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1(共7页)_第1页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1(共7页)_第2页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1(共7页)_第3页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1(共7页)_第4页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1(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

2、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

3、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二、简答题。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

4、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答:教学中的引导,主

5、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三、案例分析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

6、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答题思路: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 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C、能对学生进行

7、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2、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

8、(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教法部分参考书目1、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2、走近新课程丛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志远小学科学教师理论考试试题

9、第一部分:学科专业知识一、填空:(每空0.5,共15分)1.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水的(       )现象。3.一颗完整的植物包括()、()、()、()、()和()六大器官。4.(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5.糖溶于水属于()变化,铁生锈属于()变化。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

10、#160;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它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8.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    )。9.地球是倾斜的,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为(    )。10.人体共有(    

11、)、(      )、(      )、(    )、呼吸、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11.按顺序写出农历上半年的个节气:立春、(      )、惊蛰、 (      )、清明、(      );立夏 、(      )、芒种、(   

12、  )、小暑、(     )。12.池塘中的植物中,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的植物称为(     )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的植物称为(         )植物,整个植株完全沉在水中的植物称为(      )植物。二、判断题(5分)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3、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4、热在真空中不能传递。()5、太阳系的八大行

13、星根据其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14、0;    C、爬行动物      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4、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5、以下现象,那一种不属

15、于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A、燕子的迁徙 B、蛇的冬眠  C、雪兔的换毛 D、鱼的繁殖6、冬季南部天空最引人注目的是(   );春季是观察(     )的好时机;秋季是观察(  )的好时候;夏季南天最有名的是(    )。A、仙后座B、狮子座  C、天蝎座   D、猎户座7、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约是每秒(    )千米。         

16、;        A、300      B、30      C、38、“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    )。A、春节B、 端午C、重阳节D、中秋9、在图1中,闭合开关后,a.b.c.d四处的电流(     )。A、a和d处最大  B、b处最大C、c处最大  D、d处最小10、现有下列变化现象: a.冰融化成水

17、;b.白磷自然;c.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d.海水经日晒后析出食盐晶体。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ad      B、ad       C、bc        D、cd11、如图2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

18、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m/s的速度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A、F甲  = F乙 = F丙    B、F甲 F乙 F丙   C、F乙  F甲 F丙     D、F丙  F甲  F乙12、下列因素中,对电磁铁磁性强弱没有影响的是(     )。 A、 电流的大小  

19、0; B、电流的方向     C、是否带铁芯    D、线圈的匝数13、 图3所示的的“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填空:(1)若选用的操作是或,可研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A、液体的密度    B、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C、物体浸在液体的深浅(2)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     )  (填序号)

20、。14、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是:(       )  A、一个物种     B、一个群落      C、不同物种      D、一个生态系统15、1:500000的地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是(     )A、5Km         B、50 Km 

21、0;   C、500Km      D、5000Km四、(每个小题5分,共30分)1.绿色开花植物由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组成,请写出哪些是属营养器官,哪些是属繁殖器官。  2.菜豆的种子是双子叶,而玉米的种子是单子叶。它们的子叶有什么不同? 3.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哪些器官组成? 4. 计算:要把50克98浓硫酸溶液稀释成20硫酸溶液,应将这些浓硫酸加到多少克水中? 5.装有水的铝壶在火上烧,不会烧坏。如果不装水就会烧坏,为什么? 6.有人画了下面的关于实验

22、室里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各问题: A、这个图有无错误?如果有错误,指出错误在哪里,并说明改正的方法。B、实验完毕后,应该先移去酒精灯还是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为什么?第二部分:理论及实践性题目 一、填空:(6分)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为宗旨的(               )课程。2、科学课程内容标准所涉及的三个领域是(&#

23、160;        )、(               )、和(            )。3、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           ),并

24、能应用于(          ),逐渐养成科学的(                     )。4、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            ),尝试应用于(   &

25、#160;          ),逐步学会科学地(        )、(        )。二、简答题:(4分)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三、论述(10分)结合近几天所看的讲座和课例,任选一内容联系自己的学科知识,谈谈怎样在课堂上更好的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一、简答题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答:茎的特征是有节和

26、节间;节上有叶或变态叶;有芽。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答:对物体,可以根

27、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答: 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二、辩别题:9、病毒不具细胞形态,颗粒很小,远非光学显微镜所能显示,所以它的发现比细菌的发现要晚得多。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答:以上所述是对的。病毒不具细胞形态,它由蛋白质(为外壳)和核酸(为核心)构

28、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却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的繁衍。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10、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东升西落运动有关吗?若有关,是什么关系?答: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周日运动有关。潮汐的涨落交替存在于地球的任何地方,是月球的引力以及较少程度的太阳引力引起的(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约为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的2.2倍)。地球上海域、湖泊的水平面每天涨落两次,离月球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力最大,水会朝向正对着月球的那一点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对地的拉力要比水的拉力大,因此水域在离月球最远的一点也形成凸点,这样地球上就有两个新的最高水域点。因此,当地球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自转,几乎地球上的每一点都有过两次潮汐。(以下是“大潮”、“小潮”的成因,可以不作答,供参考:任何一点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都会发生在新月和满月,在那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同时作用向同一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