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幸福_第1页
教育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幸福_第2页
教育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幸福_第3页
教育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幸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幸福人们总是执着地认为,生命潜能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似乎是开发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对待孩子的态度,说白了就是装的知识越满越好,考的分数越高越好,越听话越好,越成熟越好,越出名越好。同事的女儿特别有灵气,上幼儿园时在几十个孩子中很是突出。去年,她开始上小学了。有一天晚上我去她家,她父母不在,奶奶又不识字,她正在为家庭作业的家长签字问题焦虑不字。于是我自告奋 勇地帮忙签了个阅”字,并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孩子看了以后,为难地说:老师要求签家长已阅 4 个字,签一个字不行。”我解释了好一阵子,并保证如果老师 骂”她,愿意被她刮鼻子,她才肯罢休。这件事令我想到很多。第一,这个

2、班级的老师在孩子面前可能还是居高临下的威严姿态,令学生感到恐惧,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显然尚未形成;第二,老师不考虑学生家庭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习惯于统一要求,学生没有一点选择余地,于是产生了许多焦虑;第三,如果孩子书写马虎、错误率高,再碰上不懂教育规律的家长,孩子有可能因此受到更多的抱怨、责罚,身心受到更多的打击;第四,教育部有明文,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这孩子的老师却每天都布置家庭作业,说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质量观可能仍然根深蒂固我有些为这孩子的前途担心。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即使她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也有可能因为被知识学习占去了太多的时间、空间和心灵,因为已习惯于被动服从、

3、机械训练,而失去了灵气、悟性;如果连成绩都排不上好名次,还有可能对知识本身的学习也失去兴趣,丧失信心。如果教育使本来如此灵气的孩子变得机械刻板、没有活力了,岂不悲哀?据了解,这孩子所上的还是一所一错的学校,所遇的还是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而这件事本身也还算不上什么典型的问题。但正因为 如此,深入地联想开去才真觉得有些可怕一-们的教育的确还普遍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迄今为止,人类好像已经端正了对大自然的态度,明白了开发与 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但人类还应该端正对生命的态度,既强调开发生命潜能,又强调保护生命资源,形成教育生态意识,从而实现生命的可持续成长。现行教育显然存在着强调开发而忽

4、视忘记保护的倾向。人们总是执着地认为,生命潜能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似乎是开发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对待孩子的态度,说白了就是装的知识越满越好,考的分数越高越好,越听话越好,越成熟越好,越出名越好。其实不然。如果为了获得这些而失去善良、自信、快乐,失去求知欲、主动性、创造性、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开发早一点、迟一点、多一点、少一点, 应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保护的意识则应该人人确立,时时确立,处处确立。开发是相对的,保护是绝对的口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会从根本上制约发展一样,生命资源遭到破坏,会从根本上阻碍人一 生的成长。于是,我的脑子里跳出了三个名词。 一个词叫 成绩” 一个词叫 成功” 一个词叫

5、成长”我觉得这三个词实际上是表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境界。有老师眼睛仅仅盯在成绩上面,哪怕这个成绩是虚假的,哪怕这个成绩是作弊得来的,只要有成绩,他就满意。哪怕这个成绩对于小孩的未来的成功毫无意义,他也不管。他教育的意义仅仅局限在成绩上、分数上。比分数长远一点是成功,只要小孩将来考上重点中学,考上名牌大学,找一份安逸的工作,或者是出名,或者是发财 , 或者是升官,或者是进城,哪怕牺牲了孩子童年的幸福快乐,也在所 不惜。也许,我们应该不必太看重成绩”成绩并不一定导致成功;也许,我们应该不必太看重 成功”成功并不一定导致幸福,不幸福的成功只能是暂时的成功,甚至是虚假的成功。我们真正应当看重的是成长”教

6、育的最高境界是抓住成长”两个字。成长是超越成功层面的东西,因为成功了,我们可以成长;失败了,我们也可以成长,失败了说不定是更好的成长。人要坦然地面对成功,也要坦然地面对失败,不怕失败,这才是最大的成功。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如果把教育的最高境界定位于成长,就会使教育变得非常有趣。我觉得我们的孩子成长一定要跟幸福、快乐相联系,只要成长就快乐,只要成长心里面就觉得踏实。那么成功和成绩就成了成长必然会带来的副产品。我觉得我们的教育要站在成长这个层面上去理解,确立开发与保 护并重的教育生态理念,确定人可持续成长的理念。人的一生,你只要关注成长,就不用操心成功,更不要操心成绩的问题。人专心致志地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你还用担心它不结果吗?还用担心它不成材吗?可悲的是现在有很多树,刚刚长出一点,我们就急切地摇晃着它,抱怨它为什么不结果,为什么不成材,最终导致它结不了果,成不了材。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更喜欢这样一句话, 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我们在起跑的时候,都怕输,结果呢,怕输的人往往思想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最后还是输了。很多人输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