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萧红作品的大众化传播摘要 萧红作为东北作家群中极具才气的女作家,其作品传播范围广,阅读人群大,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欢迎,而且在现代也受到了众多的好评。近年来萧红的作品更是拥有了众多的忠实读者,究其原因,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发展,其中,报纸、电视、电影,以及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成为文学作品传播的媒介。这对当代人了解萧红及其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对萧红作品的大众化传播。关键词:萧红; 大众化传播;呼兰河传;教材入选目 录 一 前言- 3 二 文学大众化传播的方式及优势-3 三 萧红作品及电影改编-4 (一)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作用-4 (二)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5(三)电影萧红与黄金时代
2、形象化传播-7四 萧红作品的教科书入选-8 (一)语文教材中萧红作品的选编状况-9 (二)选编课文的影响力-10 五 结论-11参考文献-12一 前 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萧红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得到正确而充分的的认识。所以我们不能在正统的教材里看到萧红的影子。但是,随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逐渐深入,随着当代文艺评论领域的思想解放潮流,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萧红是一个可以走进教材的作家,也是一个值得在中学阶段进行仔细研究的的作家。尽管萧红在创作上极具才情,但在大众的眼中萧红很大程度上还是处在边缘性的位置。不过随着近几年以萧红为表现对象的一些影视作品的出现再次掀起“萧红热”,让萧红得以重新被大众认
3、知。然而这种“大众的”、“商业性质”的认知对于我们理解萧红、领略她作品的艺术魅力还是远远不够的。难得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版本的语文教材能够将萧红的作品选入其中,他们能够脱去商业的外衣,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育人、启智的作用,让学生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领略萧红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关于萧红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萧红,被聂绀弩称作“大鹏金翅鸟”的三十年代文学洛神,以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笔致令当时的人们对其才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美国学者葛浩文说:“萧红的力作将因为他们历久常新的内容及文采,终会使她跻身于中国文坛巨匠之林。”自2000年新课改以来,文艺界与语文界在教学层面上的文
4、本解读领域都表现出合作的姿态,这项主要服务于教师教学的研究富集了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王先霈、曹明海、陈日亮等高校学者与一线教师的智慧,出版了名著重读、解读语文等。解读名著的辅助性的著作,其目的就是要把教学层面的文本解读“建设”得更好,以期能有助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名家名篇的讲解。对萧红及其作品的教学解读与教学设计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已有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论文还是主要关注萧红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从大众化传播这个角度对萧红进行研究则较少涉及。二 文学大众化传播的方式及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的认知水平的提高,文学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众传播逐渐进入人们的视角中,大
5、众传播是社会媒介组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电子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公开地传递各种信息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文学作品的传播程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在传统社会中,经济水平落后,上学读书都是上等人和官宦世家的事情,只有这些人们才有经济条件去读书,才能去买来文学作品去研读,而底层大众则没有这种机会和条件,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的接受会受接受者的文学水平、认知能力、自身素质的限制,这就使文学作品远离普通大众,而新型传播方式的进入使普通大众也能接触并了解文学作品。报纸的产生,电视剧的发展,电影事业的兴起以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尤其是课程改革,文学作品入选教材,人们越来越
6、多的接触文学作品,在人们的视觉、听觉上给受众者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学作品的大众化传播对文学作品本身产生了很大的好处,它使文学作品被人们认知的速度加快,能够连续不断的向阅读人群传递大量的信息。例如电影的改编,使文学作品以形象化方式呈现,不仅达到了娱乐目的而且易为受众者接受,也使观看者短时间内迅速了解作品,促进文化社会化;文学作品入选教材,则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而在报纸上的刊登同样地起到了传播知识的功能,传承了文化,扩大受众面。三 萧红作品及电影改编(1) 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作用我国进入了80年代后,电影、电视、网络等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联系也越来
7、越大,目前有很多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于1982改编成电影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于2009年改编成电视剧四世同堂,又如国外简·爱改编为电影简·爱,由飘改编的乱世佳人等。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优势是可以使这些中外经典作品得到普及,使大众通过影视种这媒介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在享受审美娱乐的同时也能够学到知识,提高全民素质,这一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现在可以说人们是很期待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自从有了电视和电影媒介并将文学作品搬上荧幕以来,这股改编热潮经久不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而传统的纸质阅读正在被人们逐渐的挤
