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_第1页
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_第2页
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_第3页
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_第4页
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42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b42/t 4602008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总体设计规范general design criteria for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rchangesystem in hubei province2008-01-04 发布2008-02-01 实施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 次前言iv1范国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3.1术语和定义23.2缩略语34总体架构34.1交换体系的总体架构34.2信息资源44.3交换平台44.4服务模式44.5技术标准54.6管理机制55交换模式55

2、.1分布式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模式55.2混合模式65.2.1 概述65.2.2混合交换模式的概念模型6523交换结点的基本功能76交换体系逻辑结构77交换体系物理部署88技术要求98.1交换方式98.1.1 概述98.1.2基于消息中间件的交换方式98.1.3基于web服务的交换方式98.2交换协议108.2.1 概述108.2.2消息传送层协议108.2.3消息层协议108.2.4服务描述协议118.2.5业务流程协议118.2.6协议适用范围118.3异构数据库的访问118.3.1 概述118.3.2访问方式119交换体系建设129.1建设路线129.1.1路线一:采用消息中间件技术129.

3、1.2路线二:采用web服务技术139.2前置数据库规范149.2.1前置数据库名命名规范14922前置数据库表名命名规范149.2.3前置数据库字段名命名规范149.2.4定时或实时增量更新前置数据库的数据规范149.2.5定期初始化前置数据库的数据规范1510政务信息交换指标1611技术管理要求1711.1管理架构1711.2角色职责1711.2.1提供者1711.2.2管理者181123使用者1811.3管理活动1811.3.1 概述1811.3.2 规划1911.3.3 部署1911.3.4 运行2011.3.5 维护2011.3.6 服务2011.3.7 安全20附录a (规范性附录

4、)湖北省政务部门之间数据交换基本指标项21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rtr湖北省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湖北省标准化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电子政务生产力促进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艳、唐涛洲、丁松、丁列宾、谢秋琪、林子禹。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总体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总体架构、交换模式、逻辑结构、物理部署、技 术要求、建设规范、交换指标及技术管理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规划、开发、建

5、设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屮的条款通过木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木标准的条款。凡是注fi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1一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 2659 一 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 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6、 信息交换日期和吋间表示法gb/t 11643公民身份号码gb 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12402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 16987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数据库(基础库)数据格式gb/t21062j-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2.2-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21062.3-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gb/t 21062.4-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db42/t 362-2006 电子政务术语3. 1术语和定义gb/t 21062-2007、gb/t 2106

7、2.2-2007、gb/t 21062.3-2007、gb/t 21062.4-2007 及 db42/t 262-2006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了使用方便重复给出了 gb/t 21062.1-2007和gb/t 21062.4-2007中的部分术语。3. 1. 1政务信息资源 government i nformat i on resource由政务部门或者为政务部门采集、加工、使用、处理的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依法采集的信息 资源、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依 法授权管理的信息资源。3. 1.2(政务信息资源)交

8、换(government i nformat i on resource) i nterchange政务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从一交换结点到其他交换结点的传送和处理过程。3. 1.3(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overnment i nformat i on resource) i nterchange system由服务模式、交换平台、信息资源、技术标准与管理机制组成的整体,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 享。3. 1.4交换结点 interchange node在跨政务部门业务系统中,实现信息资源传送和处理的系统单元。3. 1.5前置交换结点 front interchange node前置交换结

9、点是本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的设施,包括结点服务器、结点软件 和结点上存储的信息资源。3. 1.6(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提供者(government i nformat i on resource exchange) prov i der 提供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的机构或软件系统。3. 1.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使用者(government i nformat i on resource exchange) user使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的机构或软件系统。3. 1.8(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管理者(government i nformat i on resource e

10、xchange) manager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结点的机构。3. 1.9消息中间件 message-or i ented mi dd i eware安装在需要进行消息传递的系统之上,在它们之间建立逻辑通道实现消息传送的一组分布式的服务 程序。3. 1. 10web服务 web serv i ceweb上可用的,能够通过基于xml等标准开放协议(如wsdl、uddl soap)进行描述、发现和 访问的,执行特定功能的软件应用程序。3. 1.11数据库访问服务database access service通过一组统一的异构数据库访问接口所提供的特定功能。3. 1. 12数据访问接口 data ac

