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运用“变式教学”构建探究型课堂_第1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运用“变式教学”构建探究型课堂_第2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运用“变式教学”构建探究型课堂_第3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运用“变式教学”构建探究型课堂_第4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运用“变式教学”构建探究型课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用“变式教学"构建探究型课堂【摘 要】 数学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 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 解释、证明。那么,如何构建探究型课堂呢?笔者认为运用“变式教学”是个好方法。本文 拟就余弦定理为载体运用变式教学理论谈谈构建探究型课堂的体会,供参考。【关键词】变式、探究、课堂、教学1 “变式教学”理论所谓变式教学,是指有冃的、有计划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变通,如用不同形式的 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概念、命题等的本质属性,对非本质属性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 同背景、不同情形变化,以突出它们的本

2、质特征,从而揭示不同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 教学方法。变式教学在中国由來己久,是中国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变式教学一般有“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两种基本变式。“概念性变式”是利 用概念变式和非概念变式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使学生获得对数学概念的 多角度理解,进而建立新概念和已有概念的本质联系。“过程性变式”是通过变式有层次的 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知识的來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抓 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是一个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因此,变式教学是对学生进 行数学技能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是进行探究性学习 的

3、一种有效模式。它是借鉴科学发明创造的思想方法,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 的有价值的变式探索研究,有冃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 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使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从中不仅能增强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而且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素质。本文拟就“余弦定理”的教学为载体,探讨如何运用“变式教学”的基本理论,设计适 当的探究问题,有层次的推进课堂教学。在探究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怎样通过调整合适的距离, 以最大程度的引发学生的探究。其教学设计过程如下:2 “变式”寓“余弦定理”的教学设计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4、教科书人教社教材版 必修5 (p 5-8) 1.2余弦定理2.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问题1:如图,苍4abc中,d = 2,b = 3,zc = 90°,能求出第三边吗?若zc = 60° ,第三边定了吗?若定了,如何求第三边?若zc = 120°呢?也能求第三边吗?学生:根据作图能确定第三条边,且唯一。问题2:既然第三边c可以由及zc唯一确定,那么对于这类问题是否也像前面正 弦定理一样存在某个定理或公式,可以由及zc表示c?若有,给出这式子;若不可以, 说明理由。设计说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1是在zc = 90°这种特殊情况下

5、作了变化,提出 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变式思想。采用这种变式,既 使学生复习了原有知识,为下面定理的学习作好了准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的积 极性也随之高涨。学生自己动手画图,能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比单纯的“提问一 一冋答”这种复习模式,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这种变式,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进行了有效 的铺垫,又能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学习。问题2是对问题1的逆向思维过程,是学习定理的一个关键之处。在教学设计中,教师 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确有这样一个定理,它怎么样怎么样。而是设置了问题2,激发学生进 行自主探究,发现定理。并且问题2是以问题1为基础的,不那么突兀

6、,解决起來要相对容 易些。正是通过这种变式,教师拉近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距离,但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经过探究发现定理。2.2探究、猜想公式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在aabc中,ac,bc长度不变,把cb绕点c转动,a3的长度 随zc的变化而变化:当zc = 90°时,c2 =a2-b2:当zc < 90°时,c2 < a2+b 当 zc > 90°时,c2 >a +/?2o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问题1:边c与zc能否用函数表示?因为边c的长度随zc的变化而变化,猜想边c与zc应该能用函数表示,不妨设为 c? =/+胪

7、+/(«)问题2: /(zc)= ?是zc的哪种三角函数?能否由特殊值发现?学生:当 zc = 90° 时,/(zc)= o;当 zc > 90° 时,/(zc)<0;当 zcv90° 时,/(zc)> 0 o猜想:/(zc)与zc有余弦关系,且/(zc)= cos c问题3: /(zc)就等于cosc吗?还与其它量有关系吗?能否用特殊三角形进行检验 猜想?设计说明: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可以毫不夸大的说,任何一个数学 上的定理都是经过猜想建立的。此处,为了发现、猜想定理,设计成了 3个问题。问题1是针对多媒体的展示结果,