8、出生活,生活节奏的加快,使读者很难有闲暇时间认真阅读作品,尤其是现在正处在初高中的孩子们,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电视走进大众生活,手机、网络的普及和现在的教学体制的改变、升学方面的压力、影视媒体的发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在人们压力大时,大都会选择轻松的方式来消遣压力,如听音乐、打游戏、旅游等方式,而不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人们无时无刻的离不开手机,在吃饭、聚餐、游玩时甚至是走路都是在玩手机,又有多少人在阅读作品呢?时间就是这样的流失的,至于阅读文学作品更是空谈。影视作品的改编弥补了阅读不足的缺陷,而且影视作品的改编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我们都知道一个时代最好的缩影应该都
9、集结在相应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在其中凝结了当时的风土人情,社会状况,时代精神等。然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和国民的阅读水平有关,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起我国的四大名著,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西游记,而对西游记的了解大多都来自于82版的电视剧,相信很少有人能够拿起书本仔细的阅读,而对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了解也都几乎来自于电视剧,所以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影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是直观的感受,艺术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假丑恶的批判,而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是对假丑恶的鄙弃对真善美的赞美。文学作品较影视作品抽象,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需
10、要读者在阅读时的想象,然而影视作品却是直观的艺术,通过观众的眼看耳听就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形象美,能更直接的捕捉所传达的信息,而形式也是大家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的改编对文学作品有着重大的意义,影响着文学作品的传播阅读速度,因此要重视文学作品的改编,要为广大人民提供更直接获取信息的渠道,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二)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萧红,近现代女作家,在短暂一生中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她是为数不多的才女,她一生命途多舛、多磨受难、饱受情感的困惑,萧红的作品似乎就是在讲述她悲惨的人生。在她短暂而又精彩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商街市、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
11、传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她的遭遇使她的性格忧郁,也因此注定了她的作品具有深沉的基调。她的生死场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x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斗争。而呼兰河传是以抒情的写法写自我主观感受,重社会文化风俗和自然中景物的描写,不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在结构上摆脱了小说创作的俗套子,采取了由面到点的结构形式,小说的语言洗炼精简、毫无刻意雕饰痕迹。她的作品在艺术上独具一格,散文化的小说形式为她的文字增加了光彩,她把散文、记叙、议论、抒情的功能运用到小说中,使她的小说具有散文化的特点,为小说增添了韵味。小说的语言清新鲜丽、淳朴自然,在阅读她的小说时,能够感受到她所运用的字词都是简简单单,
12、没有用过多的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普通人们日常谈话的语言来描写小说的环境情节,这样的语言使我们离她所描绘的场景更近,更能体会她所要表达的情感。萧红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茅盾曾经评价她的呼兰河传“民国才女的旷世之作,用诗一般的意境、含泪的微笑,守护着心灵的家园,它是一篇叙述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凉的歌谣。”在呼兰河传中并没有一贯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地点,“从东二道街到西二道街,冻掉耳朵的人,陷入泥泞中的马匹,祭祀鬼神,放河灯,逛庙会,跳大神。”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并没有计划着要叙述什么,就像是在写散文一样,没有像小说那样紧凑的逻辑。小说的发展没有按设定的方向,而是随遇而安,发展到哪就到哪里
13、,她的小说和散文没有明显的界限,也就是小说的散文化。她的语言像诗一般具有意境,如在呼兰河传第三章中“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样就怎样。都是自由的。”使小说具有诗画的特征。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对事物景物的描绘都是用及其简致的语言如“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蜻蜓飞的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也许把蚂蚱腿就
14、绑掉,线头上栓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在这里都是用单调的语言来描绘“我”在后花园的活动,但是却描绘的很详细,又很生动。在她的小说里十分重视温情的表现,在她短暂而又多磨难的31年里所得到的爱和关心是少之又少的,在她的童年里没有父亲的关心和母亲的疼爱,唯独祖父,祖父给了她无尽的爱“又有一只鸭子掉井里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啦啦队似的帮祖父助兴。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可见祖父对她的疼爱,
