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用互联网重新设计未来的学校 牟艳娜记 者:我们知道,教育要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做准备。那么,您认为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余胜泉:关于21世纪到底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学术圈里讲得比较多的是21世纪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当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美国教育界则将“4c”(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作为21世纪人才的关键能力,后来又增加了跨文化能力,演化为“5c”。尽管不同的话语体系有不同的强调重
2、点,但也不乏一些共识。共识一是技术媒介和信息素养,要具备适应技术社会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传播。二是协作能力。学生要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沟通、表达和交际,有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具备良好的理解和同情他人的社会性素养和沟通交流技能。三是创新能力。学生不仅要会解题,还要会解决问题,进一步地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四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里,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丰富思想、表达情感、感受幸福,以及传承本土传统文化、理解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在多文化背景下和谐相处相当重要。五是思维能力。思维灵活的人能感受到抽象文字之间
3、的逻辑和背后的美。比如说看哲学方面的书,很多人理解不了,不是因为不认识那些字,而是抽象思维能力达不到。同样,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都需要训练。六是基本的学科知识与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没有基本的学科知识,所谓培养能力就是在沙滩上建大厦。基本的学科知识是学生未来走入社会,能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以上六点,我想应该就是21世纪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教育变革从挑战传统的教育假设开始记 者:为了培养具备上述素养的人才,您认为学校和教育体系应该做哪些重新设计与调整?余胜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打破原来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导的形态,建立灵活、开放、终身、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
4、柔性化教育体系。首先,理念上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为核心。要让每个个体都能获得成功,教育不是以一部分人的失败为代价去造就另外一部分人的成功,要破除竞争驱动、选拔式的教育传统。要能针对每个学生薄弱之处查缺补漏,保证他能达到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要能培优,让每个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教育组织形式也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要根据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结构的特点,来安排学制、课时和学习的组织形态,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固定的节奏、固定的课程、固定的学科来组织。要做到这种弹性和适应性,一定要是线上线下交织融合的育人空间,而不再局限于学校、教室和课堂。现在的学校沿用了工业时
5、代流水线式的、以班级授课为主体的形态。但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奠定现在学校形态的基础正在发生改变。以前我们认为,教育就是要把孩子集中到一个叫学校的地方,让他们按照固定的路径,学习固定的时间长度。我们还认为,教育就是要基于年龄和学科的学生组织方式,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但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学校赖以存在的这两个基本假设,都已不成立了。21世纪中后期,将会出现从根本上重新设计的学校。它们将展示一系列重组教育的可能性,会根据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年龄或者学习时间来组织学习。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课程安排、更适合学生个性需求的课程,并通过网络开放。教育的供给将不仅来源于学校,还可能还
6、来源于社会。互联网不会替代学校,但会改变学校的基因记 者:“互联网+教育”对未来学校的重构与变革,确实也是近期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您认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未来的学校将发生哪些变化?余胜泉:我认为,互联网不会替代学校,但它会重构学校的教育生态,改变学校运转的基因。未来存在的学校,它的运行规则和运作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网络已经对教育的核心要素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生发生了改变,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教育内容和服务的提供者发生了改变,除了老师,社会上还有很多教育服务提供者;资金的来源发生了改变,风投等社会资本成为教育重要的资金来源;考试的提供者发生了改变,高考英语马上进行社会化考试;证书的提供者发生了
7、改变,mooc中权威教授的证书可能比二流大学的证书还有用。随着这些教育要素的变化,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灵活、开放、个性化、适应性、精准将是未来学校变革的关键词,弹性的学制、弹性的学习组织以及融合的育人空间,将是未来学校的重要特征。一是学习环境的重构。学习环境将变得更加智慧化,将形成一个无缝的信息生态。我们会给学习者提供无处不在的电脑、无处不在的网络,并将实现从提供丰富的资源到提供丰富的知识建构工具,再到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的转变。二是内容供给的重构。教育服务不一定只由学校提供。实际上,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可能比学校的质量还好。像北京数字学校的“开放科学计划”,就是由社会资源单位来提供教育服务。
8、在云平台、移动互联网以及终端的支持下,今后将产生校内校外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服务体系。学生既可以获取校内的学习服务,也可以获取校外的学习服务,如作文批改、名师在线答疑等,并且线上线下的无缝切换将成为常态。三是教与学方式的重构。对于学生,会更加强调自主的学习、自主安排时间的机动学习、泛在的学习、社会性的学习、游戏化的学习、仿真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实时协作的学习、有充分社会交互的学习。在教师的教学上,则会更加强调从知识传递到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到精心设计问题、精心准备资源与工具、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表达沟通、独立自主思
9、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四是管理和评价的重构。评价和管理会越来越多地基于数据。今后,所有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管理活动都要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管理会从事后补救变成事前预警,管理也将越来越智能化、可视化,会对教育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大数据是未来学校变革的基础,也是未来学校最有价值的资产记 者:教育体系的变革需要有评价体系的变革与之配套。您认为未来的教育评价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余胜泉:总体来说,评价将更多地基于数据、基于过程,也会越来越科学。评价的依据将从老师感性的经验判断,发展到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评价手段从单纯的纸笔测验,发展到技能评价、对主观题的智能评价以及价值观领域的评价