11、cess i nterface数据访问行为或功能的执行过程所能体现的服务。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bpel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业务流程执行语言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彖访问协议uddi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统一描述、发现与集成wsdl 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 web服务描述语音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扩展标记语言4总体架构

12、4.1交换体系的总体架构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是我省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依托于省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 施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我省跨部门、跨地域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提供电子政务信息服 务。交换体系的总体架构由服务模式、交换平台、信息资源、技术标准与管理机制组成,如图1所示。不同服务模式的业务应用通过调用交换平台提供的交换服务,实现对各种政务信息资源的访问和操作,技术标准和管理机制为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提供技术和管理的保障。湖北省电f政务网變辈昭设施图1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总体架构4.2信息资源参与交换的各类共亨信息资源包含但不限于:a)基础数据库一一存储基础政

13、务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基础政务信息资源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 基础的、诸多部门在履行政务职能过程中共同需要的政务信息。比如人口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自 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等;b)业务数据库一一各厅局委办的业务数据库,是其他各类共亨信息库的数据来源;c)主题数据库一一基于各类业务应用主题而设计的共亨数据库。比如企业信用共亨库、低保信息库、 中小学生学籍数据库等;d)交换数据库一一与业务数据库隔离的、参与政务部门间数据交换的临时信息库。4. 3交换平台交换平台是提供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亨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交换平台提供的基本信息服务应包括: 数据传输、数据适配、身

14、份认证、访问控制、流程管理、数据存取等服务,为上层各类跨部门应用提 供公共的系统间信息传输和共享信息存取服务。服务模式是信息资源和交换平台为跨部门业务提供的主要服务方式,包括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公 共服务和辅助决策。资源共亨服务模式可支持两个或多个部门之间共亨政务信息资源。通过确定单一信息源,实现其他 部门共享使用,来解决政务信息资源一致性问题。业务协同服务模式可支持多个政务部门协同完成一个业务过程。通过工作流等技术,将多个部门业 务组成一个业务流程。各部门实现各自的业务,工作流实现业务信息按流程转发,并持续启动相关业务 过程,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公共服务服务模式可为政务人员或社会公众实现政

15、务信息公开服务,可采用网站或门户等技术。辅助决策服务模式可为领导和政务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对多渠道的信息进行采集、汇 总、分析、归纳和综合等,获得可靠、科学的决策信息。4.5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与信息资源相关的共享指标、信息编码、信息分类等标准,另一类是 与技术平台互连互通互操作有关的技术标准、与应用接入平台有关的技术标准。与信息资源相关的标准含各种信息的编码标准、数据标准等国家标准。与技术平台相关的标准含各种通信协议、业务格式标准、业务表示方法等国家标准。4.6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是保证交换体系能够持续、有效运行的一系列管理要求、操作规范和评估机制。管理机制包括四方面的内

16、容:a)对信息资源的维护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保证信息釆集的持续性、正确性、一致性等的管理规范; 对信息传输、信息存贮、信息备份、信息使用等方而的管理规范;对信息指标登记、信息指标变更方面 的管理规范;b)对技术平台的运行维护机制,主要包括对平台运行状况的监测、系统维护、设备维修、系统改 造等活动的管理规范;c)对业务服务的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信息服务屮请、服务提供、服务配置、服务注销等活动的管 理规程;d)对岗位职责的管理规范,主耍包括岗位的设置、职责、考核等管理规范。5交换模式5.1分布式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模式政务部门间的信息交换是建立在部门内原有业务应用系统基础上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血:一-是

