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一、透 镜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2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3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4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实验,训练观察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5培养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6通过光的折射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光学器材中的应用的学习,激发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1透镜通常可分为_透镜和_透镜辨别它们的方法有:(1) _;(2) _;(3) _等多种方法上述方法中,第_种最好(只需填序号)2通过两个_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轴薄透镜的_叫
2、做透镜的光心3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4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用符号_表示;到_的距离叫做焦距,用符号_表示5凸透镜有两个_焦点,凹透镜有两个_焦点;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_6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7如图所示,箭头表示光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8一束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则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一定比原来靠近主光轴9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经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线,应该把小灯泡放在 A. 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C凸透镜
3、的焦点上 D凹透镜的焦点上10画出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11在图中各图表示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请在图中适当位置处填上合适的透镜12把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 5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使平行光发散的是_,能使平行光会聚的是_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要改变传播方向 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经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要改变传播方向 C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1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
4、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于焦点 C凸透镜只能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通过凹透镜的光束一定是发散光束15请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制作两种透镜(固体和液体),并验证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并测出制作的凸透镜的焦距,说出使用的材料,制作、验证、测量的方法特殊的灯泡 现在有一种新型的球形灯泡,在灯泡的前部有一个凸起的部分,其余部分的灯泡壁是磨砂的,如图所示使用这种灯泡有什么特点?灯丝的位置应在何处? 该灯泡前部凸起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灯丝在该凸透镜的焦点处,在通电时,灯丝发出的光,一部分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平行光束,照得远且亮度大;其余的光经过磨砂玻璃折射后成为不规则
5、的光射向各个方向,比较均匀同时,看不到亮度很高的发光的灯丝,有利于保护视力凸透镜在水底下 一凸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为f,如果把凸透镜浸在水里,它的焦距还是f吗?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会向法线偏折,即折射角小于人射角,如果把玻璃的凸透镜放在水里,光从水里进入玻璃的时候,折射光偏折的程度要小得多,因为玻璃对光的偏折能力略大于水对光的偏折能力也就是说,一束平行光由水里通过玻璃凸透镜时,折射光的会聚点F跟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于一束平行光由空气中经过玻璃凸透镜折射光的会聚点F跟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凸透镜的焦距f>f因此玻璃凸透镜由空气中放入水里,它的焦距变大了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6、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3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4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5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道理6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除了凸透镜、刻度尺、光具座和火柴外,还需要_和_把_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_、_和_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调整_到凸透镜的距离,使_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_、_、_ 各怎样变化,并分别测出_、_到凸透镜
7、的距离2如果用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则凸透镜成像规律可表示为:当u>2f时,成_立、_的_像,f_v_2f;当u=2f时,成_立、_的_像,v_2f;当f<u<2f时,成_立、_的_像,v_2f;当u=f时,_像;当u<f时,成_立、_的_像3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可知:(1)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位置等,取决于_和_的关系;(2)焦点处是成_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_的分界点;(3)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_,上下_,物、像在透镜的_侧;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_,上下_,物、像在透镜的_侧4凸透镜成实像
8、时,在成像的位置_光会聚在那里;凸透镜成虚像时,在成像位置_光在那里会聚(填“有”或“没有”)5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2倍焦距处移动时,则 ( ) A像离凸透镜距离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小B. 像离凸透镜距离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C. 像离凸透镜距离逐渐变小,像逐渐变小D. 像离凸透镜距离逐渐变小,像逐渐变大6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的镜是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成实像时,物、像在透镜两侧,物、像左右,上下均相反 B成虚像时,物、像在透镜同侧,物、像左右,上下均一致 C成实像时,像距一定大于物距 D像和物等大时,该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8将物体放在离凸透