15、这也是她童年最值得回忆也是最想回忆的地方。在第四章开始就写到“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在这里的情感就和祖父对她的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篇小说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跌宕起伏为脉络,为她生长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三)电影萧红与黄金时代形象化传播在现今社会,文学的娱乐消费功能被放大,最突出的是文学的影视化,萧红一个我们熟悉的东北女作家,现关于她的影视作品主要有黄金时代、萧红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让我们更加走进了解萧红,为以后传播她的作品打下了基础。萧红、黄金时代这两
16、部电影虽然不是根据萧红的作品改编,但是都描绘了萧红的一生,能够使我们更加的了解萧红,也就会使人们更加关注她的作品。在电影中,虽展现的是萧红的人生经历,但也多处提到她的创作,甚至直接以画外音的形式将作品内容融于电影。2012年,由霍建起导演的电影萧红拍摄完成,并于2013年3月8日上映,影片由小宋佳主演,这部电影是具有文艺气息的电影,通过这部电影可以使人们对萧红有了个大概的了解。2013年,许鞍华导演在哈尔滨拍摄记录萧红的一生的电影黄金时代,此片或得了第34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导演、摄影、美术指导、服装造型设计5项大奖,此片主要讲述了萧红短暂的一生,电影之所以叫黄金时代是因为萧红去东京后与萧
17、军来往的信中写到:“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萧红,一个弱小女子,先后经历了离家出走、逃离封建婚姻、未婚先孕、生子后遗弃,导致母子分离、后来在逃亡的途中幼子夭亡、一生流离转徙、与几个男人发生感情的纠葛,这还仅仅是她一生中的一部分,真正贯穿她生命的主旋律是以“写作”为武器,唤醒更多人的自我觉醒意识。在两部影片中涉及了萧红很多的作品,如在萧军做家庭教师时,镜头扫过萧红写的王阿嫂之死以及二人的短篇小说合集跋涉;在后来和鲁迅先生相遇后读她的生死场“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屋顶的麻雀仍然是那样繁多,太阳也照样暖和什么都和十年前一样,平儿和罗圈腿都是大人了!王
18、婆被凉风飞着头发,在篱墙外远听着从山坡上传来的童谣,雪天里村人们永没见过的旗子飘扬起,升上天空”并为她的生死场所做的序,序中写到“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的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在后来萧红生病时所写的马伯乐;在影片中骆宾基给萧红读她的呼兰河传“呼兰河除了平凡世界的生活外在精神上也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七月十五,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大家一起等候着,月亮高起来了,河灯就要从水上放下来了,那河灯从上游拥拥挤挤,往下游浮来,浮的很慢,又镇静,又
19、稳当,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下流的时候,使看到河灯的人们内心无由的来了空虚,那河灯到底要漂到哪里去”在萧红把她的女儿送人后的第二年给了所写的弃儿一个镜头;在两个人穷困潦倒的时候所写的商市街写到“点灯照耀者满城的人家,钞票带在我的衣袋里,就这样,两个人理直气壮地走在街上”;在影片的最后随着萧红的病逝领我们走进了呼兰河传“呼兰河这小城,住着我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家有个大花园,花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活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
20、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样就怎样,都是自由的。黄瓜愿意结一个果,就结一个果,若都不愿意就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偏偏,这后花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似的一切花朵都灭了,好像有人把它们摧残了似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是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的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了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拖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这些都是电影中出现的作品,这些作品以一种容易接受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观看电影之余了解到萧红不幸的一生,进而通过电影中片段去了解她的作品,阅读作品,
21、以这种轻松、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作品传播得更广,让观众们在娱乐的同时就对萧红及其作品有了完整的认识,促进了作品的文化传播。四 萧红作品的教科书入选文学作品入选教科书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传播方式,随着新课改的发生,萧红作品的入选情况也有很大改变,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见美育已经成为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入选语文教科书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角,也更加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1) 语文教材中萧红作品的选编状况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语文版鲁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无五年级下册火烧云六年级下册祖父和我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五年级下册
22、我家有个大花园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六年级上册祖父、后园和我初中无无回忆鲁迅先生无无无高中必修无无无回忆鲁迅先生无无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女性的声音”:小团圆媳妇之死鲁迅作品选读代序: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现代散文选读“是什么让我们感动”:春意挂上了树梢无无无无同许多著名作家一样,萧红作品也被选入语文教材。从上面表格可看出,在人教版中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就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初中以及高中必修教材中虽没有萧红的作品入选,但在高中的选修教材中有这样几篇课文,中国小说欣赏“女性的声音”这一单元中选了小团圆媳妇之死,这篇课文也选自呼兰河传;在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一单元中有课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和平;同样
