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_第1页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_第2页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_第3页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_第4页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基 础上,指出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高职 院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途径,以便最终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 的充分就业。【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心理解决途径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的高职教育实现了 跨越式发展,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就业率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核心评价 指标。当前“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岀现,同时由于金融危机 的影响,使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此形势下,高 职学生尤其显现出很多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学生的就 业心理,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适

2、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等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1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分析通过对我院国际合作、财经物流、软件艺术等系的多名毕业生、即将毕业学生进行电话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对 结果的详细统计,对毕业生表现比较突出的就业心理进行了 具体的分析。当前毕业生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 认知与社会认知,建立新型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 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误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情绪问题焦虑情绪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 反应,是大学生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情绪反应。面对纷

3、 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 争,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和现实的矛盾,面临着 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该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使缺乏社会经 验的大学生们深感困惑,往往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这种焦 虑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就业的主动性和在应聘中真实水平的 展现。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在平日学习成绩不好、努力不够、受过处分 乃至经历过数次应聘失利或是应聘无门的学生中是普遍存 在的。此外,这种悲观情绪还来自于伴随着人才市场供需严 重失衡而出现的用人标准的大幅度提高给学生带来的潜在 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在这方面受到的重创更加严重。 不满情绪心理伴随着悲观情绪的产生,他们逆反和不满的情绪会油然

4、 而生,不满的对象可以是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对所 在学校不满,对家庭成员的不满,对周围同学不满,对老师不 满等等。视具体的个人关注点及实际情况而不同。自我认知问题自我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认知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完整的 心理系统。毕业生在择业时不能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便会 出现自我认知偏差,造成自我认知障碍。期望值过高表现为不能准确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择业期望值高, 把待遇是否优厚、是否可以在大城市就业等作为选择标准, 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工作。 这种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

5、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 使不少大学生往往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 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从而 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同时由于高职学生没有考上理 想的学校而产生自卑心理,这就更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困 难。据调查结果,大约有4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 理,其中严重者超过21%,女生的比例较男生略高。 消极等待心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在名牌学府 毕业生中存在的自负心理,相对比较突出的心理特征更多地 表现为“坐、等、靠”的依赖心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 独生子女,他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

6、能力弱、盲目自信,关 注自我多、关心他人少在就业问题上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 把就业看作是父母、老师、学校的事情。2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客观原因一是从社会环境看,我国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学 扩招等等,就业竞争压力大。二从家庭环境看,父母对子女 的期望值很高,不希望子女碌碌无为。三从个人社会关系方 面看,大学生与周边朋友同事相比,只有一份好工作,才能显 示其能力。这些客观因素相互叠加构成了大学生的心理压 力源,使学生无所适从,压力重重。主观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心理矛盾突出阶段。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心理发展尚不平衡,对待问题有 些茫从,不善于调整和平衡心理,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 生理与心理发展的

7、不同步性。处于求职中的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心理还不成熟,生 理与心理的发展有很明显的不同步性。加上个体环境的差 异性,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有很大差异,在求职中就表现 出心理特征的复杂性、差异性。求职本身是各种矛盾的汇集,是处在各种矛盾的艰难选 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如专业与爱好的 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地域与家庭的矛盾等等。这些 矛盾相互作用、相互交织,是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使大 学生处于心理不平衡境地。3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几个途径从社会与企业角度:建立学生一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 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积极

8、配合学 校的实习基地、订单培养等项目,协同学校,把对学生在校 培养当成社会责任予以重视,形成学校、社会齐心协力解决 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新局面。目前社会上存在人才高消费现 象,歧视现象也较严重,有些用人单位不断攀比员工的学历, 用高文凭高学历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感觉越来越难找 工作。另一方面又存在用人低成本现象,用人单位喜欢用无 文凭、未经培训无资格证的人,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导致职 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高不成,低不就”,就业率不高。所以, 希望社会上的企业能够给这些受过职业技术训练的大学生 一个机会,给他们展现自己的舞台,从职位需求方面给予缓 解。从高职院校角度:建立学生一学校支持系统积极开展大学

9、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 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 未来。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 观念,发散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 社会竞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就业指导。我们必须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专业实际、个性特点 和当代社会环境特点及发展趋势出发,贯彻全程就业指导, 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规划,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 观,如树立个人需要服从社会需要、行业无贵贱、“先就业、 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促使毕业生顺利就业、成功 立业。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要使自己真正成为企业和社会所欢迎的人 才,

10、就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平时的 学习中着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 顽强的创业精神,毕业一上岗就能站得住、打得开,受到企 业和社会的欢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决定着其在求职 择业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职位层次。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 在入学时就确定今后就业的目标,自觉地把大学学习同今后 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 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适 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加强就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在当今新形式下,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教 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可以由院心理咨询中心牵头,全体高 校思想政治教

11、育工作者参与,通过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测 验等方式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毕业生调适自己的心 理,引导他们走出就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 受能力。加强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现场等模拟演练。毕业生缺乏面试、参加招聘现场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 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现场等模拟演练,让毕业生亲身体验, 提前积累经验及感受求职时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在实际求职 中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局面,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增加就业成功率。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 价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取向的心理测试,以对大学生的职业心理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职业意识的指导训练,向学生详细介绍相关职业的概念

12、、职业的种类、职业道德、职 业知识等,并结合专业课的教学和现场实习帮助学生进行技 能的训练和储备,还要注意辅之以谈话法、观察法、问卷调 查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特性评价。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引导毕业生将自身的特质与就业 的现实和职业岗位的现实要求相结合做全面、冷静、客观 的自我分析,使之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给自己一个 客观的评价,以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迎接挑战。辅之以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及时纠正毕业生在就 业中因受挫所引发的心理失衡现象,同时教授其一些减压的 有效方法。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社 会鼓励大学生艰苦创业的影响,有一部分创业意识较强的大 学生毕业后利用自

13、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或通过网 络提供的便捷条件,或通过社会融资,或通过与投资商合作, 自立门户,办起公司,进行艰苦创业。这种理念也应得到高 职学生的接受和认同,自主创业是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 才,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体现人生的价值。4结束语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 标,顺利地度过就业阶段,需要通过社会、高校、学生的共 同努力,正确面对就业心理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心理 障碍,走出就业误区,才能在择业的重要关头,始终保持着积 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顺利就业。参考文献1 王兆明.职业生涯规划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 社,xx.2 王兆明.就业创业实务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 社,xx.3 frede rick, james心理学研究手册m.北京: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xx.4 黄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