与通信设施建设有 关的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6) 市财政局:负责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筹集和落 实,安排市级突发地质灾害救灾应急资金预算,审查救灾款的分 配、投向和效益,负责救灾应急款拨付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督检查;(7) 市民政局:负责协助灾区有关部门(单位)做好避险 和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工作,保障避险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 强对救灾款物分配、发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负责做好灾情汇 总统计工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因灾死亡人员的善 后救助;(8)

14、 市建设局:参与地质灾害调查,负责组织因地质灾害 造成房屋损毁情况的调查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 的灾害隐患;负责组织、协调供水、燃气企业保护供水、供气设 施免遭损毁;负责组织供水、燃气企业抢修受损设施,保障设施 正常运行;指导、监督工程建设中配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实施;(9)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交通线路的地质灾害防治; 负责交通线路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 做好灾害路段抢修和恢复;负责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负责突 发地质灾害中公路应急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10) 市科技局:负责组织技术力量参与抢险救灾,提供由 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地震信息资料;(

15、11) 市水利局:负责提供水雨情资料;负责组织水利设施 的地质灾害灾情调查、巡查监测、治理;负责地质灾害引发的次 生洪涝灾害的处置;(12) 市环保局:负责因突发地质灾害引发的环境污染监测, 提出控制、消除环境污染的建议,配合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应 急处置工作;(13) 市卫计局:负责组织协调紧急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负 责协调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安全监测设备的紧急调 用;负责做好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控制传 染病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并根据需要向灾区卫生 部门提供技术支持;(14) 市教体局:负责指导、督促灾区政府修复受突发地质灾害损毁的校舍或应急调配教学资源,

16、妥善解决灾区学生的就学 问题;负责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和技能演 练;(15) 市建管局:负责指导、监督工程建设中配套地质灾害 治理工程的实施;负责监督施工企业对工地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的 监测预警,制订防灾预案,切实保证在建工程和施工人员安全;(16) 市安监局:参与矿山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根据市地 灾防指统一安排,负责组织技术力量和应急抢险设备参与突发地 质灾害应急抢险;(17) 市旅游局:负责组织旅游服务设施的地质灾害灾情调 查、巡查监测、治理,监督旅游服务企业对旅游服务设施周边地 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预警;出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时,负责受灾 旅游景区游客的疏散、救治等工作;负责组

17、织受灾旅游区的地质 灾害治理;(18) 市气象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所需的气 象资料信息,对灾区的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联合国土部门发 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参与重点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19) 市农林局:负责指导、协助因突发地质灾害处置需要 开展的采伐、清理林木工作;负责与林间道路有关的地质灾害防 治;组织灾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加强动物疫情 监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负 责指导、监督农业设施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 市人武部:具体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21) 武警嗓州中队:负责组织人员参加抢险救灾、营救群 众、转移物资、工程抢

18、险等工作;(22) 市供电局:负责及时组织恢复被破坏的供电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系统,保证灾区与应急救援用电保障;负责与电力设 施建设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23) 市商务局:负责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二)办事机构及职责市地灾防指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地灾防办”)为日常办事 机构,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市国土资源局局 长任办公室主任,市国土资源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市 地灾防办主要职责:1. 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 督,负责本预案的修订、管理与应急演练;2. 汇集、上报险情灾情信息和应急处置进展情况;3. 提出启动与终止应急响应建议和应急

19、处置方案;4. 贯彻市地灾防指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乡镇、部门的应 急工作;5. 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组织开展对灾害 损失及影响的评估,为市地灾防指决策提供依据;6起草市地灾防指文件、简报,负责市地灾防指各类文书资 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7指导各乡镇、有关部门开展业务工作;8.承担市地灾防指其他日常工作。(三)乡镇级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设立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机构,制订辖区内突发地质 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防灾制度体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明确防灾责任人员和职责,按照上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机构 的指令和预案,根据防灾实际需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 作。各行政村(社区)应设