17、部门间的共享信息來源于各部门采集的业务信息;二是经过交换平台交换获得的信息最终为部门的业务 服务。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分布部署在电子政务网络上,因此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可看作是网络上的分布 式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分布式系统间可釆用三种信息交换模式:第一种是集中交换模式,即共亨信息集中存储在统一的数据库中,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的使用者通 过访问集中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该模式适用于信息共享程度广泛或信息一致性要求高的应用中。第二种是分布交换模式,即需要共享的信息存储于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各自的数据库中,系统 间通过信息交换协议将信息从提供者系统定向传输到使用者系统中。该模式适用于信息提供与需求确定 的应

18、用屮。第三种模式是混合模式,即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各类跨部门应用需求,是支 持多种业务模式,实现基础信息的“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基本结构。5.2混合模式5.2.1概述湖北省电子政务交换体系应釆用第三种模式。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可通过集屮式的共享信息库实现数据交换,如人口、法人数据资源集屮存储于共享的数据库屮,该信息资源提供者或使用者通过访问共享数据库实现交换;也可以直接访问或通过中心交换结点实现数据交换,即信息资源分布存储在各部门应用业务数据库 中,信息资源提供者和使用者通过交换结点(各部门的前置服务器和电子政务中心的交换服务器)提供 的交换服务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定向传送。

19、5.2.2混合交换模式的概念模型混合交换模式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由中心交换结点和端交换结点组成。端交换结点接收和发送政 务部门的交换数据;屮心交换结点管理交换域内端交换结点的数据交换服务,根据需求形成共享数据库。交换姑曲交换站曲图2混合模式交换的概念模型注1:业务数据是由各部门产生和管理的政务数据;注2:交换数据是端交换结点用于存储参与交换的政务数据,即部署在各部门前置服务器上的数据;注3:共享数据库是可以为多个端交换结点提供一致的政务数据的集屮存储区。任意一个端交换结点可以按照一定 的规则访问共享数据库;注4:端交换结点是政务数据交换的起点或终点,完成业务数据与交换数据之间的转换操作,并通

20、过交换服务实现 政务数据的传送和处理;注5:中心交换结点主要为交换信息提供点到点、点到多点的信息路由、信息可靠传送等功能;注6:交换服务是为特:定业务交换信息资源而实现的一组操作集合,通过不同交换服务的组合支持不同的服务模式。 它可以部署在提供者的前置环境,或部署在交换中心环境。交换服务可以访问交换数据库、主题共享库或基 础数据库。通过前置交换环境或交换中心环境的交换平台提供给使用者调用。交换服务能够被提供者部署与 发布,被使用者发现、定位和集成。5. 2.3交换结点的基本功能交换结点应至少提供数据传送和数据处理服务。数据传送是指根据选定的传送协议完成数据的接收或发送功能,可通过http/ht

21、tps、ftp、smtp、 rml jms等技术进行数据传送。数据处理是指完成对消息包的封装或解析功能,并根据需要实现格式转换、信息可靠性保证、信息 加密等功能。6交换体系逻辑结构电子政务系统可根据各部门应用的不同需求建立多级交换中心。交换平台包括省交换平台和市(州)交换平台。省交换平台是支撑全省各部门开展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的基础设施,应具有基础信息资源服务、 信息交换服务、认证授权服务等功能。市(州)交换平台是支撑市(州)内各部门开展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的基础设施,应具有市州内 基础信息资源服务、信息交换服务、授权服务等功能。省/市(州)交换平台的主要作用有:a)负责汇集本级政府人口、法人

22、、空间等基础信息资源,并为各部门提供共亨服务;b)负责信息交换功能的统一管理,为跨部门、跨市州/区县的信息资源交换提供服务;c)负责认证、授权等基础功能的统一管理,为各部门提供基础功能服务。省级各部门之间基于网络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应依托省交换平台开展;市(州)级各部门之间基于 网络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宜依托市(州)交换平台开展。省、市(州)两级部门之间基于网络的政务信 息资源交换共享宜依托省交换平台和市(州)交换平台开展。各部门的前置交换系统是与其他部门进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的公用软硬件设施。前置交换系统可与 交换平台实现对接,获得基础信息资源等服务,并与其他部门实现信息交换。要传递的信息在交换数