9、镜30 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现将凸透镜移离10 cm,并适当移动光屏,则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9点燃的蜡烛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主光轴上有A、B、C、D、E 五点,其中有一点是焦点,根据成像情况判断,_点是凸透镜的焦点若凸透镜位置不变,把光屏移到E点处,要使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蜡烛应放在_两点之间10把某物体放在甲凸透镜前40 cm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与物体等大的、清晰的像;把这个物体放在乙凸透镜前40 cm处,移动光屏得不到像,而且也得不到虚像则甲、乙两个凸
10、透镜的焦距之比f甲:f乙=_11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 cm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是( ) A100 cm B40 cm C30 cm D20 cm12现代摄影机、摄像机所用的光学镜头是可变焦的当物体和镜头之间距离改变时,可以不改变镜头到胶片或摄像带之间的距离,仍可获得清晰的像如果被拍摄物体远离镜头而去,则镜头的焦距应 (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离镜16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离镜8 cm时,在屏上 ( ) A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但像比原来小 B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
11、大的像,但像比原来大 C不能得到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得到像,也不能通过透镜看到像14请你利用家中的一些器材,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说出你的方法,并实际做一下三、生活中的透镜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3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4尝试用已有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5通过亲自制作和使用望远镜等的实际过程,加深对它们成像原理的理解6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7勇于研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并逐步树立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8通过亲自制作和使用望远镜
12、,获得成功的喜悦1幻灯机和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它们在工作时,物距应_,像距应_,在屏幕上得到_、_的_像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_若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当使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_,同时使屏幕_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它是利用物体在_外,成_、_的像的原理制作的3利用照相机照相时,镜头焦距一定,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照人之间的距离应该_,并且还应将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调_(填“近一些”或“远一些”)4光学显微镜由两组镜片构成,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_物镜的焦距_,目镜的焦距_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_5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物镜的作
13、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_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_这就是望远镜的工作原理6在照集体照时,发现站边缘处的学生没有进入镜头,现要使全体学生都进入镜头,可采取的方法是调节照相机_的长度或将照相机_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 mm,则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 ( ) A100 mm B50 mm C50 mm以内 D略大于50 mm8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应把物体放在物镜的_,物体通过它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相对于目镜来说是“物”,且它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当它通过目镜成一个_立、_的_像9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观察远
14、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一_的实像目镜再对这个像放大,则我们通过目镜看到物体的像比物体_(填“大”或“小”),但它比我们用眼直接观察要大,这是因为它离我们眼睛很近,视角变_10设投影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可在15 cm到30 cm之间调节,为了使屏幕上得到放大的像,在下列四个透镜中,凸透镜的焦距应选择 ( ) Af=6 cm Bf=10 cm Cf=15 cm Df=30 cm11请你简述望远镜对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所起的重大作用和现在的发展概况望远镜是怎样发明的 古代流传着这样的神话:有一个人长了一双奇特的眼睛,千里之外的东西能看得清清楚楚,人们称他为“千里眼”数千年以来,这个神话一直在人间流传,但
15、谁也没有造出一个真正的“千里眼”来 1608年,在欧洲荷兰的一个小城镇里,一个叫李普塞的少年,正坐在他学艺的眼镜店门口,新奇地摆弄着工友们刚磨制成功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好奇的李普塞拿了一块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手指,看到自己的手指头变得又粗又壮,再看地上的蚂蚁,蚂蚁变得像蜘蛛那样大他把凸透镜换成凹透镜,看自己的手指头变得像筷子那样细,地上的蚂蚁小得使他几乎看不清了爱动脑筋的李普塞思考道:“一种镜片看东西能放大,另一种镜片看东西能缩小,把两块镜片叠在一起,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李普塞左手拿着凸透镜在前,右手拿着凹透镜在后,用一只眼睛透过两块镜片向远处望去,一个更为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远处的行人、树木、房屋全
16、“跑”到他眼前了,看得那样清楚李普塞又想:“我把能抓远处景物的两块镜片的前后次序颠倒过来,又会出现什么情景呢?”实验结果是景物“退”得很远,并且缩得很小新的发现使李普塞兴奋万分!他一连几天不断实验、改进,终于用纸板卷着一个圆筒,把镜片嵌在圆筒上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千里眼”望远镜 1609年5月,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李普塞制成的望远镜基础上,特别是他精心研究了光的折射规律以后,对透镜的曲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四、眼睛和眼镜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1眼
17、球的瞳孔,当光线很亮的时候,它会自动_,光线较暗的时候,它会自动_;晶状体把光线_在视网膜上,在它上面有许多_,它的中央部分叫做_,对光线的感觉最灵敏,视网膜通过神经束把它感受到的信号通知给_,于是,就看见了东西2眼睛中的_、_、_和_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_相当于“屏幕”从物体射人人眼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_上成_、_的_像时,人眼才能看见物体3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_2 cm,人眼看物体时,物距都_2倍焦距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体的_,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_cm4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_cm,配戴用_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远视眼的明视距