20、立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具体开 展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三' 运行机制(一)预防与准备1. 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操作手册。市政府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目标与实际需要,在每年年初编制本年度的地 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核实区域内地质灾害 点分布及危险程度,明确重点防范范围,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 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监测和预防责任人。及时修订突发地 质灾害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手册主要包含应急指挥体系组成及联 系方式、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及责任人、联系人等内容。各 乡镇(街道、管委会)和有关部门应结合本区域实际,及时制定 相应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 地质

21、灾害防灾检查。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和有关部门 要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三查”制度,即汛前排查、 汛中巡查,汛后核查。3. 落实避险措施。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和有关部门对已 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动态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制订 防灾预案,采取排险措施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情况危急时,应 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对新发现的灾情和险情,及时划定灾害危险 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并及时发 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二)监测与预警1.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科技(地震)、国 土、水利、气象等部

22、门要密切合作,逐步实现全市防汛、气象、 地震等监测网络互联,并对接省、市、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 系统,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等信息。2. 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 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地质灾 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国土、水利、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建 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资料数据库,实现部门间的数据信 息共享。3. 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制度。国土和气象部门要联合 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每年制订地质灾害气象风险 预警工作方案并认真实施。4. 预警级别。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负责确定地质灾害气 象风险预警等级

23、。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等级,并依次以 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1)蓝色预警(四级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有 一定风险;(2)黄色预警(三级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 险较高。提醒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和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人员 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加强巡查、监测,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 亡;(3)橙色预警(二级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 险高。停止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户外作业,落实应急措施,组 织抢险队伍,密切注意当地雨情变化,做好受威胁居民转移准备 工作;(4)红色预警(一级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风 险很高。紧急疏散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实施危险区段交通管 制

24、,组织人员准备应急抢险。5预警信息发布。发布形式可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 网站等各种手段。地质灾害易发区要通过气象信息员、地质灾害 群测群防员和有线电视、乡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农村综合信 息服务站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和自 救互救知识,切实提高报警信息发布时效和覆盖面。(三)应急处置与救援1 信息报送(1)信息报送时限1小时报告:凡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灾情或较大及以 上地质灾害险情,事发地乡镇(街道、管委会)、有关部门要第 一时间报市国土部门,市国土部门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速报市 政府和绍兴市国土部门,同时直接速报省国土资源厅,并抄报绍 兴市级相关部门;6小时报告

25、:对于一般级地质灾害险情,以及避免10人(含) 以上死亡的成功预报实例,事发地乡镇(街道、管委会)、有关 部门要在6小时内报市国土部门,市国土部门要在接到报告后6 小时内速报市政府和绍兴市级国土部门,同时直接速报省国土资 源厅;24小时报告:在完成现场应急调查24小时内,将应急调查 报告速报绍兴市级国土部门和省国土资源厅。(2)速报的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 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 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应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 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采取的救援措施等。2.先期处置。受突发地质灾害危害或发生突发地质

26、灾害事件 所在地的单位及村(社区)应在事发第一时间向所在地政府和国 土所报告。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管委会)、村(社区)委会及相关单位应先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组织疏散、抢救受灾群众,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开展先期处置,依法采取必要措施 防止或者减轻事件危害,控制事态蔓延。(1)卫生部门立即组织救治伤员;(2)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旅游等部门对本领域发生的 地质灾害,立即组织抢险救援;(3)国土部门迅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灾情和险情 调查评价、应急监测,并向当地政府提出危险区划定建议,为应 急处置、工程排险等提供技术支撑;(

27、4)公安部门立即组织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开展应急抢险, 配合开展伤员救治和现场调查等工作。3应急响应。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根 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根据特别重大(i 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的地质灾害 事件分级,分别启动相应的i级、ii级、iii级、iv级应急响应行 动。(1) 应急响应启动。i级、ii级应急响应,由市地灾防办 提出启动建议,市地灾防指总指挥发布指令;iii级、iv级应急响 应由兼任市地灾防办主任的副总指挥发布指令,并报告总指挥。 应急响应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变更应急响应级别。(2) i级、ii级应急响应。发生或