23、据 库中落地。交换数据库应记录数据交换的一些基本信息,以便于对数据交换的跟踪、监控和事后查询等管理任 务的实施。4瞪舟精7!斤祕tn 甕我孤址图3省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逻辑结构图7交换体系物理部署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物理部署如图4所示,各厅局委办和各市州政务网分别部署前置 服务器,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进行信息资源交换。交换的服务和功能在前置交换机上进行,其内部业务 系统保持不变。厅l减g图4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物理部署图8技术要求8.1交换方式8.1.1概述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可采用两种交换方式,即基于消息中间件的交换方式和基于web 服务的交换方式。8.1.2基于

24、消息中间件的交换方式基于消息中间件的交换方式是通过使用现有的消息中间件产品,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 这类中i'可件产品在底层以xml技术为基础,利用适配器(adapter)、端口 (port)管道(pipeline)等 技术实现数据提供者与数据使用者z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和同步。该交换方式适用于数据量较大、对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但由于直接操作在数据层,存在一定安全 风险,灵活性较差。采用该方式的交换体系建设参见本标准9.1.1。8. 1.3基于web服务的交换方式基于web服务的交换方式是釆用web service技术进行组件和应用系统的包装,将系统的数据展示 和需求都看作一种服务

25、,通过服务的请求和调用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亨。该方式无需在数据库层 面相互连接,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该交换方式适合于对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以及那些工作流驱动的、数据量不大的交 换。采用该方式进行交换的接口设计应符合gb/t 21062.3-2007o采用该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系统应保证交换服务的接i i不变。采用该方式的交换体系建设参见本标准9丄2。8.2交换协议8. 2. 1概述so.曲 hsoap1;皿件肌丈孑址协议交换体系中建议采用的信息通信协议如图5所示。业务海用协谊rpfl li眼务描iewsdl l2协寻址协议祈息层soap消息传 i£fz(ttttp,htt

26、ps)图5交换体系信息交换协议8.2.2消息传送层协议消息传送层应釆用http/https,实现消息的信息传送。邮件、文件传输可选择采用jms、smtp、ftp等作为信息传送协议。8.2.3消息层协议8. 2. 3. 1 概述消息层应基于xml进行消息传递,并采用soap作为xml消息传递协议。具体格式规范参见gb/t21062.2-2007 o8. 2. 3. 2消息寻址协议消息寻址协议规定了定位服务地址所需要处理的屈性和操作行为。具体格式规范参见gb/t21062.2-2007 o8. 2. 3. 3消息可靠性协议消息可靠性协议是可选的,在需要可靠消息传输时应遵循该协议规范,本协议的基本目

27、标是在应用 程序产生异常、系统发生崩溃、网络出现故障时消息能够不丢失。具体格式规范参见gb/t 21062.2-2007o8. 2. 3. 4安全性协议安全性协议是可选的,包含xml消息签名、xml消息加密以及安全的扩展,安全性协议规定了 在消息处理中安全部分的格式框架。具体格式规范参见gb/t 21062.2-20070db42/t 4602008 8.2.4服务描述协议服务描述是用于描述信息交换的一方提供的业务功能和接口,以便其他功能组件调用该服务。服务 描述采用wsdl 1.2规范作为描述语言,wsdl是定义了服务交互的接口和结构。具体格式规范参见 gb/t 21062.2-2007 o

28、 8.2.5业务流程协议当需要支持工作流机制时,需要用标准的描述语言定义业务流程中的活动、事件、变量等要素及其 关系,应采用bpel1作为流程描述语言进行定义。具体格式规范参见gb/t21062.2-2007o8. 2.6协议适用范围由于消息屮间件和web服务可支持相同的传输协议(如http/https),可采用相同的消息封装协 议(如soap),因此消息传送层和消息层所规定的协议既适用于基于web服务的交换方式,也适用于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方式。服务描述协议和业务流程协议主要适用于基于web服务的交换方式。在具体的系统部署结构屮,协议可应用于前置交换系统与屮心交换系统之i'可、前置交换

