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32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一、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二、1、这是伤寒表实、经输不利之证。2、要与太阳中风、经输不利相区分:即第15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权加葛根汤主之”。三、关于葛根1、葛根性凉,味甘、辛;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消渴,麻疹不透。2、本方中葛根既能升阳解肌发表,又能生津液、濡筋脉。三、为何不用麻黄汤加葛根既是伤寒表实,应可用麻黄汤发汗。但由于下原因,不可用之:1、本证既要发汗散寒,又要滋濡经脉。2、麻黄汤与葛根均能发汗,但麻黄
2、汤发汗力强。如用麻黄汤加葛根,巩怕汗出太多。3、如汗出太多,则达不到滋濡经脉、缓和筋脉拘挛的目的。4、用葛根汤(其实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麻黄、葛根),既可以发汗散寒,又不致大汗伤津,且能缓和筋脉之急。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第34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第37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因为重在太阳经证,故用麻黄汤。一、此三条为太阳经表证与阳明经表证的合证。1、太阳经表证即太阳病的特证,前已述,如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2、阳明经表证的特征:“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3、
3、太阳与阳明合病,表邪不解,有两种情况:重在阳明和重在太阳。(1)重在阳明:第33条、第34条两经的阳气抗邪于表,不能内顾于里,造成里气不和,升降失常,会出现三种情况:或下利;或呕吐;或吐利并见。由于阳明之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胃肠之里,里气不和,升降失常,故而出现自发的下利或呕吐等证候。呕利系表里不和所致,治疗上应以解外为首要:外邪得解,里气自和;升降复常,吐利亦止。注:有的人一感外邪就吐利不止,现在称之为“胃肠型感冒”。(2)重在太阳:第37条喘:太阳邪盛,表气闭郁,肺失宣降,故见喘。胸满: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见胸满。也可见大便不下,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则影响大便的排泄。便不能用下
4、法,因只见胸满而非腹满,并非里实。二、此三条同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但病变重心不同,遣方用药不同,不可混淆:1、重在太阳经表,以喘为主,用麻黄汤。如第37条:本证主要病机是太阳之气被郁,由肺失宣降而喘致胸满,喘是主要原因。因此用麻黄汤发汗散寒启闭则可取效。2、重在阳明经表,以呕利为主,用葛根汤或葛根加半夏汤。如第33、34条:(1)第33条:既要解表,又要治泄利。葛根汤为阳明经证的正治之方,不仅能解肌发表,且能入脾胃,升发清阳,鼓舞胃气,善治泄利;同明葛根汤可解太阳表邪。(2)第34条:既要解表,又要止呕。呕吐是胃气不降,可加半夏和胃降逆以上呕。三、1、关于半夏:性温,味辛,有毒;燥湿,化痰,止咳
5、。主治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鲜品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2、关于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第35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一、本证为里热夹表邪下利之病。脉促者,不是促脉,而是数而脉促,即数脉(登平)1、表邪:从脉数可知。数为热,说明人体阳气盛,有抗邪外达之势(同时说明表邪未能全部内陷),所以说有表邪。2、里热:脉数为里有热。3、下利:利遂不止。应有大便粘秽、暴注下迫、下利肛热等证。4、喘:表邪束肺,里热迫肺,故喘。5、汗出:里热逼迫津液外越。二、本