28、发现特别重大突发地质 灾害灾情或险情,或市防汛指挥部发布i级响应时,启动突发地 质灾害i级应急响应;发生或发现重大突发地质灾害灾情或险 情,或市防汛指挥部发布ii级响应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ii级应 急响应。%1 由总指挥签署启动应急响应的指令,市地灾防办将指令发 至各成员单位,并通知各应急工作组进入应急状态;%1 总指挥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形势,作出应急行动部署;%1 市地灾防办组织24小时应急值班,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 人到岗到位24小时带班值守,应急抢险队伍、应急专家组集结 待命;%1 密切关注雨情,开展2-3小时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滚 动预警,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工作信息报送

29、,做 到每3小时一报;%1 由市政府发布命令,转移红色预警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受威胁群众,对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交通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停 止地质灾害重点巡查区公共场所的开放和经营活动;%1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地质灾害时,第一时间速报灾情 或险情;市地灾防指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响应和应急指挥系统, 并报绍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请求启动绍兴市级应急响 应,按照绍兴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开展相关应急工作;总 指挥率应急工作组赶赴现场,指挥现场应急行动;%1 市政府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和应急指挥系统, 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协调、指挥有关部门、人 员和专家,实施应急抢险和先

30、期处置工作;及时向绍兴市地灾防 办和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报告险情灾情及事故处置情况;做好 应急处置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3)iii级应急响应。发生或发现较大突发地质灾害灾情或 险情,或市防汛指挥部发布iii级响应,或发布红色地质灾害气象 风险预警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iii级应急响应。%1 由兼任市地灾防办主任的副总指挥签署启动应急响应的 指令。市地灾防办将启动应急响应的指令发至市地灾防指各成员 单位,并通知各应急工作组作好应急准备;%1 市地灾防指副总指挥召开(必要时由总指挥召开)主要成 员紧急会议,分析形势,作出应急行动部署,并报告总指挥、通 报其他副总指挥;%1

31、 市地灾防办组织24小时应急值班,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 人到岗到位24小时带班值守;应急抢险队伍、应急专家组集结 待命,做好应急准备;%1 密切关注雨情,开展4-6小时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滚动预 警,及时向社会发布或变更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工作信息报送;%1 由市政府发布命令,转移红色预警区域转移地质灾害隐患 点受威胁群众,对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交通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停止地质灾害重点巡查区公共场所的开放和经营活动;%1 发生较大突发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时,第一时间速报灾情 或险情;市地灾防指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响应和应急指挥系统, 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副总指挥(必要时为总指挥)率应急工 作组赶赴现场,指

32、挥现场应急行动;%1 市政府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和应急指挥系统, 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协调、指挥有关部门、人 员和专家,实施应急抢险和先期处置工作;及时向市地灾防办和 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报告险情灾情及事故处置情况;做好应急 处置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4)iv级应急响应。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布iv级响应指令, 或发布橙色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iv级应 急响应。%1 由兼任市地灾防办主任的副总指挥签署启动应急响应的 指令;市地灾防办将启动应急响应的指令发至市地灾防指各成员 单位,并通知各应急工作组做好应急准备;%1 市地灾防办作出

33、应急行动部署,并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1 市地灾防办组织24小时应急值班,并通知成员单位、应 急专家做好应急准备;%1 密切关注雨情,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及时向社会 发布预警信息;及时了解灾情、险情情况并向市地灾防指报告;%1 发生一般地质灾害灾情,有人员死亡的,第一时间速报市 委、市政府和绍兴市国土资源局;%1 一般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由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机构、专 家组组织开展应急调查与处置工作,必要时由市地灾防办提请绍 兴市地灾防办派遣应急小分队提供支援。4扩大应急。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一般处置措施无 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的,需要实施扩大应急行动的,按照国 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

34、预案、浙江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绍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向绍兴 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请求发布绍兴市级应急响应和 省有关方面的支援。5应急响应终止。当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按已启动的应急 响应级别,由总指挥或兼任市地灾防办主任的副总指挥签署终止 应急响应指令,宣布应急响应结束:(1)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2)市防汛指挥部终止应急响应,应急期间未出现过程性 强降雨,或应急期间过程性强降雨结束超过48小时。1. 善后处理。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扎实地做 好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对突发事件造成的 人员伤亡及时进行医疗救助

