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培训课程_第1页
沥青路面设计培训课程_第2页
沥青路面设计培训课程_第3页
沥青路面设计培训课程_第4页
沥青路面设计培训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沥青路面设计方案一:(1)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序号 车 型 名 称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距(m) 交通量 1 三菱T653B 29.3 48 1 双轮组 2000 2 日野KB222 50.2 104.3 1 双轮组 1000 3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 2000 4 解放CA10B 19.4 60.85 1 双轮组 1000 5 黄河JN163 58.6 114 1 双轮组 1000 设计年限 12 车道系数 1 序号 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 1 5 6 2 4 5 3 3 4 当以设计弯

2、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606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2.745796E+07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717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2.811967E+07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1.5 (0.01mm)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 .28 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21 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 .8 .3 4

3、天然砂砾(2)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 4 标 准 轴 载 : 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 : 21.5 (0.01mm)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0 (c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500 1600 1.2 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 1200 1300 .8 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 25 900 900 .4 4 天然砂砾 ? 250 250 5 土基 32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4、21.5 (0.01mm) H( 4 )= 80 cm LS= 22.2 (0.01mm) H( 4 )= 85 cm LS= 21.5 (0.01mm)H( 4 )= 85 c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85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85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H( 4 )= 85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85 cm(仅考虑弯沉) H( 4 )= 85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 50 cm 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总

5、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 cm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 25 cm 天然砂砾 85 cm 土基(3)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 4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500 1600 计算应力 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 1200 1300 计算应力 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 25 900 900 计算应力 4

6、 天然砂砾 8 250 250 不算应力 5 土基 32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49.7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56.9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78.8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403.1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60.6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91.1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7、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1 )=-.359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2 )=-.033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3 )= .235 (MPa)方案二:(1)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序号 车 型 名 称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距(m) 交通量 1 三菱T653B 29.3 48 1 双轮组 2000 2 日野KB222 50.2 104.3 1 双轮组 1000 3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 2000 4 解放CA10B 19.4 60.85 1 双轮组 1000 5 黄河JN163 58

8、.6 114 1 双轮组 1000 设计年限 12 车道系数 1 序号 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1 5 6 2 4 5 3 3 4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606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2.745796E+07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717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2.811967E+07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1.5 (0.01mm)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

9、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 .28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8 .23 3 粗粒式沥青碎石 4 水泥稳定碎石 .6 .29 5 水泥石灰砂砾土 .25 .09(2)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 : 21.5 (0.01mm)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 (c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5 1500 1600 .8 2

1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50 1380 .7 3 粗粒式沥青碎石 5 1200 1400 4 水泥稳定碎石 ? 1700 1700 .14 5 水泥石灰砂砾土 20 1500 1500 .08 6 土基 32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1.5 (0.01mm) H( 4 )= 25 cm LS= 23.9 (0.01mm) H( 4 )= 30 cm LS= 21.2 (0.01mm) H( 4 )= 29.4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29.4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9.4 cm(第 2 层底

11、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9.4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49.4 cm ( 5 )= .09 MPa H( 4 )= 54.4 cm ( 5 )= .08 MPa H( 4 )= 54.3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29.4 cm(仅考虑弯沉) H( 4 )= 54.3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 50 cm 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3)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12、载 : BZZ-100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5 1500 1600 计算应力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50 1380 计算应力 3 粗粒式沥青碎石 5 1200 1400 不算应力 4 水泥稳定碎石 20 1700 1700 计算应力 5 水泥石灰砂砾土 20 1500 1500 计算应力 6 土基 32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7.2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3、29.2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2.5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7.1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99.8 (0.01mm)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60.6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91.1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1 )=-.239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2 )=-.142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4

14、)= .061 (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5 )= .206 (MPa)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一:(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设 计 内 容 : 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变异水平的等级 : 中 级可 靠 度 系 数 : 1.12 面 层 类 型 : 普通混凝土面层序 路 面 行 驶 单轴单轮 轴载 单轴双轮 轴载 双轴双轮 轴载 三轴双轮 轴载 交通量号 车 辆 名 称 组的个数 总重 组的个数 总重 组的个数 总重 组的个数 总重 (kN) (kN) (kN) (kN)1 单后轴货车 0 0 2 77.3 0 0 0 0 2000 2 单后轴货车 0 0

15、 2 154.3 0 0 0 0 1000 3 单后轴货车 0 0 2 92.9 0 0 0 0 2000 4 单后轴货车 0 0 2 80.25 0 0 0 0 1000 5 单后轴货车 0 0 2 172.6 0 0 0 0 1000 行驶方向分配系数 1 车道分配系数 1 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4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5 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弯拉模量 33000 MPa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6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 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88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 .87 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土基上修筑的基(垫)层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1