6、证表邪少而里热多三、葛根黄连黄芩汤方:葛根半斤 黄芩二两 甘草二两 黄连三两小结第32、33、34、35、49条:1、此三条均以葛根为主药。2、葛根汤既可用于风寒在表、太阳经输不利、项背强几几之证,也可用于太阳、阳明合病,出现呕利或“面色缘缘正赤者”的症状时(见刘氏伤寒P65)。葛根黄连黄芩汤则用于青里皆热的协热下利之证。第36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一、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1、伤寒八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2、本条要与第三条合参: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脉阴阳俱紧,要
7、寸关尺三部俱紧,才能说是伤寒;否则为它证。2、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肉,可仁七十个。麻黄、桂枝、甘草的比例为3:2:1.二、伤寒八证原因:1、诸痛:寒性凝滞、收引;寒邪袭表,营血运行不畅,经脉筋肉拘紧,故见诸痛。2、恶风: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故见恶寒。3、无汗:寒主收引闭敛,可闭塞全身毛窍腠理,故无汗。4、发热:卫阳之气被寒邪闭郁,不得宣泄,故见发热。5、气喘:寒邪袭表,表闭则无汗;而肺合皮毛主表,表闭则影响肺气的宣发,故喘。三、关于无汗而喘与肺热“汗出而喘”1、无汗而喘:无汗而喘是因果关系,因表闭无汗出,影响肺气的宣发,才气喘。一旦汗出表解,肺气恢复宣降功能,喘自
8、然就好。2、表闭无汗而喘要与肺热的“汗出而喘”相区分。第38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总论:1、本条论述太阳伤寒日久的三种转变症:外邪已解可自好转者;有转为胸满胁痛少阳经证者;有伤寒表邪仍在者。2、太阳伤寒日久有没有变化、怎样变化,要凭脉辨证。一、外邪已解可自好转者: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1、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已无,仅见乏力而“嗜卧”;脉由太阳伤寒的浮紧转为浮细。2、预后:外邪已解,虽略有不适,但不需服药,安心静养即可。二、转为胸满胁痛少阳经证者: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1、证状:胸满胁痛,反映少阳枢机不利,说明邪
9、气已由表传入少阳之经。2、治法: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以利枢机。三、伤寒表邪仍在者:脉但浮者,与麻黄汤1、表现:表证即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仍在,脉仍为浮紧。2、治法:仍与小柴胡汤,但需谨慎。第39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一、本条论述如何治伤寒表实兼内热烦躁证。不能将“中风”误为太阳中风证,在这里它是“恶寒”的互辞。二、判为伤寒表实兼内热烦躁的理由:1、伤寒表实(即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2、内热烦躁:“不汗出而烦躁者”。烦躁的原因:即不汗出。不汗出是烦躁的原因,烦躁是不汗
10、出的结果。因为汗出不来,寒邪在表不解,阳气闭郁不伸,进而化热,内热扰心,故生烦躁。注意:这里只是不汗出而烦躁,是邪在于表而兼有阳郁化热的证。如果见口渴引饮等症,则是阳明里证。三、治法:用大青龙汤1、歌诀: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2、理由:因邪在表而兼有阳郁化里热,故用大青龙发在表之邪以宣泄阳郁之热,则表可解而烦躁得去(不汗出是烦躁的原因,汗出则烦躁无)。四、注意:1、不宜用麻黄汤:因麻黄汤只有散寒开闭之力,而不能清里解热。2、要特别留心服药后控制发汗的多少。3、脉浮弱又汗出恶风者,禁用。因为脉浮弱而汗出恶风,是荣弱卫强或荣卫俱虚,不是荣卫俱实;如用大青龙
11、汤则会导致过汗亡阳,阳气不能充达四肢,最终四肢厥逆,筋惕肉瞤。第40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本条在第39条的基础上,仍然论述伤寒表实内热烦躁的治疗,只不过已有变化(此前三句,登平按):表寒部分化热,趋向于里,但未见烦渴引饮的白虎汤证。而第39条是表寒郁闭较为突出,偏于外。一、1、仍然有烦躁发热的表现。2、由脉浮紧转为浮缓,由身痛转为身重且偶有减轻:是因为在表的寒邪随郁闭不伸的阳气化热、进退在表里之间所致。要注意的是,虽化热,但并未入里,仍在表,只是一种趋势;因进退于表里之间,故见身重乍有轻时。3、要跟少阴证区分:少阴证同样有身重烦躁,但还有脉微细、四肢厥