35、或按规定给予抚恤,对造成生产生活 困难的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对因参与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而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 和抚恤。2隐患排查。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结束后,市地灾防办应组织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和有关部门对灾害发 生和影响区域进行隐患排查,确定隐患点,提出防治措施,形成 排查报告并报市政府,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依据。发生较大及以 上突发地质灾害的,排查报告应及时上报绍兴市地灾防办。3恢复重建。市地灾防指各成员单位要根据灾后重建需要, 结合各自职责,提出重建规划建议。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街 道办事处、管委会)应根据地质灾害灾情、灾后安置和防

36、治需要,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受灾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4.生产自救。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后,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管委会)要安抚灾区群众,组织灾区群众开展生 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确保社会稳定。5补偿措施。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后,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 位或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占用房屋、土地的,应及时归还, 造成缺失或损毁无法归还的,应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给予相应 的补偿。6. 总结和评估(1)较大及以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结束一周内,市政府要 及时将应急处置总结报绍兴市地灾防办。总结的内容包括:突发 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发生原因与过程、人员伤亡情况、应急处 置方案与实施情况等;(2)较大及

37、以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结束后,市地灾防办应 根据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形 成评估报告并报市地灾防指和市政府。评估报告的内容包括:调 查和分析突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评估直接和间接 经济损失,发现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或修订预 案的意见和建议。7. 奖励。对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 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8责任追究。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按 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处理;对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 工作中失职、渎职的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9.监督检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

38、道办事处、管委会)、 有关部门应按照本预案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市地灾防办会同有关 部门对上述各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保障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 时总结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五)信息发布市委宣传部(外宣办)负责组织指导突发地质灾害信息发布 工作,具体按照新闻发布的有关规定进行。四、应急保障(一)指挥系统技术保障1. 市国土资源局建立并完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满足处 置突发地质灾害指挥的要求;2市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水利局、气象局逐步建立和完善 应急指挥基础信息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质灾害 隐患点数据库、雨情水情数据库、应急专家库等),确保数据准 确,并及时维护更新,为突发地

39、质灾害应急指挥及分析决策提供 支持。(二)应急资源与装备保障1.应急队伍保障。应急队伍包括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应急调 查队伍:(1)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由市公安局、人武部、武警嗓州中 队等相关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组成,负责灾害现场的抢险救援及群 众转移等工作;(2)应急调查队伍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组 成,负责突发地质灾害的灾情调查和监测,并提出排险措施和建 议。要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 救灾力量及时到位。应急队伍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与 救灾演练,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2. 经费保障。市政府建立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地质 灾害应急工作经费应列入突发地质

40、灾害防治专项资金。3. 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应建立突发 地质灾害现场的运输保障机制,优先安排调运紧急救援物资。4. 医疗卫生保障。卫生部门负责突发地质灾害的伤员救治工 作,并建立有效的预防保障措施。5. 治安保障。公安部门和武警部队负责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发 生后的治安保障工作。6通信与信息传递。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 委会)、有关部门和村(社区)要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并确保通 讯畅通、有效;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 现代信息通信手段,建立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应急信息网,并实 现各部门间信息共

41、享;经信部门要会同通信营运企业,采取切实 措施确保通信保障。7.物资保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 有关部门应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交通、通 信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确保抢险救灾物资供应;加强应 急抢险救灾装备建设,配备专用越野车辆、无线通讯设备、信息 传输工具、应急用品、抢险救灾装备等。8避灾场所保障。市政府组织民政、建设、水利、人防等部 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根据防灾预案 或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公共避灾安置场所和疏散基地。 避灾安置场所须经工程质量检验合格。9.其他应急支援保障。电力部门负责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供电需求,保障灾区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建设部门会同 供水、燃气企业,保护供水、供气等设施免遭损毁,并对供水、 燃气事故实施应急抢修。(三)技术储备与保障市地灾防办要确定技术支撑单位,组建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负责地质灾 害防治策略和方法咨询,参与防治技术方案的策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