10、。像今年的pisa测验,就是让学生在电脑上解决问题,根据解决问题的路径来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信息技术素养。此外,批改网能实现对学生口语的评价和作文的自动批改,基于语义网技术,能从学生写出的作品判断他的价值观倾向。评价的目的从强调选拔、甄别和排序,到强调查漏补缺,了解学生能力倾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学科知识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前面我们讲到的学生的信息素养、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思维能力等,现在技术上都已经能够做出评价。此外,评价的主体会由单一的教师主导到多元主体的评价,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参与到评价中;评价的方式从关注期中、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关注学习过
11、程的形成性评价和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性评价。未来的教育评价,要借助技术测量与学生学习全过程相关的各方面数据,并使用获得的数据来持续改善各级教育系统。实际上,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市教委合作的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正在做这件事。北京数字学校今后要把分散的数据集中到学生的个人空间里,加上手环、平板采集数据,形成学生全学习过程的数据。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结构和认知风格,用大数据来揭示完整的学习者、真实的学习者,并通过建立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结构模型,持续地提供个性化教育改进服务。如果没有大数据,个性化、适应性的教育体系以及对学生的科学评价,都将难以实施。比如,让学生走
12、班,学生不学怎么办?为学生设计了个性化课程,学生到底学没学,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都要从数据中找到答案。只有通过数据对学习者进行建模,用数据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结构进行表征,才能对其有精准的了解,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支撑。今后,数据将是学校最有价值的资产,比学校的大楼都值钱。我们希望借助技术采集测量学生全学习过程的数据,并通过它来改善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教育环节,实现学校的整体性变革。大数据在做到个性化的同时,还能做到大规模覆盖。由于掌握了学生全学习过程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给出的反馈甚至比老师的反馈还精准。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非常快,比如聊天机器人“微软小冰”已达到17岁女生的智力。基于海量的
13、学习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完全可以研发出虚拟的学习同伴,伴随学生成长,还能在电脑上模拟出智能导师,引导学生成长,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研究在努力往这个方向走,今后一定能实现突破。中高考新政在倒逼互联网进入学校记 者:近期,北京市出台政策,将初中生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成绩计入中考分数。最近高考改革也备受关注,北京、上海、浙江的不少学校开始推行走班制。您如何看待这些中高考新政?余胜泉:我非常赞成北京市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这是非常有前瞻性和突破性的一项改革。它能促进学生将知识情境化、社会化应用,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了解社会。参加这项活动的整个体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综合素质的全
14、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多元供给,社会机构、民办机构、科研院所能够为中小学提供教育服务,打破了学校的围墙,使得最优质的资源能够辐射更大的范围,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流动、流通。把综合实践成绩计入中考分数作为导向,反过来又会带动学校、家长的重视,带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同样,最新的高考改革政策在倒逼互联网进入学校。信息化在学校里已不是一个局部的应用,逐渐地会对学校的业务流程进行变革。当业务流程变了,就会对学校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构。重构后会发现,以前很难做到的事情现在能做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业务形态。比如家校协同育人、集团办学跨校选课等。互联网会一步
15、步改变整个学校的组织形态,创造出新的业务流程、新的业务形式和新的业务领域,最终将塑造出“互联网+”时代新形态的未来学校。完整的知识结构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样重要记 者:对于这些先行先试的探索,您有哪些建议?余胜泉:对这些探索,我持赞同、支持的态度,同时我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好。科学实践活动毕竟面向的是中小学生,一定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把课本里所学的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迁移应用,对知识进行活化和升华。如果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只有玩,没有知识的获得,将无益于知识结构的完整。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小学强调学生动手做,但加减乘除等最基本的知识相对较弱的原因。我认为,创新精神培养很重要
16、,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也很重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持续性,根源还在于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并且能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我建议,要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要有学科知识的营养,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除了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还要精心采集过程中的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形成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地图。综合实践活动有将知识情境化、社会化的优势,但也有知识结构劣构化的问题。有些活动训练的是这些知识,有些活动训练的是那些知识,但有些知识可能从来都没有得到训练,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均衡。基础教育领域里知识结构性的缺失,会给学生一辈子的成长带来障碍。借助大数据,建立学习者的知识地图。对于国家课标强调了哪些知识点、在哪些知识点上做过综合实践活动、在哪些知识点上做过练习、在哪些知识点上做过交叉学科的活动,要做到一目了然。只有了解学习者知识结构的状态,才能更好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撑。当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生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篇
- 新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练习专题05 中国现代史(解析版)
- 未来版品社六上《第二单元 男女同学的交往》教案
- 表面涂镀材料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室内装修VOCs释放控制方案
- 私人别墅金属雕塑装饰方案
- 2024年全新版机械设备租赁合同
- 2024年个人之间房屋交易合同范例
- 青少年心理健康研学活动方案
- 2024年南昌客运从业资格证摸拟题
- 2024年中国陶茶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
- 第4章 跨境电商选品与定价
- 《介绍教室》(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4年检察院招录书记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及答案
- 《犯罪心理学(马皑第3版)》章后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 青骄第二课堂2021年禁毒知识答题期末考试答案(初中组)
- 2024-2030年中国射频芯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华电线上测评
- 中国吡唑醚菌酯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日常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