16、水泥稳定粒料 180 1300 2 石灰粉煤灰土 150 600 3 土基 30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ET= 165.5 MPaHB= 220 r= .691 SPS= 1.27 SPR= 5.52 BX= .7 STM= 2.23 KT= .55 STR= 1.22 SCR= 6.74 GSCR= 7.55 RE= 51 %HB= 289 r= .907 SPS= .87 SPR= 3.77 BX= .51 STM= 2.13 KT= .53 STR= 1.13 SCR= 4.9 GSCR= 5.49 RE= 9.8 %HB= 307 r= .964 SPS= .8 SPR= 3.46 B

17、X= .46 STM= 2.06 KT= .52 STR= 1.08 SCR= 4.54 GSCR= 5.08 RE= 1.6 %HB= 310 r= .973 SPS= .79 SPR= 3.42 BX= .46 STM= 2.08 KT= .53 STR= 1.09 SCR= 4.51 GSCR= 5.05 RE= 1 %HB= 312 r= .979 SPS= .78 SPR= 3.38 BX= .44 STM= 2.01 KT= .51 STR= 1.03 SCR= 4.41 GSCR= 4.94 RE=-1.2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 1.447365E+07 路面

18、的设计基准期 : 20 年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 6.987341E+10 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 :特重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 165.5 MPa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 : 312 mm(2)新建基(垫)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计算 新建基(垫)层的层数 : 2 标 准 轴 载 : BZZ-100层位 基(垫)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1 水泥稳定粒料 240 1600 2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 180 1300 3 土基 32 第 1 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6.4 (0.01mm)(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LS= 42.4

19、(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第 2 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22.1 (0.01mm)(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LS= 170.1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1.1 (0.01mm)(根据“路基路面测试规程”公式计算) LS= 360.6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方案二:(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设 计 内 容 : 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变异水平的等级 : 中 级可 靠 度 系 数 : 1.13 面 层 类 型 : 普通混凝土面

20、层序 路 面 行 驶 单轴单轮 轴载 单轴双轮 轴载 双轴双轮 轴载 三轴双轮 轴载 交通量号 车 辆 名 称 组的个数 总重 组的个数 总重 组的个数 总重 组的个数 总重 (kN) (kN) (kN) (kN)1 单后轴货车 0 0 2 77.3 0 0 0 0 2000 2 单后轴货车 0 0 2 154.3 0 0 0 0 1000 3 单后轴货车 0 0 2 92.9 0 0 0 0 2000 4 单后轴货车 0 0 2 80.25 0 0 0 0 1000 5 单后轴货车 0 0 2 172.6 0 0 0 0 1000 行驶方向分配系数 1 车道分配系数 1 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

21、39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5 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弯拉模量 33000 MPa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6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 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88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 .87 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土基上修筑的基(垫)层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1 水泥稳定粒料 160 1300 2 石灰粉煤灰土 180 600 3 填隙碎石 150 500 4 土基 32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ET= 212.4 MPaHB= 220 r= .636 SPS= 1.21 SPR= 5.25 BX= .69 STM= 2.21 KT= .54 STR= 1.

22、2 SCR= 6.45 GSCR= 7.29 RE= 45.8 %HB= 282 r= .815 SPS= .86 SPR= 3.71 BX= .52 STM= 2.12 KT= .53 STR= 1.13 SCR= 4.84 GSCR= 5.47 RE= 9.4 %HB= 298 r= .861 SPS= .79 SPR= 3.43 BX= .49 STM= 2.12 KT= .53 STR= 1.13 SCR= 4.56 GSCR= 5.15 RE= 3 %HB= 304 r= .878 SPS= .77 SPR= 3.33 BX= .47 STM= 2.07 KT= .52 STR= 1

23、.08 SCR= 4.41 GSCR= 4.98 RE=-.4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 1.447365E+07 路面的设计基准期 : 20 年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 6.812657E+10 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 :特重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 212.4 MPa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 : 304 mm(2)新建基(垫)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计算 新建基(垫)层的层数 : 3 标 准 轴 载 : BZZ-100层位 基(垫)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1 水泥稳定粒料 160 1300 2 石灰土 180 600 3 填隙碎石 150 500 4 土基 32 第 1 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43 (0.01mm)(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LS= 51.4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第 2 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84.7 (0.01mm)(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LS= 111.7 (0.01mm)(根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