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及进展研究_第1页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及进展研究_第2页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及进展研究_第3页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及进展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及最新进展研究辛海艳解军燕王燕龙(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口腔医院264400)【摘要】采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症时,具有副作用少、疗效好等各种优势, 因此对失眠的治疗上广泛使用。木文探究了采用中医药对失眠治疗的作用机理, 分析了釆用中医药治疗所取得最新进展。【关键词】最新进展作用机理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4) 24-0149-02失眠就是患者不满足现有的睡眠时间或质量,并且对白天造成一定影响。 这种症状具体体现在睡眠的时间和深度上不够,不能够达到消除疲劳之功效,不 能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岁人们工作、牛活及学习、社交等造

2、成影响。1 采用中医药对失眠治疗的作用机理从临床研究可知,在治疗失眠症上应用中医药具有良好疗效,研究其作用机理非 常有必要。事实上,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1对中枢神经递质具有调节作用近些年以来,对于睡眠研究发现和神经递质有一定关系,并且随着研究 出现了和神经递质相关的新的睡眠,从许多研究可知,中医药对失眠的治疗也就 是调节神经递质,从而发挥医药功效。在西医方面就是釆用药物治疗失眠症,比较常见的药物主要包含了巴比 妥类、非苯二氮革类以及苯二氮革类几种类型,采用这种方式确实能够有效增加 了失眠的时间,降低了睡眠的潜伏期,对睡眠质量进行改善,可是却会抑制中枢 神经系统,长时间使用就会

3、让病人产牛出依赖性与耐受性,例如一旦停药就会产 牛戒断症状等各种不良反应。中医上分析失眠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病因为饮食 失节、七情所伤等,病机所是气血失和、机体脏腑阴阳失调,导致患者心神不宁。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学习、工作的压力较大,极易产生思虑气结,吋间 一长就会伤脾,湿痰内生、脾虚不能化湿,针对失眠症而言,中医药在治疗上多 从痰火、脾胃、心肾等各个方面入手。从现代各种医学研究来看,睡眠和失眠所 涉及神经的调节机制比较复杂,而且还有许多中神经递质调控着唾眠的生理周期, 但是这些递质间是怎样进行互相协调,及采用中医药进行干预之后互相作用中的 影响变化,还需要进行深研究。1.2对睡眠有关因

4、子造成影响通过研究可知,很多细胞因子对于调解失眠夜存在较为重要作用,同时 也扮演着比较重要角色。从研究中证明一些胆囊收缩素、神经肽、食欲素以及其他的各种内源性的促眠物 质都和失眠有关,对于探究调解睡眠机制带来了多方位、多角度研究途径与方法。 采用中医药对失眠进行治疗中也体现岀对睡眠有关因子影响作用。研究者从研究中发现心是人体的君主之官,而五脏六腑为之大主,失眠 因子主要是心,病理常常会对肝胆脾胃肾造成影响,所以在治疗药必须要具有重 心,同吋兼顾全局,依据整体的观念与未病先进行预防原则,要从多个角度釆取 包围式的措施对主要病机进行治疗,对于病症要进行未病先防,未病先治。韩金 凤研究总结,如果胃不

5、和就会睡眠不安,所以在治疗上就应该从脾胃入手进行治 疗,事实上这种总结主要是对肠胃受损、饮食不节以及胃气不和造成失眠病理机 制之高度概括。从现代的研究也发现,胃肠和睡眠之间实实在在是互相影响之物 质基础,胃主要是受纳,而且气宜降,或者因为湿浊而阻滞,或者是食物出现积 内停,对气机造成阻碍,这些因素都会扰乱心神而影响唾眠。导致卫气虚衰,运 行失序,常常停留在阳中,就不能够进入阴中,必然岀现失眠现象。从研究中表 明,影响唾眠调节有关因素比较多,并且都能够对睡眠具有促进作用,有一些具 备抑制睡眠的作用,当然调节睡眠的作用形式上并不是统一,还需要继续探索与 发行。从许多研究中表明,下丘脑背侧核、大脑皮

6、层、杏仁核、篮斑等许多中 枢神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调控睡眠,应用中医药能够对这些中枢神经结构有效改善,必然对失眠就起到了治疗作用。2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最新进展现代的医学认为失眠就是一种比较常见唾眠紊乱,一些神经生理学的研 究者唾眠属于人体的中枢神经活动结果,发生失眠机理相对而言较为复杂,但从 研究中表明可知中枢神经活动出现异常。近些年以来,中医药对失眠治疗所用机 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但吸收了现代睡眠的医学最新研究结果,也 创新了中医理论,并且应用了中医动物模型,而且还选用一些新实验指标比如食 欲素、胆囊收缩素8等,不但给唾眠医学进步做出较大贡献,还有效完善了中医 理论。但从现在

7、研究分析可知重点还是调节某两种睡眠因子的作用。相对于人体 而言,调节睡眠是由细胞因子与神经递质在内多方睡眠因子共同参与过程。因此 应用中医药怎样才能够发挥出多靶点、多层次的优势,协调各个睡眠因子互相作 用而治疗失眠。参考文献1杨菊贤,杜勤.慢性疲劳与失眠是亚健康的重要表现j上海预防医学 杂志,2009.焦富英,朱婷婷,金迎.中医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 志,2011(9).范利锋,王平仁兰培敏唾眠机制的研究概况j临床内科杂志, 2010(10).4 刁远明,陈群,陈新林,等安寐汤对失眠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 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 刁远明,陈群安寐汤对失眠大鼠脑组织多巴胺含量的影响j中国医 药导报,2011(17).6 刘彬,臧佩林保神开郁冲剂影响失眠鼠中枢递质的实验研究j辽宁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