12、逆、精神不振等之症。二、1、第39条和第40条都是大青龙汤证,判断大青龙汤证的主要依据,是“烦躁”。2、大青龙汤区别于它方,主要在于加石膏,而加石膏是针对烦躁的:石膏辛寒,既可配麻黄解肌以开阳郁,又可清热以除烦躁。第41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一、本条论述外寒兼内饮的证治。也可用于仅有寒饮内停而证见咳喘者。根据下一条,“干呕发热而咳”是主症,后边是或然症(登平按)二、症状辨析:伤寒表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外寒内饮病机的概括。1、表不解:“发热”症代表了“表不解”,应该还有恶寒、无汗、身疼痛等伤寒表实的见证
13、。2、心下有水气:心下胃脘部原有寒饮之邪内停。3、干呕:寒饮扰胃,胃气上逆,故干呕。4、咳嗽: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嗽。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因此有众多或见之证:5、渴:水饮不化,津液不滋,故渴(但不欲饮水)。6、下利:水走大肠,清浊不分,故利。7、噎:水寒滞气,气机失畅,故噎。8、小便不利,少腹满:水饮内停,气化不利,故小便不利甚或少腹胀满。9、喘:寒饮迫肺,肺气上逆,故喘。从第5至第9,证候虽多,均是“水气”所致。10、常伴有短气、憋闷、窒息之感,重者则咳逆倚息不得卧,更重者则咳喘时涕泪俱出,极重者甚至会因水气上冲而突然昏厥。11、因属寒饮为病,故天气暖和时则病情缓解,
14、天气寒冷时则发作加重。三、治法:1、治以小青龙汤:外散表寒,内消寒饮,表里两治。2、桂麻芍姜草辛三,夏味半升要记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3、仲景治寒饮规律:张仲景在治疗肺胃寒饮时,常把干姜、细辛、五味子三药合用,对于寒饮咳喘有很好的效果。干姜。细辛可直接入肺,散水寒之邪;五味子也可入肺,收敛肺气之逆。一收一散,散中有收,正邪兼顾,对消散寒饮,止咳定喘则十分得力。四、内有寒饮而咳喘的临床表现,也是使用小青龙汤时的望诊依据:水色、水斑、水气。1、水色:水寒郁遏阳气,则面色多见青色或黧黑之色,或下眼睑处出现青黯之色,谓之水色。2、水斑:寒饮阻滞,营卫气血运行不利,则面部可出现对称性的色素
15、沉着,谓之水斑。3、水气:水气停留于皮下,则见面部虚浮,眼睑轻肿,谓之水气。五、要注意小青龙汤证的痰的特点:小青龙汤证的咳喘系寒饮射肺所致,往往咳而多痰。痰的特点有二。1、咳吐大量白色泡沫样痰,落地成水。2、咳吐冷痰,痰色似蛋清样半透明,而且连续不断注意:这种痰不是燥痰或热痰胶粘难吐。六、服药注意事项:1、因是辛散峻烈之剂,要求水煎分三次服。2、年高体弱、婴幼儿童、特别是心肾功能虚衰的患者,慎服(恐拔肾气,伤阴动血)。3、本方只用于寒饮咳喘,不能用于太阴温病、风热犯肺的咳喘。第42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咳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这一条同上,都是外寒内饮,只不过
16、上一条“干呕发热而咳”,而这一条是专讲咳而微喘的适应症。因为都是外寒内饮,所以仍用小青龙汤。(登平按)注意:1、本条顺序可改为: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咳,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咳者,此寒去欲解也。2、上一条是病而或有渴,本条是服小青龙汤后出现渴。此时药后寒饮之邪已去,胃阳之气渐复,里气温,水气散,故渴。可不治自愈,少少与饮水即可;不可多饮,如多饮,则有郁遏胃阳,导致水饮复聚之患。第43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这里的脉浮弱,非脉浮紧,应该是太阳中风表虚证,第44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一、适用于:1、表证在而误用下法后见喘。
17、2、凡风寒外感兼有轻喘、脉浮而汗出的。但本条主要是指第1种情况。二、第1种情况是误下之后见微喘,说明在表的邪气已经稍稍入里,使表邪乘虚内陷。为什么虚?因为表证在,就只能用汗法,即有表证,必先解外;而这里却先下,伤了里气,故里虚。因邪气内陷,稍稍入里,影响肺气不利而上逆,故喘。又因为正气受伤,故不可用麻黄汤峻汗。三、按刘渡舟第62页:治喘有三方。1、寒饮作喘者:小青龙汤。2、肺热作喘者: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3、风寒外感汗出而喘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一定要有汗出脉缓。第45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六经证治的一条重要原则:表里同病,一定要先解外。1、如果先攻