8、把边c的长度与zc的变化抽彖为函数,指明了猜想 的方向,给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问题2是在问题1提示这是函数关系后进一步猜想是什么函 数,熟悉吗?这样,学生就不会漫无目的的乱猜,他们会根据现有的条件作合理的、有fi标 的猜想。学生也明白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法,探究热情又一次高涨。问题 3就是将整个猜想细化,逐步的完善猜想。通过这些有层次的问题的设计,逐步清除初始状 态z间的差异,得到猜想。这种以问题为线索的变式教学,既有序的推进了课堂教学,又引 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被激发,思维的质和量显著提高,情感得 到了充分的体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通过有层次的问题设

9、计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是我们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2. 3证明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屮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积的两倍。即 cr =/?2 +c2 -2bccosa b1 =cr +c2-2accosb c2 =a2 +b2 -labcosc则 c = ab 2 = (z?cos c - a)2 + (a sin c 一 0)2 = a2 + h2 - 2ah cos c问题2:还有其它证明方法吗?公式中的abcosc令你想到了什么?学过此类公式吗? 学生能想到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由长度能想到向量的模,于是:(* 2 2 2 cb-ca) =cb +c4 2cbc

10、acosc = a2 +h2 -2ahcosc设计说明:余眩定理的证明还是有点困难的,如果直接了当问“怎么证”,基本就是句 废话。因此,问题1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由问题指出了证明的方向,降低了难度,让学生 能联系到所学的知识,得出证明。问题2则是希望能用多种方法证明定理,属一题多解类型。 变式教学中的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一题多解要求学生从不同 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获得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并对不同的解决方法进行比较,使 学生的思路开阔,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这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2. 4分析结构,应用定理。问题:观察余弦定理,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适

11、合解哪些三角形?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教师总结:(1)余弦定理适合于所有的三角形,勾股定理只是它的特例。(2)余弦定理非常对称,是ajc及对应角的轮换式。(3)它的推论2 ,2 2cosc = -也很对称和有用。接着分析运用定理及其推论可解两类三角形,学生2ab自己解决教科书例3、例4。设计说明: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讨论,加深对定理的认识。它是适合所 有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是它的特例,也可说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这样促使学生新旧 知识的联结,完善知识结构。变式教学可以探究数学知识的实质和相互z间的联系,认识和 理解其内涵,使学生不迷恋于问题的表象。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2

12、. 5归纳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进一步了解向量的工具性作用,明 确利用余弦定理能够解决两类三角形问题:已知三边求任意角;已知两边及夹角解三角形。6.作业层次一:教材习题a组24层次二 在abc中,已知a =羽,b =近,b = 45° ,求a,crco3 对“变式教学”的几点思考3.1要把握好探究问题的“潜在距离”在变式教学中,如何设置作为教学铺垫的变式,使其与前后知识之间建立适当的变式 铺垫。为此,顾泠沅等研究者引入了“潜在距离”的概念,以此衡量探究问题与学生已有知 识之间的接近程度。研究表明,当潜在距离较小时,适宜学生理解掌握;当潜在距离较大时, 有利激

13、发学生探究能力。变式教学中探究问题的“潜在距离”的度要把握好,如果问题的“潜在距离”太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有限,即使很好的完成了口己的任务,也只是按照老师的旨意在做,不能发 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无利学生思维培养。而若“潜在距离”太大,虽然有利学生进行探 究,但对能rh于新ih知识之间相隔太远,使学生不知从何思考起,不能达到预期的探究效果, 甚至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导致教学的低效率。因此,在变式教学中,探究问题的“潜在距 离”要把握得当,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作好合适的铺垫,以最大效果的发挥学生的 探究能力。3.2变式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变式的难度和数量应适度变式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

14、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不能为了变而求 变。在变式的过程中,问题的难度应该循序渐进,应靠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通过 适度的努力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在本课猜想定理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 下猜想/(zc)与zc有函数关系,并进一步确定是余弦关系,并且由特殊值得到公式。让 学生通过口己积极的数学体验,得出相应的结论,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听老师讲解的过程。 相反,难度过大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 积极性。另外,变式问题不能过多、过滥,否则会使学生陷入新的题海,这样不仅加重了学 生学习的负担,还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厌烦情绪。3.3变式教学应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变式教学活动屮,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应密切配合,相互合 作,交流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变式活动,变式过程不能仅由教师来完成。凡是能 rti学生完成的变式,就应让学生自主完成,有困难的变式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这样有 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变式活 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在变式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无论大小,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 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快乐,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还能激发学生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