29、系统与前置 交换系统之间、中心交换系统与中心交换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8.3异构数据库的访问8. 3.1概述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建设时间、建设li标和建设者的不同,跨系统的数据访问难于实现。 其系统的异构性主要表现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不同;数据库设计结构不同;数据字段的语义和表示方 面的差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差异,可通过odbc、jdbc等通用数据库接口屏蔽。数据库设计结构的不同,可以通过实现具有一组统一接口的、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服务来屏蔽。访问 过程由数据访问客户端和数据访问服务器端的交互操作实现,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规范的数据访问请 求,服务器接收数据访问请求并通过调用底层数据库访问接口完

30、成服务请求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客 户端。服务器端提供的访问服务应用wsdl描述,以提供客户端应用程序调用。请求与响应的具体格 式规范见 gb/t 21062.3-2007o8.3.2访问方式在提供者的前置环境部署访问服务,使用者可采取轮询方式、订阅发布方式或调用方式等获取交换 的信息资源,将交换的信息资源存放在交换信息库。轮询方式是使用者定期或定时访问提供者服务。订阅发布方式是使用者向提供者一次性订阅,提供者分批向使用者发布。调用方式是使用者业务系统通过其前置交换坏境访问提供者前置环境,提供者前置坏境再访问其业 务系统,获得政务信息资源。通过轮询、订阅发布或调用方式,使用者根据业务需求,将提

31、供者的信息资源交换到交换信息库, 以实现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在多部门政务协同中,根据各白部门的需求,开发与部署交换服务。在 交换中心环境部署采用工作流技术支持政务协同过程。9交换体系建设9. 1建设路线交换体系的建设可采用消息中间件技术或web服务技术。9.1.1路线一:采用消息中间件技术9. 1. 1. 1前置系统建设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交换结点的建设,并负责将本部门对外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的目录信息在本级交 换平台上进行注册和更新。各部门的前置系统主要包括前置服务器、前置数据库、中间件及其他软件。前置服务器提供与部门 现有业务系统的连接,以及共享信息的采集、转换、传输等服务。前置服务器通过物理

32、隔离设备与部门 内部网络相隔离。前置服务器上安装数据库及消息中间件等。前置数据库存放参与部门间交换的临时数 据信息,设计应符合本标准9. 2的规定。消息中间件负责传输和接收各部门交换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 准确及时传输。数据交换中间件的功能应至少包括:a)数据采集一一在业务数据库设置触发器,记录数据的变化,并能通过定时或实时任务将数据变 化记录到前置数据库;b)数据格式转换一一把业务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的xml数据传送到中心服务器,在中心又将接 收到的数据转换成可以入库格式的数据;c)通讯一一将增量变化数据以xml格式发送到目的服务器;d)数据入库一一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入木部门前置数据库。9.1.1

33、.2交换平台建设交换平台应支持面向消息中间件技术,客户接入端软件部署在每个端交换结点的前置服务器上,实 现交换平台和各端交换结点的有机结合。交换平台应实现包括数据比对、数据管理、传输管理、及安全 管理等功能,用于消息的传输、解析、比对、数据整理与存储等应用,如:a)前置服务器到数据川心的数据交换一一交换平台把接收的数据按交换类型存储到中心共享数据 库,以备监控和数据比对使用;b)数据中心到前置服务器的数据交换一一根据数据与交换结点间的关系,动态确定目的服务器的 地址,并把数据的副本发送到目的服务器;c)数据比对一一可以根据不同条件对各部门政务信息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结果的输出和查询;d)交换监控

34、一一对端交换结点和中心交换结点进行监控。能对所有的交换结点进行启动、停止服 务、下载工作日志等活动;能远程对所有结点进行数据交换通讯的配置,如配置远程结点的实 时、定时通讯活动,配置远程结点至远程结点的表对表通讯活动。e)日志功能;f)安全管理一一提供身份验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功能。9.1.2路线二:采用web服务技术9. 1.2. 1前置系统建设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交换结点的建设,并负责将本部门对外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的目录信息在本级交 换平台上进行注册和更新。各部门的前置系统应包括前置服务器、前置数据库、数据库访问服务及其它系统软件。前置服务器 提供与部门现有业务系统的连接,负责完成系统前端

