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钻孔施工工艺规程_第1页
桥梁钻孔施工工艺规程_第2页
桥梁钻孔施工工艺规程_第3页
桥梁钻孔施工工艺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梁钻孔施工工艺规程 桥梁钻孔施工工艺 施工预备 1)钻孔设备选型 钻具的选择 钻头:开孔采用筒状四翼合金钻头,钻至2.53.0m后换成牙轮组合钻头进行成孔钻进。 钻杆:采用配套钻杆,对盘式连接。 每个钻杆不得有肉眼可见的弯曲,其弯曲度不得超过3mm/m。必需做到四不下井,即:钻杆弯曲超差不下井;钻杆连接螺丝不牢不下井;送水孔内不经检查不下井;钻头上部没有捞环不下井。并采取有关措施确保安全钻进,防止事故发生。 2)钻机就位 钻机利用方驳吊机移位至施工平台上后,方驳协作就位。孔中心、转盘中心、天车滑轮前沿三点必需在同一铅垂线上,垂直偏差<1%。设备安装要做到平稳、对正。 3)泥浆制备 护壁

2、泥浆原料应依据各墩位的不同地质条件、钻机性能等,按最易坍孔的土层进行泥浆的协作比试验。施工采用不分散、低固相、高粘度的php泥浆,此种泥浆我局在以往工程施工中使用,效果特别好,可用于本工程施工。 水上灌注桩钻孔的泥浆制备在泥浆造浆船内进行。钻孔施工前首先用泥浆搅拌机搅拌膨润土泥浆,然后用泥浆泵泵入护筒内,当护筒内的泥浆性能指标满意施工要求后开孔钻进。 正常钻进过程中,严格掌握泥浆的比重、粘度、含砂率、ph值和泥皮厚度等指标,准时调整泥浆指标,严格掌握孔内泥浆含砂率。 4)泥浆性能指标要求 表6-5泥浆性能指标掌握标准 地层状况泥浆性能指标 相对密度粘度(s)胶体率(%)失水量(ml/30min

3、)泥皮厚(mm/30min)静切力(pa)酸碱度(pa) 一般地层1.11.218249520312.5811 易坍塌地层1.21.422309520335811 5)泥浆循环 泥浆经泥浆净化器循环处理,净化器可使直径在0.074mm以上的土颗粒筛分到储渣筒内,这样可以提高泥浆质量,对削减孔底沉淀厚度也有很大的益处。处理后的泥浆通过钢护筒之间的连通管流入钻孔孔内。钻渣转运至运渣船,运至指定场地排放。 图6-10泥浆循环系统示意图 图6-11泥浆造浆船构造示意图 钻进工艺 开孔钻进:开孔时应轻压慢钻,当钻头顶部超过护筒下沿1.01.5m后方可进入正常钻进,切不可操之过急,亲密留意主动钻杆动态,如

4、摇摆过大可降低转速,采用慢速钻进。当钻到岩面以下可渐渐增大钻压,使钻进轴心压力达到钻机最大负荷压力。钻口采用泥浆护壁,泥浆由泥浆池用泥浆泵注入钻孔内钻孔过程中要准时排碴,排碴采用抽碴筒或碴石泵,排碴过程重点是掌握好泥浆比重,并要保持护筒内的浆面高度,钻口过程中始终保持浆面高于外界潮位1.52米。 护筒底脚处理:护筒底脚处理的好坏是成孔的关键,假如处理不当,护筒与孔壁的结合得不到保证,孔内的泥浆可能从护筒底角流出孔外,造成塌孔事故。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当钻头钻至护筒底角以上0.5m时,加入15cm直径以下的块石1.5m3。加入优质粘土1.5m3。在不掏渣的状况下,钻至护筒以下0.5m,掏出泥浆,重

5、复上述作业一次,利用钻头的冲击力,将块石和粘土造成一个高质量的壳体孔壁,使护筒底角与孔壁结合紧密。 粉质粘土及粘土层中钻进:由于粉质粘土及粘土层自身造浆能力强,随着进尺,底部泥浆比重达1.5左右,护壁性能较好,在通过该层时,宜使用3.8t重钻头,采取少投土,低浓度泥浆(比重掌握在1.3左右),小冲程的施工方法。 砂层及沙砾层中钻进:该层自身整体强度不高,含土量较少,造浆能力较差,护壁性能不好,是钻进作业中较危急的地层。在通过该层时,宜使用3.8t重钻头,每钻进1m,掏渣一次,然后投入约3m3的软塑粘土至孔底,连续冲击进尺,使孔底以上1m之内,始终保持泥浆比重在1.5以上的高浓度区。 软塑层的处理:在淤泥层中钻进时要轻压,低速而且钻进要匀称,直至穿过,提升钻具回填优质粘土,然后再重新成孔,防止缩径事故发生。 岩层中钻进:岩石强度较高,孔壁的稳定性极好,泥浆护壁已失去作用,相应钻进速度较慢,钻头磨损严重,在该层中钻进,宜采用4.5t重铸钢钻头,投3m3的软塑粘土,放下钻头,冲击钻层,使孔底岩石破裂,当进尺50cm厚,用掏渣筒掏出钻渣,如此反复。 钻进过程掌握:正常钻进每工班至少掏一次碴并准时补充泥浆,保持水头高度高出地下水位或海面1.5m,同时调整掌握泥浆稠度,钻进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孔径,假如遇到尖石、斜面和溶洞,回填砾石,重新钻进。若发生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