18、离大于_cm,配戴用_制作的远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5眼镜的度数=_,某人所戴眼镜的度数为250度,则眼镜的焦距为_m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烛焰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和凸透镜之间,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而用眼睛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 ) A此时成的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可以呈现在眼睛的视网膜上 B此时本不成像,但经过眼睛这一凸透镜的再次作用,就成像于视网膜上 C眼睛所看到的烛焰的像是经过凸透镜的反射形成的 D实验本身不可能用眼睛看到这个像,只是由于人的幻觉产生的7请你调查周围的同学是否有不良的用眼习惯?如果有,是哪些不良的用眼习惯?并指出其危害性
19、第六章 单元训练卷(一)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透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_透镜,另一类叫_透镜,通过探究实验表明,_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_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_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 ,用符号_表示,这一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用符号_表示3物体在凸透镜前3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立的,物和像的左右、上下_如果凸透镜的焦距是12 cm,则光屏的位置距透镜的距离范围是_4一物体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当物体离透镜为30 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若将此物体移至离凸透镜15 cm处时,它成
20、的像一定是_立、_的_像,像和物在透镜的_侧5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可以得到物体成实像或虚像的分界点是_;物体成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分界点是_6将一物体由距凸透镜的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倍焦距处,在这一过程中,像与物之间距离的变化情况是_7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应该离照相机_一些,同时镜头与底片的距离_一些(填“远”或“近”) 8幻灯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将幻灯片、投影片放在镜头前_的位置上,在屏幕上得到的是景物的_立、_的_像9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因为近视眼的明视距离_25 cm,其近点远比正常人_,应配戴用
21、_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二、选择题10物体上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不可能成的像是 ( ) A倒立、缩小的像 B正立、放大的像 C倒立、等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11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 (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12有一物体从距凸透镜6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则 (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B像距变大,像变小 C像距变小,像变大 D像距变小,像变小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上下、左右均相反的缩小的像,测得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 ( ) A3
22、cm B5 cm C7 cm D14 cm14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 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把物体沿透镜主轴移到距透镜4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均可能15已知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幻灯机镜头的距离为30cm,则此幻灯机镜头的焦距可能为( ) A60 cm B40 cm C30 cm D20 cm三、作图题16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约位置、大小17当物体距凸透镜2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_立、等大的清晰的像,则像距凸透镜_cm,该透镜的焦距f为_cm若将此物体向透镜靠拢,而要在屏上仍
23、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_透镜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距逐渐变_,像逐渐变_;当物体移到离透镜10 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_得到清晰的像,通过透镜_看到物体的像(填“能”或“不能”)18物体离凸透镜8 cm时,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将透镜向远离物体的方向移动2 cm,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在_cm至_cm之间二、选择题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当蜡烛位于某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在光屏上将出现一个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
24、实像 D得不到像20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u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在屏上成一缩小的像 B一定在屏上成一放大的像 C一定在屏上成一等大的像 D肯定能在屏上成像,但像的大小无法确定三、简答题2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物体经物镜成一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放大的虚像请你说出经目镜不成放大的实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创新研究22夏天气温很高,农作物水分大量蒸发,农民都是在傍晚前后给农作物浇水请你从光学知识方面解释,农民为什么不在中午前后给农作物浇水?第六章 单元训练卷(二)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 透镜是根据光的_规律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而且还能_,人
25、们利用这种道理制成了_、_ 、_和_等光学仪器当u<f时,凸透镜能成_立、_的_像,如_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当u>2f时,凸透镜能成_立、_ 的_像,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是_;当f<u<2f时,凸透镜能成_立、_ 的_像,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是_和_2眼睛中的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视网膜相当于_从物体射入人眼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_立、_的_像,视网膜通过视神经把它感受到的信号通知大脑,于是,就看见了东西3. 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凸透镜,由于光的_现象,在镜后8 cm处的光屏上形成了一个亮点用此凸透镜观察邮票上的细微部分,透镜与