35、的数据配置与采集。前置服务器通过物理隔离设备 与部门内部网络相隔离。前置服务器上应安装冇数据库,用于存放参与部门间交换的临时数据信息。前 置数据库的设计应符合本标准9. 2的规定。另外,在分布交换模式中,如果该部门是信息资源提供者, 还应部署适当的数据库访问服务,以便于其它结点能够从该交换结点获取信息资源。数据库访问服务是具有一组标准接口的web服务。这组接口包括:a)创建会话接口一一规范化的建立用户会话,包括用户会话的创建操作;b)关闭会话接口一一规范化的关闭并回收用户会话资源,包括用户会话的关闭操作;c)服务自描述接口一一规范化的描述自身服务能力,包含服务能力描述操作。d)数据类型自描述接

36、口一一规范化的需要访问的数据类型结构模型,包含数据类型描述操作。c)数据操作接口一一规范化的各种各样数据操作的实现,包含数据操作。其操作类型有五种,分 别是查询数据、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和用户自定义的数据操作。具体接口的定义应符合gb/t 21062.3-2007的规定。9. 1.2.2交换平台建设中心交换平台完成数据的存储、格式转换和数据交换,它由一系列服务、web service接口以及中心共享数据库组成。交换平台核心部件应包括:a)web服务管理一一提供对web服务的注册管理和发布功能。通过web服务管理,各数据交换结 点向数据屮心注册自己的数据交换web服务,数据屮心根据注册的

37、信息进行web服务的路由, 主动调用数据交换结点的数据访问服务来向数据交换结点传送数据或从数据交换结点获取数 据;b)web service接口一一向外部应用程序和数据交换结点展示数据交换的相关web服务,web服务 的实现可以是基于http、邮件smtp以及jms等各种协议的,可以是异步的也可以是同步的。 web service接口通过安全管理服务來实现可信的web服务调用;c)安全管理服务一一利用系统安全平台实现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等服务,安全管理服 务中的安全中间层还提供安全的web service服务,管理web服务会话,实现安全的数据交换;d)系统管理服务一一实现对系统的配置

38、管理和状态监控。通过系统管理服务配置数据屮心各部分 的运行参数,服务的启停控制,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e)中心共享数据库一一屮心数据库提供数据转储和存储功能。采集和交换过程屮的数据可以转储 到中心数据库,并在转储过程中提供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校验功能,保证数据的权威性。9.2前置数据库规范9.2.1前置数据库名命名规范前置数据库实例名格式为:前置服务器tp地址(或前置服务器机器名):前置数据库端口号。 前置数据库方案名格式为:tibegs”与连字符以及应用系统简称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的组合。9.2.2前置数据库表名命名规范数据表命名方法:“数据库名称” + “表拼音首字母”。例:“人口信息”表的

39、数据表名为“rkk_rkxx” o9.2.3前置数据库字段名命名规范数据字段命名方法:数据字段命名采用中文字段名的拼音全拼表示。例:“姓名”字段的字段名为“xingming”。9. 2. 4定时或实时增量更新前置数据库的数据规范9. 2. 4.1数据表设计规范适用丁 部门能定时或者实时更新前置数据库的数据。在表结构上增加两个标志字段。两个字段的标准规范如表1。表1前置数据库表新增字段字段名称类型中文简称长度默认值是否允许为空备注timcflagtimestamp时间戳标志系统当前时间否delflagint删除标志0否1表示删除;0表示有效9. 2. 4. 2更新前置数据库的数据部门应定时或实时