18、下,就是伤里气;里气一受伤,在表的邪气就很容易乘虚内传,使病情复杂化。2、在表解后,如果里气仍实,才能攻下。第46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治太阳病一条原则:太阳病,一汗不解则再汗。1、太阳病,本应发汗而解。这里先发汗不解,或许是表里同病,或许是汗不得法,或是病重药轻,以致一次发汗不能解外。脉浮,说明表邪仍在,仍须发汗。2、误下必伤正气。现下后脉仍见浮,说明病邪仍在太阳之表,没有内传。仍须发汗。第47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
19、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本条说明:太阳伤寒迁延日久,服麻黄汤后可能以鼻衄作解。一、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即是太阳伤寒无疑。1、服麻黄汤后,如出现不汗出而烦躁者,则属于表邪闭郁太甚、阳热内郁的大青龙汤证。2、如果是“服药已,微除”,就是说只出了一点汗,但不彻底。为什么只出一点汗,证候稍有减轻呢?因为卫闭营实,没有得及时治疗,迁延了八九天之久,使阳气受寒邪郁遏太甚,即“阳气重故也”。3、在“微除”的情况下,病可能战汗作解或鼻衄作解。汗血同源,因邪气不能外解,阳郁太甚,内逼营分,迫血妄行,从清道鼻窍而出,所以衄而解。须注意的是,在衄解之前,患者往往出现烦热、畏光、头
20、晕等先兆,因阳气发动,正邪相争,欲祛邪外出。第48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这一条同上,都是讲伤寒表实可自衄作解。须注意的是,阳气闭郁较重,邪气内迫于营分,以衄作解,患者应该是身体体质素来较强壮的人。如不能以衄作解。也可以针刺放血的方法作解。第49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四肢,乍在腹中,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
21、涩故知也。一、因为发汗不彻底,由只有太阳病转变为二阳并病两种情况:1、第一种:汗出不彻,表邪不解而全部入里,进而使邪气转属阳明。其症状是汗出、不恶寒。之所以如此,表邪入里化热,逼迫津液外越,故见汗出;汗出则表邪已尽,则不恶寒。其治疗应用下法。2、第二种:汗出不彻,(太阳表邪不罢而)表邪部分入里。其症状是面色缘缘正赤;或伴有恶寒、发热等状。“正赤”是深红之色,“缘缘正赤”指满面通红,而且从表皮到深层都红。因太阳表证尚存,故有恶寒、发热。其治疗上用汗法,而且是小汗。之所以用汗法,是因为有表证;之所能用小汗之法,是因在表的邪气已经有所减轻,如果用大汗之法,就会使津液外出,反而助阳明燥热。总而言之,只要有表邪存在,即使阳明燥热已成,也不能先用下法;否则就会使表邪内陷而发生他表;因此要先解表后攻里。方用葛根汤,既清解阳明经热,又解太阳表邪。第二种才是二阳并病。3、判断汗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作总结之护理实习总结范文
- 工作总结之单片机毕业设计总结
- 银行员工培训计划制度
- 酒店餐饮卫生许可证管理及检查制度
- 《数字媒体概述》课件
- 酒店实习报告总结800字(33篇)
- 《保单价值与准备金》课件
- 《记忆效果研究》课件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章信息类文本阅读6第五节分析文本论证课件
- 女装款式设计-第四章 礼服设计
- 三三制薪酬设计
-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期中期末总复习试卷
- 屋面板的拆除与更换施工方案
- GB/Z 44047-2024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 司法临床司法鉴定培训
- 本地化部署合同
- 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油气管线安全保护方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7-05-04 消防设施操作员 人社厅发201963号
- 2024-2030年中国辣椒碱市场占有率调查及经营战略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