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数据分析报告》心得体会_第1页
研读《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数据分析报告》心得体会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研读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数据分析报告心得体会最近,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的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数据分析报告引起媒体关注。这份报告,汇总分析全国法院对涉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结果,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揭示了中国近些年互联网领域迅猛发展的司法背景,同时也展现了全国各地法院对涉互联网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情况。所有这些,对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建设都具意义。互联网是创新的产物。从某种角度而言,互联网经济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而构建的经济类型。几乎是必然地,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知识产权案件的大量增加。据上述报告,从2013年到2020年,全国各地法院知识产权案件

2、的一审与二审新收案件量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一审新收案件量从88583件增长至443326件,增长约4倍;二审新收案件量从11957件增长至42975件,增长约2.6倍。从一审案件数量增幅大于二审案件数量来看,这说明知识产权案件的一审结案率逐步提高,反映了知识产权案件一审审判的质效。这其中,尤需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在涉互联网知识产权占有量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境况。在一定意义上,头部互联网企业之所以成为“头部”,凭据的正是知识产权优势。近年来,在这些头部互联网企业中,阿里巴巴(含优酷)、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含爱奇艺)、网易、华为、中兴等7家代表性企业作为原告提起的知识产权诉讼的一审案件

3、的总体胜诉率,从2013年的56.67%上升到2020年的87.33%。“北、上、广”等地的知识产权法院(2018年起)成立后,这些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一审主诉案件的胜诉率均保持在80%以上。由这些数据,可以观察到中国涉互联网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现状。涉互联网知识产权所具有特性动摇了传统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其“广谱”使用价值使得侵权者散在各地甚至各国,这就为被侵权者维权带来困难。但是,从涉互联网知识产权案件的具体诉由及其审理判决结果看,全国各地的法院对相关法律的适用标准基本一致,也由此织结起全国性的涉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上述报告分析数据显示,头部互联网企业一审主诉的知识产权案件的胜诉率,在全国各地法院大体相同。这说明,其一审主诉能否胜诉,与主诉地关联度不大。这样的统计调查数据,起码在涉互联网知识产权领域,让案件审理的“主、客场”说无法立足,从而也让涉互联网知识产权案件的所谓“必胜客”“不倒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