40、更新前置数据库的数据。部门更新前置数据库上的数据时,应遵照如下的规范:a)增加前置数据库上的数据时:“时间戳标志”与“删除标志”有默认值,不需要更新;b)修改前置数据库上的数据时:修改“时间戳标志”为系统当前的时间;c)删除前置数据库上的数据时:修改“删除标志”改为1,修改“时间戳标志”为系统当前的时间;d)避免修改数据库表结构。9. 2. 5定期初始化前養数据库的数据规范9. 2. 5. 1数据表设计规范适用于部门定期清空原表屮的数据,然后重新导入数据。这种模式将在前置数据库上建立两个表,如下:q原表:部门共享给电子政务的物理表结构,部门定期清空原表的数据,然后导入新数据。b)辅助通讯表:辅

41、助通讯表负责与中心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辅助通讯表保持最新的更新数据,当 原表中的数据定时清除、重新导入后,通过调用比对更新程序或者调用存储过程等方式,将原表中的数 据逐条与辅助通讯表中的数据进行比对更新。表结构规范如下:1)表名一一辅助通讯表名在原表基础上加“_tx” o2)表结构一一辅助通讯表在原表的基础上加入两个字段。两个字段的标准规范如表2。表2辅助通讯表新增字段字段名称类型中文简称长度默认值是否允许为空备注timeflagtimestamp时间戳标志系统当前时间否delflagint删除标志0否1表示删除:0表示有效部门可使用数据比对更新程序或者编写存储过程实现原表与辅助通讯表的比对更

42、新。比对更新的规 则如下:a)对原表中有,辅助通讯表中没有的数据(新增数据),插入到辅助通讯表中,“吋间戳标志” 与“删除标志”有默认值,不需要更新;b)对原表中没有,辅助通讯表中有的数据(删除数据),则将辅助表中的“删除标志”改为1,修 改“时间戳标志”为系统当前的时间;c)对原表与辅助通讯表中都有的数据,判断是否有修改,有修改,则修改辅助通讯表中对应的数 据,同时修改“时间戳标志”为系统当前的时间。9. 2. 5. 2更新前置数据库的数据部门应定期初始化前置数据库上的原表屮数据。部门初始化完原表中的数据后,必须通过开发应用程序或者存储过程完成比对更新。对原表中的数 据与辅助通讯表屮的数据逐

43、条进行数据比对。原表与辅助通讯表比对更新的规则如下:a)原表中有但辅助通讯表中没有的数据(新增数据),插入到辅助通讯表中,“时间戳标志”与 “删除标志”有默认值,不需要更新;b)原表中没有但辅助通讯表中有的数据(删除数据),则将辅助表中的“删除标志”改为1,修改 “时间戳标志”为系统当前的时间;c)原表与辅助通讯表中都有的数据,判断是否有修改,如果修改,则修改辅助通讯表中对应的数 据,同时修改“时间戳标志”为系统当前的时间。完成比对更新后,删除原表中的数据。10政务信息交换指标异构分布式系统在数据字段语义和表示方面的差异须通过定义数据交换指标项來规范。交换指标是 一类电子政务数据元,采用电子政

44、务数据元国家标准的部分属性描述。交换指标描述信息实体在交换过 程中的基本特征,若干交换指标描述交换过程中一个具体信息实体的内容。湖北省政务部门间信息交换 的基本指标项见附录a。指标项按照管理对象分类,比如关于自然人的共享指标项,关于法人(事业、企业、社团)的共享 指标项等。每个指标项通过标识符、名称、说明、表示格式、来源、备注6个属性进行定义:g标识符:指标项的唯一标识,其格式为x-xxx-xxx (第一位为类目,范围0z;屮i'可三位为业务 类别,范围0z;最后三位为流水,采用数字型顺序号)。b)名称:指标项的中文名称。c)说明:指标项的内容。d)表示格式:指标项内容的表示格式,包括