23、,在苏教版中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也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在初中和高中的必修教材中没有涉及,在高中的选修教材中入选情况如下:鲁迅作品选读代序: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现代散文选读“是什么让我们感动”:春意挂上了树梢。在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中小学阶段没有萧红作品入选,在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伟岸人格”中有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在高中的必修选修教材中都没有涉及,沪教版语文教材中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火烧云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中有课文祖父和我,在高中教材部分第二册第二单元有课文回忆鲁迅先生,选修教材则无涉及。在语文版教材中四年级上册有课文火烧云、五年级上册有课文我家有个大家园,在初中和
24、高中部分均无入选课文。在鲁教版教材中三年级下册有课文火烧云,六年级上册祖父、后园和我高中教材没有涉及。(二)选编课文的影响力1 火烧云祖父的园子分析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火烧云、祖父的园子(其它版本名字不同)入选云教材最多,分别出现在人教版、沪教版、语文版、鲁教版。这两篇课文对应的年级是四、五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理解力比较低,所以这两篇课文都是易于理解学习的。而对课文描写最详细的是人教版,在这单元开头有导语:“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气。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的生
25、动的描写”可见火烧云入选其中合情合理,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小学生,可能都没见过火烧云,而这篇课文中的插图显示出来了火烧云的状貌,再加之课文中语言的详细生动的描述,能够让学生们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火烧云。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分别出现在不同版本中,但是每个版本关注的角度并不相同,其中鲁教版编写比较详尽,它在鲁教版中的题目为祖父、后园和我,该课文所处的单元的导语是“亲情”。所以,祖父、后园和我这篇课文给学生带来许多新奇的感受,祖父院子的花花草草、一树一木都能够唤起孩子们对于小时候的回忆和对亲爱祖父的感情。这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了萧红作品的片段,但是学生们的认知并没有达到一个高度,在学生们学习过程中更多注重的
26、是生字词,写作手法,而对于作者的介绍也只是一带而过。然而在苏教版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中课文的最后专门有一个语文角叫做作者卡片萧红,这部分是这样描述的: “有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看她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等着,她醒了,看她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述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虽然这只是个小小的语文角,但是也对萧红这个人物提到了简短的介绍,加上书下注释也会使学生对萧红有个全面的认识,再加上对
27、课文的学习会让学生们即使在对事物理解能力差的阶段也能够去了解萧红及其作品。2 回忆鲁迅先生分析在选编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各个版本的选入都是将萧红放在鲁迅的光芒下,大多是从萧红的角度衬托鲁迅,如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和平是放在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第二课,而这单元都是讲人物传记,对于作者没有过多的关注。在人教版中,高中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板块中也有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和平,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代序板块中有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北师大版高中必修教材伟岸人格单元中有一篇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沪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第二单元有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其余版本则无入选。在初中阶段的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难度要比之前大,这阶段学生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对鲁迅先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的重点也会将小学阶段的认生字词转变为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重点讲解课文,以及课文所包含的感情,这会让同学们对萧红有一个整体认识。语文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在这方面没有哪个学生可以逃避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高效商务电脑采购协议
- 2024涉及房产分割的婚姻解除协议
- 2024年担保协议模板条款详解
- 2024年度煤炭市场居间协议模板文件
- 2024年度企业运营保密协议样本
- 2024年木材批发买卖协议范例
- 办公场地租赁协议:甲级写字楼长租协议
- 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 数智驱动教育治理重构的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 2024年度混凝土建设施工合作协议
- 【公开课】《农业专题复习》【课件】
- 第7课《大雁归来》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培训的方式和方法课件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三基选择题(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21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DBJ53/T-39-2020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PPT模板
- 实验五 PCR扩增课件
- 马拉松运动医疗支援培训课件
- 中医药宣传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