26、邮票之间的距离范围应是_4分析估计下列凸透镜的焦距f:(1)当uA=15 cm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此时vA=20 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A的范围是:_(2)当uB=18 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当uB=6 cm时,光屏上无像,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B的范围是:_(3)当uc=16 cm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C=_二、选择题5要想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同样大小的像,应当用 (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6某凸透镜焦距f=10 cm,当物距u=5cm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能成倒立、放大的
27、实像 B一定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一定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一定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当u=20 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且v=30 cm,则该像是 (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等大的 D无法判定8.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判断是 ( ) A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B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 C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D虚像能直接用眼睛看到,而实像一定要在光屏上才能看到9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要想得到物体放大4倍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 ( ) Au>4f Bu<f Cu=4f Df<u<2f10如图所示是凸透镜成像
28、的一种现象,AB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的像这种现象可用作 ( ) A放大镜观察物体 B幻灯机放映画面 C照相机拍摄画面 D投影仪放映景物11一张透明的塑料板上写有一个“上”字,现使该字分别经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经平面镜成的像和经凸透镜成的虚像、实像的形状顺序分别是 ( )三、实验题12秦丹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5 cm,接着把凸透镜、蜡烛、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开始实验,请回答:(1)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cm,其依据是:_(2)在实验时,他把烛焰和透镜之间的距离调到40 cm处时固定,再调
29、节光屏到透镜之间的距离,可是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通过透镜也看不到像,其原因是:_他必须调节_,才能进行实验(3)秦丹进行上述调节后,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这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范围是_ (4)当烛焰由2倍焦距以外向焦点靠拢时,光屏应向_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且像越来越_(填“大”或“小”)(5)当物距u在以下三种情况下:u>2f;u=2f;f<u<2f像距v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如何?探索、研究性学习一、填空题13物体离凸透镜16 cm,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再移动16 cm,移动光屏后,可在屏上得到一个_的像(填“放大”、
30、“等大”或“缩小”)14用两架焦距不同的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同一处景物,则用焦距较小的照相机拍到景物的像较_(填“大”或“小”)15有四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f1=5 cm,f2=10 cm,f3=15 cm,f4=20 cm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 cm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为_cm16某同学需要一个焦距为5 cm到10 cm之间的凸透镜他利用光具座做实验来选择:保持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 cm不变,更换凸透镜,调节光屏结果:a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b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c镜通过透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则应选用 ( ) Aa镜 Bb镜 Cc镜 D三
31、个透镜都可以17如图所示是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示意图当把烛焰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把烛焰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的位置应在 ( ) Ac点右侧 Bb、c之间 Ca、b之间 Da点左侧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1倍焦距的距离后,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原来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正立、放大的 B倒立、放大的 C正立、缩小的 D。倒立、缩小的三、简答题19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实验数据,在凸透镜成实像 时,物距u的变化引起像距v和像的大小m的变化请你说出物距u、像距v、像的大小m的变化有何规律可循?第六章
32、常见的光学仪器一、透镜1凸;凹;略2球心,中心3会聚,发散4.焦点,F;焦点,光心,f 5实,虚,越明显6C 7B 8D 9C 10略 11略 12B;A、C、D、E 13C 14A 15略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光屏,蜡烛;蜡烛,烛焰,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光屏,烛焰;大小,正倒,虚实;物体,像2倒、缩小、实、<、<;倒、等大、实、=;倒、放大、实、>;不成;正、放大、虚3(1)物距u,凸透镜焦距f;(2)实像或虚像;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一致,一致,同;相反,相反,两4有,没有5B 6C 7.C 8A 9D;C、D 101:2 11D 12B 13C 14略三、生活中的透镜1凸透镜;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育婴知识培训
-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
- 钻石交易合同
- 【名校密卷】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三)及答案
-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康养保健与按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闽江学院《医疗器械研发管理与产品认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动物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Unit 6 Part B 第三课时
- 2025年张家界市小升初全真模拟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学士成都地铁牵引变电所设计论文
- 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评估标准风险及措施
- JJF 1183-2007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 GB/T 8642-2002热喷涂抗拉结合强度的测定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GB 315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磺
- 沼气发电项目建议书
- 大学物理上总复习课件
- 施工进场通知书
- 幼儿园小班科学艺术:《欢乐的小芽儿》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