45、指标项类型和长度。e)来源:产生指标项的职能部门名称;f)备注:与该指标项相关的其他说明,包括指标项的取值范圉、遵循的标准规范要求等。11技术管理要求 11.1管理架构交换体系管理架构包括交换体系管理的三个角色和六项活动。三个角色是提供者、管理者、使用者。六项活动包括规划、部署、运行、维护、服务、安全。如图6所示。图6交换体系使用管理架构11.2角色职责11.2.1提供者主要负责部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与系统的规划、部署、运行、维护和使用授权。a)对本部门用于交换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分类,并负责内容更新;b)对用于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及部门端交换结点进行部署与运行维护;c)与

46、使用者、管理者协商确定交换内容、交换模式、更新周期;d)负责集中交换模式中共亭信息库共亭信息内容的提供与更新;e)对本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内容设置使用授权。11.2. 2管理者主要负责政务信息资源屮心交换结点和共享信息库的部署、运行、维护、服务、安全。a)负责政务信息资源中心交换结点和共亨信息库的部署和运行管理;b)应用系统接入信息中心交换结点时,管理者提出部署要求;c)负责集中交换模式中共亨信息库的运行维护。11.2.3使用者主要负责部门交换信息与服务系统的使用、维护。a)根据需要提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请求;b)与提供者、管理者协商确定交换内容、交换模式、更新周期;0)对用于政务信息资源

47、交换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及部门端交换结点进行部署与运行维护;d)对于交换与共享获得的信息内容在授权范围内使用。11.3管理活动11.3.1概述交换体系的管理活动包括规划、部署、运行、维护、服务与安全,它们与相关角色的关系如图7所示。图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管理活动与相关角色职责11.3.2规划编制省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时,要在政务业务流程梳理基础上规划跨部门、跨市 州的政务信息交换内容、范围、模式和实施步骤。信息接收/发送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常见的信息传送技术包括:消息传输、工 作流、邮件传输、文件传输、数据复制等。当采用分布交换模式并以消息传输机制进行信息交换时,

48、交换结点z间的信息传送技术应遵循第8 章的规定。11.3.3部署提供者对用于交换与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分类。提供者依法对用于交换与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内容设置使用授权,分为依法专用、公开和授权共亨三种级别。提供者和使用者分别对进行交换的政务部门应用系统和端交换结点按本标准中提出的技术规范与 接入要求进行部署。管理者负责共亨数据库和中心交换结点的部署。11.3.4运行提供者根据政务部门业务的需要确定交换内容与范围,并对交换到政务部门内的信息要进行使用授 权管理。对于集中交换,提供者应负责共享库内容的更新,并及时将本部门的共享信息存入共享库中;使用 者通过中心交换结点实现对共亨信息库的查询与

49、获取服务;管理者负责共亨库及中心交换结点的运行。对于分布式交换,提供者可根据确定的交换方式通过端交换结点与使用者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交换 可通过屮心交换结点,也可直接交换;管理者只负责通过屮心交换结点的运行管理。使用者对获取的信息内容在授权范围内使用。11.3.5维护提供者负责所提供交换政务信息资源内容的使用、存储、备份、更新和注销等管理。管理者负责共 享信息的使用、存储、备份、更新和注销等管理。在交换域内建立交换管理系统,监控和管理各交换结 点的运行状态。11.3.6服务管理者负责建立求助响应、帮助、变更、培训、统计分析、技术咨询与监督管理等服务工作机制。 服务工作可由管理者承担,也可通过政府

50、服务外包的形式由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建设项目开发单位或专业 技术单位提供。11.3.7 安全提供者向管理者提出要求,经管理者审核,建立相应的安全域,安全域的变更由管理者负责实施, 但管理者无权擅自対安全域进行变更。信息交换各方要遵循国家有关政务信息资源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技术标准,建立信息交 换各方参加信息安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附录a(规范性附录)湖北省政务部门之间数据交换基本指标项a.1人口相关的基本指标项a.1.1公民身份号码标识符:1-001-001名称:公民身份号码说明:国家为每个公民从出生zfi起编订的唯一、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表示格式:c.30来源:公安备注:参照gb 11643-1999的规定。a. 1.2姓名标识符:1001-002名称:姓名说明:公民的中文姓名全称表示格式:c.30来源:公安备注:a. 1.3性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